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179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肩带胸罩。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市面上常见的胸罩结构如图1所示,都是利用在胸罩10内侧制作的夹层101来内置衬垫11,而利用该衬垫11的厚度来产生扩大效果,上述之常见的胸罩结构是目前市面上的主力产品;但是,由于随着女性服装的变化愈来愈多,此种常见的胸罩结构使用时仍会有下述待改进之缺陷其一,在胸罩10内侧置衬垫11虽然有集中、扩大的效果,但衬垫11却也有形状不自然、容易产生明显线条的问题,更因单纯使用衬垫11有厚度、透气性上的限制,因此,上述产品仍待后续研发改良;其二,上述胸罩结构完全无法防水透湿,若是胸罩10被水透湿后,女性使用者内部衬垫11外形及身体曲线都会立即显露,造成使用者当场十分尴尬的状况;其三,在胸罩10内侧置衬垫11的扩大方式必须使用肩带,否则根本无法支撑向内凸出抵顶的衬垫11,但是现今女性服装快速变化下,使用者对于无肩带胸罩的需求却是愈来愈高。
前述问题正是目前无肩带胸罩在市场上迅速成长的主因;而现今之无肩带胸罩多半采用整块的硅胶或全面式无透气胶着层材质制作,且其胶黏于人体皮肤表面;虽然整块的硅胶或全面式无透气胶着层具有无肩带、易扩大、形状自然的优点,但却也有胶黏于人体皮肤表面造成重量负荷、不透气、胶黏皮肤处不舒适的缺陷。
因此,如今的无肩带胸罩研发方向也已朝向具有『健胸扩大功能』、『透气佳』、『形状自然』等要求前进,而以上目标也是本案实用新型人研发本案结构的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无肩带胸罩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更佳的透气性、更佳的防水透湿性、能增加对人体细胞导电活化抗菌机能的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其包括有一外织物层、一内里层、一内织物层及胶着层,且由外而内依序定位而成;其创新点在于该胶着层胶黏密合于人体皮肤表面,且该胶着层并未布满内织物层而预留有透气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该外织物层与内织物层间最好设有防水透湿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技术方案,该防水透湿膜旁最好增设有第二内里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优选技术方案,复数个胶着层最好对应人体胸部曲线排列成预设图案,且胶着层依需求可预设凸起厚度,并在各胶着层彼此间隔预留有透气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应用透湿贴合技术及复数个胶着层于该内织物层表面排列成图案,而让胶着层可以对应胶合伏贴于人体上,且该胶着层并未布满内织物层而预留有透气区;运用上述胶着层黏贴人体可让本实用新型无肩带使用,且该透气区具有更佳的透气性,故本实用新型确实是具透气功能的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由外而内依序为一外织物层、一内里层、一防水透湿膜、一内织物层及复数个胶着层,该防水透湿膜对应间隔在外织物层及内织物层间,让水份无法进入、内部仍保透气、吸汗及干燥效果,故本实用新型具有更佳的防水透湿性。
再有,本实用新型以具备导电、活化细胞及抗菌效果的材料制作该外织物层、内织物层及内里层;运用上述外织物层、内织物层及内里层能增加对人体细胞导电活化抗菌的机能。

图1为常见的胸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实施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剖视图。
其中10为胸罩;101为夹层;11为衬垫;20为外织物层;30为内里层;40为防水透湿膜;50为内织物层;60为胶着层;70为第二内里层;A为透气区;B为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由外而内依序为一外织物层20、一内里层30、一防水透湿膜40、一内织物层50及复数个胶着层60共同组成,其中该外织物层20以具备导电活化抗菌、透气效果的织物材料制成,该外织物层20的形状对应人体胸部;该内里层30以PU聚氨酯、硅胶Silicone或泡沫材料制成,该内里层30定位在该外织物层20对应人体胸部的一侧表面上;该防水透湿膜40以可透气却不透水的材料制成,该防水透湿膜40对应定位在该内里层30对应人体胸部的一侧表面上,且各层之间采透湿贴合方式黏着;该内织物层50以具备导电活化抗菌、透气效果的织物材料制成,该内织物层50对应定位在该防水透湿膜40对应人体胸部的一侧表面上,且内织物层50的凹陷表面供人体胸部容置靠抵;该胶着层60以硅胶Silicone或医用黏着剂制作而成,各胶着层60对应人体胸部曲线排列成预设的图案具设计图案加强视觉观感,胶着层60依需求可预设厚度,且复数个胶着层60胶黏密合在人体胸部表面上,另胶着层60未完全布设于该内织物层50表面,在各胶着层60彼此间隔预留有透气区A,该透气区A供空气通过该内织物层50之用;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与功效。
