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用基体和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1084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手套用基体和手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在穿戴在手上时迅速地吸起在手的表面产生的汗等水分而不易在手的表面残留水分的手套用基体和手套。



背景技术:

在工厂中的制造作业、农作业、园艺、轻体力劳动、工程作业、烹饪作业等各种情景中使用各种各样的手套。手套保护作业人员的手,并且使作业有效率。在此,手套存在像工作手套那样编织纤维而成的种类和以气密性、防水性为目的采用橡胶、树脂的种类。

后者的由橡胶、树脂构成的手套在最优先考虑气密性、防水性的情况下使用。这样的仅由橡胶、树脂等的层构成的手套的气密性、防水性较高,但几乎无法吸收在手的表面产生的水分。因此,穿戴手套的使用者感到由闷热感等引起的不适。这样的仅由橡胶、树脂等的层构成的手套在与应对穿戴感、不适感等相比需要最优先考虑气密性、防水性的情况下使用。例如使用于在食品工厂、烹饪作业、水产加工厂等的作业用途。

另一方面,也存在由利用纤维制制造的基体构成的手套。这样的利用纤维制制造的基体直接作为手套使用的手套可理解为所谓的工作手套这样的手套。这样的仅由纤维制的基体构成的手套在不需要最优先考虑气密性、防水性的情况下使用。当然,由于是仅由纤维制的基体构成的手套,因此,除了穿戴感较好之外,透气性也较佳,也能够减轻穿戴它进行作业过程中的闷热感等。

此外,也存在对这样的利用纤维制制造的基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施加了覆膜的手套。由于是纤维制的基体,因此,穿戴着的情况下的穿戴感较佳。在仅由橡胶、树脂的层构成的手套的情况下,由于该橡胶、树脂的层直接接触到手的表面,因此,穿戴感并不好。相对于此,对纤维制的基体施加了覆膜的手套由于在使用时纤维制的基体与手的表面接触,因此,穿戴感较佳。

这样,为了在优化穿戴感的同时提高作业性,也使用对纤维制的基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施加覆膜的手套。施加于表面的覆膜有时也具有用于提高把持力的功能、结构,有时也具有用于提升防水性、气密性的功能、结构。为了实现在仅利用这样的纤维制的基体无法实现的把持力的提升、气密性和防水性的提升、其他的功能,对纤维制的基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施加覆膜。

这样仅由纤维制的基体构成的手套在更优先考虑穿戴感、使用感的情况下使用。特别是在不需要利用纤维制的基体能够实现的程度以上的把持力、气密性、防水性等的情况下,使用仅是纤维制的基体的手套。

或者,在既想维持穿戴感、使用感又想实现仅利用纤维制的基体难以实现的把持力、气密性、防水性等的情况下,使用对纤维制的基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施加了覆膜的手套。

这样,在存在各种各样的结构的手套中,也能够使用以纤维制的基体为基础的手套。在这样的以纤维制的基体为基础的手套中,穿戴在手上时也会覆盖手的表面。因此,即便是以纤维制的基体为基础的手套,也存在穿戴时手表面的汗等水分产生不适感(闷热感)的问题。

提出了几种用于减轻作为这样的手套的基础的纤维制的基体在穿戴时的不适感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专利公开WO2004-0410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7950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用新型注册303840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通过做成表露在手套的表面的丝束条和表露在里面的丝束条实质上不同且表面与里面的吸水扩散面积之比为1.3以上的手套,能够使来自皮肤的汗迅速地从手套内侧移动到外侧而蒸腾到大气中,能够大幅度地减轻手套穿戴者的闷热感。其结果,即使在长时间穿戴手套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穿戴舒适性优异的手套。为此,公开了一种这样的纤维制手套:优选将表露在手套的表面的丝束条和表露在里面的丝束条中的任一个丝束条的纤维孔隙率设为88%~98%,而且优选为其中一者主要由单丝卷缩纱构成,另一者主要由棉纱线构成。

专利文献1的手套就纤维制手套而言,将纤维制手套的表面(外侧)的吸水扩散面积设为纤维制手套的里面(内侧)的吸水扩散面积的1.3以上。公开了一种通过该吸水扩散面积在外侧较高,能够使手汗从手套的内侧到移动外侧而减轻闷热感的手套。

但是,穿戴手套的情况下的闷热感等不适感很大程度缘于汗等手的表面的水分残留在手的表面。专利文献1的手套是与手的表面接触的内侧的吸水扩散面积低于外侧的结构。因此,专利文献1的手套存在内侧的吸水性相对较低、无法充分地吸干手的表面的水分的问题。其原因在于,通过吸水扩散面积在外侧高于内侧,手套整体的吸水能力中的、与手的表面接触的内侧的吸水性相对较差。

