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食用植物作为成分制成的清咽利喉代用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1793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似茶叶冲泡的饮品,尤其是一种采用食用植物作为成分制成的清咽利喉代用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组织的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依据病程的长短和病理改变性质的不同,分为急性咽炎、慢性咽炎两大类。

慢性咽炎是在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西医大多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但由于其病变部位特殊,病因复杂,缠绵难愈,根治慢性咽炎效果不佳。

对慢性咽炎的最新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在感染性咽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据报道咽炎患者咽部病毒的检出率为27%,主要为EB病毒和腺病毒。细菌感染仍为咽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致病菌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噬血杆菌、肺炎支原体等。另外,慢性咽炎患者具咽部痒感阵发性干咳等变态反应性炎症的症状及变应原检测有阳性率高达50%~60%的报道,均提示变态反应因素在慢性咽炎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慢性咽炎病因病机常为脏腑虚损,耗伤阴分,虚火上炎于咽喉而致,或因风热喉痹反复发作,余邪滞留,或粉尘,浊气刺激,嗜好烟酒辛辣,劳伤过度等引起,肺阴虚则津液不足,咽喉失于濡养,兼之虚火循经上炎;肾阴虚,肾之经脉上络于肺,肾阴虚每致肺也阴虚,虚火上炎,遂至喉痹。另外,虚火上蒸,烁津成痰,加之脉络痹阻,气机不利,致气滞痰凝,痰火郁结。

代用茶多采用药食同源的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拼配加工成的产品,并通过小袋包装,长期食用无毒副作用,且因浓度低、刺激性小,口感好,是清咽利喉的最佳选择。目前这种采用食用植物作为有效成分的代用茶产品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生活习惯,因此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人们对清咽利喉的代用茶产品存在强烈需求。

至今为止,还未发现任何有关本发明代用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报道。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找到了有更好清咽利喉效果的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采用食用植物作为成分制成的有更好清咽利喉效果的代用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采用食用植物作为成分制成的清咽利喉代用茶,其中所述的食用植物是由下列原料制成:青果、沙棘、甘草、诃子、胖大海。

它选择了青果、沙棘、甘草、诃子、胖大海进行组合作为原料,其中(1)青果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2)沙棘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成熟果实。具有清热止咳,活血化瘀,愈溃疡的功效。用于气管炎,消化不良,胃溃疡及闭经等症。(3)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4)诃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或绒毛诃子Terminalia chebulaRetz. var. tomentella Kurt.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涩肠敛肺,降火利咽的功效。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哑。(5)胖大海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Sterculia lychnophora Hance 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肺热声哑,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热结便闭,头痛目赤。将这些食用植物组合使用使得各原料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具有清咽利喉的效果。

本发明代用茶中食用植物的用量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具体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效果:青果25~75g、沙棘10~30g、甘草2.5~7.5g、诃子5~15g、胖大海5~15g。

优选为:青果40~60g、沙棘16~24g、甘草4~6g、诃子8~12g、胖大海8~12g。

进一步优选为:青果50g、沙棘20g、甘草5g、诃子10g、胖大海10g。

本发明代用茶中可食用植物的制备可以将上述用量的原料直接按重量称取,采用混合粉碎后法后制成颗粒制得;也可以将上述用量的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或醇提水沉法后制成颗粒制得。

本发明代用茶的包装规格、食用方法及食用量为:1)可食用植物原料采用直接按重量称取、混合粉碎制成的,每袋装5g,用沸水冲泡3~5min,一次1袋,一日1~2次。2)可食用植物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或醇提水沉法制成的,每袋装2g,用沸水冲泡,一次1袋,一日1~2次。

本发明代用茶携带、使用方便,口感好,易被人们接受;采用可食用植物原料组成,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激素及有害物质,适用于咽喉不适者长期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代用茶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代用茶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称取青果50g、沙棘20g、甘草5g、诃子10g、胖大海10g,混合后气流粉碎成细粉,流化床喷雾造粒,60℃±5℃干燥3h±0.5h,整粒,制得粒径在0.5mm大小的颗粒,混匀,用颗粒包装机包装成每袋装5g的代用茶。

【实施例2】

称取青果40g、沙棘16g、甘草4g、诃子8g、胖大海8g,混合后机械粉碎成细粉,喷水至形成松散粒状,挤压造粒,60℃±5℃干燥3h±0.5h,整粒,制得粒径在1mm大小的颗粒,混匀,用颗粒包装机包装成每袋装5g的代用茶。

【实施例3】

称取青果60g、沙棘24g、甘草6g、诃子12g、胖大海12g,混合后机械粉碎成粗粉,用70%乙醇做溶剂,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加热浓缩同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25℃),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喷雾干燥制粒,整粒,制得粒径在1mm大小的颗粒,混匀,用颗粒包装机包装成每袋装2g的代用茶。

