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冲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97680发布日期:2019-08-09 23:34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冲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饮品
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冲泡方法。
背景技术
:在茶叶的发展史上,除了红茶、绿茶、黑茶等等各种以茶树作为原料制成的茶叶以外,还有一些采用别的植物的茎叶花果等作为代用茶进行冲泡饮用;并且根据中国传统的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有一些具有保健养生功能的代用茶。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等各种各样的不良生活方式(不运动、应酬多等)导致大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然而亚健康人的共性是高心理/高体力负荷、三高问题、免疫力低下的症状,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下,人体各部分器官已经在衰老、退化,机体免疫力降低,日积月累,最终会导致身体免疫系统的崩溃,从而引发多种可怕的疾病。因此如何防治亚健康状态,预防疾病,利用中医药食同源原料,以食代药,以养代治进行保健养生,是人们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下,人们由于高心理/高体力负荷,造成各部分器官衰老、退化、机体免疫力降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所述代用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百合20-40份,枸杞子20-40份,赤小豆10-30份,桑椹5-20份,栀子5-20份。可选的,所述代用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百合30份,枸杞子30份,赤小豆20份,桑椹10份,栀子10份。可选的,所述代用茶的水分含量在6重量%以下,总灰分在6重量%以下。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所述的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选取新鲜的茶原料:百合、枸杞子、赤小豆、桑葚和栀子,并均洗净、烘干杀菌备用;s2、粉碎:将烘干杀菌后的各茶原料粉碎制成直径为3~5mm的颗粒;s3、备料:按预设配比,将粉碎后的百合、枸杞子、赤小豆、桑葚和栀子混合,并过筛、干燥杀菌,得到所述代用茶。可选的,在所述步骤s3后,还包括步骤s4:分装,将所述代用茶罐装至胶囊盒内,即得到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胶囊盒。可选的,步骤s1中,所述烘干杀菌的温度为140℃~160℃、时间为3~5h。可选的,步骤s3中,所述干燥杀菌的温度为140℃~160℃、时间为1.5~2.5h。可选的,步骤s4中,所述分装后,单位包装的代用茶为4-6g。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所述的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的冲泡方法,具体包括:将所述代用茶置于可密封的容器内,向所述容器内部注入冲泡水,控制所述容器内部压力为0.5~0.6mpa并保持14~16s;提高所述容器内部压力至0.9~1.1mpa,使得所形成的茶汤沿所述容器的出口流出,随后向所述容器内注入新的冲泡水,以对残留在所述容器内的茶汤进行提取;将从所述容器出口处流出的茶汤收集在饮茶器中即可饮用。可选的,所述代用茶与所述冲泡水的用量配比为:4~6g代用茶使用的冲泡水的最大量为500m。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冲泡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本发明所述的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使用的茶原料中,百合为行气、养心安神为主,枸杞子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为主,赤小豆为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为主,桑葚为滋阴生津、补血润燥为主,栀子为护肝利胆、泻火除烦为主,这些茶原料主要为食材或药食同源,无毒副作用;长期使用,调解或恢复日渐下行的肺、心、肝、脾、肾和大肠的功能,有效缓解虚烦不眠、惊悸多梦、精神恍惚、血虚萎黄等症状,使人又回到神情愉悦、睡眠充足、身体轻盈、思维敏捷的状态。(2)本发明所述的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原料搭配合理,生产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3)本发明所述的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的冲泡方法,根据代用茶的特性,设定冲泡萃取过程,通过精准的控制冲泡参数,以此提高冲泡的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饮品的品质,保证代用茶的药效。