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热解暑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4076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热解暑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袋泡茶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失眠、疲劳综合症等疾病不断增多。长期服用药物容易产生依赖性,且对身体无益。随着人们对保健食品的重视,具有保健功能的饮品茶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饮品。因此,保健袋泡茶特别是天然的保健袋泡茶开发程度越来越高,现市场上有各种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制造的植物袋泡茶,但目前为止,尚未出现以栀子、麦冬、黄芪、绞股蓝、钩藤、绞股蓝、决明子、芦根、玉竹、淡竹叶和枸杞子为原料的清热清热解暑袋泡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清热解暑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该袋泡茶具有清热祛湿、消暑降温、利火通便、生津止渴之功效。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清热解暑袋泡茶,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栀子4~10份、麦冬5~9份、黄芪5~10份、绞股蓝4~16份、钩藤3~9份、蒲公英4~10份、决明子3~9份、芦根4~10份、玉竹10~20份、淡竹叶5~15份和枸杞子4~10份。本发明选用的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经,有清热、泻火、凉血之功效;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之功效;绞股蓝,味苦,性寒,归肺、脾、肾经,有消炎解毒、止咳祛痰之功效;钩藤,味甘,性凉,归肝、心经,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之功效;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归肝、肾、大肠经,有润肠通便、降脂明目之功效;芦根,味甘、性寒,归肺经、胃经,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之功效;玉竹,味甘,性平,归肺、胃经,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之功效;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心、肺、胃、膀胱经,有清热泻火、除烦、利尿之功效;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有补肝肾、明目、润肺之功效。以上各原料在发挥单一作用的同时,共奏健脾养胃、消暑降温、利火通便、生津止渴之功。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栀子7份、麦冬7份、黄芪8份、绞股蓝10份、钩藤6份、决明子6份、芦根7份、玉竹15份、淡竹叶10份和枸杞子7份。一种清热解暑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栀子4~10份、麦冬5~9份、黄芪5~10份、绞股蓝4~16份、钩藤3~9份、蒲公英4~10份、决明子3~9份、芦根4~10份、玉竹10~20份、淡竹叶5~15份和枸杞子4~10份,混合均匀后,粉碎至粒度为5~30mm;(2)再进行粉碎至粒度为0.2-5mm,之后进行细度粉碎,最小粒度为0.2mm;(3)红外线干燥、灭菌、称量、分装,即得所述清热解暑袋泡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步骤(1)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栀子7份、麦冬7份、黄芪8份、绞股蓝10份、钩藤6份、蒲公7份、决明子6份、芦根7份、玉竹15份、淡竹叶10份和枸杞子7份。进一步,步骤(3)所述灭菌的方式为钴60灭菌3~5min。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清热解暑袋泡茶,以多种中药为原料,药膳同源,众药合用,具有祛湿清热、败火润喉、利火通便、生津止渴的功效。(2)本发明不含抗菌剂、防腐剂等化学添加剂,天然环保、无任何毒副作用。(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清热解暑袋泡茶,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栀子4kg、麦冬9kg、黄芪5kg、绞股蓝16kg、钩藤3kg、蒲公英10kg、决明子3kg、芦根10kg、玉竹10kg、淡竹叶15kg和枸杞子4kg。上述清热解暑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以下重量的原料:栀子4kg、麦冬9kg、黄芪5kg、绞股蓝16kg、钩藤3kg、蒲公英10kg、决明子3kg、芦根10kg、玉竹10kg、淡竹叶15kg和枸杞子4kg,混合均匀后,粉碎至粒度为5mm;(2)再进行粉碎至粒度为0.5mm,之后进行细度粉碎,最小粒度为0.2mm;(3)红外线干燥、钴60灭菌3min、称量、分装,即得所述清热解暑袋泡茶。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清热解暑袋泡茶,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栀子7kg、麦冬7kg、黄芪8kg、绞股蓝10kg、钩藤6kg、蒲公英7kg、决明子6kg、芦根7kg、玉竹15kg、淡竹叶10kg和枸杞子7kg。上述清热解暑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以下重量的原料:栀子7kg、麦冬7kg、黄芪8kg、绞股蓝10kg、钩藤6kg、蒲公英7kg、决明子6kg、芦根7kg、玉竹15kg、淡竹叶10kg和枸杞子7kg,混合均匀后,粉碎至粒度为20mm;(2)再进行粉碎至粒度为2mm,之后进行细度粉碎,最小粒度为0.2mm;(3)红外线干燥、钴60灭菌4min、称量、分装,即得所述清热解暑袋泡茶。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清热解暑袋泡茶,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栀子10kg、麦冬5kg、黄芪10kg、绞股蓝4kg、钩藤9kg、蒲公英4kg、决明子9kg、芦根4kg、玉竹20kg、淡竹叶5kg和枸杞子10kg。上述清热解暑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以下重量的原料:栀子10kg、麦冬5kg、黄芪10kg、绞股蓝4kg、钩藤9kg、蒲公英4kg、决明子9kg、芦根4kg、玉竹20kg、淡竹叶5kg和枸杞子10kg,混合均匀后,粉碎至粒度为30mm;(2)再进行粉碎至粒度为5mm,之后进行细度粉碎,最小粒度为0.2mm;(3)红外线干燥、钴60灭菌5min、称量、分装,即得所述清热解暑袋泡茶。实验例将实施例1-3制备出来的清热解暑袋泡茶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其结果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1-3的清热解暑袋泡茶中的营养成分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维生素C/%0.8560.8930.762黄酮类物质/%4.594.754.66茶儿精/%24.5527.7625.33茶多酚/%34.8635.3633.76铁/%0.2360.3110.213钙/%0.9620.8630.936镁/%0.2530.2430.229注:上表只是简单列出本发明产品中各营养素的检测的部分结果。由表1可知,本发明生产出来的祛湿清热袋泡茶各营养元素的含量均较为丰富,能够为人体补充多种中微量元素。本发明采用的上述各中药互作配伍,能发挥其协同作用,所用中药原料各成分之间具有药效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和协调效能,本申请的祛湿清热袋泡茶茶,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