此外,与手的表面接触的内侧的将吸收到的水分扩散的扩散能力与手套的外侧相比也相对地较低。因此,手套的内侧所吸收到的水分难以扩散,易于停留在吸水的部位。其结果,存在在易于出汗的部分等吸收的汗总是残留在相同的部位的不适感。由于这样手套的内侧无论是吸水性还是扩散性都相对地低于外侧,难以发挥充分地吸收手的表面的水分并将其放出到外部的机理。基于这些结果,专利文献1的手套具有闷热感等不适感的减轻不充分的问题。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手套,其特征在于,利用编织手段添纱编织防水性纤维纱2和吸水性纤维纱3,在外部面4整体露出防水性纤维纱2,并且在内部面5整体露出吸水性纤维纱3。

专利文献2的目的在于,针对纤维制的手套通过在内侧露出吸水性纤维而吸起手的表面的水分。

但是,由于手套的表面由防水性纤维构成,因此,存在手套的内侧的从手的表面吸起的水分停留在手套内部的问题。若吸起来的水分停留在手套内部,则手套整体产生闷热感,存在无法减轻穿戴时的不适感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手套,其中,手套10是聚丙烯的针织物的内层12和丝的针织物的外层14的两层结构。在与皮肤接触的内侧设置非吸水性纤维(聚丙烯)的内层12,在其外侧设置吸水性纤维(丝)的外层14而做成两层结构。在该手套10中,内层12的聚丙烯不会包含或者保持水分,但外层14的丝吸收来自汗、外部空气的水分。但是,由于外层14和皮肤不直接接触,因此,外层14不会过度吸收水分而使皮肤过于干燥。因而公开的是,如果使用该手套10则皮肤也不会过于干燥而导致皮肤皲裂的手套。

专利文献3与专利文献2相反,与手的表面接触的手套的内侧是非吸水性纤维,手套的外侧是吸水性纤维。其结果,其目的在于,即使在外部空气干燥的情况下,手套也能够吸收大气中的水分而提高手套整体的湿度。

但是,由于手套的内侧的吸水性理所当然地较低,因此,无法吸收手的表面的水分。其结果,存在穿戴时的手的闷热感升高、无法减轻不适感的问题。

这样,以以往技术的纤维制的基体为基础的手套存在无法充分地减轻由手的表面的水分引起的闷热感等不适感的问题。例如具有这样的问题:即使手套的内侧吸收手的表面的水分,手套整体也会残留水分,无法充分地减轻闷热感。或者,具有无法充分地吸收手的表面的水分的问题。

此外,在对专利文献1~3所公开的以往技术的纤维制的手套的表面施加了覆膜的情况下,更是存在闷热感残留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手套用基体和手套,即无论是仅由纤维制的基体构成的手套还是对表面施加了覆膜的手套,都能够提高手的表面的水分的吸水性,并且将水易于从手套整体放出到外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手套用基体为纤维制,并具有手的形状,其中,

手套用基体的主要在内侧露出的第1纤维的吸水性高于手套用基体的主要在外侧露出的第2纤维的吸水性,第1纤维在内侧吸收手的表面的水分并使其移动到第2纤维,第2纤维使从第1纤维移动来的水分主要在面方向上移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手套用基体与手的表面接触的内侧的吸水性相对地高于外侧。其结果,能够在穿戴时在早期且可靠地吸收手的表面的水分。利用该吸收,难以在手的表面残留水分,能够减轻不适感。

此外,由于本发明的手套用基体的内侧的吸水性高于外侧的吸水性,因此,在手套用基体整体中,与垂直方向相比易于产生沿平面方向的水分移动。利用该沿平面方向的水分移动,手套用基体整体中的水分扩散,能够进一步减轻不适感。此外,在平面方向的水分移动过程中,能够从手套用基体的表面向外部空气放出水分。伴随该放出,手套用基体能够减轻闷热感等不适感。

并且,利用该平面方向上的水分移动、扩散,即使在对手套用基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施加覆膜而做成手套的情况下,水分也会移动到手腕等的覆膜的分界。其结果,即使是由覆膜覆盖的手套,手套用基体所吸收到的水分也能够在平面方向上移动而从覆膜的分界被放出到外部。利用该放出,即使在施加了覆膜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手套用基体也能够减轻闷热感等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手套用基体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手套用基体的水分移动的机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手套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手套的后视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添纱编织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交捻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手套用基体是具有手的形状的纤维制手套用基体,其中,手套用基体的主要在内侧露出的第1纤维的吸水性高于手套用基体的主要在外侧露出的第2纤维的吸水性,第1纤维在内侧吸收手的表面的水分并且使其移动到第2纤维,第2纤维使从第1纤维移动来的水分主要在面方向上移动。

利用该结构,手套用基体能够在早期吸收手的表面的水分,将吸收的水分扩散放出。利用该第1纤维的机理和第2纤维的机理的组合能够维持减轻手的表面的水分的状态,能够减轻闷热感。

在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手套用基体中,在第1技术方案基础上,第1纤维的吸水性相对于第2纤维的吸水性为2.0~37.5。

利用该结构,手套用基体的主要在内侧露出的第1纤维能够利用相对较高的吸水性有效率地吸收手的表面的水分。结果,易于维持手的表面没有水分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的手套用基体中,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基础上,吸水性包含每单位面积的吸水量或者每单位体积的吸水量。

