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性健康产品的制备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923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属于医药功能性保健健康食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性健康产品制备技术。

二、

背景技术:
介绍: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色素对称性沉着,呈蝶翅状,轻者为淡黄色或浅褐色,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以眼部下外侧多见;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似面罩般散布于面部。黄褐斑一般平摊于皮肤上,摸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表面光滑,无鳞屑,无痒痛感。其别名“肝斑”、“蝴蝶斑”,属中医“黧黑斑”、“面尘”范畴。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少数男性也患此病,多数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少数略感不适。引起黄褐斑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内分泌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炎症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等。长期的精神紧张、便秘、慢性肝功能不良、结核病、癌瘤、慢性酒精中毒等,均可诱发黄褐斑,再加上日照时间过长,容易造成黑色素沉积,表现为黄褐斑的产生和加深。此类疾病与机体的整个功能状态密切相关,紫外灯照射、使用化妆品、妊娠、内分泌紊乱、药物(避孕药等)、微量元素失衡等均可引起。某些慢性疾病(如妇科疾病、肝炎、甲亢、结核病、内脏肿瘤等)患者也可发生。本病的发生亦与遗传、情绪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黄褐斑不但影响容貌,而且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失调、失眠、心烦易怒等内分泌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给患者带来生活及精神方面的诸多烦恼和痛苦。

本产品根据传统中医养生保健并结合现代医药学理论,采用现代工艺研制而成,以益母草、枸杞子、当归、白芷为原料,通过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滋养肝肾,达到祛除黄褐斑的目的。本产品根据各味药材所含的有效成分,经提取加工而成,既确保中药的有效成分,又可减少服用量,安全有效健康产品。

黄褐斑亦称肝斑、妊娠斑、蝴蝶斑、黧黑斑,是常见的多发性后天皮肤色素疾病,是爱美女性之大敌。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近年来黄褐斑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据统计,黄褐斑自然发病率达9.7%,成年女性中更有高达28.2%,患者中以30—40岁年龄的居多。研究证明,80%以上有斑患者,特别是30岁以后女性的肌肤新陈代谢都很缓慢,皮肤血液微循环不畅,皮质老化、粗糙,肤色发暗、无光,导致斑的数量增多。面部黄褐斑,虽对健康没有大碍,但它却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容貌和心理健康。

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使用避光剂如氧化锌、二氧化肽等,系统使用维生素类、止血环酸、褪黑素等,局部外用氢醌、壬二酸、曲酸、熊果苷、谷胱甘肽、消炎痛、维酸、皮质内固醇等抑制黑素合成,化学剥脱角质层或化学皮肤沙磨去除黑色素及用染料激光破坏黑素颗粒等,这些治疗方法虽能不同程度改善症状,但因其疗效单一,副作用大,故结果都不太令人满意。在此方面,中药组方以其副作用小、疗效持久显示出一定的优势。近年来,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为此,我们根据以上特点,从中医传统理论出发,选用中草药为原料,研制开发出了本产品。本产品由益母草、枸杞子、当归、白芷制成,以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滋养肝肾为基本治法。并且,根据各药材所含的有效成分进行水提,既确保了中药的有效成分,又减少了服用量。本产品无毒副作用,宜长期食用,适用于黄褐斑人群。

中医称黄褐斑为“面上杂病”、“黧黑斑”、“面尘”、“蝴蝶斑”等。黄褐斑与肝、脾、肾三脏,尤与肝脏关系密切,主要病机为气血不能上荣于面。肝藏血,主疏泄条达,若肝郁不舒,则气血郁结;脾统血,主运化升清,乃后天之本,若脾虚失运,则水谷精微不能上输,气血生化乏源。肾为先天之本,精、血、津之源,若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肝失肾水滋养而失条达。因此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均会导致气血悖逆,气血瘀滞,颜面失于荣养。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说:“面黑者,或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皆令气血不调,致生黑。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人或痰饮渍藏,或腠理受风致血气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

本产品根据黄褐斑人群中医治疗临床经验,以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滋养肝肾为治则,选用益母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枸杞子润肝清肝,滋养肝肾,生精益气;当归疏肝解郁,补血养血而荣润颜面;白芷祛风止痛生肌,润泽,去面皮疵瘢;全方理气活血而不伤正,平补肝肾而不助邪。诸药共用,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滋养肝肾,从而达到祛黄褐斑的目的。

