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53014发布日期:2021-02-05 14:4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作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0002]


背景技术:

[0003]
红茶属于六大茶类中的特殊茶类,几乎所有的茶树品种的鲜叶都可以按照红茶的制作方法将其制作成红茶。
[0004]
红茶是将茶树鲜叶按照红茶的加工工艺流程加工制作而成的。其主要工艺技术包括:鲜叶采摘、鲜叶处理、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干燥后的茶叶易碎,故在收箱时要特别注意轻拿轻放。
[0005]
其操作步骤复杂,人工劳作强度大。
[0006]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工艺,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红茶的制作方法。
[0008]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如下:s1,鲜叶萎凋,鲜叶原料置于蔑制的器具上,厚度2-3厘米,置于早晨8:30时-11:00时的阳光下翻晒至叶缘憔悴、叶色暗红时,収堆回潮均匀水分至茶叶柔软;s2,揉捻,将収堆回潮均匀水分的萎凋叶置于揉捻机的揉桶内进行揉捻作业,揉捻时间叶90分钟;s3,发酵,将揉捻好的茶叶解块后,収堆成长方形或馒头形等置于蔑制的器具上,上面遮盖浸湿的白布后置于11:30-14:30的烈日下进行日光发酵直至发熟发透果香味、花香味明显溢出即可;s4,灸烤,发酵过程中利用夏季三伏天中午11:30分钟-14:30分钟的极强烈紫外光线完成;s5,冷萃,灸烤之后经过散热,再将茶叶置于0℃-5℃的冷库中进行冷却处理1小时,取出冷库后,在自然条件下复温;s6,干燥,将复温的茶叶在蔑制的器具上簿摊铺匀,厚度不超过1厘米,然后置于日光下慢烤直至干燥。
[0009]
进一步的,揉捻包括:前40-50分钟为空压;空压后按照轻、重、轻、重的加压方式交替进行两次,其中轻压为5分钟、重压15分钟,两次完成后,空压3-5分钟完成揉捻作业。
[0010]
进一步的,鲜叶采摘形制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采摘前应先晃动茶树,以减少鲜叶所带露水或固体杂物。
[0011]
进一步的,鲜叶采摘季节为夏季。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充分利用空闲场地和空间资源,茶叶在完全静止置的状态下完成内含物质的转化和络合后,再经过冷萃处理过程,然后在进行干燥处理制成成品。
[0013]
2、不需要任何机械设备,只需要足够的摊凉场地和在夏季室外气温在28℃-36℃左右条件下进行;3、由于红茶加工是在常温下完成全部加工过程进行的,所以,对鲜叶的质量要求不同于其他茶类;一般要求是夏初或秋高气爽时节的鲜叶原料。
[0014]
4、由于红茶加工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任何一道加工环节都不需要刻意进行高温处理,所以,鲜叶原料需要做到“五不采”即“露水叶不采“雨水叶不采”“瘦弱叶不采”“病虫叶不采”“无芽对夹叶不采”。
[0015]
5、纯阳火-冷萃红茶的纯阳火是指利用夏季三伏天中午11:30分钟-14:30分钟的极强烈紫外光线完成发酵过程,待其散热后即将发酵好的茶叶置于0℃-5℃的冷库中进行冷却处理1小时后,取出冷库后,待其与自然气温平衡后再进行干燥处理制成成品红茶。
[0016]
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简化工艺,尽量避免进行人工对茶叶进行翻动作业,基本不需要担心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失。
[00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19]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如下:s1,鲜叶萎凋,鲜叶原料置于蔑制的器具上,厚度2-3厘米,置于早晨8:30时-11:00时的阳光下翻晒至叶缘憔悴、叶色暗红时,収堆回潮均匀水分至茶叶柔软;s2,揉捻,将収堆回潮均匀水分的萎凋叶置于揉捻机的揉桶内进行揉捻作业,揉捻时间叶90分钟;s3,发酵,将揉捻好的茶叶解块后,収堆成长方形或馒头形等置于蔑制的器具上,上面遮盖浸湿的白布后置于11:30-14:30的烈日下进行日光发酵直至发熟发透果香味、花香味明显溢出即可;s4,灸烤,发酵过程中利用夏季三伏天中午11:30分钟-14:30分钟的极强烈紫外光线完成;s5,冷萃,灸烤之后经过散热,再将茶叶置于0℃-5℃的冷库中进行冷却处理1小时,取出冷库后,在自然条件下复温;s6,干燥,将复温的茶叶在蔑制的器具上簿摊铺匀,厚度不超过1厘米,然后置于日光下慢烤直至干燥。
[0020]
进一步的,揉捻包括:前40-50分钟为空压;空压后按照轻、重、轻、重的加压方式交替进行两次,其中轻压为5分钟、重压15分钟,两次完成后,空压3-5分钟完成揉捻作业。
[0021]
进一步的,鲜叶采摘形制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采摘前应先晃动茶
树,以减少鲜叶所带露水或固体杂物。
[0022]
进一步的,鲜叶采摘季节为夏季。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充分利用空闲场地和空间资源,茶叶在完全静止置的状态下完成内含物质的转化和络合后,再经过冷萃处理过程,然后在进行干燥处理制成成品。
