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折头机织发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346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折头机织发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制品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折头机织发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机织发帘受到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制约,产品存在以下缺陷生产的机织发帘带有折头,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折头出现上下翘毛,不仅影响了外观美观度,而且还会刺激头皮,使人产生不舒适感。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佩戴舒适、 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增加产值的无折头机织发帘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机织发帘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在机织发帘工作台上按照假发发帘的运动方向,依次安装有将假发发把拍齐的一头均勻送入其头部砸线部位的双针机,对砸线的折头进行折边的第一道折边机和第二道折边机,在第二道折边机后面设置有对经过二次折边后的二次折边面与发帘面之间加入帘子胶的胶盒,在双针机和第一道折边机之间假发发帘路径上安装有将折头剪掉的推子、剪刀或刀片。所述双针机用于将假发发把拍齐的一头留头处用帘子线砸出间距为6mm的两道砸线,将发把固定成发帘,形成留头一头为折头的发帘。所述推子、剪刀或刀片用于将所述折头剪掉,使假发发把留头的一头整齐。所述第一道折边机根据所述两道砸线间的距离用于将两道砸线部位对齐,并朝一侧对折。所述第二道折边机用于将第一道折边机折边后的发帘再朝第一次折边相同的方向再次对齐向内对折。在双针机和推子、剪刀或刀片之间安装有折边支架,用于将发帘折头翘起。在双针机和推子、剪刀或刀片之间还安装有动力驱动的胶轮,发帘位于该胶轮与底板之间,靠胶轮的转动驱动发帘向前运动。在第二道折边机和胶盒之间也安装有动力驱动的胶轮,发帘位于该胶轮与底板之间,靠胶轮的转动驱动发帘向前运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步骤生产出的发帘,经过上述多重工序的处理后,外形简洁美观,制成头套时戴着更舒适,假发显得更自然逼真,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值、增加利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折头机织发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折头机织发帘的示意图。图1中1机织发帘工作台,2双针机,3第一道折边机,4第二道折边机,5推子、剪刀或刀片,6胶轮,7折边支架,8胶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无折头机织发帘装置,包括机织发帘工作台1,在机织发帘工作台1上按照假发发帘的运动方向,依次安装有将假发发把拍齐的一头均勻送入其头部砸线部位的双针机2,对砸线的折头进行折边的第一道折边机3和第二道折边机4,在第二道折边机后面设置有对经过二次折边后的二次折边面与发帘面之间加入帘子胶的胶盒8,在双针机和第一道折边机之间假发发帘路径上安装有将折头剪掉的推子、剪刀或刀片5。所述双针机2用于将假发发把拍齐的一头留头处用帘子线砸出间距为6mm的两道砸线,将发把固定成发帘,形成留头一头为折头的发帘。所述推子、剪刀或刀片5用于将所述折头剪掉,使假发发把留头的一头整齐。所述第一道折边机3根据所述两道砸线间的距离用于将两道砸线部位对齐,并朝一侧对折。所述第二道折边机4用于将第一道折边机折边后的发帘再朝第一次折边相同的方向再次对齐向内对折。在双针机2和推子、剪刀或刀片5之间安装有折边支架7,用于将发帘折头翘起。在双针机2和推子、剪刀或刀片5之间还安装有动力驱动的胶轮6,发帘位于该胶轮6与底板之间,靠胶轮6的转动驱动发帘向前运动。在第二道折边机4和胶盒8之间也安装有动力驱动的胶轮6,发帘位于该胶轮与底板之间,靠胶轮的转动驱动发帘向前运动。所述双针机、第一道折边机和第二道折边机统称为三联机,本申请所用三联机为市售上工申贝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上工牌三联机或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捷牌三联机。利用本使用新型进行无折头机织发帘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 首先对一把假发进行打发,把假发一头拍齐,另一头为自然幅度;步骤2 将步骤1得到的假发发把拍齐的一头均勻地送入双针机,按要求将假发发把拍齐的一头留头,双针机用帘子线在离发把拍齐一头12. 7mm-25. 4 mm的位置砸出间距为 6mm的两道砸线,将发把固定成发帘,形成留头一头为长12. 7mm_25. 