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解冻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3951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更为具体的讲,涉及基于一种食品解冻柜。



背景技术:

目前,解冻机在肉类加工生产以及饮食领域的使用很广泛,但是目前许多肉制品加工厂和饮食行业对冻肉解冻的做法是用热水炉浸泡冻肉,使冻肉慢慢地解冻,由于在解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热保持水温,食品表面容易滋生细菌,而且锅炉里面的水不会经常更换,这种解冻方法解冻速度慢而且不卫生,还有使用流动的水进行冲洗食品的方法,这种方法会浪费水资源。

公开号为CN20391329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解冻机蒸汽循环解冻系统,包括加热水箱,加热水箱内设置加热棒,加热水箱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蒸汽喷头,蒸汽喷头后方设置循环风机,蒸汽喷头和循环风机设置在解冻室上层的蒸汽腔内,蒸汽腔通过格栅与解冻室一侧的静压箱相通,静压箱通过分风板与解冻室下层的解冻腔相通,解冻腔通过回风板与蒸汽腔相通,蒸汽腔底部设置接水盘,接水盘通过管道连接加热水箱,解冻室的拐角处设置导流板,加热棒和循环风机连接电源。该实用新型使用蒸汽进行热气流解冻,在冷冻食品过多的情况下,热气流的加热与环境的冷气流冲突,加热效果减弱,加热比较缓慢,缺乏一种解冻速度较快的食品解冻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食品解冻柜,极大地提高食品的解冻速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食品解冻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热水箱、下热水箱、蒸汽喷头、积水层、隔板、抽风扇、蒸汽管道和导热水管;所述上热水箱设置在柜体的顶部,上热水箱中设置有加热棒;所述下热水箱设置在柜体的底部,下热水箱中设置有加热棒,下热水箱设置有水泵,水泵出水口设置有所述蒸汽喷头;所述积水层设置于下热水箱上方,积水层通过管道与下热水箱连接;所述隔板水平设置在柜体内部;所述抽风扇设置在柜体侧壁上;所述蒸汽管道设置在柜体侧壁外侧;所述导热水管为“S”型水管,设置在柜体内部,导热水管的一端与上热水箱连接,另一端与积水层连接。

所述隔板为两个,从下至上分为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

所述抽风扇包括第一抽风扇、第二抽风扇、第三抽风扇、第四抽风扇、第五抽风扇、第六抽风扇和第七抽风扇;所述第一抽风扇设置于蒸汽喷头处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抽风扇设置于积水层上方与第一隔板下方的右侧侧壁上;所述第三抽风扇设置积水层上方与第一隔板下方的左侧侧壁上;所述第四抽风扇设置在第一隔板上方与第二隔板下方的左侧侧壁上;所述第五抽风扇设置在在第一隔板上方与第二隔板下方的右侧侧壁上;所述第六抽风扇设置在第二隔板上方与上热水箱下方的右侧侧壁上;所述第七抽风扇设置在第二隔板上方与上热水箱下方的左侧侧壁上。

所述蒸汽管道包括第一蒸汽管道、第二蒸汽管道和第三蒸汽管道;所述第一蒸汽管道一端与第一抽风扇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抽风扇连接;所述第二蒸汽管道一端与第三抽风扇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抽风扇连接;所述第三蒸汽管道一端与第五抽风扇连接,另一端与第六抽风扇连接。

所述导热水管为多个,竖直等间距设置在柜体内部。

所述上热水箱中的加热棒功率为2000W。

所述下热水箱中的加热棒功率为2000W。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上热水箱和导热水管的结构,食品解冻可以通过水管表面的温度进行;设置下热水箱、蒸汽喷头、抽风扇和蒸汽管道,相互配合使得水蒸发的水蒸气流动到柜体内通过热气流的形式也进行加热解冻;两种加热方式同时进行,加热效果好,解冻迅速。

2、隔板将柜体分隔,有利于热气流的循环。

3、设置多个抽风扇与蒸汽管道配合的结构,气流的循环更畅通,解冻效果更好。

4、导热水管设置为多个,且竖直等间距设置在柜体内部,增加了食品通过水管表面的接触面,解冻迅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上热水箱;2、下热水箱;3、蒸汽喷头;4、积水层;5、隔板;501、第一隔板;502、第二隔板;6、抽风扇;601、第一抽风扇;602、第二抽风扇;603、第三抽风扇;604、第四抽风扇;605、第五抽风扇;606、第六抽风扇;607、第七抽风扇;7、蒸汽管道;701、第一蒸汽管道;702、第二蒸汽管道;703、第三蒸汽管道;8、导热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食品解冻柜,包括:

