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栗香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1598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绿茶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栗香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香气是鉴定茶叶品质最重要的评价因子之一。茶叶香气感官品质评价实践表明,“栗香”是不同茶树品种绿茶香气中最典型的香型之一,长期为茶学科研工作者所公认和倚重,也是绿茶香气品质优异的重要的感官评价特征。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23776-2009)中指出,名优绿茶或普通(大宗)绿茶香气品质特征中具有“栗香”特征,给分范围为90-99分;而香气品质特征中具有“清香”特征,给分范围为80-89分。由此可见,炒青绿茶茶叶具有栗香香型是其综合品质较好的表现。

贵州栗香茶以其独特的外形扁平匀整,色泽翠绿、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在茶叶产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有贵州栗香扁形绿茶加工技术,采取高温滚筒杀青、高温理条机理条、加棒压扁做形以及高温炒制提香等工艺加工而成,其生产工艺相对复杂,温度不宜控制,往往容易造成茶叶焦边、暴点、断碎,干茶色泽偏黄,香气带高火成板栗香型,严重影响了贵州栗香扁形绿茶品质,使得制备的栗香香气,品质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栗香茶的加工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的栗香茶香气浓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栗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萎凋:将采摘的鲜叶均匀薄摊于萎凋槽中,摊放厚度2-6cm,摊放时间2-10h,间隔0.5-1h翻动1次,并用手揉1次,使茶青含水率为70-85%,鲜叶呈萎蔫状;

(2)杀青:将萎凋好的茶青使用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220-260℃,时间为0.5-2min,将第一次杀青好的茶叶室温冷却回潮,再进行第二次杀青,杀青温度为120-150℃,时间为1-5min,至叶色由绿色转为暗绿,叶质柔软,富有黏性,青草气消失,茶香显露时,杀青结束;

(3)摊凉:将杀青好的茶叶进行摊凉0.5-1h,等完全冷却至室温再进行做形;

(4)做形:杀青后茶叶加入揉捻机中,在100-120℃下,揉捻5-10min,再在60-80℃下,揉捻5-10min,后再送入压扁机中做成扁平状;

(5)干燥:将做形完成的茶叶自动输送到干燥机中进行分步干燥,第一次干燥温度为120-150℃,时间为1-5min,第二次干燥温度为100-120℃,时间为1-5min,使得茶叶含水率为7-10%;

(6)筛分:将干燥结束的茶叶自动输送至振动分筛槽,筛孔直径为0.8-1cm,除去茶末;

(7)提香:将筛分后的茶叶自动输送至提香机中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120-140℃,提香时间为1-2min;

(8)包装。

优选,步骤(1)茶青的采摘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大小均匀。

优选,步骤(2)杀青采用滚筒式杀青机进行杀青,使得杀青叶含水率为30-40%。

优选,步骤(3)摊凉:茶青的摊凉厚度为2-5cm。

优选,步骤(4)做形中揉捻采用先轻后重的方式进行。

优选,步骤(7)提香使得茶叶含水率为2-5%。

优选,步骤(8)采用真空包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利用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制得的栗香茶细紧微卷,色泽灰绿带白霜,干闻栗香显;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高锐,板栗香显、清爽微带甜香;茶汤滋味清爽回甘;叶底深绿明亮、匀整;耐冲泡。该方法全程所用到的茶叶加工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易行,成本低廉,按此方法制成的栗香型炒青绿茶综合品质优良,香气浓郁,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栗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萎凋:将采摘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鲜叶,大小均匀,均匀薄摊于萎凋槽中,摊放厚度3-5cm,摊放时间5h,间隔0.5翻动1次,并用手揉1次,使茶青含水率为70-80%,鲜叶呈萎蔫状;

(2)杀青:将萎凋好的茶青使用滚筒式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220-230℃,时间为1min,将第一次杀青好的茶叶室温冷却回潮,再进行第二次杀青,杀青温度为120-130℃,时间为2min,至叶色由绿色转为暗绿,叶质柔软,富有黏性,青草气消失,茶香显露时,杀青结束,使得杀青叶含水率为35-40%;

(3)摊凉:将杀青好的茶叶进行摊凉,厚度为3-5cm,时间为1h,等完全冷却至室温再进行做形;