4 mm折头的发帘;步骤3 将步骤2排好的发帘通过设置在双针机和第一道折边机之间的折边支架将发帘折头翘起;步骤4 将步骤3翘起折头的发帘通过设置在双针机和第一道折边机之间的用于将折头剪掉的推子、剪刀或刀片,推子、剪刀或刀片将所述折头剪掉12.7mm-25.4 mm,使假发发把留头的一头整齐;步骤5 将步骤4处理后的发帘通过第一道折边机,根据所述两道砸线间的距离靠第一道折边机将两道砸线部位对齐,并用折边辅助支架朝一侧对折;步骤6 将步骤5折边后的发帘经过第二道折边机,将砸线部位再朝步骤4折边相同的方向再次对齐向内对折,再次对齐向内对折是以发帘的边沿为准向内翻转对折;步骤7 将步骤6经过二次折边后的发帘经过胶盒将二次折边面与发帘面之间加入帘子胶,帘子胶位于砸线部位与发帘面之间,使得排好的发帘与砸线凝固到一起,得到无折头机织发帘。在步骤1之前还对假发原材料进行选料一排发一漂发一染色一水洗一浸泡药剂一脱水一烘干一打发一排发后得到发把,打发时一头要拍齐,另一头为自然幅度。[0028]步骤7 将步骤6经过二次折边后的发帘经过胶盒将二次折边面与发帘面之间加入帘子胶,帘子胶位于砸线部位与发帘面之间,使得排好的发帘与砸线凝固到一起,得到无折头机织发帘。在步骤1之前还对假发原材料进行选料一排发一漂发一染色一水洗一浸泡药剂一脱水一烘干一打发一排发后得到发把,打发时一头要拍齐,另一头为自然幅度。一种无折头机织发帘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 首先对一把假发进行打发,把假发一头拍齐,另一头为自然幅度;步骤2 将步骤1得到的假发发把拍齐的一头均勻地送入双针机,按要求将假发发把拍齐的一头留头,双针机用帘子线在离发把拍齐一头12. 7mm-25. 4 mm的位置砸出间距为 6mm的两道砸线,将发把固定成发帘,形成留头一头为长12. 7mm_25. 4 mm折头的发帘;步骤3 将步骤2排好的发帘通过设置在双针机和第一道折边机之间的用于将折头剪掉的推子、剪刀或刀片,推子、剪刀或刀片将所述折头剪掉12. 7mm-25. 4 mm,使假发发把留头的一头整齐;步骤4 将步骤3处理后的发帘通过第一道折边机,根据所述两道砸线间的距离靠第一道折边机将两道砸线部位对齐,并用折边辅助支架朝一侧对折;步骤5 将步骤4折边后的发帘经过第二道折边机,将砸线部位再朝步骤4折边相同的方向再次对齐向内对折,再次对齐向内对折是以发帘的边沿为准向内翻转对折;步骤6 将步骤5经过二次折边后的二次折边面与发帘面之间加入帘子胶,帘子胶位于砸线部位与发帘面之间,使得排好的发帘与砸线凝固到一起,得到无折头机织发帘。在步骤1之前对假发材料进行选料一排发一漂发一染色一水洗一浸泡药剂一脱水一烘干一打发一排发后得到发把,打发时一头拍齐,另一头为自然幅度。
权利要求1.一种无折头机织发帘装置,包括机织发帘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在机织发帘工作台上按照假发发帘的运动方向,依次安装有将假发发把拍齐的一头均勻送入其头部砸线部位的双针机,对砸线的折头进行折边的第一道折边机和第二道折边机,在第二道折边机后面设置有对经过二次折边后的二次折边面与发帘面之间加入帘子胶的胶盒,在双针机和第一道折边机之间假发发帘路径上安装有将折头剪掉的推子、剪刀或刀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折头机织发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针机用于将假发发把拍齐的一头留头处用帘子线砸出间距为6mm的两道砸线,将发把固定成发帘,形成留头一头为折头的发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折头机织发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子、剪刀或刀片用于将所述折头剪掉,使假发发把留头的一头整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折头机织发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折边机根据所述两道砸线间的距离用于将两道砸线部位对齐,并朝一侧对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折头机织发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道折边机用于将第一道折边机折边后的发帘再朝第一次折边相同的方向再次对齐向内对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折头机织发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双针机和推子、剪刀或刀片之间安装有折边支架,用于将发帘折头翘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折头机织发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双针机和推子、剪刀或刀片之间还安装有动力驱动的胶轮,发帘位于该胶轮与底板之间,靠胶轮的转动驱动发帘向前运动,在第二道折边机和胶盒之间也安装有动力驱动的胶轮,发帘位于该胶轮与底板之间,靠胶轮的转动驱动发帘向前运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折头机织发帘装置,包括机织发帘工作台,在机织发帘工作台上按照假发发帘的运动方向,依次安装有将假发发把拍齐的一头均匀送入其头部砸线部位的双针机,对砸线的折头进行折边的第一道折边机和第二道折边机,在第二道折边机后面设置有对经过二次折边后的二次折边面与发帘面之间加入帘子胶的胶盒,在双针机和第一道折边机之间假发发帘路径上安装有将折头剪掉的推子、剪刀或刀片,生产出的发帘外形简洁美观,制成头套时戴着更舒适,假发显得更自然逼真,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值、增加利润。
文档编号A41G3/00GK202122165SQ201120229449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日
发明者赵见栓 申请人:许昌恒源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