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豆酿造酱油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70562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豆酿造酱油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豆酿造酱油及其制备方法,该红豆酿造酱油以小麦、脱脂大豆或大豆、麸皮和米曲霉菌种制曲,将红豆、面粉用α-淀粉酶水解后用黑曲霉麸曲糖化制糖化醪液,然后将曲和糖化醪液混合均匀进行发酵获得原油后,经过调味和过滤除菌而成。本发明红豆不参与制曲,克服了红豆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不易制曲的缺陷,同时可以补充因制曲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繁殖消耗的原料中的糖类,且本发明采用膜过滤除菌,提升了产品风味,红豆含有皂角甙和丰富的叶酸,营养健康。
【专利说明】一种红豆酿造酱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食品加工行业,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红豆酿造酱油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健康、营养、美味的食品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红豆又名赤豆、小豆,其营养价值丰富,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每IOOg红豆含蛋白质17.5-23.3g,淀粉48.2-60.1g,膳食纤维5.6-18.6g,还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均有一定的作用。此夕卜,红豆还富含叶酸,孕产妇多吃,具有通乳的功效,因此以红豆作为酿造酱油的主要原料之一,生产红豆酱油,尤其采用特殊工艺生产“O”添加的红豆酱油,供孕产妇食用,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是酿造酱油的传统原料为黄豆,红豆相对于黄豆来说,其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存在不易制曲、全红豆发酵生成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低的缺陷,因此需要一种方法来克服这种缺陷,利用红豆酿造酱油,将红豆的营养添加到酱油中。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红豆酿造酱油及其制备方法的实施方式,以期望可以解决红豆酿造酱油时制曲困难,全红豆发酵生成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低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红豆酿造酱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I)准备酿造原料:小麦、大豆或脱脂大豆、麸皮、红豆和面粉的重量比为:(5?15):(45 ?75): (5 ?15):(10 ?40): (5 ?15);
[0007](2)制曲:将小麦焙炒后破碎成瓣,将大豆或脱脂大豆、麸皮混合均匀,用二者总重量40?120%的水浸润10?40分钟后,于120?130°C蒸煮3?10分钟,迅速拌入破碎成瓣的小麦,冷却至35?50°C,加入米曲霉混合均匀,28?36°C培养24?72小时制成曲;
[0008](3)制糖化醪液:红豆粉碎后与面粉混合均匀,加入红豆与面粉总重量5?10倍的水,再加入食盐获得醪液,使醪液的食盐重量含量为12?15%,用食用碳酸钠调节醪液PH为6.2?6.5,然后加入红豆与面粉总重量0.1?0.5%的氯化钙,最后加入α -淀粉酶,面粉和红豆重量之和与α -淀粉酶用量之比为Ig: 3?10单位,将醪液加热至85?92°C,维持30?50分钟进行液化,用碘液检查醪液呈红橙色或黄棕色时液化完成,将醪液高温灭菌后冷却至60?65°C,加入面粉和红豆总重量0.2?0.8%的黑曲霉麸曲保温糖化I?4小时,得到糖化醪液;