利用该结构,第1纤维的吸水性较高。

在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的手套用基体中,在第1~第3中任一个技术方案基础上,第1纤维在内侧使从手的表面吸收到的水分主要沿大致垂直方向移动而移动到第2纤维。

利用该结构,第1纤维能够有效率地吸收手的表面的水分,使手的表面不易残留水分。

在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的手套用基体中,在第1~第4中任一个技术方案基础上,第2纤维在外侧使从第1纤维移动来的水分移动到手套用基体的端部。

利用该结构,即使在施加了覆膜的情况下,第2纤维也能够将水分通过端部放出到外部。

在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的手套用基体中,在第5技术方案基础上,端部是手套用基体的手腕部分的端部。

利用该结构,能够将水分从难以施加覆膜的手腕部分放出到外部。

在本发明的第7技术方案的手套用基体中,在第1~第6中任一个技术方案基础上,在对手套用基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施加了覆膜的情况下,第2纤维能够使从第1纤维移动来的水分移动到没有施加覆膜的部分而放出到外部空气中。

利用该结构,利用第1纤维的机理和第2纤维的机理的组合,除了有效率地吸收了手的表面的水分之外还能够将其放出到外部。结果,能够减轻手的闷热感。

在本发明的第8技术方案的手套用基体中,在第1~第7中任一个技术方案基础上,第1纤维的水分移动性在大致垂直方向上高于在面方向上,第2纤维的水分移动性在面方向上高于在大致垂直方向上。

利用该结构,第1纤维能够迅速地吸收手的表面的水分。结果,能够维持水分难以残留在手的表面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9技术方案的手套用基体中,在第1~第8中任一个技术方案基础上,第1纤维包含棉、麻、丝、羊毛、人造丝、铜氨纤维以及高吸放湿性尼龙中的至少一者。

利用该结构,第1纤维能够实现比第2纤维高的吸水性。

在本发明的第10技术方案的手套用基体中,在第1~第9中任一个技术方案基础上,第2纤维包含普通尼龙、聚酯、维尼纶、偏乙烯系(日文:ビニリデン,英文:vinylidene)、聚丙烯以及聚乙烯中的至少一者。

利用该结构,第2纤维具有比第1纤维低的吸水性。利用该相对较低的吸水性,第2纤维与第1纤维相比能够提高扩散性。

在本发明的第11技术方案的手套用基体中,在第10技术方案基础上,高吸放湿性尼龙的吸放湿性是普通尼龙的2倍以上。

利用该结构,第1纤维能够实现比第2纤维高的吸水性。

在本发明的第12技术方案的手套用基体中,在第1~11中任一个技术方案基础上,利用添纱编织,第1纤维在内侧露出,第2纤维在外侧露出。

利用该结构,能够使手套用基体的内侧和外侧的纤维成为期望的状态。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发明人的分析)

像以往技术的说明的专利文献1~3那样,对于在穿戴时产生的汗等手的表面的水分引起的闷热感的减轻进行了应对。例如像专利文献1那样,提出了使纤维制手套的外侧的吸水扩散面积大于内侧的吸水扩散面积的技术。或者,像专利文献2那样,提出了纤维制手套的内侧是吸水性纤维、外侧是防水性纤维的技术。

专利文献1、2均设想通过改变纤维制手套的内侧和外侧的纤维的特性来减轻穿戴时的闷热感等不适感。但是,发明人通过各种各样的研究分析认为,闷热感的减轻需要以下的条件。

(条件一:手的表面的水分的吸收性的高度)

专利文献1的目的在于通过造成吸水扩散面积的内侧和外侧之间的差异来减轻闷热感。但是,吸水性和扩散性对于闷热感的减轻发挥各不相同的机理。发明人通过各种各样的研究分析认为,作为产生手套的闷热感的原因之一,是在穿戴手套时在手的表面产生的汗等水分长时间地停留在手的表面。

因此,发明人分析认为,为了减轻闷热感,手套用基体中的与手的表面接触的内侧的吸水性需要较高。相对于此,专利文献1的目的在于,纤维制手套的外侧的吸水性与内侧相比相对较高,留有手的表面易于残留水分的问题。

由于专利文献2在手套的内侧采用吸水性纤维,因此,也认为能够有效率地吸收手的表面的水分。但是,由于内侧的纤维的外侧被防水性纤维覆盖,吸收到的水分会停留在手套的内侧的吸水性纤维。因此,当产生比内侧能够吸收的量多的水分时,也存在不能吸收完手的表面的水分的问题。

发明人分析认为,闷热感的减少需要这样手套用基体的内侧的吸水性高于外侧的吸水性和维持该吸水性的高度。

(条件二:吸收的手的表面的水分的扩散性)

发明人分析认为,仅根据手的表面的水分的吸收性的高度的话,存在由专利文献2那样的防水性纤维构成的手套的外侧的盖所引起的极限。其结果、发明人分析认为,手套用基体的外侧需要扩散在内侧吸收到的水分。

