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复合甜味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2659发布日期:2020-01-24 13:07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功能性复合甜味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背景技术:

糖是人类制作食品中一种重要的调味品。糖根据所含热量分为,高热量甜味剂和低热甜味剂。蔗糖、蜂蜜等天然甜味剂所含热量高,长期超量食用容易引起肥胖甚至糖尿病。低热甜味剂是指具有甜味、产生热能低且其营养价值低的物质。这种甜味剂常用于控制血糖升高,避免肥胖,控制体重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还用作糖尿病患者食糖代用品。其中,植物中取得的天然低热甜味剂,因其安全性远高于人工合成的糖精而广受欢迎。包括从甜叶菊的叶子中提取的甜菊糖,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从罗汉果中分离出来的三萜烯化合物,甜度约为蔗糖的150倍,从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味素甜度为蔗糖的80-300倍,从罗汉果中提取的罗汉果甜苷甜度约为这趟的240倍。此外,人工合成的功能性甜味剂因热量低,甜度高,甜味纯正而广泛使用。包括甜度约为蔗糖600倍的三氯蔗糖,甜度约为蔗糖250倍的安赛蜜,甜度约为蔗糖2000倍的阿力甜,甜度约为蔗糖200倍的阿斯巴甜。

人空腔中味觉的主要感受器——味蕾,分布在舌乳头、软腭、会厌及咽部粘膜的上皮内。味蕾顶端有孔与口腔相通,由味觉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人大约有9000个味蕾细胞,每40-60个味觉细胞组成一个味蕾。感受甜昧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尖,感受酸味的味蕾在舌的两侧后半部分比较多。无论是植物提取还是合成的高甜度甜味剂在口感和味道时间变化上与天然糖(下文简称为糖)具有明显差别。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口腔中的味蕾表面存在大量的乳酸菌,进食时会有微量糖与乳酸菌发酵产生有机酸,包括乳酸、乙酸(乙醇)等产物。人进食过程中,糖代谢的主要成分浓度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糖的味道随着吞咽甜味逐渐下降,由于有机酸是弱酸,酸味的ph值受浓度影响小,甜味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酸味才开始显现,糖代谢过程中的时间ph曲线如图2所示。甜味剂的化学性质比糖稳定,不会与口腔中的酵母和细菌作用生成有机酸,主要成分的浓度变化如图3所示,ph值基本保持在7,具体时间ph曲线如图4所示,味道始终都是甜味,甜味的起始更缓慢且持久,使得高甜度甜味剂会改变食品的味道时间变化不平衡,表现为:有苦味、金属味道、涩味、甘草味、清凉感等较差味道,反复品尝时甜味感受会降低。所以,有必要改变植物提取或合成的高甜度甜味剂的味道,以促进在食品中发挥有益健康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功能性复合甜味剂,解决现有技术中高甜度甜味剂的味道和口感上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包括:重量比为1:4到1:80000的高甜度甜味剂和甜味缓冲剂,和将所述功能性复合甜味剂溶解于水后的ph值调节为2.5-5.5的可食用有机酸和/或无机酸。优选的ph值调节为3.5-5.0,进一步为4.0-4.5。