[0009](4)发酵:将曲和糖化醪液混合均匀制成发酵原料后于40?45°C保温发酵7?15天,加入酿造原料总重量I?2倍的食盐重量含量为18?24%的食盐水,加入酿造原料总重量0.05?0.2%的球拟酵母或鲁氏酵母于28?32°C发酵I?3个月;[0010](5)取油:发酵结束后向发酵原料中加入酿造原料总重量I~2倍的食盐重量含量为18~24%的食盐水浸泡12~72小时,取出的液体为原油,重复3~5次浸泡和取油;
[0011](6)通过调味和过滤除菌后加热至60~80°C后灌装即得成品红豆酿造酱油。
[00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制曲过程中小麦焙炒温度为150~180°C,每粒小麦破碎成4~8瓣;所述米曲霉用量为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和麸皮总重量的0.2~0.6%。
[0013]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制糖化醪液过程中红豆粉碎为80~120目,醪液高温灭菌方法为:将醪液加热至90~95°C,保持10~30分钟。
[0014]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发酵过程中,加入球拟酵母或鲁氏酵母后,每天抽取发酵原料下面浸出的液体淋浇在发酵原料表面,使发酵均匀,防止表面氧化。
[0015]一种红豆酿造酱油,采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酿造而成。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0017]1.红豆酿造酱油以含有皂角甙和丰富的叶酸的红豆为主要原料之一,健康、营养、美味;
[0018]2.本发明打破了豆类必定参与制曲过程的传统,以糖化醪液形式参与发酵,克服了红豆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不易制曲的缺陷,同时可以补充因制曲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繁殖消耗的原料中的糖类,有利于产品风味的提升;
[0019]3.本发明采用膜过滤除菌代替传统的高温热灭菌,有效地控制了产品的微生物指标,同时避免了产品风味的损失。`
[0020]4、本发明采用多菌种发酵,米曲霉、黑曲霉、酵母菌共同作用,产品风味更好。【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2]实施例1
[0023]称取小麦5kg、大豆45kg、麸皮10kg、红豆32kg、面粉8kg备用,将小麦在150°C左右焙炒,炒熟后将其破碎,每粒小麦破碎成4~8瓣待用,将大豆、麸皮混合均匀后用55kg的水浸润半个小时,然后在120°C左右蒸煮5分钟,迅速拌入破碎成瓣的小麦,冷却至35°C后加入米曲霉菌种混合均匀,米曲霉菌种的用量为360g,控制温度在28~36°C,培养55小时,制曲过程完成。
[0024]米曲霉菌种可以通过麸皮面粉培养基逐级扩大培养后,用血球计数板检测孢子数^ 60亿个/克(干基),作为米曲霉菌种使用。
[0025]将红豆粉碎为100目后与面粉混合均匀,加入200kg水,再加入35.8kg食盐混合均匀后获得醪液,然后用食用碳酸钠调节醪液PH值至6.5左右,加入40g氯化钙,和2 X IO5单位的α -淀粉酶,将醪液加热至90°C进行液化35分钟,然后用碘液检查醪液呈现的颜色,如果为蓝紫色则继续液化,如果为红橙色或者黄棕色时,停止液化,将醪液加热到95°C保持10分钟进行高温灭菌后冷却到65°C左右,加入0.1kg的黑曲霉麸曲保温糖化4小时,得到糖化醪液。
[0026]黑曲霉麸曲可以通过麸皮培养基逐级扩大培养后,检测糖化酶活力> 2000u/g,作为黑曲霉麸曲使用。
[0027]将制备好的曲和糖化醪液混合均匀,制成发酵原料后放入发酵池或者发酵罐中于40°C左右保温发酵10天,然后加入180kg食盐含量为24%的食盐水,加入135g球拟酵母于32°C发酵3个月后向发酵池中加入200kg食盐含量为18%的食盐水,浸泡40小时,导出发酵池中的液体,该液体为原油,重复3次浸泡和取原油后氨基酸态氮基本取尽。重复浸泡和取原油的过程中,可调节食盐水重量和食盐含量及浸泡时间,使原油被尽可能的提取并节省时间和程序。
[0028]按照酿造酱油国家标准中特级酱油的要求,调整原油氨基酸态氮含量≥0.80g/100mL,全氮含量≥1.50g/100mL,食盐含量17.0-18.0g/100mL,不添加任何辅料,得到半成品酱油,将半成品酱油通过陶瓷膜过滤设备除菌除沉淀后再加热至60~80°C,灌装、贴标后即为“ O ”添加的红豆酱油。
[0029]实施例2