如图4所示,当使用者在人体胸部B上穿戴本实用新型的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时,使用者仅需利用未布满于内织物层50的胶着层60就可以将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密合贴附在胸部B之上,同时运用各胶着层60对应人体胸部曲线排列成预设的图案,且胶着层60依需求可预设厚度,故复数个胶着层60对应人体胸部B会托高形成扩大及集中效果,让本实用新型不但可无肩带使用,且利用软质的胶着层60产生自然的人体曲线及扩大托高机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确实是一种十分实用的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
最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复数个胶着层60虽然都定位在该内织物层50伏贴人体胸部的表面,但是胶着层60未完全布设于该内织物层50表面,故利用该胶着层60彼此间隔预留的透气区A可供空气通过该内织物层50,藉此,本实用新型不会产生以往无肩带胸罩产品不透气及重负荷的问题,而且能在保持扩大效果之下维持良好的透气性。
当本实用新型被水泼到时,例如雨天,由于雨水会透湿使用者的衣服进入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此时,由于防水透湿膜40定位在该内里层30及内织物层50间,且该防水透湿膜40以可透气却不透水的材料制成,故本实用新型不会让水份进入内织物层50,而让使用者在被水透湿后仍然放心使用,不会有胸部B曲线显露或胶着层60形状显露的尴尬状况发生。
接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外织物层20及内织物层50以具备导电、活化细胞及抗菌效果的材料制成,且内织物层50直接供人体胸部容置靠抵,故本实用新型可运用该外织物层及内织物层增加对人体导电、活化细胞及抗菌的机能。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在该防水透湿膜40一侧再定位一层第二内里层70,第二内里层70以PU聚氨酯、硅胶Silicone或特殊泡沫材料制成,该第二内里层70同样定位在该内里层30及内织物层50间,藉此第二内里层70可以增加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的舒适性及扩大效果。
最后,如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将该防水透湿膜40去除,虽防水效果较差,但仍然无损该外织物层及内织物层增加对人体导电、活化细胞及抗菌的机能,也不影响胶着层60无肩带、扩大及透气机能。
权利要求1.一种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其包括有一外织物层、一内里层、一内织物层及胶着层,且由外而内依序定位而成;其特征在于该胶着层胶黏密合于人体皮肤表面,且该胶着层并未布满内织物层而预留有透气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其特征是该外织物层与内织物层间设有防水透湿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其特征是该防水透湿膜旁增设有第二内里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其特征是该胶着层以硅胶或医用黏着剂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其特征是该内里层以PU聚氨酯、硅胶或特殊泡沫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其特征是复数个胶着层对应人体胸部曲线排列成预设图案,且胶着层依需求可预设凸起厚度,并在各胶着层彼此间隔预留有透气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其特征是复数个胶着层对应人体胸部曲线排列成预设图案,且胶着层依需求可预设凸起厚度,并在各胶着层彼此间隔预留有透气区。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其特征是该第二内里层以PU聚氨酯、硅胶或特殊泡沫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透湿、防风保暖及健胸扩大效果良好的无肩带式防水透湿胸罩,其由外而内依序为一外织物层、一内里层、一防水透湿膜、一内织物层及复数个胶着层,该防水透湿膜对应间隔在外织物层及内织物层间,各层之间采透湿贴合方式黏着,且复数个胶着层设计排列在该内织物层表面,该胶着层具设计图案加强视觉观感,且其伏贴密合于人体,而该胶着层并未布满内织物层而预留有透气区,另以具备导电、活化细胞及抗菌效果的材料制作该外织物层、内织物层及内里层。本实用新型不但可无肩带使用,且具有更佳的防水透湿性、防风保暖性及健胸效果,更运用该外织物层、内织物层及内里层增加对人体细胞导电、活化细胞及抗菌的机能。
文档编号A41C3/06GK2860133SQ200520044900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9日
发明者王智生 申请人:上海优天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