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免抗生素施用的肉鸡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620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肉鸡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著提高了肉鸡增重速度,可以有效增强肉鸡免疫功能、提高肉鸡抗病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养殖肉鸡的存活率,因此可以减免抗生素施用的肉鸡饲料。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追求安全环保、绿色健康的食品需求也越来越多。鸡作为人类很大一部分的食物来源已经有几千年历史。鸡肉含丰富蛋白质,其脂肪中含不饱和脂肪酸,故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较好的蛋白质食品。对体质虚弱,病后或产后用鸡肉或鸡汤作补品食用更为适宜。近年来,我国鸡肉总产量以每年5%-10%的速度持续增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中国肉鸡生产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1978年的9.7%上升到2011年的15%。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餐饮服务业的迅猛发展等一系列社会背景下,我国鸡肉消费需求增长潜力非常巨大。

然而,我国肉鸡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挑战,在取得肉鸡快速生长和高饲料报酬的同时,也伴随着鸡肉品质下降的负面效应,加上在目前养鸡生产中普遍使用人工合成的饲料添加剂如抗生素、激素等,虽然能促进鸡的成长,但饲养出来的鸡肉肉质差,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肉鸡的肉质风味和食品安全,传统的大规模施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饲养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中草药是我国的瑰宝,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独特的疗效。我国是世界上中草药应用最广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自古就有中草药拌入饲料治病的记载。中草药添加剂对畜禽疫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按照祖国医学上“扶正祛邪”的原则,采取健脾开胃、补气活血、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一些中草药含有较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加入肉鸡饲料中具有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之功效。而且中草药大多是自然生长的植物,无污染。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不仅具有改善机体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功能及预防畜禽疾病的作用,又能改善畜禽产品的品质和风味。

中草药的疗效在当今世界上越来越被重视,现代医学证明,中草药添加剂是一种动物免疫增强剂,其主要药理作用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兴奋神经系统、加快机体新陈代谢、刺激机体造血机能、促进血细胞新生、增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总数、提高机体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和饲料利用率,减少疾病。加强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发,是实现我国肉鸡饲料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案。如何将祖国传统中医药理论与肉鸡的饲养培育结合,从而实现提高肉鸡饲料利用率、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是目前肉鸡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减免抗生素施用的肉鸡饲料,优化了肉鸡饲料原材料搭配和配比,饲料利用率高、适口性好,显著提高了肉鸡增重速度,所添加的中草药组合物可以有效增强肉鸡免疫功能,提高肉鸡抗病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养殖肉鸡的存活率,因此可以减免抗生素的施用,提高肉鸡品质,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减免抗生素施用的肉鸡饲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粉60-70份、南瓜粉14-18份、豆粕20-30份、麸皮12-16份、鱼骨粉4-6份、醋糟6-8份、海藻粉8-10份、松针粉6-8份、甘蔗渣10-12份、菜籽粕3-5份、蚕蛹粉4-5份、磷酸氢钙2-3份、贝壳粉3-5份、食盐0.3-0.5份、中草药组合物8-12份、复合维生素0.6-0.8份、酸化剂0.2-0.3份、防霉剂0.05-0.07份;

所述的中草药组合物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陈皮4-6份、神曲3-4份、使君子5-6份、百部3-4份、苏子4-5份、桑白皮3-4份、红花4-6份、五加皮3-4份、金银花2-3份、苍术2-3份、远志3-4份、酸枣仁2-3份、泡桐叶4-5份、黄芭3-4份、艾叶2-3份。

所述肉鸡饲料的原料按重量份的最佳配比为:玉米粉65份、南瓜粉16份、豆粕25份、麸皮14份、鱼骨粉5份、醋糟7份、海藻粉9份、松针粉7份、甘蔗渣11份、菜籽粕4份、蚕蛹粉6份、磷酸氢钙2.5份、贝壳粉4份、食盐0.4份、中草药组合物10份、复合维生素0.7份、酸化剂0.25份、防霉剂0.06份;

所述的中草药组合物的原料按重量份的最佳配比为:陈皮5份、神曲3.5份、使君子5.5份、百部3.5份、苏子4.5份、桑白皮3.5份、红花5份、五加皮3.5份、金银花2.5份、苍术2.5份、远志3.5份、酸枣仁2.5份、泡桐叶4.5份、黄芭3.5份、艾叶2.5份。

所述的玉米粉为膨化加工所得的糊化度为60-80%的膨化玉米粉。

所述的中草药组合物是将各原料晒干后粉碎成120-160目细粉后混合而成。

所述的复合维生素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维生素A 16-20份、维生素B 7-9份、维生素D 1.5-2份、维生素E 2-3份、维生素K 8-10份。

