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榴茶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42418阅读:2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榴茶制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茶叶制备领域,目的是利用石榴树新梢上的成熟叶、工夫红茶,提供一种外形美观、口感上乘的石榴茶制品的制作方法。一种石榴茶制品的制作方法,包括石榴树新梢上成熟叶的采集、萎凋、揉捻、发酵、烘干,得到石榴叶工夫红茶,将得到的石榴叶工夫红茶与工夫红茶按一定的质量比拼配成不同的石榴茶制品。本发明所制得的石榴茶制品,属于全发酵茶类,解决了石榴叶茶因多酚含量高导致滋味带涩的缺陷,制得的石榴茶制品外形乌尚润、条索紧结、较匀齐,香气甜香浓略带韵味,色红泽黄红明亮,滋味浓略鲜爽,叶底红黄尚匀明亮;由于利用的主要原料是石榴树新梢上的成熟叶,因此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石榴叶资源的利用效率,变废为宝。
【专利说明】
一种石榴茶制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榴茶制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石榴的栽培历史悠久,"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石榴因其 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保健功能强,消费群体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石榴的种植面积约为175 万余亩,种植资源较为丰富。全国形成了以四川会理、新疆叶城、陕西临潼、安徽怀远、山东 峄城、云南蒙自、江苏徐州和河南荥阳为中心的八大石榴产区。其中会理地区具有光照充 足、温度适宜、成熟季节的昼夜温差大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石榴生长快,果实上市 早且产量高。2012年,会理石榴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 标"。然而,会理石榴的石榴叶多被废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0003] 《中华本草》中记载:"石榴叶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叶,具收敛止泻、解毒杀虫之功 效,主治泄泻、痘风疮、癞疮、跌打损伤"。在埃及,石榴叶是传统的药材。据相关文献报道,石 榴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熊果酸、白桦脂酸、甘露醇、鞣花单宁等)和矿质元素 (如钾、钙、镁等),还含有多种药效成分(包括多酚、黄酮、花青素等)。从现代科学研究来说, 石榴叶中的多酚、黄酮等具有抗氧化性活性,可调节血脂、清除氧自由基等,市场上多数减 肥降脂药物中都含有导泻类成分,食用后通常会引起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而石榴 叶中不含导泻类成分且能有效阻止食物中油脂和胆固醇的吸收。因此石榴叶茶具有降血 月旨、降血糖、降胆固醇、迅速解除疲劳、去火消炎等作用,符合21世纪的健康观一一养生保 健,未病先防。
[0004] 现有技术CN101011095涉及一种制备石榴叶绿茶的方法,操作步骤包括:采石榴嫩 芽和茶树鲜叶(采青)、采用微波辐射(杀青)、揉捻(石榴嫩芽茶叶和普通茶叶)、理条烘干、 烘焙提香。该制备方法针对石榴嫩芽与茶树鲜叶混合加工,一定程度上能丰富石榴茶滋味 和香气,但由于石榴叶与茶树鲜叶理化属性差异大,因此加工技术不易控制、不稳定,导致 加工得到的石榴茶制品外形不美观。另外,由于石榴叶中的多酚含量高,因此制成的绿茶还 存在滋味带涩的缺陷。
[0005] 现有技术CN104824297涉及一种石榴芽红茶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包括:鲜叶采 收、自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由于普通茶树的茶叶质地较厚,揉捻时所用压力较大、时间 较长,而石榴叶的质地较薄,因此将普通茶叶的生产技术直接用于生产石榴芽茶叶,极易导 致石榴芽茶叶的香气流失、叶片变色、成型较差等问题。另外,该技术只利用了石榴新芽,未 对石榴的成熟叶进行利用,资源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石榴树新梢上的成熟叶、工夫红茶,提供一种外形美观、口感 上乘的石榴茶制品的制作方法。
[0007]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榴茶制品的制作方法, 包括以下主要操作步骤:
[0008] (1)手工采集石榴树新梢上的成熟叶,保持叶片的完整;