(4)做形:杀青后茶叶加入揉捻机中,在100-120℃下,揉捻5min,再在60-70℃下,揉捻10min,做形中揉捻采用先轻后重的方式进行,后再送入压扁机中做成扁平状;

(5)干燥:将做形完成的茶叶自动输送到干燥机中进行分步干燥,第一次干燥温度为140-150℃,时间为1min,第二次干燥温度为100-120℃,时间为2min,使得茶叶含水率为7-8%;

(6)筛分:将干燥结束的茶叶自动输送至振动分筛槽,筛孔直径为1cm,除去茶末;

(7)提香:将筛分后的茶叶自动输送至提香机中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120-130℃,提香时间为2min,使得茶叶含水率为2-5%;

(8)真空包装。

实施例2

本发明栗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萎凋:将采摘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鲜叶,大小均匀,均匀薄摊于萎凋槽中,摊放厚度3-5cm,摊放时间8h,间隔1h翻动1次,并用手揉1次,使茶青含水率为80-85%,鲜叶呈萎蔫状;

(2)杀青:将萎凋好的茶青使用滚筒式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240-260℃,时间为0.5min,将第一次杀青好的茶叶室温冷却回潮,再进行第二次杀青,杀青温度为130-140℃,时间为3min,至叶色由绿色转为暗绿,叶质柔软,富有黏性,青草气消失,茶香显露时,杀青结束,使得杀青叶含水率为30-35%;

(3)摊凉:将杀青好的茶叶进行摊凉,厚度为3-5cm,时间为0.5h,等完全冷却至室温再进行做形;

(4)做形:杀青后茶叶加入揉捻机中,在110-120℃下,揉捻10min,再在60-70℃下,揉捻5min,做形中揉捻采用先轻后重的方式进行,后再送入压扁机中做成扁平状;

(5)干燥:将做形完成的茶叶自动输送到干燥机中进行分步干燥,第一次干燥温度为140-150℃,时间为2min,第二次干燥温度为110-120℃,时间为1min,使得茶叶含水率为7-10%;

(6)筛分:将干燥结束的茶叶自动输送至振动分筛槽,筛孔直径为0.8cm,除去茶末;

(7)提香:将筛分后的茶叶自动输送至提香机中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130-140℃,提香时间为2min,使得茶叶含水率为2-5%;

(8)真空包装。

实施例3

本发明栗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萎凋:将采摘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鲜叶,大小均匀,均匀薄摊于萎凋槽中,摊放厚度2-5cm,摊放时间3h,间隔0.5h翻动1次,并用手揉1次,使茶青含水率为70-75%,鲜叶呈萎蔫状;

(2)杀青:将萎凋好的茶青使用滚筒式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220-230℃,时间为2min,将第一次杀青好的茶叶室温冷却回潮,再进行第二次杀青,杀青温度为120-130℃,时间为2min,至叶色由绿色转为暗绿,叶质柔软,富有黏性,青草气消失,茶香显露时,杀青结束,使得杀青叶含水率为35-40%;

(3)摊凉:将杀青好的茶叶进行摊凉,厚度为2-5cm,时间为1h,等完全冷却至室温再进行做形;

(4)做形:杀青后茶叶加入揉捻机中,在100-110℃下,揉捻5min,再在70-80℃下,揉捻8min,做形中揉捻采用先轻后重的方式进行,后再送入压扁机中做成扁平状;

(5)干燥:将做形完成的茶叶自动输送到干燥机中进行分步干燥,第一次干燥温度为140-150℃,时间为2min,第二次干燥温度为100-105℃,时间为3min,使得茶叶含水率为7-10%;

(6)筛分:将干燥结束的茶叶自动输送至振动分筛槽,筛孔直径为1cm,除去茶末;

(7)提香:将筛分后的茶叶自动输送至提香机中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130-140℃,提香时间为2min,使得茶叶含水率为2-5%;

(8)真空包装。

实施例4

茶叶感官审评实验,采用《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23776-2009),主要包括茶叶产品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与叶底等品质因子进行审评,本发明实施例1-3成品送遵义市产品质量检测院国家茶叶检测中心进行评审,评审结果见表2。

表2本发明实施例1-3感官审评结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