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复合甜味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2659发布日期:2020-01-24 13: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比为1:4到1:80000的高甜度甜味剂和甜味缓冲剂,和将所述功能性复合甜味剂溶解于水后的ph值调节为2.5-5.5的可食用有机酸和/或无机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其特征在于:ph值调节为3.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其特征在于:ph值调节为4.0-4.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甜度甜味剂包括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钙、l-α-天冬氨酰-n-(2,2,4,4-四甲基-3-硫化三亚甲基)-d-丙氨酰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三氯蔗糖、乙酰磺胺酸钾、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糖精、新橘皮苷二氢查酮、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l-苯丙氨酸1-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甜度甜味剂包括莱包迪苷a、莱包迪苷b、莱包迪苷c、莱包迪苷d、莱包迪苷e、杜尔可苷a、甜菊(糖)苷、罗汉果苷ⅳ、罗汉果苷ⅴ、罗汉果甜味剂、赛门苷、甘草酸三钾盐、甘草酸三钠盐、甘草酸单铵盐、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甘草酸三钾、奇异果甜蛋白、仙茅甜蛋白、应乐果甜蛋白、马槟榔甜蛋白、博灵、荷南度辛、甘茶素、奥斯来丁、聚婆朵苷、培它丁、环拉酸盐、甘草皂苷、乙酰舒泛钾、阿司帕坦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缓冲剂包括木糖醇、山梨糖醇、d-甘露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糖醇、赤藓糖醇、半乳糖醇、乳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缓冲剂包括棉籽糖、乳糖、麦芽糖、α-d-葡萄糖、α-d-甘露糖、α-d-木糖、α-d-半乳糖、β-d-呋喃果糖、β-d-麦芽糖、β-d-乳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缓冲剂包括明胶,酪蛋白酸钠,阿拉伯胶、罗望子胶、田菁胶、琼脂、海藻酸钠、海藻酸钾,卡拉胶、果胶、黄原胶、β-环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磷酸酯钠、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淀粉、海藻酸丙二醇酯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型复合甜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包括鞣酸、乳酸、酒石酸、柠檬酸、延胡索酸、葡萄糖酸、羟基柠檬酸、苹果酸、富马酸、马来酸、琥珀酸、水杨酸、肌酸、盐酸葡萄糖胺、葡萄糖酸-δ-内酯、醋酸、抗坏血酸、己二酸、乙酸、乙二酸、正丁酸、甲酸、聚谷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型复合甜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酸包括磷酸、亚磷酸、聚磷酸、碳酸、磷酸二氢钠、六磷酸肌醇镁、六磷酸肌醇镁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型复合甜味剂,其特征在于,包括:1.1g/l安赛蜜、0.06g/l柠檬酸和100g/l赤藓糖醇。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型复合甜味剂,其特征在于,包括:0.3g/l阿斯巴甜、0.2g/l三氯蔗糖、0.13g/l维生素c、50g/l赤藓糖醇和75g/l麦芽糖醇。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型复合甜味剂,其特征在于,包括:3g/l甜蜜素、0.02g/l阿力甜,0.04g/l磷酸、0.03g/l谷氨酸、60g/l赤藓糖醇和60g/l麦芽糖醇。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型复合甜味剂,其特征在于,包括:2.4g/l莱包迪苷c、0.8g/l杜尔可苷a、0.09g/l乙酸、0.06g/l己二酸、30g/l木糖醇、24g/l山梨糖醇和24g/l异麦芽糖醇。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型复合甜味剂,其特征在于,包括:0.18g/l莱包迪苷a、0.05g/l奇异果甜蛋白、0.02g/l磷酸、0.05g/l谷氨酸、80g/l赤藓糖醇和30g/l麦芽糖醇。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型复合甜味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比为3:800:300的三氯蔗糖、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以及使所述功能性复合甜味剂溶解于水后的ph值为4.0-5.0的维生素c。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型复合甜味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比为4:800:300的甜菊(糖)苷、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以及使所述功能性复合甜味剂溶解于水后的ph值为3.0-4.0的柠檬酸。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