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进行柔化预处理的肉类盐水注射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5381发布日期:2020-12-11 15:14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进行柔化预处理的肉类盐水注射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进行柔化预处理的肉类盐水注射机。



背景技术:

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的生肉腌制是一道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序,味道的均匀直接影响到肉制品的口感。传统腌制是人工搅拌,将调配好的盐水放置在容器中,再将生肉直接浸于盐水中,这样外部的肉味道偏咸,而内部的肉盐水渗不进,导致味道不均匀,直接导致后面的腌制加工工序受影响。

有鉴于此人们研发出了直接往肉块内部注入盐水的盐水注射机,但是由于有些肉类由于肉质较紧密,韧性极高,容易造成盐水在注入肉块内部后往往集中在一块区域,造成盐水分布不均匀影响口感,以容易使肉块缺乏盐分的区域往往容易发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进行柔化预处理的肉类盐水注射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因肉块肉质紧密导致盐水注射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进行柔化预处理的肉类盐水注射机,包括有设有输送带的机架,该机架上固定有注射盐水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于输送带的输送起始端于注射装置之间设有柔化装置,该柔化装置包括有副架、驱动轴、多连杆机构、储水板和锤柱,所述副架横向固定于机架上,副架的前后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驱动轴,两驱动轴同步转动;副架前后两端的两侧均设有多连杆机构;所述多连杆机构包括有转动连接于副架侧边且与驱动轴传动连接的传动轴、转动连接于副架侧边的连接轴、一端固定于传动轴上的第一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轴上的第三连杆以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另一端和第三连杆另一端的第二连杆,所述各多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中段均通过连接杆与锤板固定连接;所述锤柱均匀分布于锤板底部,并且锤柱底部为半球形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注射装置包括有固定于机架上的箱体、固定于箱体内的存储盐水的水箱、设于水箱下方的储水板、分布储水板底部的针筒以及驱动固定于箱体顶部驱动储水板上下移动的气缸,所述储水板上下滑动连接于箱体内,所述水箱通过引水管连通至储水板。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柔化装置还包括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驱动轴上均固定有驱动链轮,两驱动链轮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机架前后两端的驱动轴上均固定有从动链轮,两从动链轮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于固定在副架的轴承座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于固定在副架的轴承座上。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将肉块放置于输送带上,输送带将肉块输送至柔化装置下,柔化装置下上下往复摆动的锤柱对肉块进行反复捶打,直至肉块输送至注射装置内,注射装置内储水板下降将针筒插入肉块内部,使盐水注入肉块内,最后肉块在输送带的输送下移出注射装置后,即可将完成盐水注射的肉块取出。此过程中锤柱反复捶打肉块,可使受捶打后的肉质更为松软,从而使盐水注射入肉块后可均匀分散于肉块内,有利于腌制后的口感。并且由于锤柱底部为半球形结构,使得锤柱在捶打肉块时候,不会将肉块打碎,并且由于锤板为摇摆的状态,半球形的结构使锤柱不易嵌入肉块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柔化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柔化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所示,一种可进行柔化预处理的肉类盐水注射机,包括有设有输送带2的机架1,该机架1上沿输送2带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固定有捶打肉块的柔化装置3和注射盐水的注射装置4。

参照附图1至4所示,所述柔化装置3包括有副架31、驱动轴33、多连杆机构、锤板38和锤柱39,所述副架31横向固定于机架1上。所述副架1顶部的前后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驱动轴33,驱动轴33上均固定有从动链轮313,两从动链轮313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其中一驱动轴33上均固定有驱动链轮,两驱动链轮314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驱动电机32的旋转通过驱动链轮314可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驱动轴33旋转,从而通过从动链轮313带动另一驱动轴33同步旋转。

继续参照附图1至4所示,所述副架31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多连杆机构,所述多连杆机构包括有转动连接于副架31侧边且与驱动轴22传动连接的传动轴34、转动连接于副架31侧边的连接轴38、一端固定于传动轴34上的第一连杆35、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轴38上的第三连杆37以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35和第三连37杆的第二连杆36。所述连接轴38固定连接于固定在副架31的轴承座上,以实现连接轴38固定于副架21上转动。所述传动轴34固定连接于固定在副架1的轴承座上,以实现传动轴34固定于副架21上转动。所述驱动轴33的两侧和传动轴34上均固定有连接链轮312,驱动3两侧的从动链轮313分别与对应的传动轴34上的连接链轮312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所述各多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36中段均通过连接杆311与锤板39固定连接。所述锤柱310均匀分布于锤板39底部,并且锤柱310底部为半球形结构。

继续参照附图1至4所示,当驱动轴33驱动传动轴34转动时,带动第一连杆35转动使第一连杆35拉动第二连杆36移动,由于第三连杆37转动连接于连接轴38上,因此限制了第二连杆36的移动状态,并且通过第二连杆36可带动第三连杆37以连接轴38为轴心转动,而第二连杆36则在第一连杆35和第三连杆37转动的同时呈上下往复摆动的状态。因此,副架31上的四个同步运行的各多连杆机构可带动锤板39上下往复摆动,从而使锤板39底部的锤柱310可对输送带2上输送的肉块进行反复捶打,从而使肉质变为松软。由于锤柱310底部为半球形结构,使得锤柱310在捶打肉块时候,不会将肉块打碎,并且由于锤板39为摇摆的状态,半球形的结构使锤柱不易嵌入肉块上。

继续参照附图1所示,所述注射装置4包括有固定于机架上1的箱体41、固定于箱体41顶部内用于存储盐水的水箱46、设于水箱46下方的储水板42、分布于储水板42底部的针筒43以及固定于箱体41顶部驱动储水板42上下移动的气缸45。所述气缸45的活塞杆末端与储水板42固定连接。所述储水板42上下滑动连接于箱体41内,所述水箱42通过引水管44连通至固定于储水板42上的各针筒43。运行时,通过控制气缸45的活塞杆伸出和缩回可带动储水板42上升和下降,从而使针筒43可扎入位于输送带2上的肉块内进行盐水注射。

本使用新型还包括有一控制系统(视图未示),该控制系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plc控制器,用于控制输送带2、柔化装置3和注射装置4的启闭。具体的控制系统控制输送带2运行、控制柔化装置3的驱动电机32运行和控制注射装置4的气缸45的活塞杆升降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将肉块放置于输送带2上,输送带2将肉块输送至柔化装置3下,柔化装置3下上下往复摆动的锤柱310对肉块进行反复捶打,直至肉块输送至注射装置4内,注射装置4内储水板42下降将针筒插入肉块内部,使盐水注入肉块内,最后肉块在输送带2的输送下移出注射装置后,即可将完成盐水注射的肉块取出。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