[0030]称取小麦3kg、脱脂大豆13kg、麸皮1kg、红豆2kg、面粉Ikg备用,将小麦在180°C左右焙炒,炒熟后将其破碎,每粒小麦破碎成4~8瓣待用,将脱脂大豆、麸皮混合均匀后用8kg的水浸润40分钟,然后在130°C左右蒸煮3分钟,迅速拌入破碎成瓣的小麦,冷却至40°C后加入米曲霉菌种混合均匀,米曲霉菌种的用量为34g,28~36°C培养24小时,制曲过程完成。
[0031]将红豆粉碎为80目后与面粉混合均匀,加入21kg水,再加入3.6kg食盐混合均匀后获得醪液,然后用食用碳酸钠调节醪液PH值至6.4左右,加入15g氯化钙,和9X IO3单位的α -淀粉酶,将醪液加热至85°C进行液化30分钟,然后用碘液检查醪液呈现的颜色,如果为蓝紫色则继续液化,如果为红橙色或者黄棕色时,停止液化,将醪液加热到90°C保持20分钟进行高温灭菌后冷却到60°C左右,加入15g的黑曲霉麸曲保温糖化2小时,得到糖化醪液。
[0032]将制备好的曲和糖化醪液混合均匀,制成发酵原料后放入发酵池或者发酵罐中于45°C左右保温发酵7天,然后加入30kg食盐含量为20%的食盐水,加入32g鲁氏酵母于28°C发酵I个月后向发酵池中加入40kg食盐含量为20%的食盐水,浸泡12小时,导出发酵池中的液体,该液体为原油,重复5次浸泡和取原油后氨基酸态氮基本取尽。
[0033]按照产品等级要求调整原油氨基酸态氮含量、全氮含量、食盐含量等指标,添加增味剂、甜味剂、防腐剂等辅料,得到半成品酱油,将半成品酱油通过中空纤维膜过滤设备除菌除沉淀后再加热至60~80°C即可装罐包装。
[0034]实施例3
[0035]称取小麦1kg、脱脂大豆10kg、麸皮3kg、红豆3kg、面粉3kg备用,将小麦在170°C左右焙炒,炒熟后将其破碎,每粒小麦破碎成4~8瓣待用,将脱脂大豆、麸皮混合均匀后用15.6kg的水浸润10分钟,然后在130°C左右蒸煮10分钟,迅速拌入破碎成瓣的小麦,冷却至50°C后加入米曲霉菌种混合均匀,米曲霉菌种的用量为56g,28~36°C培养72小时,制曲过程完成。
[0036]将红豆粉碎为120目后与面粉混合均匀,加入60kg水,再加入8kg食盐混合均匀后获得醪液,然后用食用碳酸钠调节醪液PH值至6.2左右,加入18g氯化钙,和6X IO4单位的α -淀粉酶,将醪液加热至92°C进行液化50分钟,然后用碘液检查醪液呈现的颜色,如果为蓝紫色则继续液化,如果为红橙色或者黄棕色时,停止液化,将醪液加热到95°C保持30分钟进行高温灭菌后冷却到65°C左右,加入24g的黑曲霉麸曲保温糖化4小时,得到糖化醪液。
[0037]将制备好的曲和糖化醪液混合均匀,制成发酵原料后放入发酵池或者发酵罐中于40°C左右保温发酵15天,然后加入40kg食盐含量为18%的食盐水,加入30g鲁氏酵母于30°C发酵2个月后向发酵池中加入30kg食盐含量为24%的食盐水,浸泡72小时,导出发酵池中的液体,该液体为原油,重复5次浸泡和取原油后氨基酸态氮基本取尽。
[0038]实施例4
[0039]称取小麦1kg、脱脂大豆9kg、麸皮1kg、红豆8kg、面粉Ikg备用,将小麦在160°C左右焙炒,炒熟后将其破碎,每粒小麦破碎成4?8瓣待用,将脱脂大豆、麸皮混合均匀后用9kg的水浸润20分钟,然后在125°C左右蒸煮8分钟,迅速拌入破碎成瓣的小麦,冷却至50°C后加入米曲霉菌种混合均匀,米曲霉菌种的用量为22g,28?36°C培养60小时,制曲过程完成。
[0040]将红豆粉碎为120目后与面粉混合均匀,加入55kg水,再加入8.5kg食盐混合均匀后获得醪液,然后用食用碳酸钠调节醪液PH值至6.5左右,加入45g氯化钙,和6.3 X IO4单位的α -淀粉酶,将醪液加热至92°C进行液化50分钟,然后用碘液检查醪液呈现的颜色,如果为蓝紫色则继续液化,如果为红橙色或者黄棕色时,停止液化,将醪液加热到95°C保持30分钟进行高温灭菌后冷却到65°C左右,加入24g的黑曲霉麸曲保温糖化3小时,得到糖化醪液。
[0041]将制备好的曲和糖化醪液混合均匀,制成发酵原料后放入发酵池或者发酵罐中于40°C左右保温发酵15天,然后加入35kg食盐含量为20%的食盐水,加入20g鲁氏酵母于30°C发酵2个月后向发酵池中加入30kg食盐含量为24%的食盐水,浸泡72小时,导出发酵池中的液体,该液体为原油,重复5次浸泡和取原油后氨基酸态氮基本取尽。
[0042]按照产品等级要求调整原油氨基酸态氮含量、全氮含量、食盐含量等指标,添加增味剂、甜味剂、防腐剂等辅料,得到半成品酱油,将半成品酱油通过中空纤维膜过滤设备除菌除沉淀后再加热至60?80°C即可装罐包装。
[0043]实施例5
[0044]称取小麦1kg、大豆15kg、麸皮2kg、红豆1kg、面粉Ikg备用,将小麦在160°C左右焙炒,炒熟后将其破碎,每粒小麦破碎成4?8瓣待用,将大豆、麸皮混合均匀后用17kg的水浸润20分钟,然后在125°C左右蒸煮8分钟,迅速拌入破碎成瓣的小麦,冷却至50°C后加入米曲霉菌种混合均匀,米曲霉菌种的用量为40g,28?36°C培养50小时,制曲过程完成。