[0024]
2、不需要任何机械设备,只需要足够的摊凉场地和在夏季室外气温在28℃-36℃左右条件下进行;3、由于红茶加工是在常温下完成全部加工过程进行的,所以,对鲜叶的质量要求不同于其他茶类;一般要求是夏初或秋高气爽时节的鲜叶原料。
[0025]
4、由于红茶加工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任何一道加工环节都不需要刻意进行高温处理,所以,鲜叶原料需要做到“五不采”即“露水叶不采“雨水叶不采”“瘦弱叶不采”“病虫叶不采”“无芽对夹叶不采”。
[0026]
5、纯阳火-冷萃红茶的纯阳火是指利用夏季三伏天中午11:30分钟-14:30分钟的极强烈紫外光线完成发酵过程,待其散热后即将发酵好的茶叶置于0℃-5℃的冷库中进行冷却处理1小时后,取出冷库后,待其与自然气温平衡后再进行干燥处理制成成品红茶。
[0027]
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简化工艺,尽量避免进行人工对茶叶进行翻动作业,基本不需要担心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失。
[0028]
本实施例中:将夏季的茶叶鲜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后,利用炙热阳光进行干燥,使经过发酵成熟的茶叶,在阳光长时间的炙烤下,带温完成茶叶各种内含物的转换和络合后,再经过冷萃处理过程,然后在进行干燥处理制成成品,从而获取与其他红茶完全比一样的甘醇滋味和鲜红的汤色。
[0029]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参数范围及各步骤或参数对制作红茶的影响:操作步骤如下:鲜叶采摘要严格遵守“五不采”原则;鲜叶处理主要是剔除不合格的鲜叶原料;鲜叶维护主要是剔除非茶类夹杂物,保持原料的洁净度;萎凋是将鲜叶原料置于蔑制的器具上,厚度2-3厘米,置于早晨8:30时-11:00时的阳光下翻晒至叶缘憔悴、叶色暗红时,収堆回潮均匀水分至茶叶柔软(清香味、果香味、花香味溢出)。
[0030]
揉捻是将収堆回潮均匀水分的萎凋叶置于揉捻机的揉桶内进行揉捻作业,揉捻时间叶90分钟。其中:前40-50分钟为空压(不加压);50分钟后按照轻-重-轻-重的加压方式交替进行两次,其中轻压为5分钟、重压15分钟,两次完成后,空压3-5分钟完成揉捻作业。
[0031]
发酵是将揉捻好的茶叶解块后,収堆成长方形或馒头形等置于蔑制的器具上,上面遮盖浸湿的白布后置于11:30-14:30的烈日下进行日光发酵直至发熟发透果香味、花香味明显溢出(发酵过程中如浸湿的白布被晒干要适时将其喷湿)即可。
[0032]
纯阳火-冷萃红茶的纯阳火是指利用夏季三伏天中午11:30分钟-14:30分钟的极强烈紫外光线完成发酵过程,待其散热后即将发酵好的茶叶置于0℃-5℃的冷库中进行冷却处理1小时,取出冷库后,待其与自然气温平衡后再进行干燥处理制成成品红茶。
[0033]
干燥是将发酵完成的茶叶在蔑制的器具上簿摊铺匀,厚度不超过1厘米,然后置于日光下慢烤直至干燥(水分7%)即可。
[0034]
入库备用是将干燥冷却后的茶叶,装箱入库茶叶内含物在常温条件下缓慢转化络合,就是使茶叶内含物在常温和静置条件下朝着有利于红茶特点的方向发展;茶叶内含水分缓慢有序挥发直至干燥,茶叶内含水分在常温下自然挥发是一个用时较长的过程;干燥后的茶叶极易断碎、收箱入库时一定要轻拿轻放。
[0035]
2、参数范围鲜叶采摘为夏秋季原料。一芽一叶或一芽二三叶均可:仲夏时节室外气温大多在32℃-36℃左右,鲜叶膨胀系数在如此高温条件下30分钟左右即被破坏。
[0036]
夏季酷热时节制红茶,气温要尽可能保持在28℃-32℃左右,在28℃-32℃左右的条件茶叶内含物的转换和相互络合加速进行,且有利于茶叶朝着红变的反方向发展,加快形成红叶红汤的红茶特点。
[0037]
3、各步骤或参数对红茶的影响本发明的方法采用自然条件下制作红茶技术。除简化工序、降低劳动强度外,还着力于茶叶内含物质的保护和最大限度的利用。
[0038]
在相对静置状态下使茶叶的内含成分得到充分地转换和络合,是指形成红茶独有的特点和特色;鲜叶的质量是决定红茶品质质量的内在因素,静止时间、水份控制等技术是形成红茶品质质量的外在条件;温度的控制和调节是形成红茶品质质量的必要和重要的过程;茶叶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在一定的水分条件和热化作用下进行的,而日光红茶特点的形成正是由于这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促使茶叶内含物转换和络合的最终结果。
[0039]
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完全在自然日光和一定的温度情况下,利用对水分流失、温度的利用为茶叶内含物的转换和络合创造必要的条件、时间完成的一系列极为复杂的物理和化学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茶味与芳香味充分络合,既失去和保留自我,又拥有与融入彼此。而且,本发明的方法既可以完全解除了对机械设备的利用和依赖,同时,极大地彰显了红茶的品质特征和特色。
[0040]
本发明的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工艺简洁,有利于闲置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操作犯法简便、劳动强度低,适用于各型茶叶企业,更重要的是对夏秋茶鲜叶的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茶园增产、茶农增收拓宽了渠道。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