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胆回春酒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45943阅读:1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熊胆回春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食用的含有熊胆汁酒的工艺方法。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熊胆酒,是将熊胆粉与枸杞子、红蚂蚁浸出液混合,加适量的调味剂配制而成。这种生产工艺的缺点是,由于熊胆粉是熊胆汁的干燥物,在干燥过程中受热,尤其是过热,使熊胆汁的有效成份受到不同成度的破坏,使熊胆粉的疗效不如熊胆汁;而且如果不对熊胆粉进行特殊的除腥工艺除去熊胆的异味,所配制的熊胆酒口感不佳,影响酒的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熊胆酒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新的工艺方法,除去熊胆酒的腥味,保留熊胆汁的有效成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新鲜引流胆汁,用真空回流方法除胆汁异味。取定量新鲜熊胆汁,与等量水在容器内混匀待用;将真空除腥罐盖封闭,抽出罐内部分空气后,将熊胆汁混合液吸入除腥罐中,再继续抽空气至压力降至接近真空时,慢慢开启罐蒸汽进口阀门,放入适量水蒸汽于罐的夹层内,以保持罐温不超过60℃;同时用冷却器冷却、冷凝8-12小时,将胆汁放出,过滤备用;将干净的刺五加参粉碎,放入提取罐中,再放入7倍量75%乙醇,加热70-75℃回流提取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备用;将酒基、除腥后的熊胆汁及五加参浸膏、丙三醇、单糖浆勾制酒基适量(60-70度发酵白酒),熊胆汁1-11%(折干率8%以上),五加参浸液4-5%,
丙三醇0.8-1.2%,单糖浆2-2.5%。
这种熊胆酒,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使熊胆汁的有效成份得以保留,并配有五加参、丙三醇,使酒种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钙、磷、锌、硼、钼、锗、锶等,并且酒种含有较高含量的游离氨基酸,如苏氨酸、丝氨酸、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等,为人体提供了必需氨基酸源。这种酒中还含有可溶性糖类,如还原糖类、低聚糖类。白酒、熊胆汁、五加参三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从而达到清热解毒,保肝健脾,强健精神,驱风止痛,恢复青春,延年益寿的保健功效。由于采用本发明的工艺方法,除去了熊胆汁的腥味,使熊胆酒入口绵甜,醇厚柔润,后味爽净,回味悠长,口感极佳。
本发明由以下实施例给出。
取定量新鲜熊胆汁,与等量水在容器内混匀待用;将真空除腥罐盖封闭,抽出罐内部分空气后,将熊胆汁混合液吸入除腥罐中,再继续抽空气至压力降至接近真空时,慢慢开启罐蒸汽进口阀门,放入适量水蒸汽于罐的夹层内,以保持罐温不超过60℃;同时用冷却器冷却、冷凝10小时,将胆汁放出,过滤备用。
将干净的剌五加参粉碎,放入提取罐中,再放入7倍量75%乙醇,加热70-75℃回流提取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备用。
以高粮、玉米、麦麸、稻壳、山泉水为原料,常规方法酿造酒基。
将酒基、除腥后的熊胆汁及五加参浸膏、丙三醇、单糖浆勾制
酒基适量(70度发酵白酒),熊胆汁1%(折干率8%以上),五加参浸膏4%,丙三醇1%,单糖浆2%。
权利要求
1.一种熊胆回春酒的制备方法,其特性在于工艺方法如下取定量新鲜熊胆汁,与等量水在容器内混匀待用;将真空除腥罐盖封闭,抽出罐内部分空气后,将熊胆汁混合液吸入除腥罐中,再继续抽空气至压力降至接近真空时,慢慢开启除腥罐蒸汽进口阀门,放入适量水蒸汽于罐的夹层内,以保持罐温不超过60℃;同时用冷却器冷却、冷凝8-12小时,将胆汁放出,过滤备用;将干净的刺五加参粉碎,放入提取罐中,再放入7倍量75%的乙醇,加热70-75℃回流提取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备用;将酒基、除腥后的熊胆汁及五加参浸膏、丙三醇、单糖浆勾制酒基适量(60-70度酵发白酒),熊胆汁1-11%(折干率8%以上),五加参浸液4-5%,丙三醇0.8-1.2%,单糖浆2-2.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生产熊胆汁酒的工艺方法。同量新鲜熊胆汁与水混匀吸入真空除腥罐中,放入适量水蒸汽于罐夹层内。保持罐温不超过60℃;同时冷却、冷凝8-12小时,将胆汁放出。刺五加参粉碎放入提取罐中,再放入7倍量75%乙醇,加热70-75℃回流提取浓缩成浸膏。将酒基、除腥后的熊胆汁及五加参浸膏、丙三醇、单糖浆勾制。熊胆汁1-11%,五加参浸液4-5%,丙三醇0.8-1.2%,单糖浆2-2.5%。
文档编号C12G3/00GK1120948SQ9411725
公开日1996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18日
发明者原绍杰, 赵嘉奎 申请人:白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