分析认为,特别是手套用基体的外侧需要使从内侧移动来的水分沿面方向扩散移动。分析认为,与条件一相结合地,纤维制的手套用基体需要在内侧和外侧露出不同特性的纤维,内侧具有相对较高的吸水性,外侧具有相对较高的面方向的移动性。

另外,专利文献1作为吸水扩散面积,没有将吸水性和扩散性进行区别,与内侧需要具有相对较高的吸水性、外侧需要具有相对较高的扩散性的发明人的分析有差异。此外,像后述那样,外侧需要提高面方向上的水分的移动性,但专利文献1仅是吸水扩散面积较高,因此,无法提高水分从内侧的传递和该传递来的水分的面方向移动性。

不言而喻,由于专利文献2作为防水性纤维的外侧的水分的面方向的移动性较低,因此,与条件二的分析有差异。

(条件三:对于施加覆膜的情况的应对)

也存在纤维制的手套用基体直接作为手套使用的情况。但是,为了提升把持力、耐久性、气密性、防水性等,也存在需要对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施加覆膜的情况。这样的覆膜大多为树脂制,会成为对于纤维制的手套用基体的外侧而言像盖那样的东西。

因此,纤维制的手套用基体很难将从其表面吸收到的水分放出到外部。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纤维制手套的表面施加了覆膜时,成为覆盖的状态。像在条件一、条件二中说明的那样,专利文献1的手套不具有与手的表面接触的内侧的吸水性的高度、从内侧向外侧的水分传递性的高度、外侧的水分的面方向的移动性的高度。因此,内侧所吸收到的手的表面的水分被覆膜压制而无法放出到外部。专利文献2也是同样的。

发明人根据这些分析,也考虑施加覆膜的可能性,得出了手套用基体的外侧的纤维不仅需要水分的单纯的移动性、面方向上的移动性也需要较高的分析。通过该面方向上的移动性较高,水分移动(水分扩散)到手腕等作为覆膜的分界的端部,从该端部移动来的水分能够放出到外部空气中。

像以上那样,发明人得出了为了减轻纤维制的手套用基体的闷热感需要与手的表面接触的内侧的吸水性的高度、从内侧向外侧的水分的传递性的高度、外侧的水分的面方向的移动性的高度这样的三维的水分移动的分析。这对于对纤维制的手套用基体的表面施加覆膜的情况特别需要。

本发明即是基于这些分析而完成的。

(整体概要)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手套用基体的整体概要。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手套用基体的主视图。由于手套用基体2作为手套来使用,因此具有手的形状。此时,与作为手套的用途相对应,手套用基体2的规格根据S、M、L、LL等特定地制造即可。

手套用基体2是利用纤维编织制造的。在此,手套用基体2包括第1纤维21和第2纤维22。在图1中,为了理解发明,在手套用基体2中记载了第1纤维21和第2纤维22这两者。实际上,在手套用基体2中,第1纤维21主要在内侧露出,第2纤维22主要在外侧露出。即,由于第1纤维21主要在手套用基体2的内侧露出,因此在图1的手套用基体2的表面实际上不太能看到第1纤维21。

由于是这样的结构,因此,在手套用基体2中,第1纤维21主要在内侧露出,在穿戴手套用基体2时,该第1纤维21与手的表面接触。另一方面,在手套用基体2中,第2纤维22主要在外侧露出,在穿戴手套用基体2时,第2纤维22在外部露出。在手套用基体2直接作为手套使用的情况下,该第2纤维22主要在手套的外部表面露出。或者,在对手套用基体2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施加了覆膜的情况下,该第2纤维22主要在覆膜紧下方露出。

第1纤维21的吸水性高于第2纤维22的吸水性。其结果,在手套用基体2穿戴在手上的情况下,与手的表面接触的第1纤维21吸收手的表面的水分。而且,第1纤维21使吸收到的手的表面的水分移动到第2纤维22。第2纤维22使从第1纤维21移动来的水分沿面方向移动。

由于第2纤维22与第1纤维相比较吸水性相对地较低,因此,与水分在大致垂直方向上的移动相比,水分在面方向上的移动能力相对地较高。因此,第2纤维22与第1纤维21相比较能够提高面方向上的水分扩散性。

这样,实施方式1的手套用基体2中在内侧主要露出第1纤维21,在外主要侧露出第2纤维22。通过具有该结构,手套用基体2在作为手套来使用时(包含直接用作手套的情况、对表面施加覆膜等实施追加的加工而使用的情况),第1纤维21主要与手的表面接触。由于第1纤维21与第2纤维22相比吸水性较高,因此,第1纤维21吸起汗等手的表面的水分。此时,利用较高的吸水性,第1纤维21以大致垂直方向为中心地吸收水分。

由于第1纤维21和第2纤维22接触,因此,第1纤维21所吸起的水分移动到第2纤维22。此时,由于第1纤维21利用较高的吸水性从手的表面整体在大致垂直方向上吸收水分,因此,第1纤维21在手套用基体2的内侧整体吸收水分。因此,手套用基体2的内侧的第1纤维21使用其整体使吸收到的水分向第2纤维22移动。

