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7102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该调和食用油由42-65%牡丹籽油、33-52%米胚油、1-4%番茄提取物和1-2%儿茶素组成;该调和食用油的制备方法包括牡丹籽油的制备、主原料的混合、乳化体系的形成和最终形成澄清无污浊的调和食用油成品,其中,牡丹籽油采用亚临界萃取与分子蒸馏技术相结合,不仅操作温度低、受热时间短,能够避免高温引起的油脂的氧化与酸败,且分离程度和产品的收率较高,分子蒸馏还能够降低牡丹籽油的酸价;该调和食用油搭配合理健康,营养均衡,能够形成稳定性高且油烟产生量少的调和油,维护长期烹调者的健康。
【专利说明】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用油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牡丹籽出油率为27-33%,牡丹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占22.19%,亚麻酸占35.70%,油酸占27.14%,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两种对人体健康特别重要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有抑制胆固醇合成,调节血压等功能;亚麻酸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和促进脂肪代谢、肝细胞再生及增强免疫、抗过敏反应、延缓衰老等作用;油酸能够预防冠心病。提取牡丹籽油的方法一般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因设备设计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处理原料量有限,生产成本高,主要用于萃取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工业化生产中不适宜处理生产大宗原料。
[0003]利用牡丹籽油与常见油源进行合理调配,开发具有高营养能改善人体生理功能的调和油,将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调和油作为一种食用油品种,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多年,销量也逐年增加。调和油由两种及其以上的单品种的食用油调和而成,调和油在贮存的过程中应防止其氧化变质,油脂氧化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氧化物质,医学研究证明,人们食用劣变的油脂后,会加快体细胞衰老的进程,甚至引起组织坏死,诱发各种生理异常反应,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提高食用油的稳定性,延缓食用油的氧化过程,对于保证食用油产品的品质,保护人体健康非常有帮助。用于提高油脂稳定性的措施目前主要是添加抗氧化剂,由于合成的抗氧化剂存在价格低廉的优势而被广泛采用,如丁基羟基茴香醚和二丁基羟基甲苯,而研究证明,这两种合成抗氧化剂均对人体有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问题,致力于开发安全性高的天然抗氧化剂来替代广泛使用的合成抗氧化剂已是必然的趋势。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调和食用油中存在合成抗氧化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该调和食用油中含有番茄提取物和儿茶素,不仅绿色天然健康,还能够提高调和食用油的保鲜期。
[0005]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由牡丹籽油、米胚油、番茄提取物和儿茶素组成,各原料加入质量占食用油总质量的百分比为:牡丹籽油42-65%、米胚油33-52%、番茄提取物1_4%和儿茶素1_2%。
[0006]所述儿茶素为绿茶儿茶素、白茶儿茶素或普洱生茶儿茶素。
[0007]所述米胚油、番茄提取物和儿茶素均为市售产品,其中,番茄提取物的粒径优选为20-45微米,儿茶素的粒径优选为30-35纳米。
[0008]上述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取干燥、未变质的牡丹籽,去壳后将其粉碎,形成粒径为10-30目的牡丹仁粉,将牡丹仁粉放入到萃取釜中,然后添加四氟乙烷溶液直至其淹没牡丹仁粉后,开始萃取,萃取温度为35-45°C,萃取压力为0.4-0.8MPa,萃取时间为80_130min,然后在分离釜中进行分离,分离温度为30-45°C,分离压力为0.2-0.4MPa,分离时间为120_150min,分离釜中得牡丹籽毛油,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牡丹籽毛油加入到分子蒸馏器中,设置分子蒸馏器中的真空度为1.0-2.0Pa,温度为160-180°C,旋转刷膜转速为120r/min,直至牡丹籽毛油完全被重相收集罐和轻相收集罐收集,在重相收集罐中收集得到牡丹籽油,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二收集的牡丹籽油再次加入到分子蒸馏器中,设置分子蒸馏器中的真空度为1.0-2.0Pa,温度为170°C,旋转刷膜转速为120r/min,直至牡丹籽油完全被重相收集罐和轻相收集罐收集,在重相收集罐中收集得到牡丹籽油,备用;