附图说明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制备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饮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胶囊盒的结构示意图。1-胶囊盒,11-容纳腔,12-铝膜,13-密封膜,14-刺破针,15-流体出口,2-饮品机,21-水箱,22-水泵,23-加热装置,24-冲泡头,25-出水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术语“包含”、“包括”、“含有”、“具有”的含义是非限制性的,即可加入不影响结果的其它步骤和其它成分。以上术语涵盖术语“由……组成”和“基本上由……组成”。如无特殊说明的,材料、设备、试剂均为市售。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一种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所述代用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百合20-40份,枸杞子20-40份,赤小豆10-30份,桑椹5-20份,栀子5-20份。本发明提供的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胶囊盒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药学对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的保健疗效而产生的研究成果。结合申请人多年研究实践经验,筛选出以百合、枸杞子、赤小豆、桑葚和栀子为代用茶的茶原料,并根据中医药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组方制备而成。优选的,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可以由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制作而成:百合25-35份,枸杞子25-35份,赤小豆15-25份,桑椹5-15份,栀子5-15份。为使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达到最好疗效,进一步优选的,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由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制作而成:百合30份,枸杞子30份,赤小豆20份,桑椹10份,栀子10份。为避免代用茶由于湿度过大而产生霉变,提高其储存稳定性,代用茶的水分含量在6重量%以下;为提高代用茶冲泡后的口感,代用茶的总灰分控制在6重量%以下。其中,各茶原料的药理药性分析如下:百合:甘寒质润,善于养阴润燥。归肺,心经。入肺经,补肺阴,清肺热,润肺燥而止咳;入心经,养心阴,益心气,清心热而安心神。枸杞子:养肝、滋肾、润肺,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血虚萎黄,目昏不明。赤小豆: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排脓;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桑椹: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栀子:为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外用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主治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症状。从上述茶原料的药理药性可见,百合为行气、养心安神为主,枸杞子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为主,赤小豆为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为主,桑葚为滋阴生津、补血润燥为主,栀子为护肝利胆、泻火除烦为主。这些茶原料主要为食材或药食同源,无毒副作用;长期使用,调解或恢复日渐下行的肺、心、肝、脾、肾和大肠的功能,有效缓解虚烦不眠、惊悸多梦、精神恍惚、血虚萎黄等症状,使人又回到神情愉悦、睡眠充足、身体轻盈、思维敏捷的状态。结合图1所示,上述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选取新鲜的茶原料:百合、枸杞子、赤小豆、桑葚和栀子,并均洗净、烘干杀菌备用;s2、粉碎:将烘干杀菌后的各茶原料粉碎制成直径为3~5mm的颗粒;s3、备料:按预设配比,将粉碎后的百合、枸杞子、赤小豆、桑葚和栀子混合,并过筛、干燥杀菌,得到代用茶。可以理解的是,为使得代用茶能更好的进行携带、冲泡,在步骤s3后,还包括步骤s4:分装,将代用茶分装至袋中、罐中或胶囊盒内。其中,步骤s4中,分装后,单位包装的代用茶为4-6g。