如此一来,从第1纤维21的整体利用大致垂直方向的移动接收了水分的第2纤维22使水分沿其面方向移动。在沿面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2纤维22能够将水分从露出到外部的表面放出到外部(手套用基体2直接作为手套使用的情况)。

此外,第2纤维22通过使水分沿面方向移动,能够将水分输送到手套用基体2的端部。例如在对手套用基体2的表面施加了覆膜的情况下,难以将水分从第2纤维22所露出的手套用基体2的表面放出。在这种情况下,第2纤维22也能够使水分沿着面方向移动到手套用基体2的端部。其结果,即使在施加了覆膜的情况下,第2纤维22也有效率地使水分移动到手腕等端部且是覆膜的分界。基于该移动的结果,第2纤维22能够将水分从该端部放出到外部。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手套用基体的水分移动的机理的示意图。图2表示模仿手套用基体2穿戴在手10上的状态下的横截面的状态。

手套用基体2在内侧露出第1纤维21,在外侧露出第2纤维22。因此,第1纤维21与手10的表面接触。在手10的表面存在汗等水分。第1纤维21利用较高的吸水性沿着箭头A在大致垂直方向上吸收手10的表面的水分。第1纤维21使吸收的水分移动到第2纤维22。不言而喻,第1纤维21使水分也在除箭头A之外的方向(面方向、交叉方向)上移动。与第2纤维22相比较,水分沿着箭头A的方向的移动效率较高。

接着,第2纤维22使水分沿着箭头B移动。利用水分沿着箭头B在面方向上的移动,第2纤维22能够使水分移动到端部。除了能够随着移动从表面放出水分之外,第2纤维22即使在施加了覆膜的情况下,也能够从成为覆膜的分界的端部放出水分。不言而喻,第2纤维22能够使水分也在除箭头B之外的方向上移动。但是,第2纤维22与第1纤维21相比因吸水性较低而扩散性较高。在这一点上,第2纤维22能够使水分以箭头B为中心地移动。

利用手套用基体的主要在内侧露出的第1纤维21和主要在外侧露出的第2纤维22的组合,上述的机理发挥功能,产生以下的作用。

(作用1)通过第1纤维21的吸水性较高,特别是沿着大致垂直方向吸收手的表面的水分,能够维持水分不易残留在手的表面的状态。

(作用2)通过第2纤维22使水分在面方向上移动,除了手套用基体2的表面之外也能够从端部放出水分。

(作用3)除了作用2之外,即使在对手套用基体2的表面施加了覆膜的情况下,第2纤维22也能够从作为覆膜的分界的端部放出水分。

利用以上的机理和作用,实施方式1的手套用基体2即使在穿戴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由手的表面的水分引起的闷热感。

接着,说明各部的详细结构等。

(第1纤维的吸水性)

第1纤维21的吸水性相对于第2纤维22的吸水性为2.0~37.5。例如,第1纤维21可以采用棉、麻、丝、羊毛、人造丝、铜氨纤维以及高吸放湿性尼龙中的至少一者。这些纤维作为纤维的吸水性较高。

相对于此,第2纤维22可以采用普通尼龙、聚酯、维尼纶、偏乙烯系、聚丙烯以及聚乙烯中的至少一者。这些纤维与作为第1纤维21列举的纤维相比吸水性较低。

例如,羊毛的法定水分率为15.0%。另一方面,聚酯的法定水分率为0.4%。或者,第1纤维21的棉的法定水分率为8.5%,麻的法定水分率为12.0%,丝的法定水分率为12.0%,人造丝的法定水分率为11.0%,铜氨纤维的法定水分率为11.0%。

另一方面,作为第2纤维22的尼龙的法定水分率为4.5%,维尼纶的法定水分率为5.0%。此外,高吸放湿性尼龙的吸放湿性是普通尼龙的2倍以上。

鉴于这样的吸水性的差异,第1纤维21的吸水性是第2纤维的吸水性的2.0~37.5。

在此,吸水性包含由每单位面积的吸水量或者每单位体积的吸水量定义的情况。

(第1纤维的功能)

第1纤维21使用上述那样的种类的纤维。第1纤维21主要在手套用基体2的内侧露出。这一点能够利用后述的手套用基体2的编织方法来实现。第1纤维21并不是以与第2纤维22分离的状态编织的,而是以第1纤维21和第2纤维22合并的状态编织的。

第1纤维21与第2纤维22相比较吸水性相对较高。当手套用基体2穿戴在手上时在内侧露出的第1纤维21与手的表面接触。使用手套的使用者无论如何都会在手的表面出汗而产生水分。第1纤维21利用较高的吸水性吸收该手的表面的水分。

特别是,第1纤维21吸收手的表面的水分而使水分沿着大致垂直方向移动。不言而喻,使水分也沿着交叉方向、面方向移动,但基于吸水性的高度,能够使水分充分地进行朝向大致垂直方向移动。

