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中药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97675发布日期:2019-08-09 23:34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天然中药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中药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诸多的降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中药配方大多采取萃取、蒸馏等化学的方法对配方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解和提取,再加工成相关剂型来生产和销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需要承受的压力也与日俱增,久而久之人们的身体素质也变得越来越差,因此现代人们越来越趋向于通过中医来调养身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素质;中医的茶饮变成了人们首选,因为它使用简单便捷,不占用额外时间。目前常见的运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制作茶饮的大都是采用化学萃取的方法或加入某些药材的提取物等来制取的,这种制取方式从中医理论来说由于改变了药材的化学结构或者仅仅取用了药材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违背了药食同源中的中医配伍原则,所取得的功效也往往不尽人意。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中药茶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方法得到降三高中药茶配伍效果不显著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然中药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决明子原料用水清洗后,在40-45℃的条件下进行第一烘干处理,然后升温至90-100℃进行第二烘干处理,再降温至40-45℃进行第三烘干处理,得到含水量为3-5%的烘干决明子;

将葛根原料用水清洗后,在90-110℃的条件下进行第四烘干处理,然后降温至60-70℃进行第五烘干处理,得到含水量为10-13%的烘干葛根;

将槐米原料用水清洗后,在75-80℃的条件下进行第六烘干处理,然后升温至120-130℃进行第七烘干处理,得到含水量为6-8%的烘干槐米;

将所述烘干决明子、烘干葛根和烘干槐米按(3-6):(3-6):(4-8)的重量比混合研磨,得到天然中药茶。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然中药茶,所述天然中药茶的制备原料为决明子、葛根和槐米,且所述天然中药茶由本发明的上述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提供的天然中药茶由本发明特有的天然中药茶的制备方法制得,该制备方法以决明子、葛根和槐米为制备原料,决明子清肝明目,葛根及槐米清泻肝胃之火、凉血止渴,利用清热凉血的槐米和清泻肝胃之火的葛根来推动具有清肝明目的决明子的作用,从而运用中医理论来组织决明子、葛根和槐米进行科学配伍;同时该制备方法中,分别采用特有的炮制温度控制技术对三种原材料进行烘干,这样在不改变药材的化学结构和不添加任何化学制剂的基础上,实现了配方中应有的功效,将该特有制备温度得到的烘干决明子、烘干葛根和烘干槐米按(3-6):(3-6):(4-8)的重量比混合研磨,最终得到的天然中药茶具有有效的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的作用,与现有常见的运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制作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的天然中药茶降三高的效果更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然中药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书中所提到的相关成分的重量份不仅仅可以指代各组分含量,也可以表示各组分间重量比例,因此,只要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书相关组分的重量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均在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书公开的范围之内。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书中所述的重量可以是μg、mg、g、kg等医药、化工领域公知的质量单位。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天然药材中的决明子、葛根、槐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同时也属于2018年国家卫健委颁布的药食同源目录中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

决明子,中药名,是“决明”的种子,为常用中药,种子入药,具有清肝明目、通便的功能。主治高血压、头痛、眩晕、急性结膜炎、角膜溃疡、青光眼、痈疖疮疡等症。归肝、肾、大肠经,有减肥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决明子有:1、抗菌作用:决明子醇提取物对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2、抗真菌:水浸剂用试管稀释法,1:20对奥杜盎小孢子菌,1:10对许兰黄癣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均有抑制作用。3、降压:水浸剂和乙醇浸液对麻醉狗、猫、兔均有降压作用。4、降血脂:决明子煎剂或决明子散剂6g/只喂饲大鼠8周,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能降低血浆胆甾醇、甘油三酯,并降低肝中甘油三酯的含量。5、抗血小板聚集:决明子煎剂或散剂6g/kg喂饲大鼠8周,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决明子水煎醇沉剂15g/kg皮下注射可使小鼠胸腺萎缩,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染色阴性率明显降低,使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小鼠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受抑,但对血清溶血素形成无明显影响,另外决明子水煎醇沉剂可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明显增高,溶菌酶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保肝作用:决明子热水提取物口服670mg/kg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肝脏有弱的解毒作用,决明子经石油醚脱脂、氯仿提取,再用甲醇提取,结果该甲醇提取物有显著的护肝作用。进一步从中分得大黄酚-l-o-三葡萄糖甙、大黄酚-1-o-四葡萄糖甙在1mg/ml时对四氯化碳损伤的肝细胞有弱的保护作用,还发现芦荟大黄素也有类似的抗肝毒作用。实验发现决明子炮制中需控制温度在150℃之内,其有效成分才能保持不变。

