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营养素的海鲜酱油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448783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富含营养素的海鲜酱油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酱油生产方法,属调味品技术领域。
酱油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必需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至今,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下面几个品种(1)以富含蛋白质的大豆(含脱脂大豆)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制成的酱油,叫豆抽酱油,特点氨基酸含量高,酱香浓。(2)以小麦(含麦粉)为主要生产原料经发酵制成的酱油叫面抽酱油,特点还原糖含量高、味甜。(3)以小鱼、小虾、蚝肉经发酵或酶解制成的酱油,叫鱼露、蚝油,特点腥味大,价格高,其风味同酱油显著不同,只有沿海地区少数人食用。(4)用化学方法用酸加高温水解植物蛋白得到的水解液,加香料制成的酱油叫化学酱油,特点鲜味单调,无酱酯香,含有一些令人不愉快的异味,价格高,食用的人不多。(5)在酱油内加入少量营养强化剂,制成的营养酱油,因价格高,营养效果不明显,口感无特色,目前市场上不多见。(6)还有一些酱油,名字很好听,但其理化指标根本达不到国家制定的酱油质量标准,实际上都是劣质产品。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在国内销售的酱油,绝大多数都是豆抽酱油及面抽酱油,这两种酱油都存在鲜度不够,鲜味不丰富,营养素含量低,面抽酱油酯香气淡,氨基酸含量低,难以工业化生产;而豆抽酱油,带有成涩味,有些还有酸、苦味、档次不高,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以上情况,创造一种能满足传统习惯对酱香的需求,适合现代消费含有天然的海鲜味,同时也符合将来食品发展方向,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酱油制造方法,这种酱油,口感好,营养丰富,鲜味诱人,价格一般,具有保健功能,其工艺性简单,质量稳定,投资少。
本发明富含营养素的酱油制造方法内容为用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1%的海洋水产品虾头、虾皮、紫菜、海带……先剔除杂物及变质部份,清洗、浸泡、水煮,然后连汤带料,投入粉碎机破碎,得到的混合物,压榨过滤,得到1#海鲜液,渣子再加水搅拌,水煮、压榨过滤,得到2#海鲜液;将过滤后的渣子再加水搅拌、水煮、压榨过滤,得到3#海鲜液,渣子作为饲料添加剂处理,3#海鲜液,因鲜度较低,作为下批原料第一次水煮时的水煮液,这样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也可提高海鲜汁的质量。将1#海鲜液,2#海鲜液混合,就是海鲜汁。为确保海鲜汁的浓度,每1kg干货(指市场出售的干海带、紫菜、虾头、虾皮等)制得的海鲜汁重量≤8kg,如因生产中加水过多,浓度低,可通过加温蒸发达到浓度要求。为使海鲜汁鲜味浓郁,原料投入使用两类海洋水产品混合使用,鲜虾类虾皮、虾头等。海藻类紫菜、海带等。在保证两类的基础上,也可以几个品种共同使用。这样加工得到的海鲜汁营养更全面,鲜味更佳。在第一次水煮原料时,鱼虾类和海藻类分别进行,鱼虾类虾头、虾皮等,水煮温度≥10O℃,在此温度上保持时间>20分钟,为保护海藻类维生素等营养不被破坏,紫菜、海带等的水煮温度80℃—88℃,在此温度上保持时间≥15分钟。两类水煮物合并粉碎。第二次、第三次水煮温度80℃—88℃,在此温度上保持时间≥5分钟。达到质量指标的海鲜汁,同氨基酸含量>0.4%的豆抽酱油及还原糖含量>15%的面抽酱油混合,充分搅拌,测定理化指标,测定结果如氨基酸,盐份低于酱油GB—2717—81的标准,及时补充,用氨基酸含量>1%的豆抽酱油或植物蛋白水解液补充氨基酸的不足,精盐补充盐份不足。为使此酱油海鲜味浓,又带有酱香气,并入口醇和,还原糖高。海鲜汁投入比例≥20%,面抽酱油投入比例≥20%,豆抽酱油投入比例≥40%,在此基础上,根据原料质量及消费者对口感的偏爱确定三者比例。调配好的海鲜酱油,加热到80℃—90℃,并在80℃以上保持20分钟,杀菌,然后加入适当调味剂及防腐剂充分搅拌。
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富含营养素的海鲜酱油优点在于1、海洋水产品加工成海鲜汁,不通过高温酸解或酶解,保持了天然海鲜味,也保护维生素,胡罗卜素等不被破坏。通过多次加温、水煮、压榨,原料内的养份基本都提出,所以海鲜汁营养丰富,用海鲜汁配制的酱油具有促进儿童发育,增强体质,减缓衰老的功能。
2、海鲜汁营养丰富,天然鲜味诱入,豆抽酱油酱酯香浓,面抽酱油味甜美,三者混合,取得优势互补效应,提高了酱油档次,增加了普通酱油的功能。
3、原料来源丰富,价位低,生产成本不高。