优选的,高甜度甜味剂包括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钙、l-α-天冬氨酰-n-(2,2,4,4-四甲基-3-硫化三亚甲基)-d-丙氨酰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三氯蔗糖、乙酰磺胺酸钾、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糖精、新橘皮苷二氢查酮、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l-苯丙氨酸1-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高甜度甜味剂包括莱包迪苷a、莱包迪苷b、莱包迪苷c、莱包迪苷d、莱包迪苷e、杜尔可苷a、甜菊(糖)苷、罗汉果苷ⅳ、罗汉果苷ⅴ、罗汉果甜味剂、赛门苷、甘草酸三钾盐、甘草酸三钠盐、甘草酸单铵盐、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甘草酸三钾、奇异果甜蛋白、仙茅甜蛋白、应乐果甜蛋白、马槟榔甜蛋白、博灵、荷南度辛、甘茶素、奥斯来丁、聚婆朵苷、培它丁、环拉酸盐、甘草皂苷、乙酰舒泛钾、阿司帕坦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甜味缓冲剂包括木糖醇、山梨糖醇、d-甘露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糖醇、赤藓糖醇、半乳糖醇、乳糖醇(4-β-d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甜味缓冲剂包括棉籽糖、乳糖、麦芽糖、α-d-葡萄糖、α-d-甘露糖、α-d-木糖、α-d-半乳糖、β-d-呋喃果糖、β-d-麦芽糖、β-d-乳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甜味缓冲剂包括明胶,酪蛋白酸钠,阿拉伯胶、罗望子胶、田菁胶、琼脂、海藻酸钠、海藻酸钾,卡拉胶、果胶、黄原胶、β-环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磷酸酯钠、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淀粉、海藻酸丙二醇酯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有机酸包括鞣酸、乳酸、酒石酸、柠檬酸、延胡索酸、葡萄糖酸、羟基柠檬酸、苹果酸、富马酸、马来酸、琥珀酸、水杨酸、肌酸、盐酸葡萄糖胺、葡萄糖酸-δ-内酯、醋酸、抗坏血酸、己二酸、乙酸、乙二酸、正丁酸、甲酸、聚谷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无机酸包括磷酸、亚磷酸、聚磷酸、碳酸、磷酸二氢钠、六磷酸肌醇镁、六磷酸肌醇镁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包括:1.1g/l安赛蜜、0.06g/l柠檬酸和100g/l赤藓糖醇。

优选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包括:0.3g/l阿斯巴甜、0.2g/l三氯蔗糖、0.13g/l维生素c、50g/l赤藓糖醇和75g/l麦芽糖醇。

优选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包括:3g/l甜蜜素、0.02g/l阿力甜,0.04g/l磷酸、0.03g/l谷氨酸、60g/l赤藓糖醇和60g/l麦芽糖醇。

优选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包括:2.4g/l莱包迪苷c、0.8g/l杜尔可苷a、0.09g/l乙酸、0.06g/l己二酸、30g/l木糖醇、24g/l山梨糖醇和24g/l异麦芽糖醇。

优选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包括:0.18g/l莱包迪苷a、0.05g/l奇异果甜蛋白、0.02g/l磷酸、0.05g/l谷氨酸、80g/l赤藓糖醇和30g/l麦芽糖醇

优选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包括:包括重量比为3:800:300的三氯蔗糖、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以及使功能性复合甜味剂溶解于水后的ph值为4.0-5.0的维生素c。

优选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包括:包括重量比为4:800:300的甜菊(糖)苷、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以及使功能性复合甜味剂溶解于水后的ph值为3.0-4.0的柠檬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甜味缓冲剂、有机酸和/或无机酸与高甜度甜味剂的配比,赋予功能性复合甜味剂以与蔗糖接近的味道时间变化特性,具体表现为可以去除人工合成的高甜度甜味剂的苦味、涩味,和天然提取的高甜度甜味剂的中药口味,并调整甜味时间延迟性,获得更接近蔗糖的口感,使得添加该功能性复合甜味剂的食品,在满足人们获得蔗糖口感的同时减少热量摄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糖口腔代谢过程中主要成分的时间浓度曲线。

图2是糖口腔代谢过程中的时间ph曲线。

图3是甜味剂口腔代谢过程中主要成分的时间浓度曲线。

图4是甜味剂口腔代谢过程中的时间ph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理解: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甜味剂味道时间变化特性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通过赋予功能性复合甜味剂以与蔗糖接近的味道时间变化特性的方式改良其味道时间变化特性。该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包括重量比为1:4到1:80000的高甜度甜味剂和甜味缓冲剂,和将所述甜味剂溶解于水后的ph值调节为2.5-5.5的市售可食用有机酸和/无机酸。本文所用的术语“味道”包括甜味、酸味、苦味、涩味和金属味等。本文所用的术语“改良”指的是改变、更改、调整、减弱、减少、降低、克制、限制、增强、补充或加强。