步骤四、按上述各原料加入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分别称取33-52%的米胚油、1-4%的番茄提取物和42-65%上述步骤三制得的牡丹籽油,将其全部加入到30°C的恒温罐中,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油,备用;
步骤五、将聚甘油单油酸酯与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按3:1的质量比在35°C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A,备用;按上述各原料加入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称取1-2%的儿茶素,并将其全部加入到混合液A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B,然后将混合液B加入到分散机中,在18000rpm条件下分散5_7min,静置Ih,备用;
步骤六、将步骤四制得的混合油放入容器中,并加热至100-120°C,然后将步骤五制得的混合液B加入到混合油中,边加入边搅拌,搅拌速率为lOOOrpm,直至澄清无浑浊为止,得到调和食用油成品。
[0009]米胚油中亚麻酸含量较低,不易氧化,能够保证调和食用油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米胚油的香味,不会产生异味;牡丹籽油和米胚油搭配合理,能够弥补米胚油中亚麻酸含量较低的缺陷,满足人体对α-亚麻酸和亚油酸平衡补充营养的需求。
[0010]食用油加工中需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化剂来保持食用油的风味和质量,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存在一定的毒性、致病性等不安全因素,回归自然是当前食品消费市场的大趋势,天然抗氧化剂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儿茶素的抗氧化效果强于二叔丁基对甲苯酚(ΒΗΤ)、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维生素E等合成抗氧化剂,儿茶素氧化后色泽变红且逐渐加深,会对食用油的色泽和亮度产生影响,不利于食用油的外观特征要求,在食用油中添加番茄提取物,一方面能够改善食用油的色泽和清亮度,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番茄提取物在人体内的利用率。由于番茄提取物中含有番茄红素和其他成分,属于油溶性物质,人们在食用番茄后,番茄提取物在体内通过消化道直接进入消化终端,利用率低,但将番茄提取物和食用油一起加工,番茄提取物可以被人体有效吸收。
[0011]本发明针对传统食用油生产中大多添加化学抗氧化剂存在的安全隐患,本发明通过将儿茶素溶于聚甘油单油酸酯与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形成的混合液B中,形成微乳体系,步骤六在混合液B与步骤四制得的混合油混合后,儿茶素和番茄提取物能够均匀稳定的分散在油脂中,微乳体系特定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油脂的氧化,提高了调和油的稳定性。
[0012]食用油在被人体摄入后,在人体内存在氧化的问题,油脂在人体内的氧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硬化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番茄提取物和儿茶素的协同作用,能够对食用油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进行改善和提高,在本发明中以调和食用油为载体,番茄提取物和儿茶素能够均匀、稳定地溶于调和食用油中,可通过每日膳食定时、定量地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发挥番茄提取物的治疗保健功效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植物油的抗氧化问题。
[0013]有益效果:
其一、本发明中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采用亚临界萃取和分子蒸馏相互结合的方法,不仅操作温度低、受热时间短,能够避免高温引起的油脂的氧化与酸败,且分离程度和产品的收率较高,分子蒸馏还能够降低牡丹籽油的酸价,不需要进行离心操作,降低了成本;
其二、本发明调和食用油的主原料是牡丹籽油和米胚油,搭配合理健康,营养均衡,能够满足人体对亚麻酸和亚油酸平衡补充营养的需求,且各个主原料的烟点较高,能够形成稳定性高且油烟产生量少的调和油,维护长期烹调者的健康;该调和食用油能够保持牡丹籽油和米胚油的清香,黏度低,口感好;