本方选用益母草、枸杞子、当归、白芷为原料,通过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滋养肝肾,而达到祛除黄褐斑的目的。其方义分析如下: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味苦、辛,微寒。归肝、心包、膀胱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利尿消肿等功效。多用于月经不调、胎漏难产、痛经及产后瘀血腹痛,素有“血家圣药”、“经产良药”之称。益母草中主要化学成分含有生物碱类、二萜类、甾醇、黄酮类、有机酸、多种微量元素及脂肪酸类等(阮金兰等,2003)。王宜梅(2006)在益母草的临床应用中表明使用单味益母草20g或复方配伍治疗黄褐斑多例,获效甚佳。李朝红等(2008)由益母草、当归为主要成分的自拟活血祛瘀中药方内服外用治疗黄褐斑68例,痊愈30例,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76.5%。彭怀晴等(2006)在以益母草为主要药物组成的祛斑汤治疗黄褐斑218例的研究中表明,基本治愈62例占28.44%,显效65例占29.8%,好转54例占24.77%,无效37例占16.97%,总有效率为83.03%。治疗组服药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一年随访未复发。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味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作用。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阳痿遗精,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药性论》记载:枸杞补精气,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薛立文等,2000)。《本草纲目》谓其补肾、润肺、生精、益气。《圣惠方》载枸杞子补虚损、强筋骨、悦颜色、健身体。枸杞子化学成分主要含枸杞多糖、甜菜碱、类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钱彦丛等,2000)。贺永香等(2008)在以枸杞子、当归等药味组成的加味地黄汤治疗黄褐斑40例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7.5%,表明加味地黄汤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甘、辛,温。归肝、心、脾经。祖国医学认为,当归为血家之圣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生肌健骨的功用。药物化学研究表明,当归中主要含有挥发油、糖类、氨基酸、有机酸等化学成分(王芳等,2003)。实验研究表明,当归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循环血液量等,当归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对治疗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性皮肤病收效良好(倪慧珠,2005)。陈静等(2010)在以当归为主药通过补血滋阴、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女性黄褐斑40例临床观察中表明,治疗组基本治愈30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以当归等组成的消斑养颜汤在治疗黄褐斑114例疗效观察中表明,治疗组治愈60例占53%,好转46例占40%,未愈8例占7%,总有效率为93%,说明消斑养颜汤对妇女面部黄褐斑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郝芬兰,2010)。侯武堂等(2005)在以当归等组成的补肾脱色汤治疗黄褐斑80例中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66%,说明补肾脱色汤通过补肾调理气机、疏肝健脾和血对治疗黄褐斑收效显著。姜醒等(2007)在当归芍药散治疗黄褐斑的实验研究中表明,当归芍药散提取液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小鼠黄褐斑病理模型具有明显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由当归等组成的加味逍遥散治疗黄褐斑50例,总有效率为92%,说明疏肝化瘀是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方法(王耘,2000)。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辛,温。归胃、大肠、肺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疮疡肿痛。《神农本草经》谓:“白芷,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首次提出白芷具有美容作用。《神农本草经集注》谓:“白芷,可作膏药面脂,润颜色”(王梦月等,2004)。白芷中主要有效成分有香豆素类、挥发油类、苷类、微量元素等,其用于皮肤具有润泽颜面、祛黑增白、防日晒等作用,其润泽肌肤的机理在于祛风燥湿、疏通血脉从而使皮肤得到滋养和润泽。研究表明,白芷治疗黄褐斑的活性成分为异欧前胡素,机理为异欧前胡素提高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促进黑素细胞的代谢,促进皮肤微循环(赵兴增等,2006)。白芷能阻止酪氨酸酶的生成可有效地治疗黄褐斑。研究报道,白芷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为35.14%(徐术等,2005)。由白芷、益母草等组成的调和气血美白汤配合由白芷等组成的玉容散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88.1%,对照组总有效率4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调和气血美白汤配合玉容散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邓燕等,2007)。由白芷、当归等组成的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30例,治愈18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张丽军,2005)。

综上所述,本发明根据中医理论并结合现代医药学研制而成,以传统中药益母草、枸杞子、当归、白芷为原料经现代制药制剂技术制成,通过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滋养肝肾,达到治疗祛除黄褐斑美容的目的。益母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枸杞子润肝清肝,滋养肝肾,生精益气;当归疏肝解郁,补血养血而荣润颜面;白芷祛风止痛生肌,润泽,去面皮疵瘢;全方理气活血而不伤正,平补肝肾而不助邪。诸药共用,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滋养肝肾,从而达到祛黄褐斑的目的健康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治疗祛除黄褐斑的功效的健康产品制备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功能性健康产品的原料包括:益母草、枸杞子、当归、白芷。