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更好的释放代用茶的药效,且更好的储存、运输,优选的,将代用茶罐装至胶囊盒内,得到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胶囊盒,其中,代用茶盛放在胶囊盒的容纳腔11内。具体地,首先将各茶原料按自身特性清洗干净,放入烘箱,于140℃~160℃下烘干杀菌3~5h。然后,检验挑选出残次品弃之,将挑选后的各茶原料分别放入破碎机内打碎,破碎颗粒的粒径控制在3~5mm范围内,一方面避免茶原料粒径过大使其有效成分不易泡出,另一方面避免茶原料粒径过小,冲泡时不易于茶汤分离,影响饮用口感。为进一步提高冲泡后的外观和饮用口感,将打碎后的茶原料放入筛粉机内,将茶原料中细小颗粒灰分筛除,再将茶原料按预设的配方比例放入搅拌机内混合均匀,放入烘箱,于140℃~160℃下烘干杀菌1.5~2.5h,得到代用茶。最后,将制得的代用茶放入全自动胶囊罐装封膜机,以每个胶囊盒1内装4~6g代用茶的比例进行罐装,即得到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胶囊盒。相比于放置于袋中不利于储存运输,放置在罐中不利于冲泡,本发明通过将代用茶置于胶囊盒内,既有助于保存放置,又可以于匹配的饮品机进行冲泡,方便快捷。可以理解的是,在罐装封膜过程中,每个胶囊盒1内的代用茶的含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确定,本发明实施例是以每个胶囊盒1内装5g代用茶的比例为例进行说明,在此不作特殊限定。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胶囊盒的胶囊盒1,为食品级耐高温材料制成,胶囊盒1的内部有容纳腔11,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的茶原料置放在容纳腔11内。在胶囊盒1底部设置有与容纳腔11连通的流体出口15,茶原料经冲泡后的茶汤从该流体出口15流出后,可以被杯子或其他容器接住,以便饮用。胶囊盒1的顶部开口处封有铝膜12,用于密封容纳腔11内的茶原料,且在冲破过程中可以被刺破,水从刺破处进入容纳腔11内与茶原料混合形成茶汤。胶囊盒1内部还设有刺破装置,刺破装置位于容纳腔11和流体出口15之间,并将容纳腔11与流体出口15分隔。刺破装置包括密封膜13和刺破针14,在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未使用前,密封膜13、顶部的铝膜12以及胶囊内壁将容纳腔11围合为一密封腔体,避免容纳腔11内的茶原料与外界接触,防止茶原料被污染或产生霉变;而在冲泡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时,水从铝膜12被刺破处进入容纳腔11并与茶原料形成茶汤,这时,刺破针14刺破密封膜13,使茶汤可以从流体出口15流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原料搭配合理,生产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下面结合几个典型的实施方式(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做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一种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由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制作而成:百合20份,枸杞子20份,赤小豆10份,桑椹20份,栀子20份。该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如下:将百合、枸杞子、赤小豆、桑椹和栀子按自身特性清洗干净,放入烘箱,于140℃下烘干杀菌3h。然后,检验挑选出残次品弃之,将挑选后的各茶原料分别放入破碎机内打碎,破碎颗粒的粒径控制在5mm。将打碎后的茶原料分别放入筛粉机内,将茶原料中细小颗粒灰分筛除,再按重量份称取20份的百合、20份的枸杞子、10份的赤小豆、20份的桑椹和20份的栀子放入搅拌机内混合均匀,放入烘箱,于140℃下烘干杀菌1.5h,得到代用茶。最后,将制得的代用茶放入全自动胶囊罐装封膜机进行封膜罐装,每一胶囊盒内盛放4g代用茶,即得到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胶囊盒。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由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制作而成:百合40份,枸杞子40份,赤小豆30份,桑椹5份,栀子5份。该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如下:将百合、枸杞子、赤小豆、桑椹和栀子按自身特性清洗干净,放入烘箱,于160℃下烘干杀菌5h。然后,检验挑选出残次品弃之,将挑选后的各茶原料分别放入破碎机内打碎,破碎颗粒的粒径控制在3mm。将打碎后的茶原料分别放入筛粉机内,将茶原料中细小颗粒灰分筛除,再按重量份称取40份的百合、40份的枸杞子、30份的赤小豆、5份的桑椹和5份的栀子放入搅拌机内混合均匀,放入烘箱,于160℃下烘干杀菌2.5h,得到代用茶;最后,将制得的代用茶放入全自动胶囊罐装封膜机进行封膜罐装,每一胶囊盒内盛放6g代用茶,即得到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胶囊盒。