4、可充分利用原有酱油生产设备,增加设备少,投资少。
5、工艺筒单,质量指标易控制。
6、市场适应性强,改变三者投料比例,增减调味剂含量,可适应多地区消费。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案如下用两类海洋水产品,鱼虾类虾皮、虾头等;海藻类紫菜、海带等。先剔除原料内杂质及腐败变质的原料,用水清洗,加水浸泡,使原料吸足水份,两类原料分别水煮,鱼虾类,水煮温度≥100℃,在此温度上保持时间>20分钟。海藻类,水煮温度80℃—88℃,在此温度上保持时间>20分钟,水煮时保证原料浸在水内进行,水煮时的水煮液用3#海鲜液,如不足加水补充。将两类水煮后的原料混合,连汤带物投入粉碎机破碎,得到的混合体装进细布袋,扎紧袋口,加力压榨(也可将混合体投入有滤布的离心甩干机分离水、渣),原料浸出液,从布眼内流出,就是1#海鲜液。将布袋内的渣子加水搅拌,成稀糊状,第二次加温水煮,温度80℃—88℃在此温度上保持5分钟,将渣水混合物装进布袋内压榨过滤,得到2#海鲜液,将布袋内的渣子再次加水搅拌,加温水煮,时间温度,同于上次,再次装袋压榨过滤得到3#海鲜液,作为下批原料第一次水煮时的水煮液使用,渣子可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将1#海鲜液和2#海鲜液混合,就是海鲜汁。用海鲜汁同氨基酸含量>0.4%的豆抽酱油及还原糖>15%的面抽酱油混合,测定氨基酸,盐份的理化指标,如果达不到质量标准,用氨基酸含量≥1%的豆抽酱油或植物蛋白水解液(粉)补充氨基酸不足,用精制盐补充盐份不足。达到理化指标的海鲜酱油,加热到80℃—90℃,并在80℃以上保持20分钟,杀菌,再加入适量调味剂、防腐剂,充分搅拌。
附图
为工艺流程图
权利要求
1.一种富含营养素的海鲜酱油生产方法,先将海鲜原料内的杂质及变质部份剔除,再清洗浸泡,其特征在于原料用海洋水产品鱼虾类虾头、虾皮等,海藻类紫菜、海带等,水煮时保证原料浸在液体内进行,水煮液用第三次压榨过滤得到的3#海鲜液,不足加水补充;水煮过的原料连汤带物送入粉碎机破碎,把粉碎后的混合物压榨过滤,得到1#海鲜液,渣子加水搅拌,加温水煮,温度80℃—88℃,在此温度上保持时间>5分钟,第二次水煮后的水、渣混合物经压榨过滤,得到2#海鲜液,渣子再次加水搅拌,加温水煮,时间、温度同于第二次水煮,第三次水煮后的渣、水混合物再次压榨过滤得到3#海鲜液,渣子作为饲料添加剂处理;将1#2#海鲜液混合得到海鲜汁;用海鲜汁同氨基酸含量>0.4%的豆抽酱油及还原糖>15%的面抽酱油混合,测定理化指标氨基酸、盐份含量,如低于国标G8—2717—81,用氨基酸含量>1%的豆抽酱油或动、植物蛋白水解液(粉)补充氨基酸不足,用精盐补充盐份不足。
2.根据权利受求1所述的的富含营养素的海鲜酱油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海鲜原料投入的种类不少于2类鱼虾类、海藻类,每类品种,可一种,也可多种,海鲜原料采用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1%的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含营养素的海鲜酱油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类海鲜原料第一次分开水煮,鱼虾类虾头、虾皮等,水煮温度≥100℃,并在此温度上保持时间>20分钟,海藻类紫菜、海带等,水煮温度80℃—88℃,并在此温度上保持时间≥15分钟,两种水煮后的原料混合后进行粉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含营养素的海鲜酱油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海鲜汁的浓度标准1kg干货加工后得到的海鲜汁重量≤8kg,超过此数,加温浓缩后达到标准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含营养素的海鲜酱油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制成的海鲜酱油内海鲜汁含量≥20%,面抽酱油含量≥20%,豆抽酱油含量≥4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富含营养素的海鲜酱油生产方法,属于调味品生产技术,该种海鲜酱油生产方法,是用多种营养丰富的海洋水产品提出液,同具有较强酱酯香气以大豆或脱脂大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豆抽酱油,及有甜香味的以小麦或麦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面抽酱油,三者混合制成的酱油,具有天然海鲜味,也保持一定的酱酯香气,口感柔和味长,同时具有很强的营养保健功能。此生产方法工艺稳定性强,成本低,其理化指标完全达到酱油国标GB-2717-81。
文档编号A23L1/238GK1129078SQ9511110
公开日1996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13日
发明者周崇伟 申请人:周崇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