一种豆皮结皮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54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豆皮结皮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豆皮结皮装置。它包括设置有两层的框体,框体下层中空且设置有盘旋的加热管,框体下层两端分别设置有加热管进口、加热管出口,框体上层通过挡板分割成大小相同的结皮方格,结皮方格与结皮方格之间设置有相互导通的槽口,加热管内通入70-80℃的水或者蒸汽,槽口设置有结皮方格的中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皮装置通过加热管内通入70-80℃的水或者蒸汽加热,结皮方格与结皮方格之间导通的槽口更有利于蛋白质分子之间碰撞产生聚合反应,更快的形成蛋白膜,同时形成的蛋白膜丰厚,质量更好。本实用新型的结皮装置结皮效率高、结皮质量好。
【专利说明】一种豆皮结皮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豆制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豆皮结皮装置。
技术背景
[0002]在豆制品加工【技术领域】,豆皮的加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清洗、粉碎、浆渣分离、加热、结皮、烘干、切割、定型、包装。传统的豆皮结皮方法都是煮熟后的豆浆倒入结皮方格内加热,在豆浆表面凝结成皮,其原理是加热后蛋白质分子之间碰撞产生聚合反应,同时加热后蛋白质分子变疏水性,向豆浆表面移动,逐渐形成大豆蛋白膜,即豆皮。目前的结皮方格与结皮方格之间是封闭的,豆浆不流动,这样并不利于豆浆的结皮效率和结皮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结皮效率与结皮质量的豆皮结皮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豆皮结皮装置,包括设置有两层的框体,框体下层中空且设置有盘旋的加热管,框体下层两端分别设置有加热管进口、加热管出口,框体上层通过挡板分割成大小相同的结皮方格,结皮方格与结皮方格之间设置有相互导通的槽口。
[0005]所述的槽口设置在结皮方格的中部。
[0006]所述的框体的材质为铝合金材料。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皮装置通过加热管内通入70-80°C的水或者蒸汽加热,结皮方格与结皮方格之间导通的槽口更有利于蛋白质分子之间碰撞产生聚合反应,更快的形成蛋白膜,同时形成的蛋白膜丰厚,质量更好。本实用新型的结皮装置结皮效率高、结皮质量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豆皮结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豆皮结皮装置的俯视图。
[0010]其中,1、框体,2、框体上层,3、框体下层,4、加热管进口,5、加热管出口,6、结皮方格,7、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结构进行说明,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
[0012]如图1、图2所示,一种豆皮结皮装置,包括设置有两层的框体1,框体下层3中空且设置有盘旋的加热管,框体下层3两端分别设置有加热管进口 4、加热管出口 5,框体上层2通过挡板分割成大小相同的结皮方格6,结皮方格6与结皮方格6之间设置有相互导通的槽口 7,加热管内通入70-80°C的水或者蒸汽,槽口 7设置在结皮方格6的中部。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皮装置通过加热管内通入70-80°C的水或者蒸汽加热,结皮方格与结皮方格之间导通的槽口更有利于蛋白质分子之间碰撞产生聚合反应,更快的形成蛋白膜,同时形成的蛋白膜丰厚,质量更好。本实用新型的结皮装置结皮效率高、结皮质量好。
[0014]上述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豆皮结皮装置,包括设置有两层的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体下层中空且设置有盘旋的加热管,所述的框体下层两端分别设置有加热管进口、加热管出口,所述的框体上层通过挡板分割成大小相同的结皮方格,所述的结皮方格与结皮方格之间设置有相互导通的槽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皮结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口设置在结皮方格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皮结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体的材质为铝合金材料。
【文档编号】A23C20/02GK203789027SQ201320702727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9日
【发明者】舒红云 申请人:安徽红花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