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味常温酸奶的草莓成分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9011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副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莓味常温酸奶的草莓成分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酸奶,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目前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添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为多。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酸奶的发酵过程使奶中糖类、蛋白质有20%左右分别被水解成为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链和氨基酸等),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经发酵后,乳中的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这些变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酸奶由纯牛奶发酵而成,除保留了鲜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外,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还可以产生人体营养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如vb1、vb2、vb6、vb12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酸奶的口味需求也日益增大,各种风味酸奶已经令郎满目的出现在市场上,最为普及的即为水果味酸奶,这些酸奶在实际的加工中,工艺并不统一,特别是草莓味酸奶的加工制备,由于草莓属于季节性水果,因此无法保证常年供应相对新鲜的产品,并且由于草莓与酸奶在制备时,工艺处理相对较为困难,因此实际的加工中,会将草莓实际的营养价值流失,因此进行草莓的前期预处理是目前极为重要的环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保证草莓营养不流失,处理方法科学合理的草莓味常温酸奶的草莓成分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草莓味常温酸奶的草莓成分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新鲜草莓,草莓以采摘后18-20小时内为宜,然后进行分选其中九成熟的进行收集备用;

2)将上述收集的草莓进行分选后,剔除腐烂变质、机械损伤及异形的部分,然后将分拣后的合格品进行根蒂去除,然后全部投入浸泡罐中,兑以浸泡清洁液进行初步浸泡15-25min,且浸泡时,控制浸泡清洁液的温度为25-30℃;

上述浸泡清洁液采用下述原料混合制备:无患子萃取液3-5份、柠檬活性酶2-4份、黄连浓缩液5-7份、蒺藜浓缩液1-3份、茶皂素2-4份、卵磷脂2-4份、柠檬醛1-3份、柠檬酸1-3份、柠檬烯1-3份、葶苈2-4份、桂枝1-3份、白芍2-4份、干姜2-4份、麻黄1-3份、半夏2-4份、水200-300份;

上述浸泡清洁液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下述步骤:

a、将原料中葶苈、桂枝、白芍、干姜、麻黄和半夏进行初步切碎后,将碎样置放于一研磨机中,加入总量2倍的清水,开启研磨后搅拌,然后去渣取汁,得到料液备用;

b、将原料中的黄连浓缩液和蒺藜浓缩液进行合并后,加热至35-40℃,然后与原料中的柠檬醛、柠檬酸和柠檬烯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c、将原料中的柠檬活性酶、茶皂素和卵磷脂低温搅拌混合,温度控制在0-3℃,搅拌3-5min后,升温至常温;

d、将原料中的水放入锅中,加热至沸腾后,自然冷却至50-55℃,然后将步骤a、b和c中的物料全部加入其中,充分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常温即可;

3)将上述浸泡后的草莓取出后,再次选用一清洁的浸泡罐,然后在罐内添加碱性液,将草莓全部加入其中,进行浸泡5-10min,且控制温度25-30℃,并且加以轻微搅拌;

上述碱性液的制备方法为:采用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按照5:1混合配比后,再与总量15倍的水进行混合搅拌并加热至60-80℃,恒温静置2h,然后冷却至室温即可;

4)将上述步骤3中碱性液浸泡后的草莓取出后,再次选用一清洁的浸泡罐,然后在罐内添加淡盐水,将草莓全部加入其中,进行浸泡5-10min,且控制温度25-30℃,并且加以轻微搅拌;

上述淡盐水的浓度为2%;

5)将上述步骤4中淡盐水浸泡后的草莓采用清水冲洗干净后,静置晾干表面的余水;

6)将上述步骤5中处理后的草莓全部置放于一搅拌罐中,开启搅拌破碎,得到草莓粉碎样,备用;

7)将上述步骤6处理得到的草莓粉碎样静置3-4h,然后在其中添加增粘液,并开启加温至60-65℃,并且控制转速为300-350r/min,搅拌1-2h,得到草莓酱粗品;

上述增粘液采用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蛋白粉6-8份、卡拉胶2-4份、淀粉10-12份、纤维素酶6-8份、水60-80份;