[0045]将红豆粉碎为120目后与面粉混合均匀,加入20kg水,再加入3kg食盐混合均匀后获得醪液,然后用食用碳酸钠调节醪液PH值至6.5左右,加入IOg氯化钙,和7X IO3单位的α -淀粉酶,将醪液加热至92°C进行液化50分钟,然后用碘液检查醪液呈现的颜色,如果为蓝紫色则继续液化,如果为红橙色或者黄棕色时,停止液化,将醪液加热到95°C保持30分钟进行高温灭菌后冷却到65°C左右,加入15g的黑曲霉麸曲保温糖化I小时,得到糖化醪液。
[0046]将制备好的曲和糖化醪液混合均匀,制成发酵原料后放入发酵池或者发酵罐中于40°C左右保温发酵12天,然后加入35kg食盐含量为20%的食盐水,加入20g鲁氏酵母于30°C发酵2个月后向发酵池中加入30kg食盐含量为24%的食盐水,浸泡72小时,导出发酵池中的液体,该液体为原油,重复3次浸泡和取原油后氨基酸态氮基本取尽。
[0047]按照产品等级要求调整原油氨基酸态氮含量、全氮含量、食盐含量等指标,添加增味剂、甜味剂、防腐剂等辅料,得到半成品酱油,将半成品酱油通过中空纤维膜过滤设备除菌除沉淀后再加热至60?80°C即可装罐包装。
[0048]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红豆酿造酱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酿造原料:小麦、大豆或脱脂大豆、麸皮、红豆和面粉的重量比为:(5~15):(45 ~75): (5 ~15):(10 ~40): (5 ~15); (2)制曲:将小麦焙炒后破碎成瓣,将大豆或脱脂大豆、麸皮混合均匀,用二者总重量40~120%的水浸润10~40分钟后,于120~130°C蒸煮3~10分钟,迅速拌入破碎成瓣的小麦,冷却至35~50°C,加入米曲霉混合均匀,28~36°C培养24~72小时制成曲; (3)制糖化醪液:红豆粉碎后与面粉混合均匀,加入红豆与面粉总重量5~10倍的水,再加入食盐获得醪液,使醪液的食盐重量含量为12~15%,用食用碳酸钠调节醪液PH为6.2~6.5,然后加入红豆与面粉总重量0.1~0.5%的氯化钙,最后加入α -淀粉酶,面粉和红豆重量之和与α -淀粉酶用量之比为lg:3~10单位,将醪液加热至85~92°C,维持30~50分钟进行液化,用碘液检查醪液呈红橙色或黄棕色时液化完成,将醪液高温灭菌后冷却至60~65°C,加入面粉和红豆总重量0.2~0.8%的黑曲霉麸曲保温糖化I~4小时,得到糖化醪液; (4)发酵:将曲和糖化醪液混合均匀制成发酵原料后于40~45°C保温发酵7~15天,加入酿造原料总重量I~2倍的食盐重量含量为18~24%的食盐水,加入酿造原料总重量0.05~0.2%的球拟酵母或鲁氏酵母于28~32°C发酵I~3个月; (5)取油:发酵结束后向发酵原料中加入酿造原料总重量I~2倍的食盐重量含量为18~24%的食盐水浸泡12~72小时,取出的液体为原油,重复3~5次浸泡和取油; (6)通过调味和过滤除·菌后加热至60~80°C后灌装即得成品红豆酿造酱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豆酿造酱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曲过程中小麦焙炒温度为150~180°C,每粒小麦破碎成4~8瓣;所述米曲霉用量为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和麸皮总重量的0.2~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豆酿造酱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糖化醪液过程中红豆粉碎为80~120目,醪液高温灭菌方法为:将醪液加热至90~95°C,保持10~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豆酿造酱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过程中,加入球拟酵母或鲁氏酵母后,每天抽取发酵原料下面浸出的液体淋浇在发酵原料表面,使发酵均匀,防止表面氧化。
5.一种红豆酿造酱油,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酿造--? 。
【文档编号】A23L1/238GK103815384SQ201410069413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7日
【发明者】薛建华, 梁建明, 唐建, 刘刚, 许平 申请人:四川清香园调味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