所述的酸化剂为乙酸或延胡索酸;所述的防霉剂为丙酸或丙酸盐。

所述的肉鸡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配方比例将玉米粉、南瓜粉、豆粕、麸皮、鱼骨粉、醋糟、海藻粉、松针粉、甘蔗渣、菜籽粕、蚕蛹粉、贝壳粉混合粉碎,然后过120-140目筛子后得物料a,

S2、向物料a中加入配方比例的磷酸氢钙、食盐、中草药组合物、复合维生素、酸化剂、防霉剂,混合后加等量水充分搅拌得到物料b;

S3、将物料b于70-90℃下干燥至含水量≤6%,经造粒机制成40-50目颗粒状的肉鸡饲料。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减免抗生素施用的肉鸡饲料,其中添加的玉米粉、南瓜粉、豆粕、麸皮、鱼骨粉、醋糟、海藻粉、松针粉、甘蔗渣、菜籽粕、蚕蛹粉、磷酸氢钙、贝壳粉、食盐和酸化剂优化了肉鸡饲料原材料搭配和配比,为肉鸡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淀粉、油脂、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饲料利用率高、适口性好,显著提高了肉鸡增重速度,非常适合肉鸡生长发育的要求。

本发明添加的中草药组合物有陈皮、神曲、使君子、百部、苏子、桑白皮、红花、五加皮、金银花、苍术、远志、酸枣仁、泡桐叶、黄芭和艾叶。其中添加的中草药陈皮中有大量芳香性挥发油,对胃肠道有缓和刺激作用,有利于积气排除,添加的神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是常用的健胃消食药,具有理气消食、健胃健脾的功效;使君子炒后具有香气,可以开胃、促进肉鸡采食;添加的百部、苏子和桑白皮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而红花和五加皮可以起到活血化疲、旺盛气血的效果;而添加的金银花和苍术,则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抗病的显著效用;远志和酸枣仁的添加,能促使肉鸡安神熟睡,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补气壮阳、养血滋阴类中草药泡桐叶、黄芭和艾叶的加入,除可以补气养血外,还能起到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肉鸡抗病能力的功效。

运用本发明进入生产实践发现,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高和适口性,显著提高了肉鸡增重速度,而且可以有效增强肉鸡免疫功能,提高肉鸡抗病力,大大提高了养殖肉鸡的存活率,因此可以减免抗生素的施用,减免抗生素施用的肉鸡饲料的产业化应用,对肉鸡食品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详细说明,应当了解,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定,任何在本发明基础上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一种减免抗生素施用的肉鸡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肉鸡饲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粉65份、南瓜粉16份、豆粕25份、麸皮14份、鱼骨粉5份、醋糟7份、海藻粉9份、松针粉7份、甘蔗渣11份、菜籽粕4份、蚕蛹粉6份、磷酸氢钙2.5份、贝壳粉4份、食盐0.4份、中草药组合物10份、复合维生素0.7份、酸化剂0.25份、防霉剂0.06份;

所述的中草药组合物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陈皮5份、神曲3.5份、使君子5.5份、百部3.5份、苏子4.5份、桑白皮3.5份、红花5份、五加皮3.5份、金银花2.5份、苍术2.5份、远志3.5份、酸枣仁2.5份、泡桐叶4.5份、黄芭3.5份、艾叶2.5份。

实施例2

一种减免抗生素施用的肉鸡饲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粉70份、南瓜粉18份、豆粕30份、麸皮16份、鱼骨粉6份、醋糟8份、海藻粉10份、松针粉8份、甘蔗渣12份、菜籽粕5份、蚕蛹粉5份、磷酸氢钙3份、贝壳粉5份、食盐0.5份、中草药组合物8份、复合维生素0.8份、酸化剂0.3份、防霉剂0.07份;

所述的中草药组合物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陈皮5份、神曲3.5份、使君子5.5份、百部3.5份、苏子4.5份、桑白皮3.5份、红花5份、五加皮3.5份、金银花2.5份、苍术2.5份、远志3.5份、酸枣仁2.5份、泡桐叶4.5份、黄芭3.5份、艾叶2.5份。

实施例3

采用市场上常用的六合牌肉鸡饲料,施用方法和施用量同实施例1和实施例2。

2014年5月在山东省临沂市正大肉鸡养殖场进行不同肉鸡饲料的生产实践,肉鸡品种选用固始鸡,均选用3周龄肉鸡,实施例1-3每个组选用200只肉鸡进行饲养试验,养殖场正常饲养管理,不施加任何抗生素,饲养48天后出栏,测量每组的肉鸡体重和存活率,统计结果如下表1。

由表1可以发现,本发明的减免抗生素施用的肉鸡饲料可以显著提高肉鸡的增重速度,而且本发明的肉鸡饲料可以有效增强肉鸡免疫功能,提高肉鸡抗病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养殖肉鸡的存活率,在不添加任何抗生素的前提下,肉鸡存活率也能达到较高水平。因此,本发明可以减免抗生素的施用,提高肉鸡品质,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