[0009] (2)将采集的成熟叶摊放于萎凋槽萎凋,萎凋气温为室温,相对湿度为60%-80%, 摊放的厚度为2-10cm,每隔3-4h翻动一次,萎凋至叶面起皱纹,叶色暗绿,时间为8-18h;
[0010] (3)将萎凋叶送入揉捻机揉捻40-60min,揉捻气温为室温,相对湿度为85%-90 %, 揉捻至80%以上成条;
[0011] (4)将揉捻叶均匀、松散平铺于发酵架上,发酵叶温25-30°C,平铺的厚度为1.5-2cm,相对湿度达到95 %以上,时间为6-8h;
[0012] (5)将发酵叶送入烘干机,干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干燥是在进风温度为110-120 °C的条件下进行,摊叶厚度l-2cm,时间为10-15min,烘至石榴叶中水分含量为6%-8%;第 二次干燥是在进风温度为80-85Γ的条件下进行,摊叶厚度l-2cm,时间为40-60min,烘至石 榴叶中水分含量为3%-5%,得到石榴叶工夫红茶;
[0013] (6)选择与(5)中所述的石榴叶工夫红茶的外形相近、内质相协调的工夫红茶;
[0014] (7)将(5)中所述的石榴叶工夫红茶与(6)中所述的工夫红茶按质量比1:0.5~2混 合均匀,得到石榴茶制品。
[0015] 更好的是,所述石榴树新梢上的成熟叶是新梢的芽下第三叶、第四叶、第五叶、第 六叶。
[0016] 更好的是,所述石榴叶工夫红茶与工夫红茶按质量比为1:0.7或1:1或1:1.5进行 混合。
[0017] 更好的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该石榴茶制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按 重量份取所述的石植茶制品6_8份、梓檬3-5份、甘草2-3份、陈皮3-5份、干姜1-2份、食盐4-6 份,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风味石榴茶制品。
[0018]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制得的石榴茶制品,属于全发酵茶类,解决了 石榴叶茶因多酚含量高导致滋味带涩的缺陷,这种石榴茶制品偏温,所以适合肠胃比较弱 的人饮用或冬季饮用;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的过程中都充分考虑石榴叶质地较薄的特点, 制得的石榴茶制品外形乌尚润、条索紧结、较匀齐,香气甜香浓略带韵味,色红泽黄红明亮, 滋味浓略鲜爽,叶底红黄尚匀明亮;由于利用的主要原料是石榴树新梢上的成熟叶,因此本 发明可以显著提高石榴叶资源的利用效率,变废为宝。
[0019] 本发明所述成品茶的原料包括所述的石榴茶制品、柠檬、甘草、陈皮、干姜和食盐, 石榴茶性温,味酸,去寒,暖胃,起抗氧化的作用;柠檬性寒,通便秘,祛痘,祛斑,提亮肤色、 瘦小肚腩,啤酒肚控重、清除油脂,散瘀化痰;甘草性甘,开胃健脾,和中下气,消食除胀;陈 皮助消化,化痰,解酒食油腻之毒;干姜性酸,味辛,性热,温热药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的作 用;食盐起调和作用。上述六种原料协同作用,实现了有效成分经脾、肾、肝、胃、肺经全面进 入人体内,具有降脂、减肥、降压、清肝明目等功效,固本扶正,调和气血,全面增强脏腑功 能,调和了人的整体机能,可实现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适用人群广泛,无任何毒副作用。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石榴叶工夫红茶与工夫红茶按1:0.7的质量比拼配的石榴茶制品的外形、汤 色、叶底;
[0021] 图2为石榴叶工夫红茶与工夫红茶按1:1的质量比拼配的石榴茶制品的外形、汤 色、叶底;
[0022] 图3为石榴叶工夫红茶与工夫红茶按1:1.5的质量比拼配的石榴茶制品的外形、汤 色、叶底。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一:
[0024]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石榴茶制品,制作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0025] (1)手工采集石榴树新梢上的成熟叶,保持叶片的完整。石榴树新梢上的成熟叶是 新梢的芽下第三叶、第四叶、第五叶、第六叶,这样的成熟叶嫩度适中;
[0026] (2)将采集的成熟叶摊放于萎凋槽萎凋,萎凋气温为24°C,相对湿度为60%-80%, 摊放的厚度为2-10cm,每隔3.5h翻动一次,萎凋至叶面起皱纹,叶色暗绿,用时16h;
[0027] (3)将萎凋叶送入揉捻机揉捻55min,揉捻气温为24°C,相对湿度为85%-90%,揉 捻至80%以上成条;
[0028] (4)将揉捻叶均匀、松散平铺于发酵架上,发酵叶温25-30°C,平铺的厚度为1.5- 2cm,相对湿度达到95 %以上,用时7 · 5h;
[0029] (5)将发酵叶送入烘干机,干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干燥是在进风温度为110-120 °C的条件下进行,摊叶厚度l-2cm,用时14min,烘至石榴叶中水分含量为7% ;第二次干燥是 在进风温度为80-85Γ的条件下进行,摊叶厚度l-2cm,用时50min,烘至石榴叶中水分含量 为3.5 %,得到石榴叶工夫红茶;