i.高甜度甜味剂

高甜度甜味剂是指具有高于蔗糖、果糖或葡萄糖的增甜效能,而且热量较低的物质。本发明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的高甜度甜味剂包括天然高甜度甜味剂和合成高甜度甜味剂,非限制性实例包括: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钙、l-α-天冬氨酰-n-(2,2,4,4-四甲基-3-硫化三亚甲基)-d-丙氨酰胺(阿力甜)、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三氯蔗糖(蔗糖素)、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糖精、新橘皮苷二氢查酮、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l-苯丙氨酸1-甲酯(纽甜)、莱包迪苷a、莱包迪苷b、莱包迪苷c、莱包迪苷d、莱包迪苷e、杜尔可苷a、甜菊(糖)苷、罗汉果苷ⅳ(罗汉果皂苷)、罗汉果苷ⅴ(罗汉果皂苷)、罗汉果甜味剂(罗汉果甜苷)、赛门苷、甘草酸三钾盐、甘草酸三钠盐、甘草酸单铵盐、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甘草酸三钾、奇异果甜蛋白(索马甜)、仙茅甜蛋白、应乐果甜蛋白(莫奈林)、马槟榔甜蛋白、博灵(巴西甜蛋白)、荷南度辛、甘茶素、奥斯来丁、聚婆朵苷、培它丁、环拉酸盐、甘草皂苷、乙酰舒泛钾、阿司帕坦等。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高甜度甜味剂的纯度范围可为约50%到约100%;约70%到约100%;约80%到约100%;约90%到约100%;约95%到约100%;约98%到约100%;及约99%到约100%。

本发明实施例中,高甜度甜味剂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高甜度甜味剂组合使用。例如,高甜度甜味剂可含有单一天然甜味剂或单一合成甜味剂,一种以上天然甜味剂及一种以上合成甜味剂的组合。

以甜菊糖苷类组合为例,可组合在一起的适当的甜菊糖苷类高甜度甜味剂的非限定实例包括莱包迪苷a、莱包迪苷b、莱包迪苷c、莱包迪苷d、莱包迪苷e、杜尔可苷a和甜菊苷。根据本发明,该高效能甜味剂组合中莱包迪苷a的份量为50-99%(重量),优选地为70-90%(重量),更优选地为75-85%之(重量)。莱包迪苷b的份量为1-8%(重量),优选地为2-5%(重量),更优选地为2-3%(重量)。莱包迪苷c的份量为1-10%(重量),优选地为3-8%(重量),更优选地为4-6%(重量)。莱包迪苷e的份量为0.1-4%(重量),优选地为0.1-2%(重量),更优选地为0.5-1%(重量)。杜尔可苷a的份量为0.1-4%(重量),优选地为0.1-2%(重量),更优选地为0.5-1%(重量)。甜菊苷的份量为0.5-10%(重量),优选地为1-6%(重量),更优选地为1-4%(重量)。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高甜度甜味剂包含莱包迪苷a、甜菊苷、莱包迪苷b、莱包迪苷c和莱包迪苷e的混合物,其中莱包迪苷a的份量为占高甜度甜味剂总重量的75-85%(重量),甜菊苷的份量为1-6%(重量),莱包迪苷b的份量为2-5%(重量),莱包迪苷c的份量为3-8%(重量),莱包迪苷e的份量为0.1-2%(重量)。

ii.甜味缓冲剂

甜味缓冲剂包括具有低于蔗糖、果糖或葡萄糖或与其相当的增甜效能,而且热量较低的物质,例如糖类还原形式的糖醇、多醇或聚醇,其中该羰基(醛或酮,还原性糖类)已被还原成初级或次级羟基。