其三、本发明的调和食用油中,番茄提取物和儿茶素可以起到协同抗氧化作用,其效果等同甚至强于合成抗氧化剂,将儿茶素加入到聚甘油单油酸酯与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形成的混合液B中,形成了稳定的微乳体系,能够保证儿茶素、番茄提取物与食用油的充分互溶,提高了调和食用油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由牡丹籽油、米胚油、番茄提取物和儿茶素组成,各原料加入质量占食用油总质量的百分比为:牡丹籽油42-65%、米胚油33-52%、番茄提取物1-4%和儿茶素1-2%。
[0015]实施例1
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由牡丹籽油、米胚油、番茄提取物和儿茶素组成,各原料加入的质量为:牡丹籽油535g、米胚油425g、番茄提取物25g和白茶儿茶素15g。
[0016]上述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取干燥、未变质的牡丹籽,去壳后将其粉碎,形成粒径为10-30目的牡丹仁粉,然后将牡丹仁粉放入到萃取釜中,然后添加四氟乙烷溶液直至其淹没牡丹仁粉后,开始萃取,萃取温度为40°C,萃取压力为0.6MPa,萃取时间为105min,然后在分离爸中进行分离,分离温度为38°C,分尚压力为0.3MPa,分尚时间为135min,分尚爸中得牡丹籽毛油,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牡丹籽毛油加入到分子蒸馏器中,设置分子蒸馏器中的真空度为1.5Pa,温度为170°C,旋转刷膜转速为120r/min,直至牡丹籽毛油完全被重相收集罐和轻相收集罐收集,在重相收集罐中收集得到牡丹籽油,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二收集的牡丹籽油再次加入到分子蒸馏器中,设置分子蒸馏器中的真空度为1.5Pa,温度为170°C,旋转刷膜转速为120r/min,直至牡丹籽油完全被重相收集罐和轻相收集罐收集,在重相收集罐中收集得到牡丹籽油,备用;
步骤四、按质量称取425g的米胚油、25g的番茄提取物和535g上述步骤三制得的牡丹籽油,将其全部加入到30°C的恒温罐中,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油,备用;
步骤五、将聚甘油单油酸酯与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按3:1的质量比在35°C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A,备用;称取15g的白茶儿茶素,并将白茶儿茶素加入到混合液A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B,然后将混合液B加入到分散机中,在ISOOOrpm条件下分散6min,静置Ih,备用;
步骤六、将步骤四制得的混合油放入容器中,并加热至110°C,然后将步骤五制得的混合液B加入到混合油中,边加入边搅拌,搅拌速率为IOOOrpm,直至澄清无浑浊为止,得到调和食用油成品。
[0017]该实施例制备的调和食用油符合食用油的外观特征要求,色泽和亮度较好。
[0018]实施例2
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由牡丹籽油、米胚油、番茄提取物和儿茶素组成,各原料加入的质量为:牡丹籽油650g、米胚油330g、番茄提取物IOg和绿茶儿茶素10g。
[0019]上述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取干燥、未变质的牡丹籽,去壳后将其粉碎,形成粒径为10-30目的牡丹仁粉,然后将牡丹仁粉放入到萃取釜中,然后添加四氟乙烷溶液直至其淹没牡丹仁粉后,开始萃取,萃取温度为35°C,萃取压力为0.8MPa,萃取时间为130min,然后在分离爸中进行分离,分离温度为30°C,分尚压力为0.4MPa,分尚时间为150min,分尚爸中得牡丹籽毛油,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牡丹籽毛油加入到分子蒸馏器中,设置分子蒸馏器中的真空度为2.0Pa,温度为160°C,旋转刷膜转速为120r/min,直至牡丹籽毛油完全被重相收集罐和轻相收集罐收集,在重相收集罐中收集得到牡丹籽油,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二收集的牡丹籽油再次加入到分子蒸馏器中,设置分子蒸馏器中的真空度为2.0Pa,温度为170°C,旋转刷膜转速为120r/min,直至牡丹籽油完全被重相收集罐和轻相收集罐收集,在重相收集罐中收集得到牡丹籽油,备用;
步骤四、按质量称取330g的米胚油、IOg的番茄提取物和650g上述步骤三制得的牡丹籽油,将其全部加入到30°C的恒温罐中,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油,备用;
