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344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秸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农作物在收成后,秸秆直接焚烧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传统方案中多采用秸秆还田的方式或者进行造纸,但秸秆还田由于秸秆不易腐烂,影响作业种植,一直得不到有效推广;造纸运输成本高,远离造纸厂的区域很难有效利用,于是秸秆作为饲料喂养牲畜便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传统生活也普遍存在这种处理方式,但秸秆直接喂食牲畜操作不便,不易保存,且难以混合饲料一起喂食,直接收成的秸秆上含有大量细菌,容易造成牲畜生病。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对秸秆处理作为牲畜食料时,存在操作不方便,不易保存,难以与饲料混合,秸秆带有病菌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秸秆处理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不便,难以与饲料混合,秸秆带有病菌的问题。

一种秸秆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切割机构、磨削机构、混料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壳体具有一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具有位于上部的切割室、位于中部的混料室和位于下部的储料室;所述切割室具有开设在所述壳体上的导向槽、开设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进料口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下刀架,所述导向槽与所述下刀架之间具有进料通道,所述下刀架上设置有下割刀;所述混料室具有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灭菌灯,所述混料室具有第二进料口;所述储料室具有开设在所述壳体上的出料口;所述切割机构包括飞轮和连杆,所述连杆(21)一端偏心铰接在所述飞轮上,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有上割刀,所述上割刀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上割刀与所述下割刀形成剪切口,至少部分所述上割刀处于最低点时低于所述下割刀,所述飞轮传动连接至第一电机;所述磨削机构位于所述混料室内,所述磨削机构包括若干对关于所述剪切口对称设置的传动轴和一一对应连接在传动轴一端的砂轮,每对所述砂轮中的两个所述砂轮转动方向相反,每对所述砂轮中的两个所述砂轮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位于落料的路径上,所述传动轴连接至第二电机;所述混料机构位于所述磨削机构的下方,包括转轴、连接在转轴上的若干根混料杆、位于转轴下方的底板和能够使驱使底板翻转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板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一气缸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底板与所述壳体相铰接,所述转轴传动连接至第三电机,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出料机构位于储料室内,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连接在壳体上的第二气缸和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上的推板。

更优地,所述砂轮的相对面径向向外的周壁为圆弧面。

更优地,所述混料杆为若干根,所述混料杆从转轴径向向外延伸设置,相邻两根所述混料杆错位排列。

更优地,所述推板竖直布置,所述推板的底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相切。

更优地,同一侧两个相邻的所述砂轮转动方向相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秸秆破碎后用于牲畜喂食,有效合理地解决了秸秆的处理问题,通过混料机构使得破碎后秸秆与饲料的混合问题变得简单,节省了劳动力,由于灭菌灯的作用可以杀灭秸秆和饲料中的细菌,更适于牲畜的喂养,整个结构紧凑,操作简单,适于在秸秆处理装置领域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秸秆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导向槽,11-第一进料口,110-下刀架,12-第二进料口,13-切割室,14-混料室,15-储料室,16-灭菌灯,17-出料口,20-飞轮,21-连杆,22-上割刀,31-传动轴,32-砂轮,40-转轴,41-混料杆,42-底板,43-第一气缸,44-压力传感器,50-第二气缸,51-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秸秆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切割机构、磨削机构、混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壳体具有一中空的腔体,将切割室13、混料室14和储料室15收容在内,腔体的上部是切割室13,中部是混料室14,下部是储料室15;切割室13具有开设在壳体上的导向槽10、开设在壳体上的第一进料口11和设置在壳体上的下刀架110,导向槽10与下刀架110之间具有进料通道,秸秆通过进料通道送入切割室13,下刀架110上设置有下割刀;混料室14具有设置在壳体上的灭菌灯16,灭菌灯16是紫外线灭菌灯16,混料室14具有第二进料口12,用于加入饲料;储料室15具有开设在壳体上的出料口17;切割机构包括飞轮20和连杆21,连杆21一端偏心铰接在飞轮20上,连杆21另一端铰接有上割刀22,上割刀22可移动的设置在导向槽10内,上割刀22与下割刀形成剪切口,用于切碎秸秆,至少部分上割刀22处于最低点时低于下割刀,飞轮20传动连接至第一电机,电机连接有第一控制开关;磨削机构位于混料室14内,磨削机构包括若干对关于剪切口对称设置的传动轴31和一一对应连接在传动轴31一端的砂轮32,砂轮32的相对面径向向外的周壁为圆弧面,每对砂轮32中的两个砂轮32转动方向相反,同一侧两个相邻的砂轮32转动方向相反,每对砂轮32中的两个砂轮32之间形成间隙,间隙位于落料的路径上,传动轴31连接至第二电机;混料机构位于磨削机构的下方,包括转轴40、连接在转轴40上的若干根混料杆41、位于转轴40下方的底板42和能够使驱使底板42翻转的第一气缸43,混料杆41为若干根,混料杆41从转轴40径向向外延伸设置,相邻两根混料杆41错位排列,错位相邻两根混料杆41在搅拌秸秆和饲料时有时间差,先搅拌到的秸秆和饲料与后搅拌到的形成相对位移,从而使得搅拌更加均匀,第一气缸43的一端铰接在底板42的下端面上,第一气缸43的另一端铰接在壳体上,第一气缸43连接有第三控制器,底板42与壳体相铰接,转轴40传动连接至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电连接至第二控制开关,底板42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4,第三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44信号连接;出料机构位于储料室15内,出料机构包括连接在壳体上的第二气缸50和连接在第二气缸50上的推板51,推板51竖直布置,推板51的底端与壳体的内底面相切,第二气缸50连接有第四控制器。

使用时,人工将秸秆送入进料通道,飞轮20动作,上割刀22和下割刀啮合切碎秸秆,破碎的秸秆落入磨削机构的两个砂轮32之间,砂轮32沿相反方向旋转对破碎的秸秆磨削,通过第二进料口12加入饲料,饲料和磨碎后的秸秆通过混料机构在混料杆41的搅拌作用下进行混料,当秸秆和饲料的混合物达到一定重量,压力传感器44发送信号至第三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43动作,混料机构下翻将物料倒入储料室15,需要取料时操作第四控制器,第二气缸50动作带动推板51将秸秆和饲料的混合物推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秸秆破碎后用于牲畜喂食,有效合理地解决了秸秆的处理问题,通过混料机构使得破碎后秸秆与饲料的混合问题变得简单,节省了劳动力,由于灭菌灯16的作用可以杀灭秸秆和饲料中的细菌,更适于牲畜的喂养,整个结构紧凑,操作简单,适于在秸秆处理装置领域推广。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