制备上述增粘液的方法为:

a、将上述原料中的蛋白粉与淀粉进行合并混合后,将原料中水取一半的量与之混合,加热50-55℃,并且低速搅拌10-12min;然后停止搅拌,冷却至室温;

b、将原料中的卡拉胶放入加热锅中,然后进行加热至融化后,将原料中的纤维素酶融入其中,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

a、将上述步骤a和b中的原料全部混合均匀,然后与原料中剩余的水进行合并后,搅拌并升温至60-80℃后,再次冷却至室温即可;

8)将上述步骤7处理后的草莓酱粗品置放于一离心搅拌机中,并在其内部添加营养液,开启离心搅拌15-18min后,取出全部料液进行灭菌处理,然后进行通入暂存罐中,予以等待使用。

本发明中,新鲜采摘草莓进行清洁液浸泡、碱泡和盐处理后,再添加增粘组分进行原料的粘度处理,可以保证草莓中原料成分的不流失之外,还可以保证其其余营养成分的添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艺流程简洁,选用的辅助原料均无毒无副作用,保证天然健康,辅料的添加具有增加营养成分的作用,同时在处理时,保证了草莓的养分不流失,获得较为健康的草莓组分,用于风味酸奶制备,保证了后续酸奶的实际营养成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草莓味常温酸奶的草莓成分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新鲜草莓,草莓以采摘后20小时内为宜,然后进行分选其中九成熟的进行收集备用;

2)将上述收集的草莓进行分选后,剔除腐烂变质、机械损伤及异形的部分,然后将分拣后的合格品进行根蒂去除,然后全部投入浸泡罐中,兑以浸泡清洁液进行初步浸泡25min,且浸泡时,控制浸泡清洁液的温度为30℃;

上述浸泡清洁液采用下述原料混合制备:无患子萃取液5份、柠檬活性酶4份、黄连浓缩液7份、蒺藜浓缩液3份、茶皂素4份、卵磷脂4份、柠檬醛3份、柠檬酸3份、柠檬烯3份、葶苈4份、桂枝3份、白芍4份、干姜4份、麻黄3份、半夏4份、水300份;

上述浸泡清洁液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下述步骤:

a、将原料中葶苈、桂枝、白芍、干姜、麻黄和半夏进行初步切碎后,将碎样置放于一研磨机中,加入总量2倍的清水,开启研磨后搅拌,然后去渣取汁,得到料液备用;

b、将原料中的黄连浓缩液和蒺藜浓缩液进行合并后,加热至40℃,然后与原料中的柠檬醛、柠檬酸和柠檬烯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c、将原料中的柠檬活性酶、茶皂素和卵磷脂低温搅拌混合,温度控制在3℃,搅拌5min后,升温至常温;

d、将原料中的水放入锅中,加热至沸腾后,自然冷却至55℃,然后将步骤a、b和c中的物料全部加入其中,充分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常温即可;

3)将上述浸泡后的草莓取出后,再次选用一清洁的浸泡罐,然后在罐内添加碱性液,将草莓全部加入其中,进行浸泡10min,且控制温度30℃,并且加以轻微搅拌;

上述碱性液的制备方法为:采用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按照5:1混合配比后,再与总量15倍的水进行混合搅拌并加热至80℃,恒温静置2h,然后冷却至室温即可;

4)将上述步骤3中碱性液浸泡后的草莓取出后,再次选用一清洁的浸泡罐,然后在罐内添加淡盐水,将草莓全部加入其中,进行浸泡10min,且控制温度30℃,并且加以轻微搅拌;

上述淡盐水的浓度为2%;

5)将上述步骤4中淡盐水浸泡后的草莓采用清水冲洗干净后,静置晾干表面的余水;

6)将上述步骤5中处理后的草莓全部置放于一搅拌罐中,开启搅拌破碎,得到草莓粉碎样,备用;

7)将上述步骤6处理得到的草莓粉碎样静置4h,然后在其中添加增粘液,并开启加温至65℃,并且控制转速为350r/min,搅拌2h,得到草莓酱粗品;

上述增粘液采用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蛋白粉8份、卡拉胶4份、淀粉12份、纤维素酶8份、水80份;

制备上述增粘液的方法为:

a、将上述原料中的蛋白粉与淀粉进行合并混合后,将原料中水取一半的量与之混合,加热55℃,并且低速搅拌12min;然后停止搅拌,冷却至室温;

b、将原料中的卡拉胶放入加热锅中,然后进行加热至融化后,将原料中的纤维素酶融入其中,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

a、将上述步骤a和b中的原料全部混合均匀,然后与原料中剩余的水进行合并后,搅拌并升温至80℃后,再次冷却至室温即可;