【实施例4】

称取青果25g、沙棘10g、甘草2.5g、诃子5g、胖大海5g,混合后机械粉碎成粗粉,用水煎煮提取2次,第一次提取2h,收集提取液,残渣加水煎煮提取1小时,收集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加热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25℃),喷雾干燥制粒,整粒,制得粒径在2mm大小的颗粒,混匀,用颗粒包装机包装成每袋装2g的代用茶。

【实施例5】

称取青果75g、沙棘30g、甘草7.5g、诃子15g、胖大海15g,混合后机械粉碎成粗粉,用65%乙醇做溶剂,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提取2h,收集提取液,残渣加65%乙醇回流提取1小时,收集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加热浓缩同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25℃),喷雾干燥制粒,整粒,制得粒径在2mm大小的颗粒,混匀,用颗粒包装机包装成每袋装2g的代用茶。

【实施例6】

称取青果45g、沙棘18g、甘草4.5g、诃子9g、胖大海9g,混合后机械粉碎成粗粉,用水煎煮提取2次,第一次提取2h,收集提取液,残渣加水煎煮提取1小时,收集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加热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25℃),加95%乙醇并搅拌,至乙醇浓度达到60%,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加热浓缩同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25℃),喷雾干燥制粒,整粒,制得粒径在1mm大小的颗粒,混匀,用颗粒包装机包装成每袋装2g的代用茶。

应用实施例为了验证本发明所述的清咽利喉代用茶效果,下面将对实施例1、6所得产品进行祛痰、平喘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方法:1、本发明实施例1的祛痰试验:取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给等容积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给氯化铵lg/kg.d-l;本发明实施例1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本发明实施例1产品 6g、3g、1.5g /kg.d-l。实验前禁食不禁水8~12h后,10%水合氯醛0.35g/kg,腹腔注射麻醉后,大鼠仰卧位固定于手术板上,颈部用75%酒精棉球消毒,正中切开约1cm长的切口,找到气管,于气管甲状腺软骨下缘用尖锐针头扎一小孔,随后将0.5mm的毛细管插入气管,至刚好接触气管为止。以毛细管吸取痰液长度作为评价药物的祛痰效果,当毛细管内放痰液充满时,立即另换一根。记录给食前2h的正常分泌量后,经十二指肠给食后继续再观察2h痰液分泌量。比较给食前后平均每小时分泌的痰液分泌量,并作统计学析。结果见表1。

表1 本发明实施例1对大鼠的祛痰作用(x±s,n=10)

组别 动物数 剂量(g/kg) 给食前(cm/h) 给食后(cm/h) 差值(cm/h)

空白对照组 10 等容积 3.58±0.43 4.52±1.74 0.56±0.36

阳性对照组 10 1.0 3.27±0.34 8.96±3.18 5.26±1.17**

低剂量组 10 1.5 3.51±0.54 5.19±1.13 1.23±1.31*

中剂量组 10 3 3.43±0.23 6.22±1.86 3.12±1.26**

高剂量组 10 6 3.38±0.52 7.31±1.634.34±1.12**

说明:同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5;**P<0.0l。

从表1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可有效增加大鼠气管痰液分泌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能明显的增加大鼠的排痰量(P<0.01)。

2、本发明实施例6的平喘试验:将豚鼠放置在4000mL透明玻璃钟罩内,0.2%的磷酸组胺溶液超声雾化给予15s,观察记录豚鼠的引喘潜伏期(从喷雾开始到哮喘发作,出现呼吸困难,直至抽搐跌倒的时间),若超过150s无反应者,不予选用。取筛选合格的豚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给等容积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给急支糖浆5.5ml/kg.d-l;本发明实施例6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本发明实施例6产品 6g、3g、1.5g/kg.d-l。各组均灌胃给药,1次/d,连续7d。末次给食1h后,将豚鼠放人4000mL透明玻璃钟罩内,按预选条件和方法测定豚鼠的引喘潜伏期。若超过6min仍不发生哮喘反应者,其潜伏期按360s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本发明实施例6对豚鼠的平喘作用(x±s,n=10)

组别 动物数 剂量(g/kg) 哮喘潜伏(s)

空白对照组 10 − 65.3±32.43

阳性对照组 10 5.5ml/Kg 218.8±42.53*

低剂量组 10 1.5 92.8±59.64

中剂量组 10 3 124.6±67.26*

高剂量组 10 6 168.4±45.13*

说明:同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从表2看出:本发明实施例6可抑制磷酸组胺所致的豚鼠哮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组豚鼠的引喘潜伏期延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代用茶具有明显的清咽利喉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