本发明甜味缓冲剂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木糖醇、山梨糖醇、d-甘露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糖醇、赤藓糖醇、半乳糖醇、乳糖醇(4-β-d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棉籽糖、乳糖、麦芽糖、异麦芽酮糖、α-d-葡萄糖、α-d-甘露糖、α-d-木糖、α-d-半乳糖、β-d-呋喃果糖、β-d-麦芽糖、β-d-乳糖;明胶,酪蛋白酸钠,阿拉伯胶、罗望子胶、田菁胶、琼脂、海藻酸钠、海藻酸钾,卡拉胶、果胶、黄原胶、β-环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磷酸酯钠、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淀粉或海藻酸丙二醇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包括至少一种高甜度甜味剂和至少一种甜味缓冲剂,优选地包含2种以上甜味缓冲剂,更优选地包含3种以上甜味缓冲剂。通过控制单一种类甜味缓冲剂的份量和各种类甜味缓冲剂的总量,从而不影响功能性复合甜味剂的味道,且平衡地调和功能性复合甜味剂的甜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组成物包括至少一种高甜度甜味剂和至少一种甜味缓冲剂。当其所包含至少一种高效甜味剂的份量溶于水足以提供最大甜度相当于10%(重量)蔗糖水溶液所的甜度时,至少一种甜味缓冲剂的份量能有效地使功能性复合甜味剂的水溶液具有至少50mosmoles/l的渗透压,优选地具有50-500mosmoles/l的渗透压,更优地具有100到500mosmoles/l的渗透压,再优选地具有300到500mosmoles/l的渗透压,最佳地具有350到500mosmoles/l的渗透压。当功能性复合甜味剂包含两种以上甜味缓冲剂时,提供的渗透压是该两种以上甜味缓冲剂组合后提供的渗透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甜味缓冲剂的分子量小于或等于500,优选地分子量在50到500之间,更优地分子量在76到500之间。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分子量小或等于500的甜味缓冲剂包括但不限于赤藓糖醇、甘油及丙二醇。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甜味缓冲剂在功能性复合甜味剂中的份量为50,000ppm到400,000ppm(ppm是指每百万重量或体积中的份数。例如,500ppm表示每1公升有500mg)。根据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甜味缓冲剂在功能性复合甜味剂中的份量为100,000ppm到约350,000ppm,优选地为150,000ppm到约300,000ppm,更优选的为200,000ppm到约250,000ppm。于另一具体例中,能赋予可增甜组成物约50mosmoles/l到500mosmoles/l的渗透压的甜味缓冲剂包括但不限于分子量为50到500的甜味缓冲剂。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功能性复合甜味剂组成物包括至少一种高甜度甜味剂和至少一种甜味缓冲剂。该至少一种高甜度甜味剂及至少一种甜味缓冲剂的重量份数比率分别为1:4到1:80000,优选地为1:20到1:2500,更有选地为1:50到1:300,最佳的为1:75到1:150。

iii.可食用有机酸和无机酸

本发明的有机酸添加剂包括任何含有-cooh基团之化合物。本发明用于甜味改良的有机酸添加剂包括但不限于c2-c30羧酸类、取代的羟基c1-c30羧酸类、取代的肉桂酸类、羟基酸类、取代的羟基苯甲酸类、取代的环己基羧酸类、鞣酸、乳酸、酒石酸、柠檬酸、延胡索酸、葡萄糖酸、羟基柠檬酸、苹果酸、富马酸、马来酸、琥珀酸、水杨酸、肌酸、醋酸、抗坏血酸、己二酸、乙酸、乙二酸、正丁酸、甲酸、聚谷氨酸、盐酸葡萄糖胺、葡萄糖酸-δ-内酯及其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类衍生物。

本发明用于甜味改良的无机酸添加剂包括但不限于磷酸、亚磷酸、聚磷酸、碳酸、磷酸二氢钠、及其对应之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类(如六磷酸肌醇镁/钙)。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功能性复合甜味剂中有机酸和/或无机酸添加的重量分数(液态或固态),可以将本发明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的标准溶液(溶解于1l纯净水)的ph值调整为2.0到5.5,优选地调整为3.5-5.0,更优地调整为4-4.5。此外,有机酸和无机酸可单独地或组合地用于本申请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中,以获得2.0到5.5的ph值,优选地为3.5-5.0的ph值,更优地为4-4.5的ph值。

下面,进一步通过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以下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构成本发明的限制。除另有特别说明外,%以重量计。

【实施例a组】

实施例a1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1.1g安赛蜜,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6g柠檬酸、100g赤藓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a2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3g阿斯巴甜和0.2g三氯蔗糖,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13g维生素c和100g赤藓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a3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3g阿斯巴甜和0.2g三氯蔗糖,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13g维生素c、50g赤藓糖醇和75g麦芽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a4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3g甜蜜素和0.02g阿力甜,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4g磷酸、0.03g谷氨酸、60g赤藓糖醇和60g麦芽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a5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2g三氯蔗糖、0.2g阿斯巴甜和0.2g安赛蜜,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9g乙酸、0.06g己二酸、30g木糖醇、24g山梨糖醇和24g异麦芽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a6

先将纯净水3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9g三氯蔗糖,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3g富马酸、50g木糖醇、100g果胶和100gβ-环糊精,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b组】