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由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制作而成:百合25份,枸杞子35份,赤小豆15份,桑椹15份,栀子5份。该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如下:将百合、枸杞子、赤小豆、桑椹和栀子按自身特性清洗干净,放入烘箱,于150℃下烘干杀菌4h。然后,检验挑选出残次品弃之,将挑选后的各茶原料分别放入破碎机内打碎,破碎颗粒的粒径控制在4mm。将打碎后的茶原料分别放入筛粉机内,将茶原料中细小颗粒灰分筛除,再按重量份称取25份的百合、35份的枸杞子、15份的赤小豆、15份的桑椹和5份的栀子放入搅拌机内混合均匀,放入烘箱,于150℃下烘干杀菌2h,得到代用茶;最后,将制得的代用茶放入全自动胶囊罐装封膜机进行封膜罐装,每一胶囊盒内盛放5g代用茶,即得到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胶囊盒。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由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制作而成:百合35份,枸杞子25份,赤小豆25份,桑椹5份,栀子15份。该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如下:将百合、枸杞子、赤小豆、桑椹和栀子按自身特性清洗干净,放入烘箱,于150℃下烘干杀菌4h。然后,检验挑选出残次品弃之,将挑选后的各茶原料分别放入破碎机内打碎,破碎颗粒的粒径控制在4mm。将打碎后的茶原料分别放入筛粉机内,将茶原料中细小颗粒灰分筛除,再按重量份称取35份的百合、25份的枸杞子、25份的赤小豆、5份的桑椹和15份的栀子放入搅拌机内混合均匀,放入烘箱,于150℃下烘干杀菌2h,得到代用茶;最后,将制得的代用茶放入全自动胶囊罐装封膜机进行封膜罐装,每一胶囊盒内盛放5g代用茶,即得到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胶囊盒。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的冲泡方法,具体包括:将代用茶置于可密封的容器内,向容器内部注入冲泡水,控制容器在内部压力为0.5~0.6mpa并保持14~16s,以通过冲泡水对茶原料进行浸泡形成茶汤;提高所述容器内部压力至0.9~1.1mpa,在压力作用下,使得所形成的茶汤沿容器的出口流出,随后向容器内注入新的冲泡水,以对残留在容器内的茶汤进行提取;将从流体出口处流出的茶汤收集在饮茶器中即可饮用,收集在饮茶器中的茶汤即为符合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疗效的饮品。在此,所述在压力作用下,茶汤沿容器的出口流出,也即,当容器内的压力达到一定值后,容器的底部会涨破、被刺破或其他破裂方式,只要在一定压力下,茶汤可以从容器内流出,从而被用户收集饮用即可。为更好的进行描述说明,本发明以将代用茶罐装在胶囊盒内,并配合与胶囊盒匹配的饮品机为例,进行说明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的冲泡方法,在此冲泡过程中,胶囊盒即充当了上述的密闭容器;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容器,只要能实现上述冲泡方法即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胶囊盒放入适配的饮品机2内,并开启饮品机2预设的萃取程序进行冲泡,其中,冲泡水的温度为70~90℃。代用茶与冲泡水的用量配比为:4~6g代用茶使用的冲泡水的最大量为500ml。其中,饮品机内预设萃取程序即为按照上述冲泡方法设定的程序。相比于传统的直接冲泡方式,冲泡过程不仅受到场地、器具等的限制,还很难对冲泡时的水温、水量、泡制时间进行精准的控制,可能会导致饮品的口感、浓淡无法保证,甚至破坏其应有的营养价值。利用与胶囊盒1匹配的饮品机2对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进行冲泡,并通过预设的萃取程序,精准的控制冲泡参数,以此提高冲泡的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饮品的品质,保证代用茶的药效。虽然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注入冲泡水后,使容器在内部压力为0.5~0.6mpa下保持14~16s,之后将压力升至0.9~1.1mpa,但在实际使用饮品机时,可以依据饮品机的特性、代用茶的茶原料的不同,而进行参数更换。因此,在描述使用饮品机进行冲泡时,将压力、时间以第一预设压力、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压力及第二预设时长指代。具体地,在本发明中,茶原料为百合、枸杞子、赤小豆、桑葚和栀子,百合、赤小豆含有较多淀粉,枸杞子、桑椹含有较多的多糖,而栀子含环烯醚萜甙类等有益成分。