8)将上述步骤7处理后的草莓酱粗品置放于一离心搅拌机中,并在其内部添加营养液,开启离心搅拌18min后,取出全部料液进行灭菌处理,然后进行通入暂存罐中,予以等待使用。

实施例2

一种草莓味常温酸奶的草莓成分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新鲜草莓,草莓以采摘后18小时内为宜,然后进行分选其中九成熟的进行收集备用;

2)将上述收集的草莓进行分选后,剔除腐烂变质、机械损伤及异形的部分,然后将分拣后的合格品进行根蒂去除,然后全部投入浸泡罐中,兑以浸泡清洁液进行初步浸泡15min,且浸泡时,控制浸泡清洁液的温度为25℃;

上述浸泡清洁液采用下述原料混合制备:无患子萃取液3份、柠檬活性酶2份、黄连浓缩液5份、蒺藜浓缩液1份、茶皂素2份、卵磷脂2份、柠檬醛1份、柠檬酸1份、柠檬烯1份、葶苈2份、桂枝1份、白芍2份、干姜2份、麻黄1份、半夏2份、水200份;

上述浸泡清洁液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下述步骤:

a、将原料中葶苈、桂枝、白芍、干姜、麻黄和半夏进行初步切碎后,将碎样置放于一研磨机中,加入总量2倍的清水,开启研磨后搅拌,然后去渣取汁,得到料液备用;

b、将原料中的黄连浓缩液和蒺藜浓缩液进行合并后,加热至35℃,然后与原料中的柠檬醛、柠檬酸和柠檬烯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c、将原料中的柠檬活性酶、茶皂素和卵磷脂低温搅拌混合,温度控制在0℃,搅拌3min后,升温至常温;

d、将原料中的水放入锅中,加热至沸腾后,自然冷却至50℃,然后将步骤a、b和c中的物料全部加入其中,充分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常温即可;

3)将上述浸泡后的草莓取出后,再次选用一清洁的浸泡罐,然后在罐内添加碱性液,将草莓全部加入其中,进行浸泡5min,且控制温度25℃,并且加以轻微搅拌;

上述碱性液的制备方法为:采用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按照5:1混合配比后,再与总量15倍的水进行混合搅拌并加热至60℃,恒温静置2h,然后冷却至室温即可;

4)将上述步骤3中碱性液浸泡后的草莓取出后,再次选用一清洁的浸泡罐,然后在罐内添加淡盐水,将草莓全部加入其中,进行浸泡5min,且控制温度25℃,并且加以轻微搅拌;

上述淡盐水的浓度为2%;

5)将上述步骤4中淡盐水浸泡后的草莓采用清水冲洗干净后,静置晾干表面的余水;

6)将上述步骤5中处理后的草莓全部置放于一搅拌罐中,开启搅拌破碎,得到草莓粉碎样,备用;

7)将上述步骤6处理得到的草莓粉碎样静置3h,然后在其中添加增粘液,并开启加温至60℃,并且控制转速为300r/min,搅拌1h,得到草莓酱粗品;

上述增粘液采用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蛋白粉6份、卡拉胶2份、淀粉10份、纤维素酶6份、水60份;

制备上述增粘液的方法为:

a、将上述原料中的蛋白粉与淀粉进行合并混合后,将原料中水取一半的量与之混合,加热50℃,并且低速搅拌10min;然后停止搅拌,冷却至室温;

b、将原料中的卡拉胶放入加热锅中,然后进行加热至融化后,将原料中的纤维素酶融入其中,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

a、将上述步骤a和b中的原料全部混合均匀,然后与原料中剩余的水进行合并后,搅拌并升温至60℃后,再次冷却至室温即可;

8)将上述步骤7处理后的草莓酱粗品置放于一离心搅拌机中,并在其内部添加营养液,开启离心搅拌15min后,取出全部料液进行灭菌处理,然后进行通入暂存罐中,予以等待使用。

为了体现本品处理后的草莓组分与目前技术中处理后的不同指标,取用本申请制备的草莓组分指标与目前技术中市场现有指标的对比,具体数据如下:

由上表可以得知,采用本品加工后的草莓组分,较市场上技术处理的草莓组分,其各项技术指标,均高出相应值,因此可以明显的显示出本申请的预处理技术的优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