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闪蒸表皮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7254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薯去皮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红薯闪蒸表皮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红薯以其高营养价值和口感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传统的红薯的食用方法以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红薯加工行业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多采用红薯作为原料进行各种副产品的加工,红薯副产品加工工程中,红薯的去皮特别重要,去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红薯营养价值的流失量。随着红薯行业自动化生产的加快,传统手工去皮的方式势必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如何实现大量红薯快速有效的自动化的去皮是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和生产质量可靠的红薯闪蒸表皮分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薯闪蒸表皮分离装置,它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蒸汽压力罐和电机,所述蒸汽压力罐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蒸汽入口和进料口,所述蒸汽压力罐上设置有压力表和压力调节阀,所述蒸汽压力罐内部横向设置有转动搅拌轴,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动搅拌轴,所述蒸汽压力罐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铰接有出料挡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出料挡板的液压杆。

基于上述,它还包括连通所述蒸汽压力罐的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通过控制阀连通所述蒸汽入口。

基于上述,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计量泵。

基于上述,所述转动搅拌轴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上设置有柔性外壳。

基于上述,它还包括启闭所述控制阀的控制器,所述蒸汽压力罐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以根据采集到的温度信息启闭所述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蒸汽压力罐和电机,同时调控所述蒸汽压力罐内的蒸汽和压强实现红薯表皮的分离,以此实现保证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红薯的脱皮的效率,进而保证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利用热装冷缩和快速降压的原理实现红薯表皮的脱落,既实现了红薯表皮的脱离又避免红薯营养成分的流速 ;其具有设计科学、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和生产质量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蒸汽压力罐;2. 蒸汽入口;3. 压力表;4. 电机;5. 转动搅拌轴;6. 液压杆;7. 出料挡板;11. 进料口;12. 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红薯闪蒸表皮分离装置,它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蒸汽压力罐1和电机4,所述机架用于向所述蒸汽压力罐1和所述电机4提供安装空间,所述蒸汽压力罐1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保证其密封性,便于调控罐内压强。

所述蒸汽压力罐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蒸汽入口2和进料口11,根据需要通过所述蒸汽入口2补入蒸汽,以此调控该蒸汽压力罐1的温度和压力,所述进料口11用于输入清洁后的红薯。所述蒸汽压力罐1上设置有压力表3和压力调节阀,利用所述压力表3进行罐内压强的实时监控同时配合所述压力调节阀进行压力的调控。为了保证罐内红薯的闪蒸彻底,所述蒸汽压力罐1内部横向设置有转动搅拌轴5,所述电机4驱动所述转动搅拌轴5,使得进入所述蒸汽压力罐1内的红薯搅拌转动得到彻底的闪蒸。所述蒸汽压力罐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处铰接有出料挡板7,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出料挡板7的液压杆6,利用所述液压杆6启闭所述出料挡板7方便闪蒸后红薯的输出。

具体使用时,根据需要进行所述蒸汽压力罐1内蒸汽温度和罐内压强的调控,然后将红薯输入所述蒸汽压力罐1进行快速闪蒸,闪蒸后利用所述压力调节阀迅速降压,完成整个闪蒸过程;然后输送进入脱皮机进行脱皮。整个过程中利用热胀冷缩和快速降压的方式使得薯皮与薯肉分离,从而避免机械脱皮造成的营养成分流失。

本实施例中,该红薯闪蒸表皮分离装置还包括通所述蒸汽压力罐的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通过控制阀连通所述蒸汽入口2,以此保证蒸汽的供应;本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是蒸汽锅炉。为了便于自动化控制,该红薯闪蒸表皮分离装置还包括启闭所述控制阀的控制器,所述蒸汽压力罐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以根据采集到的温度信息启闭所述控制阀,以此对所述蒸汽压力罐1的温度进行实时控制,保证闪蒸质量。

为了便于加工和保证闪蒸质量,所述进料口11处设置有计量泵,便于实时监控闪蒸红薯的数量。同时,所述转动搅拌轴5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上设置有柔性外壳,防止搅拌时损伤红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