实施例b1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35g莱包迪苷a,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6g柠檬酸、100g赤藓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b2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18g莱包迪苷a和0.2g甜菊(糖)苷,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13g维生素c、200g乳糖和75g麦芽糖,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b3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2.4g莱包迪苷c和0.8g杜尔可苷a,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9g乙酸、0.06g己二酸、30g木糖醇、24g山梨糖醇和24g异麦芽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b4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18g莱包迪苷a和0.05g奇异果甜蛋白,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2g磷酸、0.05g谷氨酸、80g赤藓糖醇和30g麦芽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b5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18g莱包迪苷a和0.15g三氯蔗糖,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9g乙酸、0.06g己二酸、30g木糖醇和48g异麦芽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b6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21g莱包迪苷a、0.06g三氯蔗糖和0.01g应乐果甜蛋白,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2g富马酸、0.02g酒石酸、0.02g柠檬酸、30g木糖醇和48g异麦芽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b7

先将纯净水3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1.2g甜菊(糖)苷,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15g富马酸、0.15g酒石酸、120g山梨糖醇、150g麦芽糖醇和100gβ-环糊精,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c组】

实施例c1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3g罗汉果苷ⅳ和0.2g罗汉果苷v,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6g柠檬酸、100g赤藓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c2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3g罗汉果甜味剂和0.06g赛门苷,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13g维生素c和100g赤藓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c3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15g三氯蔗糖和0.25g罗汉果甜味剂,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9g乙酸、0.06g己二酸、80g赤藓糖醇和30g麦芽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c4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21g莱包迪苷a和0.02g应乐果甜蛋白,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2g磷酸、0.05g谷氨酸、80g赤藓糖醇和30g麦芽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c5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06g三氯蔗糖、0.02g奇异果甜蛋白和0.3g罗汉果苷ⅳ,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2g富马酸、0.02g酒石酸、0.02g柠檬酸、30g木糖醇和48g异麦芽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c6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1.5g罗汉果甜味剂,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21谷氨酸、200g乳糖醇(4-β-d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120g异麦芽酮糖和100g果胶,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d组】

实施例d1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8g甘草酸(甘草甜味素),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6g柠檬酸、100g赤藓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d2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5g甘草酸(甘草甜味素)和0.3g甘草酸铵,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13g维生素c和100g赤藓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d3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06g甘草酸单铵盐,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2g富马酸、0.02g酒石酸、0.02g柠檬酸、30g木糖醇和48g异麦芽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d4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15g三氯蔗糖和0.3g甘草酸三钠盐,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9g乙酸、0.06g己二酸、80g赤藓糖醇和30g麦芽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d5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3g甘草酸单铵盐和0.18g莱包迪苷a,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2g富马酸、0.02g酒石酸、0.02g柠檬酸、60g赤藓糖醇和60g麦芽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d6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75g甘草酸三钾和0.02g应乐果甜蛋白,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2g磷酸、0.05g谷氨酸和100g赤藓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d7

先将纯净水3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2.4g甘草酸铵,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45g己二酸、100g赤藓糖醇、120g异麦芽酮糖和100果胶,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e组】

实施例e1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2g仙茅甜蛋白、0.05g培它丁和0.05g奥斯来丁,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6g柠檬酸、100g赤藓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e2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1g奇异果蛋白,搅拌均匀使其溶解,0.02g富马酸、0.02g酒石酸、0.02g柠檬酸、80g赤藓糖醇和30g麦芽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e3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05g应乐果甜蛋白莱,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02g磷酸、0.05g谷氨酸、30g木糖醇和48g异麦芽糖醇,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实施例e4

先将纯净水1000g加入到加热容器中,升温至40-50℃,加入0.3g奇异果甜蛋白,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再加入0.3g柠檬酸、100gd-甘露糖醇,100g赤藓糖醇和100g果胶,搅拌溶解后升温至95℃,保温7分钟灭菌,制得理论甜度为蔗糖4倍的功能性复合甜味剂。

【味道比较试验】

[测试对象]

年龄17~55岁的健康男女32名,其中男17名,女15名。所有受试者都都不吸烟,味道感知未有异常,且均未使用会改变味道感知的任何药物。

[样品配制]