步骤五、将聚甘油单油酸酯与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按3:1的质量比在35°C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A,备用;按质量称取IOg的儿茶素,并将儿茶素加入到混合液A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B,然后将混合液B加入到分散机中,在ISOOOrpm条件下分散7min,静置lh,备用;
步骤六、将步骤四制得的混合油放入容器中,并加热至100°C,然后将步骤五制得的混合液B加入到混合油中,边加入边搅拌,搅拌速率为lOOOrpm,直至形成澄清无浑浊为止,得到调和食用油成品。
[0020]实施例3
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由牡丹籽油、米胚油、番茄提取物和儿茶素组成,各原料加入的质量为:牡丹籽油420g、米胚油520g、番茄提取物40g和普洱生茶儿茶素20g。
[0021]上述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取干燥、未变质的牡丹籽,去壳后将其粉碎,形成粒径为10-30目的牡丹仁粉,然后将牡丹仁粉放入到萃取釜中,然后添加四氟乙烷溶液直至其淹没牡丹仁粉后,开始萃取,萃取温度为45°C,萃取压力为0.4MPa,萃取时间为80min,然后在分离爸中进行分离,分离温度为45°C,分尚压力为0.2MPa,分尚时间为120min,分尚爸中得牡丹籽毛油,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牡丹籽毛油加入到分子蒸馏器中,设置分子蒸馏器中的真空度为l.0Pa,温度为180°C,旋转刷膜转速为120r/min,直至牡丹籽毛油完全被重相收集罐和轻相收集罐收集,在重相收集罐中收集得到牡丹籽油,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二收集的牡丹籽油再次加入到分子蒸馏器中,设置分子蒸馏器中的真空度为l.0Pa,温度为170°C,旋转刷膜转速为120r/min,直至牡丹籽油完全被重相收集罐和轻相收集罐收集,在重相收集罐中收集得到牡丹籽油,备用;
步骤四、按质量称取520g的米胚油、40g的番茄提取物和420g上述步骤三制得的牡丹籽油,将其全部加入到30°C的恒温罐中,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油,备用;
步骤五、将聚甘油单油酸酯与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按3:1的质量比在35°C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A,备用;按质量称取20g的儿茶素,并将儿茶素加入到混合液A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B,然后将混合液B加入到分散机中,在ISOOOrpm条件下分散5min,静置lh,备用;
步骤六、将步骤四制得的混合油放入容器中,并加热至120°C,然后将步骤五制得的混合液B加入到混合油中,边加入边搅拌,搅拌速率为lOOOrpm,直至澄清无浑浊为止,得到调和食用油成品。
[0022]对比例I
按照上述实施例1的操作步骤制备调和食用油,其中,不添加番茄提取物,添加40g的
儿茶素。
[0023]对比例2
按照上述实施例1的操作步骤制备调和食用油,其中,不添加儿茶素,添加40g的番茄提取物。
[0024]将实施例1-3所制备调和油相对比分析,发现实施例1-3所制备的调和油的色泽均满足食用油的外观特征要求,但实施例3所制备的调和油相对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制备的调和油,色泽更为澄亮。
[0025]将实施例1-3所制备调和油和对比例1-2所制备的调和油相对比分析,采用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来检测调和油的诱导时间,采用仪器为瑞士万通公司743型Rancimat仪,该仪器的测定原理为:油样品在恒温下,向油中恒定速率通入干燥空气,油中易氧化的物质被氧化成小分子易挥发的酸,挥发的酸被空气带入盛水的电导率测量池中,在线测量测量池中的电导率,记录电导率对反应时间的氧化曲线,对曲线求二阶导数,从而测出样品的诱导时间。诱导时间越长,表明油的氧化稳定性越好,油越稳定。按照该仪器的标准检测方法,设定的测定温度120°C,进气流量20L/h,分别取实施例1-3、对比例1-2所制备的各调和油的样品质量30g。实验曲线采用仪器自动积分分析,以诱导时间突变点为反应终点。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所制备的调和油诱导操作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结果发现,实施例1样品、实施例2样品、实施例3样品、对比例I和对比例2样品的诱导时间分别为6.33h、
6.21h、6.37h、5.98h和6.llh,分析可知,本发明制得的调和食用油的抗氧化性强于单一添加儿茶素或番茄提取物的调和食用油,保质期也相应的延长。
