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用菜粕脱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68624阅读:11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菜籽粕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饲用菜粕脱毒方法。
背景技术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我国油菜籽的95%都用作生产食用油。菜籽油加工副产物为菜籽粕,菜籽粕的粗蛋白含量36%左右,氨基酸组成较平衡,硫氨基酸含量高,蛋氨酸、赖氨酸含量也较高,另外菜籽粕中含有丰富的烟酸和胆碱,菜籽粕作为饲用原材之一,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成本极低,但菜籽粕含有较多有毒有害物质,如异硫氰酸酯、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腈,芥子碱,单宁、植酸等物质,不但影响日粮适口性、影响其他营养物质利用,还可引起动物甲状腺肿大,抑制动物生长,极大的限制了其在动物日粮中的应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用菜粕脱毒方法,该脱毒方法能将菜粕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充分分解,同时还能提高菜粕的营养价值。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饲用菜粕脱毒方法,步骤如下:(1)将菜籽粕在蒸汽中充分蒸制灭菌后,烘干至含水量为62-65%,按重量份数计,向每100份菜籽粕中添加5-7份蔗糖、0.02-0.03份硫酸铵、0.1-0.15份氯化钾、0.01-0.012份硫酸镁、0.01-0.013份硫辛酸、0.01-0.011份茶碱,拌合均匀;(2)向菜籽粕中接种戊糖片球菌,接种比例为2-2.8‰,在33-35℃下发酵,发酵初期,每隔4-5分钟搅拌一次菜籽粕,搅拌次数为3次,总发酵时间为13-14小时;(3)将发酵得到的菜籽粕送入高压破碎机中,在520-530bar压力、出口温度为40-42℃,破壁处理4-5遍;(4)将菜籽粕在40-45℃的热风下干燥至含水量为10-12%。优选的,将菜籽粕在蒸汽中充分蒸制灭菌后,烘干至含水量为63%,按重量份数计,向每100份菜籽粕中添加5.8份蔗糖、0.024份硫酸铵、0.12份氯化钾、0.01份硫酸镁、0.012份硫辛酸、0.01份茶碱,拌合均匀。优选的,戊糖片球菌接种比例为2-2.8‰。优选的,将发酵得到的菜籽粕送入高压破碎机中,在525bar压力、出口温度为40℃,破壁处理4遍。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采用发酵法对菜籽粕进行脱毒,脱毒成本以及能耗均较低,且无污染、无残留;(2)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多种菌株发酵脱毒,本发明仅选用一种戊糖片球菌进行发酵脱毒,在保证脱毒有效性的同时,发酵工艺简单且发酵时间短,且发酵后的菜籽粕营养价值也得到的显著的提高;(3)本发明在发酵前向每100份菜籽粕中添加5-7份蔗糖、0.02-0.03份硫酸铵、0.1-0.15份氯化钾、0.01-0.012份硫酸镁、0.01-0.013份硫辛酸、0.01-0.011份茶碱,拌合均匀,能够使所接种的戊糖片球菌无需先经活化,直接接种至菜籽粕中,也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生长繁殖,实现快速脱毒目的,尤其是所添加的硫辛酸和茶碱,对实现戊糖片球菌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繁殖作用效果显著;(4)脱毒后的菜籽粕送入高压破碎机中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菜籽粕中蛋白质的溶解度,提高菜籽粕的饲用吸收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饲用菜粕脱毒方法,具体的,(1)将菜籽粕在蒸汽中充分蒸制灭菌后,烘干至含水量为62%,按重量份数计,向每100份菜籽粕中添加5份蔗糖、0.02份硫酸铵、0.1份氯化钾、0.01份硫酸镁、0.01份硫辛酸、0.01份茶碱,拌合均匀;(2)向菜籽粕中接种戊糖片球菌,接种比例为2‰,在33℃下发酵,发酵初期,每隔4分钟搅拌一次菜籽粕,搅拌次数为3次,总发酵时间为13小时;(3)将发酵得到的菜籽粕送入高压破碎机中,在520bar压力、出口温度为40℃,破壁处理4遍;(4)将菜籽粕在40℃的热风下干燥至含水量为10%。实施例2:一种饲用菜粕脱毒方法,具体的,(1)将菜籽粕在蒸汽中充分蒸制灭菌后,烘干至含水量为65%,按重量份数计,向每100份菜籽粕中添加7份蔗糖、0.03份硫酸铵、0.15份氯化钾、0.012份硫酸镁、0.013份硫辛酸、0.011份茶碱,拌合均匀;(2)向菜籽粕中接种戊糖片球菌,接种比例为2.8‰,在35℃下发酵,发酵初期,每隔5分钟搅拌一次菜籽粕,搅拌次数为3次,总发酵时间为14小时;(3)将发酵得到的菜籽粕送入高压破碎机中,在530bar压力、出口温度为42℃,破壁处理5遍;(4)将菜籽粕在45℃的热风下干燥至含水量为12%。