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紫苏油或亚麻籽油的纳米乳体系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53155发布日期:2019-05-15 21:40阅读:10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由紫苏油或亚麻籽油制备的纳米乳液体系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苏油营养成分丰富,不仅含维生素e、植物甾醇、鲨烯等脂溶性功能成分,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植物油,具有明显的抑菌、抗过敏、抗衰老、降血脂等功能。除此之外,紫苏油中所含的紫苏醛、柠檬烯等挥发性物质,赋予其独特的清香,对食品增味起着重要作用。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含量为53%,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可转化为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它们为鱼油中的有效活性成分。α-亚麻酸有抗肿瘤,抗血栓,降血脂,营养脑细胞,调节植物神经等作用,受到较多的关注。

另一方面,紫苏油和亚麻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极易受到光照、温度等因素影响,产生氧化变质问题,不仅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也会带来风味的劣变,从而限制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并且不饱和脂肪酸为大分子物质,生理吸收度较差,在体内无法全部吸收,造成了营养成分的损失。

纳米乳液是由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等自发形成组成的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透明或半透明的均相分散体系。水包油型乳液是将油作为分散相,通过乳化剂的作用,被水包埋在内部,从而隔绝氧气,延缓氧化,增加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由紫苏油或亚麻籽油制备的纳米乳液体系以及该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以延缓紫苏油氧化、提高紫苏油和亚麻籽油的生理吸收度。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方案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紫苏油或亚麻籽油的纳米乳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乳体系包括紫苏油或亚麻籽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水,其中,油与水的质量比为3:23~26,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形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占总纳米乳的质量百分比为19.4%~21.2%;纳米乳的粒径为40~45nm;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醚氢化蓖麻油-40,助表面活性剂为司班80。

一种基于紫苏油或亚麻籽油的纳米乳体系的制备方法,有以下步骤:

a)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按照3:1的质量比充分混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醚氢化蓖麻油-40,亲水亲油平衡值为14~16,助表面活性剂为司班80,亲水亲油平衡值为4.3;

b)粗乳液的制备:将油相加入混合表面活性剂中,充分混匀后,逐滴匀速加入蒸馏水,搅拌后得到粗乳液;

c)纳米乳液的制备:将得到的粗乳液进一步搅拌均质乳化,得到纳米乳液;

d)超声波乳化:将得到的纳米乳液置于超声波清洗器进一步乳化,得到稳定的纳米乳液。

在步骤c)中,搅拌速度优选10000±1000r/min,搅拌时间优先5±1min。

在步骤d)中,超声波功率优选500w,处理时间优选15±1min。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制备的水包油型纳米乳液,具有较高的物理稳定性、很好的储存稳定性,为紫苏油和亚麻籽油的储存及抗氧化提出了新的方法,提高了紫苏油和亚麻籽油的生理吸收度,可作为营养补充剂应用于保健品、功能饮料、化妆品、医药等多个方面,也可作为食品调味料用于产品的增香,拓宽了紫苏油和亚麻籽油的应用范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紫苏油纳米乳分别在4℃、37℃和55℃条件下的粒径变化曲线。

图2为紫苏油纳米乳分别在不同ph条件下的粒径变化曲线。

图3为紫苏油纳米乳分别在不同nacl浓度条件下的粒径变化曲线。

图4为亚麻籽油纳米乳分别在4℃、37℃和55℃条件下的粒径变化曲线。

图5为亚麻籽油纳米乳分别在不同ph条件下的粒径变化曲线。

图6为亚麻籽油纳米乳分别在不同nacl浓度条件下的粒径变化曲线。

图7为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中,小鼠体重变化曲线。

图8为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中,小鼠进食量变化曲线。

图9为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小鼠器官切片毒理学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本发明的纳米乳制备体系,以制备紫苏油纳米乳和亚麻籽油纳米乳的过程来体现。

实施例中所用的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醚氢化蓖麻油-40(cremorphorrh40)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为14~16,助表面活性剂司班80(span80)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为4.3。hlb值指的是乳化分子中亲水基和亲油基之间的大小和力量平衡程度的量,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可以经过复配得到一系列不同hlb值的复合表面活性剂。