本发明提供的功能性健康产品的原料重量比包括:益母草300-800份、枸杞子180-600份、当归200-650份、白芷100-280份。

根据本发明的原料重量比优选,产品中对应包含益母草300份、枸杞子180份、当归200份、白芷100份。

根据本发明的原料重量比还优选,产品中对应包含益母草400份、枸杞子500份、当归480份、白芷210份。

根据本发明的原料重量比还优选,产品中对应包含益母草500份、枸杞子340份、当归340份、白芷170份。

根据本发明的原料重量比还优选,产品中对应包含益母草800份、枸杞子600份、当归650份、白芷280份。

本发明具体由以下步骤的制备

1、益母草、枸杞子、当归、白芷四味药材分别净制,检验合格后备用。

2、取白芷适量,于60℃干燥后粉碎,过100目筛,收取细粉170g,用5kgy剂量的60co辐照灭菌,备用。

3、取益母草、枸杞子、当归3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12倍水煎煮1.5小时,滤过(药渣弃去),合并滤液,减压浓缩(-0.065~-0.075mpa,75℃)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测)的清膏。清膏减压干燥(-0.085mpa,65℃),所得干膏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

4、将干膏粉与白芷细粉混匀,用85%乙醇制成软材,16目筛制粒,55~60℃干燥,14目筛整粒,装入0号胶囊,抛光,包装,检验,即得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产品除胶囊剂型外也可以根据工艺制成片剂、或颗粒剂泡腾剂以及其它剂型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制备技术,但其不能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

为了便于本发明产品的应用,将该功能性保健食品制备成胶囊剂:

原料药配比:益母草300g、枸杞子180g、当归200g、白芷100g。

制备方法:

(1)、益母草、枸杞子、当归、白芷四味药材分别净制,检验合格后备用。

(2)、取白芷适量,于60℃干燥后粉碎,过100目筛,收取细粉170g,用5kgy剂量的60co辐照灭菌,备用。

(3)、取益母草、枸杞子、当归3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12倍水煎煮1.5小时,滤过(药渣弃去),合并滤液,减压浓缩(-0.065~-0.075mpa,75℃)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测)的清膏。清膏减压干燥(-0.085mpa,65℃),所得干膏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

(4)、将干膏粉与白芷细粉混匀,用85%乙醇制成软材,16目筛制粒,55~60℃干燥,14目筛整粒,装入0号胶囊,抛光,包装,检验,即得成品。

实施例2:

为了便于本发明产品的应用,将该功能性保健食品制备成胶囊剂:

原料药配比:益母草400g、枸杞子500g、当归480g、白芷210g。

制备方法:

(1)、益母草、枸杞子、当归、白芷四味药材分别净制,检验合格后备用。

(2)、取白芷适量,于60℃干燥后粉碎,过100目筛,收取细粉170g,用5kgy剂量的60co辐照灭菌,备用。

(3)、取益母草、枸杞子、当归3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12倍水煎煮1.5小时,滤过(药渣弃去),合并滤液,减压浓缩(-0.065~-0.075mpa,75℃)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测)的清膏。清膏减压干燥(-0.085mpa,65℃),所得干膏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

(4)、将干膏粉与白芷细粉混匀,用85%乙醇制成软材,16目筛制粒,55~60℃干燥,14目筛整粒,装入0号胶囊,抛光,包装,检验,即得成品。

实施例3:

为了便于本发明产品的应用,将该功能性保健食品制备成胶囊剂:

原料药配比:

益母草500g、枸杞子340g、当归340g、白芷170g。

制备方法:

(1)、益母草、枸杞子、当归、白芷四味药材分别净制,检验合格后备用。

(2)、取白芷适量,于60℃干燥后粉碎,过100目筛,收取细粉170g,用5kgy剂量的60co辐照灭菌,备用。

(3)、取益母草、枸杞子、当归3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12倍水煎煮1.5小时,滤过(药渣弃去),合并滤液,减压浓缩(-0.065~-0.075mpa,75℃)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测)的清膏。清膏减压干燥(-0.085mpa,65℃),所得干膏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