由于该水分朝向大致垂直方向的移动能力优异,第1纤维21能够从接触的手的表面整体立即吸起水分。因此,主要在内侧露出的第1纤维21使水分难以残留在接触的手的表面。

第1纤维21使从手的表面吸起的水分原封不动地主要在大致垂直方向上移动到第2纤维22。通过使水分移动到第2纤维22,第1纤维21更易于吸收手的表面的水分。这样,手套用基体2能够利用第1纤维21维持水分难以残留在手的表面的状态。

(第2纤维的功能)

第2纤维22使从第1纤维21移动来的水分在面方向上移动。不言而喻,不仅在面方向上移动,也沿着交叉方向、大致垂直方向移动,但主要是在面方向上移动。由于第2纤维22的吸水性低于第1纤维21的吸水性,因此,第2纤维22沿面方向的扩散性强于沿大致垂直方向的吸水。

为了该相对的扩散性的强度,第2纤维22能够使从第1纤维21移动来的水分在面方向上移动扩散。利用该扩散,在手套用基体2直接作为手套使用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宽阔的面方向将水分放出到外部。

特别是,第1纤维21从手的表面在大致垂直方向上均匀地吸起水分,但并不是在手的表面整个范围内都存在水分。即,第1纤维21也存在根据部位而未吸起水分的位置。第1纤维21在手套用基体2的内侧遍布吸收水分的位置和无法吸收水分的位置。

在该第1纤维21所吸起的水分根据手套用基体2的位置分布的情况下,当第2纤维也具有与第1纤维21相同的使水分移动的功能时,第2纤维无法利用手套用基体2整体使水分移动并将其放出。

相对于此,由于实施方式1的第2纤维22使水分以面方向为主地移动,因此,在移动的过程中使水分遍及于手套用基体2的整体。由于能够利用手套用基体2的整体,第2纤维22能够不使第1纤维21的水分吸起速度变差地使水分移动·扩散而放出到外部。

此外,即使在对手套用基体2的表面施加了覆膜的情况下,第2纤维22也使水分沿着面方向移动,因此,能够使水分移动到手套用基体2的端部。手套用基体2的端部大多是手套用基体2的手腕部分。例如在对手套用基体2的表面施加了覆膜的情况下,第2纤维22也能够使水分移动到作为覆膜的分界的手腕部分而放出到外部。

或者,第2纤维22也能够使水分移动到除手腕之外的没有施加覆膜的部分。第2纤维22由于能够使水分沿着面方向在手套用基体2的外侧整体上移动,因此,水分能够移动到没有施加覆膜的部分。

第2纤维22能够使水分移动到该没有施加覆膜的部分而放出到外部。

像以上那样,第1纤维21的水分移动性在大致垂直方向上高于在面方向上,第2纤维22的水分移动性在面方向上高于在大致垂直方向上。

(施加了覆膜的手套的情况)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手套的立体图。图3的手套1对手套用基体2的表面施加了覆膜3。覆膜3是在浸渍了树脂液等覆膜液之后干燥而形成的。在图3的手套1中,覆膜3形成在手掌5、手指部6上。另一方面,在手腕部分7上没有形成覆膜3。覆膜3大多是为了提升防水性、气密性、把持性而设置的。因此,穿戴手套1的使用者在实际上握住物体的手掌5、手指部6需要覆膜3。

总之,手腕部分7也大多不需要应对该目的的覆膜3。因此,也大多成为手腕部分7没有形成覆膜3的手套1。

第2纤维22像上述那样使水分在面方向上移动。通过在面方向上移动,在构成手套1的手套用基体2的内侧露出的第1纤维21所吸起并移动到第2纤维22的水分能够利用第2纤维22移动到该手腕部分7。例如与手掌接触的第1纤维21所吸起的水分从第1纤维21通过第2纤维22移动到手腕部分7。

像图3那样,在手套1中的手腕部分7没有施加覆膜3。即,第2纤维22在手套1的表面露出。利用该露出,第2纤维22能够将移动来的水分从手腕部分7放出到外部。

这样,即使在施加了覆膜3而作为手套1使用的情况下,手套用基体2能够使水分移动到没有施加覆膜3的部分,能够从该没有施加覆膜3的部分使移动来的水分放出。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手套的后视图。在图4的手套1中,在手套用基体2的手掌5侧形成有覆膜3,但在手背4侧没有形成覆膜3。同样,在手腕部分7上也没有形成覆膜3。例如在施加了用于提高把持力的覆膜3的情况下,在作为手套1的背面的手背4侧没有施加覆膜3。

在这种情况下,第2纤维22也使水分沿着面方向移动。能够在移动的过程中从没有施加覆膜3的手背4的手套用基体2的表面向外部放出水分,并将到达了手腕部分7的水分从手腕部分7放出到外部。

像以上那样,第2纤维22通过使水分在面方向上移动,即使是施加了覆膜3的手套1,也能够从没有施加覆膜3的部分、端部向外部放出水分。随着该利用面方向移动而向外部放出水分,能够在早期将第1纤维21所吸起的水分从与外部接触的部分放出。结果,即使在对手套用基体2施加了覆膜3的情况下,水分也难以残留在手的表面。不言而喻,由于与手的表面接触的第1纤维21中的水分也利用第2纤维22移动而被放出到外部,因此,在第1纤维21中也难以残留水分。

