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苏子脱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1721阅读:887来源:国知局
新型高效苏子脱壳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苏子油的加工装置,具体涉及新型高效苏子脱壳装置。



背景技术:

苏子又名荏、紫苏、苏、白苏、桂荏、荏子、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野苏、苏麻、苏草、唐紫苏、皱叶苏、鸡苏、臭苏、大紫苏、假紫苏、水升麻、野藿麻、聋耳麻、孜珠、兴帕夏噶(藏语)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

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200cm,茎直立,叶对生,被长节毛,叶下面有细油腺点,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花萼钟状,花冠唇形,果萼较小。有紫苏和白苏之分,紫苏多为药用,白苏既可食用也可榨油,目前以白苏种植为多。

但是,苏子在加工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新型高效苏子脱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新型高效苏子脱壳装置,包括中空外筒,所述外筒上端形成入孔,其下端设置有收集盘,所述入孔中自上而下设置有相连通的进料筒、导料筒、分料筒,所述外筒中设置有支撑盘,电机的主轴穿过支撑盘驱动脱壳盘转动,所述分料筒中设置有上下移动的分料块,所述脱壳盘将苏子籽甩向外筒内壁,所述分料筒下端设置有导向环,所述分料块下端形成与导向环相适应的导向柱,所述外筒内壁处沿轴线方向设置有多条凸棱。

所述分料块与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

所述进料筒内径为上大下小的圆锥状,所述分料筒内径为上小下大的圆锥状。

所述分料块外壁为圆锥状,所述分料块外壁与分料筒内壁之间形成导料通道。

所述收集盘呈圆锥状,所述收集盘的上端通过螺钉与外筒下端固定。

所述进料筒、导料筒、分料筒、脱壳盘均同轴。

所述收集盘、外筒的接缝处设置有Y型胶圈。

所述导向环端面均布有通孔,螺钉穿过通孔拧入到分料筒下端的螺孔中。

所述导料通道与脱壳盘相垂直。

所述凸棱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者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料筒、分料块之间的导料通道将苏子籽均与送入脱壳盘,苏子籽通过脱壳盘甩出以及与外筒的碰撞,实现苏子仁和壳的分离,而且分料块上下移动能够调整导料通道的大小,从而达到最优的脱壳效果,导料通道与脱壳盘垂直能够提高脱壳效率,凸棱能够有效的提高脱壳率,本实用新型脱壳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外筒的断面图;

其中:

1外筒 2收集盘

3入孔 4进料筒

5导料筒 6分料筒

7支撑盘 8电机

9脱壳盘 10分料块

11液压缸 12导向环

13导向柱 14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新型高效苏子脱壳装置,包括中空外筒1,所述外筒1上端形成入孔3,其下端设置有收集盘2,所述入孔3中自上而下设置有相连通的进料筒4、导料筒5、分料筒6,所述外筒1中设置有支撑盘7,电机8的主轴穿过支撑盘7驱动脱壳盘9转动,所述分料筒6中设置有上下移动的分料块10,所述脱壳盘9将苏子籽甩向外筒1内壁,所述外筒1内壁处沿轴线方向设置有多条凸棱14。

所述分料筒6下端设置有导向环12,所述分料块10下端形成与导向环12相适应的导向柱13。

所述分料块10与液压缸11的活塞杆相连。

所述进料筒4内径为上大下小的圆锥状,所述分料筒6内径为上小下大的圆锥状。

所述分料块10外壁为圆锥状,所述分料块10外壁与分料筒6内壁之间形成导料通道。

所述收集盘2呈圆锥状,所述收集盘2的上端通过螺钉与外筒1下端固定。

所述进料筒4、导料筒5、分料筒6、脱壳盘9均同轴。

所述收集盘2、外筒1的接缝处设置有Y型胶圈。

所述导向环12端面均布有通孔,螺钉穿过通孔拧入到分料筒6下端的螺孔中。

所述导料通道与脱壳盘9相垂直。

所述凸棱14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者三角形。

所述支撑盘7外壁设置有型钢,所述的型钢与外筒1内壁相固定,所述,型钢均匀分布在支撑盘7外壁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型钢为三根。

所述电机8上端面与支撑盘7下端相固定。

所述脱壳盘9直径大于分料筒6大端孔径。

所述凸棱14、以及相邻凸棱14之间的外筒1内壁能够有效的增大脱壳效果。

在相同工况情况下,凸棱14的脱壳率能提升7%左右。

所述凸棱14为外筒1内壁加工形成或者通过粘接分体固定。

所述导料通道与脱壳盘9相垂直,能够保证苏子籽进入到脱壳盘9之前没有朝向外筒1的分运动,从而能够避免苏子籽直接弹入到收集盘2。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苏子籽依次通过进料筒4、导料筒5、分料筒6,由液压缸11驱动的分料块10与分料筒6内壁直径形成环状导料通道,高速转动的脱壳盘9将苏子籽甩向外筒1内壁,被撞开的苏子仁和壳进入收集盘2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料筒、分料块之间的导料通道将苏子籽均与送入脱壳盘,苏子籽通过脱壳盘甩出以及与外筒的碰撞,实现苏子仁和壳的分离,而且分料块上下移动能够调整导料通道的大小,从而达到最优的脱壳效果,导料通道与脱壳盘垂直能够提高脱壳效率,凸棱能够有效的提高脱壳率,本实用新型脱壳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