为保证淀粉类和多糖类茶原料充分溶解,有效成分最大可能的析出,根据发明人实际经验,饮品机2预设的萃取程序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泡茶阶段,第二阶段为出茶阶段,具体为:第一阶段:将冲泡水注入到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胶囊盒的容纳腔11内,保持容纳腔11处于第一预设压力下,并使冲泡水在容纳腔11内停留第一预设时长,以通过冲泡水对茶原料进行浸泡形成茶汤;第二阶段:使容纳腔11处于第二预设压力下,以使得茶汤在第二预设压力作用下与茶原料分离;再次向容纳腔11内注入冲泡水,以对残留在茶原料内的茶汤进行萃取,与茶原料分离的茶汤和冲泡水即为符合茶原料疗效的饮品;其中,第一预设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第一阶段为泡茶阶段,通过冲泡水对茶原料进行浸泡,使得茶原料可以充分吸水,实现茶原料从冷态转变为热态、干燥态转变为吸水饱和态;且由于容纳腔11处于第一预设压力下,使得茶原料形成加压萃取,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释放。第一预设压力范围为0.5~0.6mpa,在此范围内,一方面可以促进茶原料的释放,另一方面不会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胶囊盒1密封膜13被刺破而使容纳腔11内的液体流出。同时,第一预设时长为14~16s,保证冲泡水对茶原料充分浸泡。第二阶段为出茶阶段,通过加压,使得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处于第二预设压力下,在第二预设压力下,代用茶胶囊盒内的刺破针14刺破密封膜13,从而使得茶汤从容纳腔11内流出。由于茶汤的浓度较大,不可避免的有部分茶汤留在茶原料内,此时通过向容纳腔11注入冲泡水,利用冲泡水对茶原料内的茶汤进行萃取,保证茶汤最大程度上与茶原料分离,被收集饮用。可以知道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预设压力的范围0.9~1.1mpa,在此压力范围下,代用茶胶囊盒内的刺破针14刺破密封膜13。在第二阶段,再次通过冲泡水对茶原料内的茶汤进行萃取的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为24~26s,使得茶汤可以不断地的从茶原料内萃出。可以理解的是,为进一步提高萃取效果,在第二阶段中的:向容纳腔11内注入冲泡水步骤至少循环两次,多次对残留在茶原料内的茶汤进行萃取,保证茶原料内的有效物质最大程度的被冲泡水萃取出来。在冲泡过程中,为避免破坏药效,水温不能太高,但同时,若温度太低,含淀粉较多的百合、赤小豆的有效成分萃取率较低,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冲泡水的温度为80℃。同时,虽然单个代用茶胶囊盒可以进行重复冲泡,但为保证口感及疗效,单个胶囊盒代用茶的最大冲泡水的用量为500ml。结合图2所示,其中,上述饮品机2主要包括水箱21、水泵22、加热装置23、冲泡头24和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冲泡头24设置有出水结构25,水箱21与水泵22均连通出水结构25,加热装置23用于对出水结构25内的水进行加热,控制模块可以用于设定萃取程序,并根据设定程序控制饮品机2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水温、出水量、开停机时长。代用茶胶囊盒与冲泡头24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与出水结构25连通,出水机构包括有出水刺针,出水刺针在工作状态下,可以移动并刺破代用茶胶囊盒顶部的铝膜12。以最优实施例为例,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制成胶囊盒后的冲泡过程具体为:测试百合、枸杞子、赤小豆、桑葚和栀子茶原料的特性,并根据其特性在控制模块中设定相应萃取程序。用户将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胶囊盒固定在饮品机2内后,启动饮品机2,出水刺针穿过铝膜12插入代用茶胶囊盒的容纳腔11内并向容纳腔11内注入80℃的冲泡水,同时对容纳腔11内进行加压,工作5s后压强达到0.6mpa,此时饮品机2停止工作,使冲泡水对茶原料进行浸泡,15s后再次开启饮品机2,继续对容纳腔11内进行加压,直至代用茶胶囊盒内的刺针刺破密封膜13,使容纳腔11内的茶汤流出;同时继续向容纳腔11内注入新鲜冲泡水,以对残留在茶原料内的茶汤进行萃取,此过程持续25s后,饮品机2再次停止工作,停机5s后,继续向容纳腔11内注入冲泡水,此过程持续10s后饮品机2停止工作,并提示用户萃取完成。当然根据用户饮茶习惯,向容纳腔11内注入新鲜冲泡水步骤可以循环多次,且相邻两次注水步骤中,前一次注水时长不小于后一次注水时长。此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的冲泡方法,利用将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制备成胶囊盒,并使用与胶囊盒匹配的饮品机,通过对饮品机2进行萃取程序设定,使热水与茶原料充分混合浸泡,便于茶原料释放更多的有效成分,从而达到更高的萃取效果。由于本发明提供的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是通过萃取出茶原料里的有效物质,来获得养阴润燥、安心养神、凉血解毒、燥湿化痰、滋阴补血的功效。本发明可以采用测定最终饮品内的tds值,来表征饮品内的有效物质的含量。还是以将代用茶制备成胶囊盒后利用饮品机冲泡为例,来进行说明。其中,tds又称溶解性固体总量,测量单位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体。tds值越高,表示水中含有的溶解物越多,也即有效物质含量越多。