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烟散叶烘烤方法

文档序号:615777阅读:9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烤烟散叶烘烤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烤烟散叶烘烤方法,其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变黄前中期、变黄中后期、定色期和干筋期;变黄前中期(40.0℃前)采用低温中高湿慢烤变黄,变黄中后期(40.0℃~42.0℃)采用中低湿慢升温变黄,适当延长变黄阶段时间,定色期(42.1℃~55.0℃),采用中低湿慢升温定色,干筋阶段(55.1℃~70.0℃),采用中高湿快速干筋。本发明方法对正常成熟和干旱气候条件下成熟的烟叶及装烟量小、装烟密度低、保湿性不佳的烤房均适用。采用该烘烤工艺烤烟,可降低青杂烟比例,能够提高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构,提高烟叶油分,改善烟叶香气品质,适用于烟草种植和加工企业。
【专利说明】一种烤烟散叶烘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烤烟散叶烘烤方法,属于烤烟种植与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烟叶烘烤エ艺一般是指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烟叶变化进程、温度、湿度及时间的控制指标和技术措施。散叶烘烤是一种简约化密集烘烤技术,始于I960年Johnson等的研究。目前,散叶烘烤是国外烤烟烘烤的ー种重要形式,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其主要是集装箱散叶烘烤。同时散叶烘烤也是我国烤烟烘烤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散叶烘烤试验研究始于2001年,至今已有13年的发展历史。2002?2012年,贵州省对散叶烤房及散叶烘烤エ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通过了烤烟散叶堆积烘烤エ艺规程(DB52/T 666-2010)和技术规程(DB52/T 665-2010)两个地方标准。2013年,贵州烟草商业主持制定了行业标准《烤烟散叶烘烤技术规程》(YC/T 457— 2013)。自2012年以来,散叶烘烤在全国进行了大面积地推广应用,但由于地域及生态气候、技术等多种问题,推广效果不是十分的理想。尤其是遇到干旱气候条件、装烟量不足和烤房保湿不佳的情況,烤后烟叶易出现青杂烟,香气不足,烟叶品质下降的现象。
[0003]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制定的散叶密集式烤房烘烤エ艺(CN101116461,散叶密集式烤房烘烤エ艺,中国)是ー种采用阶段式升温进行烟叶烘烤的エ艺,以不低于每小时TC的速度升温,在烘烤各阶段稳温烘烤;整个烤烟烘烤过程采用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该エ艺解决了烟叶烤透率差、叶片薄、不收张和烤坏烟的问题。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发明了一种散叶堆积式烤烟房及其烟叶烘烤方法(CN1676044,ー种散叶堆积式烤烟房及其烟叶烘烤方法,中国),该烤房设备成本低,温差小,用エ少,烟叶质量好,产值高。此外,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还发明了一种烤烟散叶烘烤“三阶梯七步法”(201210327964.8,烤烟散叶烘烤“三阶梯七步法”,中国),七个步骤中变黄阶段为前三步,定色阶段为中间两步,干筋阶段为最后两步,将各个阶段的温、湿度进行量化,部分阶段的时间也进行量化,使复杂的散叶烘烤技术最大限度的简单化。
[0004]2012年,遵义市烟草公司绥阳县分公司发明了八步式和十步式操作散叶堆积烤香的エ艺(201210409898.9,在烟叶烘烤控制器上采用八步式操作散叶堆积烤香的エ艺,中国;201210418875.4,一种在烟叶烘烤控制器上采用十步式操作散叶堆积烤香的エ艺,中国),通过烘烤使烟叶在变黄期形成致香物质的原始物质,在定色后期使香气原始物质形成充裕的致香物质,在干筋期使烟筋快速干燥,保持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