[0030] (6)选择与(5)中所述的石榴叶工夫红茶的外形相近、内质相协调的工夫红茶,这 里的工夫红茶指的是以茶树新梢上的成熟叶为原料制成的,这样的成熟叶嫩度适中。内质 包括茶叶经沸水冲泡后的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这四项指标;
[0031] (7)将(5)中所述的石榴叶工夫红茶与(6)中所述的工夫红茶按质量比为1:0.7混 合均匀,得到石榴茶制品。
[0032] 如图1所示,得到的石榴茶制品外形乌尚润、条索紧结、较匀齐,香气甜香浓略带韵 味,色红泽黄红明亮,滋味浓略鲜爽,叶底红黄尚匀明亮。
[0033] 实施例二:
[0034] 如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石榴茶制品,制作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0035] (1)手工采集石榴树新梢上的成熟叶,保持叶片的完整。石榴树新梢上的成熟叶最 好是新梢的芽下第三叶、第四叶、第五叶、第六叶,这样的成熟叶嫩度适中;
[0036] (2)将采集的成熟叶摊放于萎凋槽萎凋,萎凋气温为22°C,相对湿度为60%-80%, 摊放的厚度为2-10cm,每隔3.5h翻动一次,萎凋至叶面起皱纹,叶色暗绿,用时14h;
[0037] (3)将萎凋叶送入揉捻机揉捻50min,揉捻气温为22°C,相对湿度为85%-90%,揉 捻至80%以上成条;
[0038] (4)将揉捻叶均匀、松散平铺于发酵架上,发酵叶温25-30°C,平铺的厚度为1.5- 2cm,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用时7h;
[0039] (5)将发酵叶送入烘干机,干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干燥是在进风温度为110-120 °C的条件下进行,摊叶厚度l-2cm,用时13min,烘至石榴叶中水分含量为7.5% ;第二次干燥 是在进风温度为80-85 °C的条件下进行,摊叶厚度l-2cm,用时46min,烘至石植叶中水分含 量为4.2 %,得到石榴叶工夫红茶;
[0040] (6)选择与(5)中所述的石榴叶工夫红茶的外形、香气相近的工夫红茶,这里的工 夫红茶指的是以茶树新梢上的成熟叶为原料制成的,这样的成熟叶嫩度适中,内质包括茶 叶经沸水冲泡后的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这四项指标;
[0041] (7)将(5)中所述的石榴叶工夫红茶与(6)中所述的工夫红茶按质量比为1:1混合 均匀,得到石榴茶制品。
[0042] 如图2所示,得到的石榴茶制品外形乌尚润、条索紧结、较匀齐,香气甜香浓郁,色 红泽黄红明亮,滋味浓醇鲜爽,叶底红黄尚匀明亮。所得产品的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0045] 实施例三:
[0046] 如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石榴茶制品,制作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0047] (1)手工采集石榴树新梢上的成熟叶,保持叶片的完整。石榴树新梢上的成熟叶最 好是新梢的芽下第三叶、第四叶、第五叶、第六叶,这样的成熟叶嫩度适中;
[0048] (2)将采集的成熟叶摊放于萎凋槽萎凋,萎凋气温为20°C,相对湿度为60%_80%, 摊放的厚度为2-10cm,每隔3.5h翻动一次,萎凋至叶面起皱纹,叶色暗绿,用时10h;
[0049] (3)将萎凋叶送入揉捻机揉捻45min,揉捻气温为20 °C,相对湿度为85 % -90 %,揉 捻至80%以上成条;
[0050] (4)将揉捻叶均匀、松散平铺于发酵架上,发酵叶温25_30°C,平铺的厚度为1.5-2cm,相对湿度达到95 %以上,用时6 · 5h;
[0051] (5)将发酵叶送入烘干机,干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干燥是在进风温度为110-120 °C的条件下进行,摊叶厚度l-2cm,用时12min,烘至石榴叶中水分含量为7.8% ;第二次干燥 是在进风温度为80-85°C的条件下进行,摊叶厚度l_2cm,用时42min,烘至石植叶中水分含 量为4.5 %,得到石榴叶工夫红茶;
[0052] (6)选择与(5)中所述的石榴叶工夫红茶的外形相近、内质相协调的工夫红茶,这 里的工夫红茶指的是以茶树新梢上的成熟叶为原料制成的,这样的成熟叶嫩度适中;内质 包括茶叶经沸水冲泡后的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这四项指标;
[0053] (7)将(5)中所述的石榴叶工夫红茶与(6)中所述的工夫红茶按质量比为1:1.5混 合均匀,得到石榴茶制品。
[0054] 如图3所示,得到的石榴茶制品外形乌尚润、条索紧结、较匀齐,香气甜香浓略带韵 味,色红泽黄红明亮,滋味浓醇爽,叶底红黄尚匀明亮。
[0055] 实施例四:
