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脱皮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4009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豆制食品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类脱皮设备。



背景技术:

怪味胡豆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休闲零食,其制作的主要原料为胡豆也称蚕豆。在制作时,需要对豆进行脱皮处理。以往的脱皮设备是用设置上下两个磨盘,将豆子放置在两个磨盘中,然后通过旋转磨盘使豆皮脱落。但是因为豆皮较软而且紧贴在豆子上,用常规的依靠摩擦力来脱皮时,其脱皮效果并不好。因为若磨盘的摩擦力较小,则豆皮与豆子的黏性较大,豆皮不易脱落。若磨盘的摩擦力较大,则容易将豆子粉碎,影响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类脱皮设备,该设备可以方便的进行豆类产品进行脱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豆类脱皮设备,包括支架、脱皮机构、扭簧和加热的油桶,所述支架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有多个转板,所述转板上设有放料框,所述转板远离转轴一端的位置可伸入到油桶中,所述支架一侧设有挡杆,所述挡杆与扭簧连接;所述脱皮机构包括脱皮壳体和电机,所述脱皮壳体内转动连接有锥盘,所述锥盘与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锥盘内壁上设有多个脱皮凸缘,所述锥盘内设有脱皮球体。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在对豆类进行脱皮时,首先将待脱皮的豆子放置在放料框内,然后启动转轴,转轴带动转板转动,则放料框随转板一起转动。因为转板最下端的位置可伸入到油桶中,而油桶又为加热的油桶。所以,放料框在随转板转动过程中会进入到油桶中。因为放料框呈框型,所以放料框内的豆子会与油桶中的油进行接触,油桶中的油会对豆类进行加热,使豆皮受热膨胀,与豆子产生一定分离。而且豆皮经过热油后会变得更脆,与豆子间的黏性会降低很多。然后转板继续旋转,被挡杆所阻挡,因为挡杆与扭簧连接,所以挡杆会旋转,不会使转板停止转动。但是因为挡杆对转板有一定的阻力,在放料框内的豆子会在惯性作用下被抛出落入到脱皮壳体内。因为脱皮壳体内有锥盘,锥盘内壁有凸起,锥盘转动,锥盘内的脱皮球体会在凸起的作用下在锥盘内转动,使变脆的豆皮被研碎,与豆子脱落。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放料框与转板铰接,可以保证放料框一直处于竖直状态,避免豆子从其他地方从放料框脱离。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所述脱皮球体表面均匀设有多个凹槽,使脱皮球体表面不光滑,脱皮效果更好。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所述转板的数量为4-7个,若转板数量过多则不利于豆子在油桶内被加热,若数量较少,则影响脱皮效率。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所述锥盘底部设有多个吹气孔,吹气孔可以将锥盘内的豆皮吹起,使脱皮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豆类脱皮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转轴1、转板2、放料框3、支架4、油桶5、挡杆6、扭簧7、脱皮壳体8、脱皮球体9、锥盘10、凸起11、电机1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豆类脱皮设备,包括支架4、脱皮机构、扭簧7和加热的油桶5,支架4上设有转轴1,转轴1上有多个转板2,转板2的数量为6个,若转板2数量过多则不利于豆子在油桶5内被加热,若数量较少,则影响脱皮效率。转板2上设有放料框3,转板2最下端的位置可伸入到油桶5中,支架4一侧设有挡杆,挡杆与扭簧7连接;脱皮机构包括脱皮壳体8和电机12,脱皮壳体8内转动连接有锥盘10,锥盘10与电机12输出端连接,锥盘10内壁上设有多个脱皮凸缘,锥盘10内设有脱皮球体9。放料框3与转板2铰接,可以保证放料框3一直处于竖直状态,避免豆子从其他地方从放料框3脱离。脱皮球体9表面均匀设有多个凹槽,使脱皮球体9表面不光滑,脱皮效果更好。

在对豆类进行脱皮时,首先将待脱皮的豆子放置在放料框3内,然后启动转轴1,转轴1带动转板2转动,则放料框3随转板2一起转动。因为转板2最下端的位置可伸入到油桶5中,而油桶5又为加热的油桶5。所以,放料框3在随转板2转动过程中会进入到油桶5中。因为放料框3呈框型,所以放料框3内的豆子会与油桶5中的油进行接触,油桶5中的油会对豆类进行加热,使豆皮受热膨胀,与豆子产生一定分离。而且豆皮经过热油后会变得更脆,与豆子间的黏性会降低很多。然后转板2继续旋转,被挡杆6所阻挡,因为挡杆6与扭簧7连接,所以挡杆6会旋转,不会使转板2停止转动。但是因为挡杆6对转板2有一定的阻力,在放料框3内的豆子会在惯性作用下被抛出落入到脱皮壳体8内。因为脱皮壳体8内有锥盘10,锥盘10内壁有凸起11,锥盘10转动,锥盘10内的脱皮球体9会在凸起11的作用下在锥盘10内转动,使变脆的豆皮被研碎,与豆子脱落。

锥盘10底部设有多个吹气孔,吹气孔可以将锥盘10内的豆皮吹起,使脱皮效果更好。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