[0005]前面叙述的散叶烘烤エ艺,对于正常成熟的烟叶,尤其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成熟采收的烟叶及在装烟量不足和烤房保湿不佳的情况下,部分烟叶由于变黄程度不够,存在烤青的现象,降低烤后烟叶品质和效益。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了ー种低温慢变黄散叶烘烤方法,能够有效延长烟叶寿命和变黄时间,降低烤后青杂烟比例,改善烟叶外观质量,提高烟叶品质;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烤烟散叶烘烤方法,该烘烤分为四个时期:
(1)变黄前中期:烤房点火后,以1°C/h的升温速度升至34.(TC~35.(TC,控制湿度为33.(TC~35.(TC,稳温20~25 h,至观察层烟叶变黄4~6成;然后,以1°C/h的升温速度升至38.(TC,湿度为34.(TC~36.(TC,稳温烘烤15~25 h,至观察层烟叶变黄7~9成;
(2)变黄中后期:以1°C/2h~3h的升温速度升至40.(TC,湿度为32.(TC~34.(TC,稳温烘烤10~15 h,至观察层烟叶黄片青筋;然后以1°C /2h~3h的升温速度升至42.(TC,湿度为32.(TC~34.(TC,稳温烘烤10~20 h,至观察层烟叶全黄塌架、烟叶1/4~1/3主脉变白、发亮,之后转入定色期;
(3)定色期:烤房温度从42.(TC开始升高,每次升高幅度为2°C~4°C,升温速度为10C /2h~3h,阶段稳温时间为2~4 h ;其中,温度在45.(TC~47.(TC之间时,稳温烘烤至烟叶主筋变白、发亮,叶尖干燥;温度在53.(TC~55.(TC之间稳温烘烤至叶片干燥;定色期温度为42.1°C~48.(TC时,湿度为32.(TC~34.(TC;定色期温度为48.1°C~55.(TC时,湿度为 34.(TC ~36.(TC ;
(4)干筋期:烟叶变化达到定色期烟叶变化要求后,干球温度从55.(TC开始升高至70.(TC,升温速度为1°C~2V /h,分别在60.00C>65.(TC稳温烘烤4~6 h,70.0°C稳温烘烤至全炉烟叶主脉全干;干筋期湿度为37.(TC~40.(TC。
[0008]其烘烤采摘的烟叶为成熟烟叶。
[0009]定色期,在湿度过大的情况下,要利用強制调风板进行排湿,強制调风板最大打开面积为二分之一。
[0010]烘烤操作采用烤烟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温湿度自控仪控制精度:干球温度为±1.0°c,湿球温度为±0.5°C之内。
[0011]杜绝烘烤过程中出现大幅降温(≥5.(TC /h)或升温(≥5.(TC /h)或停电、降温时间过长(≥I h)的现象。
[0012]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在烟叶成熟时采烤,烘烤阶段共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变黄前中期、变黄中后期、定色期和干筋期,变黄前中期采用低温中高湿慢烤变黄,变黄中后期采用中低湿慢升温变黄,定色期采用中低湿慢升温定色,干筋期采用中高湿快速干筋,延长变黄前中期(34.(TC~38.0 V )和变黄中后期(40.(TC~42.(TC )及定色期(45.(TC~
47.00C>53.(TC~55.(TC)稳温烘烤时间;与其他烘烤エ艺相比,变黄前中期采用低温中高湿慢烤变黄有利于保持烟叶的活体状态,延长烟叶寿命,使烟叶色素降解酶活性保持更长的时间,有利于烟叶质体色素、淀粉等大分子物质的充分降解和转化,降低青烟比例。变黄中后期采用中低湿慢升温变黄,一方面保持烟叶的酶活性,使烟叶继续变黄,另ー方面,适当排湿,降低烟叶水分含量,抑制烟叶内棕色化反应酶的活性,防止烟叶变坏。定色期采用中低湿慢升温定色,甚至采用強制调风板进行排湿,这对于散叶烘烤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散叶烘烤装烟密度较大,在定色期需要大量排湿时,必须降低湿球温度,才能使烟叶内氧化还原酶活性处于ー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保证烟叶的正常烘烤。干球温度45.(TC~47.(TC稳温烘烤,有利于烟叶主筋变白、发亮;53.(TC~55.(TC是香气物质生成的关键温度点,该阶段稳温烘烤有利于生成更多的香气物质。该密集烘烤エ艺变黄前中期操作原理类似于过去的普通烤房烘烤,采用低温慢变黄;定色期和干筋期根据烟叶内在生理生化变化和烟叶品质形成需要制定相应的烘烤温湿度策略,有利于烟叶内在物质的充分降解和转化,有利于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降低青杂烟比例,提高烟叶的香吃味。