槐米: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能,《本草纲目》中记载:“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血,崩中漏下”。现代研究发现,槐米主要含三萜皂苷、黄酮类、芸香苷、脂肪酸、鞣质等成分,槐米所含芸香苷有维持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脆性等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有防止脑血管破裂的功效;所含鞣质能缩短出、凝血时间,槐米还有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抗氧化以及抗菌等作用。对脂肪浸润的肝有祛脂作用,与谷胱甘酞合用祛脂效果更明显。在炮制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20~160℃,芦丁及榭皮素的成分能保持不变。

葛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味甘、辛,性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效,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葛根的有效成分主要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素等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抗心律失常、降血压、降血脂和血糖、保护脑神经、抗肿瘤以及抗氧化等作用。目前,葛根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肝损伤、糖尿病以及肿瘤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本草汇言》:“葛根,清风寒,净表邪,解肌热,止烦渴。泻胃火之药也”。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然中药茶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将决明子原料用水清洗后,在40-45℃的条件下进行第一烘干处理,然后升温至90-100℃进行第二烘干处理,再降温至40-45℃进行第三烘干处理,得到含水量为3-5%的烘干决明子;

s02:将葛根原料用水清洗后,在90-110℃的条件下进行第四烘干处理,然后降温至60-70℃进行第五烘干处理,得到含水量为10-13%的烘干葛根;

s03:将槐米原料用水清洗后,在75-80℃的条件下进行第六烘干处理,然后升温至120-130℃进行第七烘干处理,得到含水量为6-8%的烘干槐米;

s04:将所述烘干决明子、烘干葛根和烘干槐米按(3-6):(3-6):(4-8)的重量比混合研磨,得到天然中药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然中药茶的制备方法以决明子、葛根和槐米为制备原料,决明子清肝明目,葛根及槐米清泻肝胃之火、凉血止渴,利用清热凉血的槐米和清泻肝胃之火的葛根来推动具有清肝明目的决明子的作用,从而运用中医理论来组织决明子、葛根和槐米进行科学配伍;同时该制备方法中,分别采用特有的炮制温度控制技术对三种原材料进行烘干,这样在不改变药材的化学结构和不添加任何化学制剂的基础上,实现了配方中应有的功效,将该特有制备温度得到的烘干决明子、烘干葛根和烘干槐米按(3-6):(3-6):(4-8)的重量比混合研磨,最终得到的天然中药茶具有有效的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的作用,而且效果更显著。

需要说明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然中药茶的制备方法中,对于决明子、葛根和槐米三种原料的各自烘干工艺的先后顺序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最后将特有烘干工艺得到的烘干决明子、烘干葛根和烘干槐米按(3-6):(3-6):(4-8)的重量比混合研磨,均可以实现本发明之目的。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只选择其中一种(即先烘干决明子,再烘干葛根,最后烘干槐米这一顺序)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于决明子、葛根和槐米三种原料的烘干工艺的任一顺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01中,决明子烘干过程要掌握温度由低温→高温→降温三个过程,这样可以保证决明子所含的有效成分(如多糖)在烘干过程中不易炭化失效。进一步地,将决明子原料用水清洗后,在40-45℃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烘干处理的时间为14-16h(优选15h);由于决明子水清洗后,含水量还较高,首先用低温40-45℃去除表皮水份(可在烘房中抽湿全开),维持14-16h,使水分逐步蒸发。进一步地,在90-100℃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二烘干处理的时间为2.5-3.5h(优选3h),此过程中,可以将空气湿度调节在18%,进行自动排湿,让水蒸气排出,这样持续2.5-3.5h,使大部分水分排出;为了进一步防止决明子的有效成分炭化失效,可以将温度阶梯升温至90-100℃,如以0.8-1℃/min的升温速度逐步提高,这样可以控制在1h小时升温至90-100℃。进一步地,在40-45℃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三烘干处理的时间为1.5-2.5h(优选2h),第三烘干处理过程中,空气湿度优选为10-15%,烘干效果更佳。如此,通过上述三个烘干步骤,从而得到含水量为3-5%的烘干决明子。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02中为葛根的干燥步骤,清洗后的葛根在90-110℃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第四烘干处理的时间为1-2h,在60-70℃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五烘干处理的时间为8-12h;葛根的含糖量较少,故只需两次烘干步骤,得到含水量为10-13%的烘干葛根。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03中为槐米的干燥步骤,清洗后的槐米在75-80℃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第六烘干处理的时间为1-2h;在120-130℃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七烘干处理的时间为0.5-1.5h(优选1h)。同样,槐米的含糖量较少,故也只需两次烘干步骤,得到含水量为6-8%的烘干葛根。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决明子、葛根和槐米三种原料的清洗,均可以使用35-37℃的纯净水进行漂洗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将上述烘干决明子、烘干葛根和烘干槐米混合研磨的步骤包括:先将所述烘干葛根进行粉碎处理,然后与所述烘干决明子和烘干槐米混合,用电磨进行研磨。这样可以将烘干决明子、烘干葛根和烘干槐米研磨的更加充分。进一步地,将所述烘干决明子、烘干葛根和烘干槐米混合研磨之后,还包括将研磨后的粉末过筛,并按8-12g/包的剂量进行封装。其中,将研磨后的粉末过筛所用的筛子优选为150-200目筛。