(4)、将干膏粉与白芷细粉混匀,用85%乙醇制成软材,16目筛制粒,55~60℃干燥,14目筛整粒,装入0号胶囊,抛光,包装,检验,即得成品。

实施例4:

为了便于本发明产品的应用,将该功能性保健食品制备成胶囊剂:

原料药配比:益母草800g、枸杞子600g、当归650g、白芷280g。

制备方法:

(1)、益母草、枸杞子、当归、白芷四味药材分别净制,检验合格后备用。

(2)、取白芷适量,于60℃干燥后粉碎,过100目筛,收取细粉170g,用5kgy剂量的60co辐照灭菌,备用。

(3)、取益母草、枸杞子、当归3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12倍水煎煮1.5小时,滤过(药渣弃去),合并滤液,减压浓缩(-0.065~-0.075mpa,75℃)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测)的清膏。清膏减压干燥(-0.085mpa,65℃),所得干膏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

(4)、将干膏粉与白芷细粉混匀,用85%乙醇制成软材,16目筛制粒,55~60℃干燥,14目筛整粒,装入0号胶囊,抛光,包装,检验,即得成品。

试验例

为阐明本发明产品具有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的功效,按实施例方法所制得的功能性产品进行了下列试验。

1、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注册检验功效成分检测、稳定性实验、卫生学检测。

实验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功能性保健食品的注册要求。

2、保健食品安全性评价

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毒理学检验方法)

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30天喂养试验。

检验结论:

测试产品内容物进行下述毒理学实验,结果如下:

2.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以30000mg/kgbw剂量的样品给予小鼠灌胃后,未见动物有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试验结束解剖动物,大体观察未见异常,急性经口毒性属无毒级。

2.2.遗传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ames试验:采用经鉴定符合要求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ta97a,ta98,ta100,ta102四种菌株进行试验。称取5.0g样品,加纯水至1ooml,配成50mg/ml浓度溶液,再依次5倍稀释(取1oml加纯水至50ml),分别配成10、2、0.4、0.08mg/ml浓度溶液,共5个浓度受试溶液,经高压灭菌((0.103mpa2omin)处理后供试验用。以多氯联苯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酶(s_9)作为体外代谢活化系统。采用平板掺入法,在保温的顶层培养基中依次加入o.1ml试验菌株增菌液、o.1ml受试物溶液和o.5mls_9混合液(当需要代谢活化时),混匀后倒入底层培养基平板上。5个试验剂量分别为5000、1000、200、40、8μg/皿,同时设自发回变对照、溶剂对照和阳性突变剂对照。自发回变对照除不加样品外,其余条件与样品组相同。溶剂对照用灭菌纯水替代样品,其余条件与样品组相同。每个剂量组的各种菌株均做3个平行皿。在37℃下培养48小时,计数每皿的菌落数。整套试验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两次。如果受试物的回变菌落数增加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以上,并具有剂量一反应关系者,即为诱变试验阳性。

2.3.30天喂养试验:以4000,3000,2000mg/kgbw(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100,75,50倍)3个剂量的样品连续给大鼠灌胃30天,实验期间动物的生长发育良好,各剂量组的动物体重、增重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重量及脏器/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体解剖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与样品有关的异常改变。在受试剂量范围内未见该样品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产生毒副作用。

3、治疗黄褐斑临床试食试验

检测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卫生部2003年版)

检测结论

将1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黄褐斑自愿受试者,按年龄、性别、黄褐斑的面积和颜色深浅均衡随机分为两组,试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试食组服用“本发明胶囊”,每人每日2次,每次3粒。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观察期间保持原来生活和饮食习惯,30天后试验结束。脱离试验者8例,试食组4例,对照组4例,实际完成102例,试食组51例,对照组51例。结果表明:试食组服用“本发明胶囊"30天,黄褐斑面积下降14.47%,与对照组及试食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黄褐斑颜色积分明显下降,自身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颜色改善有效率为45.10%,未产生新的黄褐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祛斑总有效率76.47%,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未产生新的黄褐斑。受试者试食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醉、总蛋白、白蛋白、血糖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尿、便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受试者试食前后膳食结构无明显变化。

提示:“本发明产品"对受试者健康无不良影响,具有祛黄褐斑的保健功能。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可以判定,本品具有祛黄褐斑的保健功能。

综上所述,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产品给黄褐斑人群服用安全有效,具有治疗黄褐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工艺制备流程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