实施例3:一种饲用菜粕脱毒方法,具体的,(1)将菜籽粕在蒸汽中充分蒸制灭菌后,烘干至含水量为63%,按重量份数计,向每100份菜籽粕中添加6份蔗糖、0.025份硫酸铵、0.12份氯化钾、0.011份硫酸镁、0.012份硫辛酸、0.01份茶碱,拌合均匀;(2)向菜籽粕中接种戊糖片球菌,接种比例为2.5‰,在34℃下发酵,发酵初期,每隔4.3分钟搅拌一次菜籽粕,搅拌次数为3次,总发酵时间为13.5小时;(3)将发酵得到的菜籽粕送入高压破碎机中,在528bar压力、出口温度为41℃,破壁处理4遍;(4)将菜籽粕在42℃的热风下干燥至含水量为11%。取10kg菜籽粕,试验前检测其中异硫氰酸酯、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芥子碱、单宁、植酸含量后,随机等分为5份,每份2kg,5份菜籽粕分别设定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对照组4;其中,实验组采用以下方式脱毒,(1)将菜籽粕在蒸汽中充分蒸制灭菌后,烘干至含水量为64%,按重量份数计,向每100份菜籽粕中添加5.2份蔗糖、0.027份硫酸铵、0.11份氯化钾、0.012份硫酸镁、0.013份硫辛酸、0.011份茶碱,拌合均匀;(2)向菜籽粕中接种戊糖片球菌,接种比例为2,4‰,在35℃下发酵,发酵初期,每隔4分钟搅拌一次菜籽粕,搅拌次数为3次,总发酵时间为13小时;(3)将发酵得到的菜籽粕送入高压破碎机中,在522bar压力、出口温度为40℃,破壁处理4遍;(4)将菜籽粕在45℃的热风下干燥至含水量为12%。其中,对照组1采用以下方式脱毒,(1)将菜籽粕在蒸汽中充分蒸制灭菌后,烘干至含水量为64%,按重量份数计,向每100份菜籽粕中添加5.2份蔗糖、0.027份硫酸铵、0.11份氯化钾、0.012份硫酸镁拌合均匀;(2)向菜籽粕中接种戊糖片球菌,接种比例为2,4‰,在35℃下发酵,发酵初期,每隔4分钟搅拌一次菜籽粕,搅拌次数为3次,总发酵时间为13小时;(3)将发酵得到的菜籽粕送入高压破碎机中,在522bar压力、出口温度为40℃,破壁处理4遍;(4)将菜籽粕在45℃的热风下干燥至含水量为12%。其中,对照组2采用以下方式脱毒,(1)将菜籽粕在蒸汽中充分蒸制灭菌后,烘干至含水量为64%,按重量份数计,向每100份菜籽粕中添加5.2份蔗糖、0.027份硫酸铵、0.11份氯化钾、0.012份硫酸镁、0.013份硫辛酸,拌合均匀;(2)向菜籽粕中接种戊糖片球菌,接种比例为2,4‰,在35℃下发酵,发酵初期,每隔4分钟搅拌一次菜籽粕,搅拌次数为3次,总发酵时间为13小时;(3)将发酵得到的菜籽粕送入高压破碎机中,在522bar压力、出口温度为40℃,破壁处理4遍;(4)将菜籽粕在45℃的热风下干燥至含水量为12%。其中,对照组3采用以下方式脱毒,(1)将菜籽粕在蒸汽中充分蒸制灭菌后,烘干至含水量为64%,按重量份数计,向每100份菜籽粕中添加5.2份蔗糖、0.027份硫酸铵、0.11份氯化钾、0.012份硫酸镁、0.011份茶碱,拌合均匀;(2)向菜籽粕中接种戊糖片球菌,接种比例为2,4‰,在35℃下发酵,发酵初期,每隔4分钟搅拌一次菜籽粕,搅拌次数为3次,总发酵时间为13小时;(3)将发酵得到的菜籽粕送入高压破碎机中,在522bar压力、出口温度为40℃,破壁处理4遍;(4)将菜籽粕在45℃的热风下干燥至含水量为12%。其中,对照组4采用以下方式脱毒,(1)将菜籽粕在蒸汽中充分蒸制灭菌后,烘干至含水量为64%,按重量份数计,向每100份菜籽粕中添加5.2份蔗糖、0.027份硫酸铵、0.11份氯化钾、0.012份硫酸镁、0.013份硫辛酸、0.011份茶碱,拌合均匀;(2)向菜籽粕中接种戊糖片球菌,接种比例为2,4‰,在35℃下发酵,发酵初期,每隔4分钟搅拌一次菜籽粕,搅拌次数为3次,总发酵时间为13小时;(3)将菜籽粕在45℃的热风下干燥至含水量为12%。重新检测各组菜粕中异硫氰酸酯、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芥子碱、单宁、植酸含量后,计算各组异硫氰酸酯、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芥子碱、单宁、植酸脱除率,脱除率=(各组处理前含量-各组处理后含量)/各组处理前含量x100%;同时检测各组菜籽粕蛋白质溶解率,菜籽粕中多肽含量,结果见下表1:组别异硫氰酸酯脱除率(%)硫氰酸酯脱除率(%)恶唑烷硫酮脱除率(%)芥子碱脱除率(%)单宁脱除率(%)植酸脱除率(%)菜籽粕蛋白质溶解率(%)菜籽粕中多肽含量(mg/g)实验组98.599.298.799.499.899.886.8142对照组160.560.258.763.160.062.583.349对照组275.473.177.870.674.570.283.068对照组373.770.675.872.477.173.683.572对照组498.399.098.899.599.799.930.6140由表1可知,向菜籽粕中拌和硫辛酸和茶碱,对提高菜籽粕中有毒物质的脱除率作用显著,脱毒后的菜籽粕经高压破壁处理后,菜籽粕蛋白质溶解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采用戊糖片球菌对菜籽粕进行脱毒,对提高菜籽粕中多肽含量有一定帮助。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