上热水箱1、下热水箱2、蒸汽喷头3、积水层4、隔板5、抽风扇6、蒸汽管道7和导热水管8;所述上热水箱1设置在柜体的顶部,上热水箱1中设置有加热棒;所述下热水箱2设置在柜体的底部,下热水箱2中设置有加热棒,下热水箱2设置有水泵,水泵出水口设置有所述蒸汽喷头3;所述积水层4设置于下热水箱2上方,积水层4通过管道与下热水箱2连接;所述隔板5水平设置在柜体内部;所述抽风扇6设置在柜体侧壁上;所述蒸汽管道7设置在柜体侧壁外侧;所述导热水管8为“S”型水管,设置在柜体内部,导热水管8的一端与上热水箱1连接,另一端与积水层4连接。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食品解冻柜,包括:

上热水箱1、下热水箱2、蒸汽喷头3、积水层4、隔板5、抽风扇6、蒸汽管道7和导热水管8;所述上热水箱1设置在柜体的顶部,上热水箱1中设置有加热棒;所述下热水箱2设置在柜体的底部,下热水箱2中设置有加热棒,下热水箱2设置有水泵,水泵出水口设置有所述蒸汽喷头3;所述积水层4设置于下热水箱2上方,积水层4通过管道与下热水箱2连接;所述隔板5水平设置在柜体内部;所述抽风扇6设置在柜体侧壁上;所述蒸汽管道7设置在柜体侧壁外侧;所述导热水管8为“S”型水管,设置在柜体内部,导热水管8的一端与上热水箱1连接,另一端与积水层4连接。

所述导热水管8为多个,竖直等间距设置在柜体内部。

所述上热水箱1中的加热棒功率为2000W。

所述下热水箱2中的加热棒功率为2000W。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食品解冻柜,包括:

上热水箱1、下热水箱2、蒸汽喷头3、积水层4、隔板5、抽风扇6、蒸汽管道7和导热水管8;所述上热水箱1设置在柜体的顶部,上热水箱1中设置有加热棒;所述下热水箱2设置在柜体的底部,下热水箱2中设置有加热棒,下热水箱2设置有水泵,水泵出水口设置有所述蒸汽喷头3;所述积水层4设置于下热水箱2上方,积水层4通过管道与下热水箱2连接;所述隔板5水平设置在柜体内部;所述抽风扇6设置在柜体侧壁上;所述蒸汽管道7设置在柜体侧壁外侧;所述导热水管8为“S”型水管,设置在柜体内部,导热水管8的一端与上热水箱1连接,另一端与积水层4连接。

所述隔板5为两个,从下至上分为第一隔板501和第二隔板502。

所述抽风扇6包括第一抽风扇601、第二抽风扇602、第三抽风扇603、第四抽风扇604、第五抽风扇605、第六抽风扇606和第七抽风扇607;所述第一抽风扇601设置于蒸汽喷头3处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抽风扇602设置于积水层4上方与第一隔板501下方的右侧侧壁上;所述第三抽风扇603设置积水层4上方与第一隔板501下方的左侧侧壁上;所述第四抽风扇604设置在第一隔板501上方与第二隔板502下方的左侧侧壁上;所述第五抽风扇604设置在在第一隔板501上方与第二隔板502下方的右侧侧壁上;所述第六抽风扇604设置在第二隔板502上方与上热水箱1下方的右侧侧壁上;所述第七抽风扇604设置在第二隔板502上方与上热水箱1下方的左侧侧壁上。

所述蒸汽管道7包括第一蒸汽管道701、第二蒸汽管道702和第三蒸汽管道703;所述第一蒸汽管道701一端与第一抽风扇60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抽风扇602连接;所述第二蒸汽管道702一端与第三抽风扇603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抽风扇604连接;所述第三蒸汽管道703一端与第五抽风扇605连接,另一端与第六抽风扇606连接。

所述导热水管8为多个,竖直等间距设置在柜体内部。

所述上热水箱1中的加热棒功率为2000W。

所述下热水箱2中的加热棒功率为2000W。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