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大米深加工用着色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2002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大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大米深加工用着色剂。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大米加工行业无论是机械设备还是化学制剂领域都有着快速有效的进步;像现有的大米加工过程中用到的一些着色剂,很多都存在一些对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不利的分解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食用大米深加工用着色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大米深加工用着色剂,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叶绿素铜钠盐7-10份、栀子黄5-8份、食用香精5-9份、亚硝酸钠2-5份、无水乙醇8-12份、胭脂红粉末15-18份、红辣椒粉20-24份、薄荷油4-7份、稳定剂2-3份、碳酸盐7-9份和消泡剂4-9份;

所述稳定剂,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硅酸钠3-7份、焦磷酸四钠2-5份、氢氧化钾8-12份、氧化锌4-8份和卡拉胶5-9份。

上述的一种食用大米深加工用着色剂,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叶绿素铜钠盐7-9份、栀子黄5-7份、食用香精5-8份、亚硝酸钠2-4份、无水乙醇8-11份、胭脂红粉末15-17份、红辣椒粉20-23份、薄荷油4-6份、稳定剂2-2.9份、碳酸盐7-8.8份和消泡剂4-8份;

所述稳定剂,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硅酸钠3-6份、焦磷酸四钠2-4份、氢氧化钾8-11份、氧化锌4-7份和卡拉胶5-8份。

上述的一种食用大米深加工用着色剂,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叶绿素铜钠盐8-9份、栀子黄6-7份、食用香精6-8份、亚硝酸钠3-4份、无水乙醇9-11份、胭脂红粉末16-17份、红辣椒粉21-23份、薄荷油5-6份、稳定剂2.1-2.9份、碳酸盐7.2-8.8份和消泡剂5-8份;

所述稳定剂,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硅酸钠4-6份、焦磷酸四钠3-4份、氢氧化钾9-11份、氧化锌5-7份和卡拉胶6-8份。

上述的一种食用大米深加工用着色剂,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叶绿素铜钠盐8.5份、栀子黄6.5份、食用香精7份、亚硝酸钠3.5份、无水乙醇10份、胭脂红粉末16.5份、红辣椒粉22份、薄荷油5.5份、稳定剂2.5份、碳酸盐8份和消泡剂6.5份;

所述稳定剂,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硅酸钠5份、焦磷酸四钠3.5份、氢氧化钾10份、氧化锌6份和卡拉胶7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食用大米深加工用着色剂使用安全、无毒环保、微量高效、价格低廉、原料易得且有利于提高大米加工食品的口感等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上述的一种食用大米深加工用着色剂,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叶绿素铜钠盐8.5份、栀子黄6.5份、食用香精7份、亚硝酸钠3.5份、无水乙醇10份、胭脂红粉末16.5份、红辣椒粉22份、薄荷油5.5份、稳定剂2.5份、碳酸盐8份和消泡剂6.5份;

所述稳定剂,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硅酸钠5份、焦磷酸四钠3.5份、氢氧化钾10份、氧化锌6份和卡拉胶7份。

实施例2

一种食用大米深加工用着色剂,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叶绿素铜钠盐7份、栀子黄5份、食用香精5份、亚硝酸钠2份、无水乙醇8份、胭脂红粉末15份、红辣椒粉20份、薄荷油4份、稳定剂2份、碳酸盐7份和消泡剂4份;

所述稳定剂,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硅酸钠3份、焦磷酸四钠2份、氢氧化钾8份、氧化锌4份和卡拉胶5份。

实施例3

一种食用大米深加工用着色剂,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叶绿素铜钠盐10份、栀子黄8份、食用香精9份、亚硝酸钠5份、无水乙醇12份、胭脂红粉末18份、红辣椒粉24份、薄荷油7份、稳定剂3份、碳酸盐9份和消泡剂9份;

所述稳定剂,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硅酸钠7份、焦磷酸四钠5份、氢氧化钾12份、氧化锌8份和卡拉胶9份。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大米深加工用着色剂,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叶绿素铜钠盐7‑10份、栀子黄5‑8份、食用香精5‑9份、亚硝酸钠2‑5份、无水乙醇8‑12份、胭脂红粉末15‑18份、红辣椒粉20‑24份、薄荷油4‑7份、稳定剂2‑3份、碳酸盐7‑9份和消泡剂4‑9份。本发明一种食用大米深加工用着色剂使用安全、无毒环保、微量高效、价格低廉以及原料易得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联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9
技术公布日:2017.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