这样,利用第1纤维21和第2纤维22的不同的结构和机理的组合,实施方式1的手套用基体2即使在对表面施加了覆膜3的情况下,也能够从没有施加覆膜3的部分放出水分。因此,无论是在手套用基体2直接作为手套使用的情况还是在施加了覆膜3而作为手套1使用的情况下,都能够减轻穿戴时的闷热感。

(实施方式2)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2。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在手套用基体2中主要在内侧露出第1纤维21、主要在外侧露出第2纤维22的结构的实现方法。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添纱编织的示意图。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手套用基体2利用添纱编织能够使第1纤维21主要在内侧露出、使第2纤维22主要在外侧露出。

添纱编织也称作Plating编织,是将主纱和添纱同时供给到棒针而编成的编织方法。利用该编织方法,主纱在所编织的手套用基体2的外侧露出,添纱在所编织的手套用基体2的内侧露出。利用这样的露出,利用使主纱和添纱同时穿过棒针的添纱编织使作为一纤维的主纱主要在手套用基体2的内侧露出。作为另一纤维的添纱主要在手套用基体2的外侧露出。

即,若将主纱作为第2纤维22、将添纱作为第1纤维21而利用添纱编织编织手套用基体2,则第1纤维21主要在内侧露出,第2纤维22主要在外侧露出。

图5的纤维200包含第1纤维21和第2纤维22。也可以是第1纤维21和第2纤维22分离的状态,但也可以是第1纤维21和第2纤维22组合而成为纤维200的状态。

像图5那样,纤维200构成为字母U形,将该字母U形部分穿过纤维200的另一个位置。通过继续将该字母U形部分穿过另一个位置的作业,第1纤维21在内侧23露出,第2纤维22在外侧24露出。继续添纱编织而形成手套用基体2。

在这样形成的手套用基体2中,第1纤维21主要在内侧露出,第2纤维22主要在外侧露出。

(覆膜的形成)

通过将手套用基体2浸渍于形成覆膜3的树脂液等而形成覆膜3。树脂液收纳在容器中,在该树脂液中浸渍手套用基体2的表面,树脂液浸透于手套用基体2。之后,通过使树脂液干燥,在手套用基体2上形成覆膜3。通过适当地改变浸渍于树脂液的位置,能够在手套用基体2的表面的各种各样的位置形成覆膜3。

在此,在形成覆膜3时,也优选在浸渍于覆膜用的树脂液之前浸渍于凝固液。这是为了覆膜3难以到达手套用基体2的内表面。此外,通过浸渍凝固液,在形成覆膜3时,覆膜3用的树脂液的干燥变快,能够缩短覆膜3的形成时间。利用该时间缩短,覆膜3能够美观地形成。此外,由于利用时间缩短使树脂液在早期干燥,因此,树脂液难以浸透于手套用基体2的内表面。在这一点上,也利用凝固液使形成覆膜3的树脂液难以浸透于手套用基体2的内表面。

(手套的闷热感减轻的实验结果)

接着,对利用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中说明的手套用基体而成的手套的闷热感减轻的实验结果进行说明。在实验中,制造对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中说明的利用主要在内侧露出的第1纤维和主要在外侧露出的第2纤维制造的手套用基体的表面施加了覆膜的手套进行实验。

为了减轻闷热感,像在实施方式1、2中说明的那样,需要手套用基体的内侧的吸水性(吸湿性)优异,外侧的放出性(放湿性)优异。发明人实际上在利用第1纤维和第2纤维制造手套的基础之上也施加覆膜,利用实施例和比较例比较该状态的手套的吸湿性和放湿性。像已述那样,如果能够在手套整体中确认除了吸湿性较高之外放湿性也较高,则能够确认减轻闷热感所需要的优越性。发明人制造与表1那样的实施例相对应的手套和与比较例相对应的手套,在将这些手套设置在具有预定的湿度和温度的恒温恒湿室中的状态下比较这些手套的吸湿性和放湿性。

[表1]

表1的实施例、比较例如下。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手套使用第1纤维采用高吸放湿性尼龙、第2纤维采用1根普通尼龙制造的手套用基体。而且,施加了聚氨酯(PU)的覆膜(对指尖还施加了丁腈橡胶(NBR)的覆膜)的手套是实施例1。实施例1~比较例4分别通过对手套用基体的表面施加覆膜,在更难以减轻闷热感的状态下进行实验。即使是这样的难以减轻闷热感的状态,只要实施例优于比较例,就也能够实际证明在实施方式1、2中说明的手套用基体在减轻闷热感的方面优异。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手套使用第1纤维采用高吸放湿性尼龙、第2纤维采用两根普通尼龙制造的手套用基体。还施加了聚氨酯(PU)的覆膜(指尖还施加了丁腈橡胶(NBR)的覆膜)。

(比较例1)