标准例:75mmol/l蔗糖溶液。

测试例1:三氯蔗糖和赤藓糖醇的重量比为3:1000,甜度与75mmol/l蔗糖溶液一致的混合溶液。

测试例2:甜菊(糖)苷和赤藓糖醇的重量比为4:1000,甜度与75mmol/l蔗糖溶液一致的混合溶液。

测试例3:三氯蔗糖、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的重量比为3:800:300,甜度与75mmol/l蔗糖溶液一致的混合溶液。

测试例4:甜菊(糖)苷、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的重量比为4:800:300,甜度与75mmol/l蔗糖溶液一致的混合溶液。

测试例5:三氯蔗糖、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的重量比为3:800:300,甜度与75mmol/l蔗糖溶液一致的混合溶液,加入维生素c使混合溶液ph值为3。

测试例6:甜菊(糖)苷、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的重量比为4:800:300,甜度与75mmol/l蔗糖溶液一致的混合溶液,加入柠檬酸使混合溶液ph值为3。

其中,实施例的ph值通过数字防水ph计测定,hmdigitalph计ph-200。ph计用generalhydroponics生产的标准ph7.0参比溶液进行校准。该设备在测量前校准。

[调查分级]

受试者判断味道差异分级时,使用0到5的级别来评判所感知的检测液和标准液之间的味道差异度。该受试者经教导以“0”表示“无差异”或“极小差异”,而以“5”表示“最高差异”。

[味道差异比较]

在室温环境中,受试者用相同温度的清水漱口,然后要求受试者一次喝下标准液5ml,并在1分钟内做出味觉判断。之后,让受试者再用相同温清水漱口且休息5分钟后,一次喝下测试液5ml,1分钟内判断测试液和标准液的味道差异分级,包括有无苦味、有无涩味、清凉感和后酸味。以此方式,逐一比较各测试液和标准液的味道差别。

[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见表1所示。试验数据显示同样甜度的代糖溶液中加入有机酸,整体呈现弱酸性,在苦味、涩味、清凉感、金属味、甜味延迟、酸后味等口感方面,随着甜味缓冲剂和有机酸的加入,高甜度甜味剂因过高甜度或者来源因素导致的苦味、涩味、金属味等不良口味得到减轻,使得功能复合甜味剂的口味更接近蔗糖溶液口感,有效改善高甜度甜味剂的甜味时间延迟性。

表1:测试液与标准液的味道差异比较结果

【酸度比较试验】

[测试对象]

年龄17~55岁的健康男女158名,其中男83名,女75名。所有受试者都都不吸烟,味道感知未有异常,且均未使用会改变味道感知的任何药物。

[样品配制]

配置甜度一致的标准液和测试液。

标准液:75mmol/l蔗糖溶液。

第一组酸度梯度测试液,测试液中各成分的具体含量如表1所示。

表1第一组测试液成分含量

第二组酸度梯度测试液,测试液中各成分的具体含量如表2所示。

表2:第二组测试液成分含量

使用数字防水ph计,hmdigitalph计ph-200,测量样品ph值。ph计用generalhydroponics生产的标准ph7.0参比溶液进行校准。该设备在测量前校准。

[调查分级]

受试者判断味道差异分级时,使用0到5的级别来评判所感知的检测液和标准液之间的酸度异度。该受试者经教导以“0”表示“无差异”或“极小差异”,而以“5”表示“最高差异”。

[酸度测试]

在室温环境中,让受试者用相同温度的清水漱口,向受试者舌头上快速滴加标准液5滴,要求受试者在l分钟内做出味觉判断。用等温清水漱口后,向受试者舌头上快速滴加测试液5滴,1分钟内判断测试液和标准液的味道差异分级。按上述步骤逐一完成第一组和第二组酸度梯度测试液与标准液的味道差异比较。

[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见表2所示。试验数据显示代糖溶液中加入有机酸带来的口感差异开始时随着ph值增大而减小,然后会随着ph值增大而增大。不同的代糖差异最小的ph值点有所不同。整体而言,酸度差异的范围优选ph3-ph5.5,更优选的为ph3.5-ph5,进一步优选的范围为ph4-ph4.5。

表2:测试液与标准液的酸度差异比较结果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于本发明的发明意图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之一,为篇幅限制,这里不能逐一列举所有实施方式,任何可以体现本发明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实施,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在上述实施例的指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