[0056] 按如下重量份的干燥原料制作一种石榴茶制品:按重量份取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石 榴茶制品7份、柠檬4份、甘草2份、陈皮4份、干姜1份、食盐5份,混合均匀得到风味石榴茶制 品。
[0057] 实施例五:
[0058]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作一种石榴茶制品:按重量份取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石榴茶 制品8份、柠檬5份、甘草3份、陈皮5份、干姜2份、食盐6份,混合均匀得到风味石榴茶制品。 [0059]实施例六:
[0060] 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作一种石榴茶制品:按重量份取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石榴茶 制品7份、柠檬4份、甘草2份、陈皮3份、干姜1份、食盐4份,混合均匀得到风味石榴茶制品。
[0061] 实施例七:
[0062] 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作一种石榴茶制品:按重量份取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石榴茶 制品8份、柠檬3份、甘草2份、陈皮4份、干姜1份、食盐5份,混合均匀得到风味石榴茶制品。
[0063] 实施例八:
[0064] 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作一种石榴茶制品:按重量份取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石榴茶 制品6份、柠檬4份、甘草3份、陈皮5份、干姜2份、食盐6份,混合均匀得到风味石榴茶制品。
[0065] 实施例九:
[0066] 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作一种石榴茶制品:按重量份取实施例三中所述的石榴茶 制品7份、柠檬4份、甘草2份、陈皮4份、干姜1份、食盐5份,混合均匀得到风味石榴茶制品。
[0067] 实施例十:
[0068] 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作一种石榴茶制品:按重量份取实施例三中所述的石榴茶 制品8份、柠檬5份、甘草3份、陈皮5份、干姜2份、食盐6份,混合均匀得到风味石榴茶制品。
【主权项】
1. 一种石榴茶制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 手工米集石植树新梢上的成熟叶,保持叶片的完整; (2) 将采集的成熟叶摊放于萎凋槽萎凋,萎凋气温为室温,相对湿度为60%-80%,摊放 的厚度为2-10cm,每隔3-4h翻动一次,萎凋至叶面起皱纹,叶色暗绿,时间为8-18h; (3) 将萎凋叶送入揉捻机揉捻40-60min,揉捻气温为室温,相对湿度为85 % -90 %,揉捻 至80%以上成条; (4) 将揉捻叶均匀、松散平铺于发酵架上,发酵叶温25-30°C,平铺的厚度为1.5-2cm,相 对湿度达到95 %以上,时间为6-8h; (5) 将发酵叶送入烘干机,干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干燥是在进风温度为110-120°C的 条件下进行,摊叶厚度l-2cm,时间为10-15min,烘至石榴叶中水分含量为6%-8%;第二次 干燥是在进风温度为80-85Γ的条件下进行,摊叶厚度l-2cm,时间为40-60min,烘至石榴叶 中水分含量为3%_5%,得到石榴叶工夫红茶; (6) 选择与(5)中所述的石榴叶工夫红茶的外形相近、内质相协调的工夫红茶; (7) 将(5)中所述的石榴叶工夫红茶与(6)中所述的工夫红茶按质量比1:0.5~2混合均 匀,得到石榴茶制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榴茶制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榴树新梢上 的成熟叶是新梢的芽下第三叶、第四叶、第五叶、第六叶。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榴茶制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榴叶工夫红 茶与工夫红茶按质量比为1 :〇.7或1:1或1:1.5进行混合。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榴茶制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取所述的 石植茶制品6_8份、梓檬3-5份、甘草2-3份、陈皮3-5份、干姜1-2份、食盐4-6份,混合均勾得 到风味石榴茶制品。
【文档编号】A23F3/34GK105901213SQ201610237909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8日
【发明人】郑世伟, 李远宾, 李品武, 陈盛相
【申请人】四川会理恒格茶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