比较例1的手套使用所有的纤维是两根普通尼龙的手套用基体。还施加了聚氨酯的覆膜(指尖还施加了丁腈橡胶(NBR)的覆膜)。

实验过程如下。另外,如下地定义各用语。

绝干状态:使对象的手套在温度85℃的干燥炉中干燥1小时后的状态

吸湿状态:将对象的手套在温度40℃、湿度90%的恒温恒湿槽内部放置1小时后的状态

放湿状态:将对象的手套在温度20℃、湿度65%的恒温恒湿槽内部放置1小时后的状态

(吸湿量·吸湿率的测量)

将绝干状态的实施例1~比较例1的手套在吸湿状态的恒温恒湿槽内部放置1小时。之后,测量对象的手套的吸湿量和吸湿率。利用以下的计算式计算出吸湿量和吸湿率。

吸湿量(g)=吸湿状态的手套重量(g)-绝干状态的手套重量(g)

吸湿率(%)=(吸湿状态的手套重量(g)-绝干状态的手套重量(g))/绝干状态的手套的重量(g)×100

(放湿量、放湿率的测量)

将吸湿状态的实施例1~比较例1的手套在放湿状态的恒温恒湿槽内部放置1小时。之后,测量对象的手套的放湿量和放湿率。利用以下的计算式计算出放湿量和放湿率。

放湿量(g)=吸湿状态的手套重量(g)-放湿状态的手套重量(g)

放湿率(%)=(吸湿状态的手套重量(g)-放湿状态的手套重量(g))/绝干状态的手套的重量(g))×100

利用以上的实验过程测量的实施例1~比较例1的吸湿量、吸湿率、放湿量、放湿率分别如表1所示。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吸湿量)

实施例1的吸湿量为0.50g/Hr。实施例2的吸湿量为0.72g/Hr。相对于此,比较例1的吸湿量为0.45g/Hr。

即,实施例1、2的吸湿量高于比较例1。即使在仅放入到具有湿度的恒温恒湿室的情况下,实施例1、2的手套的吸湿量也相对较高。其结果,实施例1、2的手套在穿戴在手上的情况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吸收手的表面的汗、水分。

(放湿量)

实施例1的放湿量为0.04g/Hr,实施例2的放湿量为0.10g/Hr。比较例1的放湿量为-0.03g/Hr。

实施例1、2的放湿量高于比较例1。即,实施例1、2的手套在穿戴在手上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率地将吸收到的手的汗、水分放出到外部。

这些特性也表现于吸湿率和放湿率。实施例1、2的手套的吸湿率和放湿率均高于比较例1。

吸湿量(吸湿率)和放湿量(放湿率)较高表现为在穿戴在手上的情况下在短时间有效率地吸收手的表面的汗、水分,并且能够在早期且有效率地将吸收的水分放出到外部。利用这些特性,即使在穿戴手套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手感受到的闷热感。

像以上那样,根据表1所示的实验结果,也能够确认到本发明的手套用基体和手套能够减轻穿戴的情况下的闷热感。

(实施方式3)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3。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通过使用由第1纤维和第2纤维形成的交捻纱制造基体来实现在实施方式1、2中说明的手套用基体。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交捻纱的示意图。交捻纱200是第1纤维21和第2纤维22捻合而做成一根的纱线。即,在制造基体2时,通过使用该交捻纱200,在利用一根纱线编织时能够使用第1纤维21和第2纤维22这两者。

当使用这样的交捻纱200制造基体2时,交捻纱200所包含的一纤维在基体2的内侧露出,另一纤维在基体2的外侧露出。由于交捻纱200具有第1纤维21和第2纤维22,因此,第1纤维21在基体2的内侧露出,第2纤维22在基体2的外侧露出。

这样,当使用交捻纱200时,通过用一根纱线进行制造就能够制造由第1纤维21和第2纤维22形成的基体2。而且,第1纤维21在内侧露出,第2纤维22在外侧露出。通过使用交捻纱200,能够制造在实施方式1、2中说明的基体2。

例如,第1纤维21可以使用棉、麻、丝、羊毛、人造丝、铜氨纤维以及高吸放湿性尼龙中的任一者。第2纤维22可以使用普通尼龙、聚酯、维尼纶、偏乙烯系、聚丙烯以及聚乙烯中的任一者。只要使用作为该任一个纤维的第1纤维21和第2纤维22捻合而成的交捻纱200,就能够实现内侧吸收手的表面的水分并使其移动到第2纤维22、外侧使从第1纤维21移动来的水分主要在面方向上移动的基体2。

此外,通过改变形成交捻纱200的第1纤维21和第2纤维22各自的色调,易于确认第1纤维21和第2纤维22各自主要向内侧和外侧的露出。不言而喻,作为斑驳花纹等的外观而言也具有优点。

以上,在实施方式1~3中说明的手套是说明本发明的主旨的一例子,包含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变形、改造。

附图标记说明

1、手套;2、基体;21、第1纤维;22、第2纤维;3、覆膜;4、手背;5、手掌;6、手指部;7、手腕部分;10、手;200、交捻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