换算关系:1mg/l=1ppm一种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的冲泡方法,将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胶囊盒放入适配的饮品机2内,并开启饮品机2预设的萃取程序进行冲泡,将冲泡水注入到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胶囊盒的容纳腔11内,保持容纳腔11的压力为0.6mpa,并使冲泡水在容纳腔11内停留6s;然后增压,保持容纳腔11的压力分别在0.8mpa、0.85mpa、0.9mpa、0.95mpa、1.0mpa、1.1mpa下,获得的饮品(与茶原料分离的茶汤和冲泡水即为符合茶原料疗效的饮品),并分别测定各饮品的tds值。根据饮品机结构设置,在0.8mpa下代用茶胶囊盒内的密封膜开始破裂,有茶汤流出,因此测试0.8~1.1mpa下获得的饮品的tds值进行比较,确定最佳冲泡压力范围,结果如表1所示:表1压力(mpa)0.80.850.90.951.01.1tdsppm232250268270272271从表1可以看出,在同配方、同水温、同水量的条件下,饮品机2萃取压力0.9~1.1mpa时,萃取所得的饮品tds最高,并趋于平衡。(一)高压萃取与传统冲泡得到的饮品的tds值对比表1为在相同水温、相同使用水量条件下,本发明提供的使用饮品机2高压萃取得到的饮品,与传统杯中冲泡得到的饮品,各饮品的tds值。其中,冲泡水的温度为80℃,冲泡水的水量为150ml,冲泡水原水的tds值为10ppm。表2从表2中,可以清楚看到,在相同冲泡时间内,相比于传统杯中冲泡饮品的有效成分含量,饮品机2高压萃取获得的饮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提高了300%多,即使延长杯中冲泡饮品的时间,其有效成分含量也远远小于饮品机2冲泡饮品的有效成分的含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饮品机2冲泡的方法,在短时间内能得到更多有效成分,有利于提高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的使用疗效。(二)饮品机在不同预设萃取程序下得到饮品的tds值对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代用茶的茶原料为百合、枸杞子、赤小豆、桑葚和栀子,根据茶原料的特性,为更好的萃取出茶原料的有效物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冲泡方法中,将饮品机2预设的萃取程序设置成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泡茶阶段,第二阶段为出茶阶段。而传统的饮品机2通常冲泡与出茶同时进行,为说明设置两阶段萃取程序的优势,结合表2所示,在相同水温、相同使用水量条件下,测定两种不同萃取方式得到的饮品的tds值。其中,冲泡水的温度为80℃,冲泡水的水量为150ml,冲泡水原水的tds值为10ppm。高压萃取1的冲泡方式为:用户将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胶囊盒固定在饮品机2内后,启动饮品机2,出水刺针穿过铝膜12插入代用茶胶囊盒的容纳腔11内并向容纳腔11内注入80℃的冲泡水,同时对容纳腔11内进行加压,直至代用茶胶囊盒内的刺针刺破密封膜13,使容纳腔11内的茶汤流出,此过程持续60s后饮品机2停止工作,萃取完成。高压萃取2的冲泡方式为:用户将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胶囊盒固定在饮品机2内后,启动饮品机2,出水刺针穿过铝膜12插入代用茶胶囊盒的容纳腔11内并向容纳腔11内注入80℃的冲泡水,同时对容纳腔11内进行加压,工作5s后,饮品机2停止工作,15s后再次开启饮品机2,继续对容纳腔11内进行加压,直至代用茶胶囊盒内的刺针刺破密封膜13,使容纳腔11内的茶汤流出;同时继续向容纳腔11内注入冲泡水,注水过程持续25s后,饮品机2再次停止工作,停机5s后,继续向容纳腔11内注入冲泡水,注水过程持续10s后饮品机2停止工作,萃取完成。表3冲泡方式水温水量原水tds时间饮品tds高压萃取180℃150ml10ppm60s270ppm高压萃取280℃150ml10ppm60s298ppm从表3可以看出,通过控制饮品机2启停来调整代用茶容纳腔11内的压力,以此增加茶原料与冲泡水的浸泡程序,此方式制得的饮品比没有泡茶程序的冲泡方式制得的饮品的tds值提高10%,也即有效成分多了10%,从而达到了更好的萃取效果,有利于提高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的使用疗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旨在提倡以“预防为主”的观点,经常饮食此代用茶可起到润肺护肺、养血平肝、健肾益脾、增强免疫等作用,长期服用更可达到保持或提高人的“精、气、神”的效果。同时,本发明将代用茶盛放在胶囊盒内,不仅制作工艺简单、安全卫生、利用储存运输,且可以提供了一种具有更好疗效的冲泡方法,通过使用与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胶囊盒匹配的饮品机进行冲泡,并设定与茶原料特效相符的冲泡程序,一方面能够通过精准控制温度、水量,冲泡出口感更好的饮品;另一方面利用代用茶胶囊盒的结构,只通过控制压力就能充分萃取茶原料内的有效成分。百合桑葚栀子代用茶与其冲泡方法,相互配合,提高了代用茶的萃取率,提升了代用茶的疗效。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