[0026]本发明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一是亚临界法萃取牡丹籽毛油,该牡丹籽毛油的碘值、烟点、不皂化物和折光系数等理化指标,均能够达到一级浸出成品油的标准,亚临界萃取环境温度在40 V左右,能够避免高温弓丨起油的氧化和酸败;步骤二和步骤三是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对牡丹籽毛油进行处理,实现了脱色、脱胶、脱臭和脱酸,该分子蒸馏技术不同于传统蒸馏依靠沸点差分离原理,而是靠不同物质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实现分离,当液体混合物沿加热板流动并被加热,轻、重分子会逸出液面而进入气相,由于轻、重分子的自由程不同,因此,不同物质的分子从液面逸出后移动距离不同,轻分子达到冷凝板被冷凝排出,而重分子达不到冷凝板沿混合液排出,达到物质分离的目的,不会破坏油脂中的维生素E。
[0027]本发明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中,添加的番茄提取物的粒径限制为不超过70微米,优选为20-45微米,在20-45微米此粒径范围,可大大提高油和番茄提取物的包容度,提高了番茄提取物与食用油融合在一起后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同时,番茄提取物能够减少油在血管内粘附、滞留的可能性。而牡丹籽油食用后也不易氧化沉积在人体血管壁、心脏冠状动脉等部位,避免食用油在被人体摄入后在人体内存在的氧化问题,食用健康安全,且小麦胚芽油可以作为内源性抗氧化剂,增强了保鲜的效果。
[0028]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是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其特征在于:由牡丹籽油、米胚油、番茄提取物和儿茶素组成,各原料加入质量占食用油总质量的百分比为:牡丹籽油42-65%、米胚油33-52%、番茄提取物1-4%和儿茶素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儿茶素为绿茶儿茶素、白茶儿茶素或普洱生茶儿茶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番茄提取物的粒径为20-45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儿茶素的粒径为30-35纳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取干燥、未变质的牡丹籽,去壳后将其粉碎,形成粒径为10-30目的牡丹仁粉,将牡丹仁粉放入到萃取釜中,然后添加四氟乙烷溶液直至其淹没牡丹仁粉后,开始萃取,萃取温度为35-45°C,萃取压力为0.4-0.8MPa,萃取时间为80_130min,然后在分离釜中进行分离,分离温度为30-45°C,分离压力为0.2-0.4MPa,分离时间为120_150min,分离釜中得牡丹籽毛油,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牡丹籽毛油加入到分子蒸馏器中,设置分子蒸馏器中的真空度为1.0-2.0Pa,温度为160-180°C,旋转刷膜转速为120r/min,直至牡丹籽毛油完全被重相收集罐和轻相收集罐收集,在重相收集罐中收集得到牡丹籽油,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二收集的牡丹籽油再次加入到分子蒸馏器中,设置分子蒸馏器中的真空度为1.0-2.0Pa,温度为170°C,旋转刷膜转速为120r/min,直至牡丹籽油完全被重相收集罐和轻相收集罐收集,在重相收集罐中收集得到牡丹籽油,备用; 步骤四、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33-52%的米胚油、1-4%的番茄提取物和42-65%上述步骤三制得的牡丹籽油,将其全部加入到30°C的恒温罐中,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油,备用; 步骤五、将聚甘油单油酸酯与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按3:1的质量比在35°C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A,备用;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百分比称取1-2%的儿茶素,并将其全部加入到混合液A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B,然后将混合液B加入到分散机中,在18000rpm条件下分散5-7min,静置Ih,备用; 步骤六、将步骤四制得的混合油放入容器中,并加热至100-120°C,然后将步骤五制得的混合液B加入到混合油中,边加入边搅拌,搅拌速率为lOOOrpm,直至澄清无浑浊为止,得到调和食用油成品。
【文档编号】A23D9/04GK103815058SQ201410080073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6日
【发明者】杨永庆 申请人:洛阳春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