上述决明子、葛根和槐米三种原料各自对应的烘干工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然中药茶的制备方法中关键工艺,所选用的温度、时间以及干燥的次数,均是根据各种原药材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的最合适含量或活性所确定的,最终得到的烘干决明子、烘干葛根和烘干槐米中的含水量,也保证了药材储存安全,从而可以保证最终制得的天然中药茶饮用时效果最佳。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然中药茶,所述天然中药茶的制备原料为决明子、葛根和槐米,且所述天然中药茶由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然中药茶,以特有制备温度得到的烘干决明子、烘干葛根和烘干槐米按(3-6):(3-6):(4-8)的重量比混合研磨得到,该天然中药茶具有显著的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天然中药茶的服用剂量为18-24g/每天;改服用剂量对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效果最佳。

本发明先后进行过多次试验,现举一部分试验结果作为参考对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功效的天然中药茶,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决明子干燥工艺:

1.1、经过35-37℃的纯净水漂洗处理的决明子放入烘房中,首先用低温40℃去除表皮水分,抽湿全开,维持15h,使水分逐步蒸发。

1.2、温度逐步提高(控制在1h内)至90℃,使水分蒸发,湿度调节在18%自动排湿,让水蒸气排出,这样持续3h,使大部分水分排出。

1.3、降温到45℃,湿度调节在10-15%,继续烘烤2h,当决明子的含水量下降至3-5%左右时,即完成脱水干燥。

2、葛根干燥工艺:

经过35-37℃的纯净水漂洗处理的葛根在烘干机设定90℃的温度下脱水干燥1-2h,然后在60℃温度下脱水干燥8-12h。当葛根的含水量下降至10-13%左右时,即可完成脱水干燥。

3、槐米干燥工艺:

经过35-37℃的纯净水漂洗处理的槐米在烘干机设定75℃的温度下脱水干燥1-2h,然后在120℃温度下脱水干燥1h。当槐米的含水量下降至6-8%左右时,即完成脱水干燥。

4、将上述已经烘干的决明子及葛根、槐米按3-6:3-6:4-8的比例各自称取,葛根先粉碎成小块,然后混合其余2味后用电磨反复研磨,过150-200目筛而得粉即可,按每包8-12g的剂量进行封装。

实施例2

一种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功效的天然中药茶,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决明子干燥工艺:

1.1、经过35-37℃的纯净水漂洗处理的决明子放入烘房中,首先用低温50℃去除表皮水分,抽湿全开,维持15h,使水分逐步蒸发。

1.2、温度逐步提高(控制在1h内)至100℃,使水分蒸发,湿度调节在18%自动排湿,让水蒸气排出,这样持续3h,使大部分水分排出。

1.3、降温到55℃,湿度调节在10-15%,继续烘烤2h,当决明子的含水量下降至3-5%左右时,即完成脱水干燥。

2、葛根干燥工艺:

经过35-37℃的纯净水漂洗处理的葛根在烘干机设定110℃的温度下脱水干燥1-2h,然后在70℃温度下脱水干燥8-12h。当葛根的含水量下降至10-13%左右时,即可完成脱水干燥。

3、槐米干燥工艺:

经过35-37℃的纯净水漂洗处理的槐米在烘干机设定80℃的温度下脱水干燥1-2h,然后在130℃温度下脱水干燥1h。当槐米的含水量下降至6-8%左右时,即完成脱水干燥。

4、将上述已经烘干的决明子及葛根、槐米按3-6:3-6:4-8的比例各自称取,葛根先粉碎成小块,然后混合其余2味后用电磨反复研磨,过150-200目筛而得粉即可,按每包8-12g的剂量进行封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