实施例1紫苏油纳米乳的制备

将cremorphorrh40与span80按照3:1的质量比例在磁力搅拌器中充分混合,搅拌温度为60±1℃,搅拌时间为5min,得到混合表面活性剂;

将紫苏油与混合表面活性剂按照3:7的质量比置于磁力搅拌器中充分混匀,再以恒压滴定的方法缓慢加入蒸馏水,搅拌后得到粗乳液,搅拌温度为60±1℃;

将得到的粗乳液进一步搅拌均质乳化,得到纳米乳液,搅拌速率为10000±1000r/min,处理时间为5±1min;

将得到的纳米乳液置于超声波清洗器进一步乳化,得到稳定的纳米乳液;超声波功率为500w,处理时间为15±1min。

本实施例制备的紫苏油纳米乳的平均粒径为41.73nm,紫苏油的质量浓度为9.1%,表面活性剂占总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21.2%。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紫苏油纳米乳分别在4℃、37℃和55℃条件下储存15天,观察其粒径的变化,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紫苏油纳米乳在4℃、37℃和55℃条件下储存,分别测试其1天、5天和15天的粒径变化很小,说明本发明制备的紫苏油纳米乳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将该紫苏油纳米乳分别在ph值2、3、4...8、9、10条件下储存,分别测试其1天和7天的粒径变化,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紫苏油纳米乳粒径变化不大,说明本发明制备的紫苏油纳米乳在强酸和强碱条件下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将该紫苏油纳米乳分别在不同nacl浓度条件下储存,分别测试其1天和7天的粒径,观察其粒径的变化,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紫苏油纳米乳分别在不同的nacl浓度条件下储存7天粒径变化不大,说明本发明制备的紫苏油纳米乳具有优秀的耐盐稳定性。

实施例2亚麻籽油纳米乳的制备

将cremorphorrh40与span80按照3:1的质量比在磁力搅拌器中充分混合,搅拌温度为60±1℃,搅拌时间为5min;

将亚麻籽油与混合表面活性剂按照3:7的质量比置于磁力搅拌器中充分混匀,再以恒压滴定的方法缓慢加入蒸馏水,搅拌后得到粗乳液,搅拌温度为60±1℃;

将得到的粗乳液进一步搅拌均质乳化,得到纳米乳液,搅拌速率为10000±1000r/min,处理时间为5±1min;

将得到的纳米乳液置于超声波清洗器进一步乳化,得到稳定的纳米乳液超声波功率为500w,处理时间为15±1min。

实施例2制备的亚麻籽油纳米乳的平均粒径为44.77nm。亚麻籽油的质量浓度为8.3%,表面活性剂占总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9.4%。

将实施例2制备的亚麻籽油纳米乳分别在4℃、37℃和55℃条件下储存15天,观察其粒径的变化,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亚麻籽油纳米乳在4℃、37℃和55℃条件下储存,分别测试其1天、5天和15天的粒径变化很小,说明本发明制备的亚麻籽油纳米乳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将该亚麻籽油纳米乳分别在ph值2、3、4...8、9、10条件下储存,分别测试其1天和7天的粒径,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见,亚麻籽油纳米乳粒径变化不大,说明本发明制备的亚麻籽油纳米乳在强酸和强碱条件下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将该亚麻籽油纳米乳分别在不同nacl浓度条件下储存,观察其粒径的变化,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亚麻籽油纳米乳分别在不同的nacl浓度条件下储存,分别测试其1天和7天的粒径变化不大,说明本发明制图的亚麻籽油纳米乳具有优秀的耐盐稳定性。

将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紫苏油纳米乳和亚麻籽油纳米乳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与普通的紫苏油和亚麻籽油进行对比,小鼠的体重变化曲线和进食量变化曲线分别如图7和图8所示。可见,各组进食量几乎无差异,但食用紫苏油纳米乳(pon)的小鼠体重要大于食用紫苏油(po)的小鼠;同样的,食用亚麻籽油纳米乳(lon)的小鼠体重要大于食用亚麻籽油(lo)的小鼠。这说明本发明制图的紫苏油纳米乳和亚麻籽油纳米乳与紫苏油和亚麻籽油相比有更好的脂吸收能力。

由图9所示小鼠器官切片图可知,各组器官均没有病理学变化,表明本发明制备的紫苏油纳米乳和亚麻籽油纳米乳是无毒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