[0013]解决了烤烟散叶烘烤烤后烟叶变黄程度不够,青杂比例较高,香气不足的问题,对正常成熟的烟叶,尤其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成熟的烟叶,以及保湿性不佳的烤房、烤房装烟量小和装烟密度低的情况均适用。该方法具有客观的温湿度和烘烤时间条件,能够量化烘烤进程,而且容易操作和掌握。采用该方法进行散叶烘烤,烤后烟叶颜色均匀一致,色度好,油分多,香气足;适用于烟草种植和加工企业。
[0014]以下是采用本烘烤方法的实际烘烤情况及效果。
[0015]实例1、2011_2012年在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福泉烤烟基地进行了烤烟成熟采收烤箱烘烤试验。由于气候条件较为干早,常规烘烤效果不佳。在试验烤箱按照该方法进行散叶烘烤,结果表明,烤后烟叶青杂烟比例明显降低,上等烟增加6.46%,均价提高1.02元/kg,烟叶香吃味明显提尚。
[0016]实例2、2012年在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福泉烤烟基地进行了烤烟成熟采收散叶烘烤试验。采用标准化密集烤房,烘烤阶段共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变黄前中期、变黄中后期、定色期和干筋期,变黄前中期采用低温中高湿慢烤变黄,变黄中后期采用中低湿慢升温变黄,定色阶段采用中低湿慢升温定色,干筋阶段采用中高湿快速干筋。以常规散叶采烤方式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进行采收烘烤的烟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佳,上等烟比例增加5.14%,均价提闻0.86兀/kg,烟叶品质明显提闻。
[0017]实例3、2013年在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开阳龙岗烤烟基地进行了烤烟成熟采收烘烤试验。该年气候条件较为干早,烤后烟叶易出现青杂烟比例较高的现象。于是,以常规烟叶成熟度采烤方式作为对照,进行了烤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进行采收烘烤的烟叶,烤后烟叶上等烟增加5.72%,均价提高0.96元/kg,烟叶香吃味明显提高。
[0018]同时为体现出本烘烤方法与其它烘烤方法相比的优越性, 申请人:分别对以下几种的烘烤エ艺进行比较测试,其烘烤所用烟叶为同一产区、同一品种、同一部位的成熟烟叶,试验结果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烤烟散叶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烘烤分为四个时期: (1)变黄前中期:烤房点火后,以l°c/h的升温速度升至34.(TC~35.(TC,控制湿度为33.(TC~35.(TC,稳温20~25 h,至观察层烟叶变黄4~6成;然后,以1°C/h的升温速度升至38.(TC,湿度为34.(TC~36.(TC,稳温烘烤15~25 h,至观察层烟叶变黄7~9成; (2)变黄中后期:以1°C/2h~3h的升温速度升至40.(TC,湿度为32.(TC~34.(TC,稳温烘烤10~15 h,至观察层烟叶黄片青筋;然后以1°C /2h~3h的升温速度升至42.(TC,湿度为32.(TC~34.(TC,稳温烘烤10~20 h,至观察层烟叶全黄塌架、烟叶1/4~1/3主脉变白、发亮,之后转入定色期; (3)定色期:烤房温度从42.(TC开始升高,每次升高幅度为2°C~4°C,升温速度为10C /2h~3h,阶段稳温时间为2~4 h ;其中,温度在45.(TC~47.(TC之间时,稳温烘烤至烟叶主筋变白、发亮,叶尖干燥;温度在53.(TC~55.(TC之间稳温烘烤至叶片干燥;定色期温度为42.1°C~48.(TC时,湿度为32.(TC~34.(TC;定色期温度为48.1°C~55.(TC时,湿度为 34.(TC ~36.(TC ; (4)干筋期:烟叶变化达到定色期烟叶变化要求后,干球温度从55.(TC开始升高至70.(TC,升温速度为1°C~2V /h,分别在60.00C>65.(TC稳温烘烤4~6 h,70.0°C稳温烘烤至全炉烟叶主脉全干;干筋期湿度为37.(TC~40.(T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烟散叶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烘烤采摘的烟叶为成熟烟叶。`
【文档编号】A24B3/10GK103598669SQ201310566875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武圣江, 谢已书, 涂永高, 李国彬, 李德仑, 韦克苏, 姜均, 潘文杰, 赵会纳, 陈丽莉, 陈波, 何忠矿, 张琳鋆 申请人: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