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11474发布日期:2019-08-24 09:0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面膜是一种可向皮肤提供水分和营养的化妆品,可以较方便有效地进行如皮肤皱纹、皮肤弹性及光泽等的皮肤护理。

这种面膜通常基于用户的各年龄段的面部模型,考虑到脸部轮廓和眼睛、鼻子、嘴的位置而裁剪。另外,对于立体型面膜而言,为使紧密地贴在如额头、两侧脸颊、鼻子、下巴等脸部的各部位,可以由多个片部分构成。

面膜具有各种形态,如涂敷护肤水等液状的非纺织纤维材质的贴片产品、通过将精华液掺入到棉等布料中而提高使用感的面膜产品、或者利用水凝胶的面膜产品、或利用天然材质的生物纤维面膜产品等。其中,用水凝胶的面膜产品具有可选择性包含或配合用于皮肤美容的功能性成分的优点,因此,对水凝胶面膜的需求日益增加。

一方面,为了批量生产,制造商基于一般用户的面部模型而建立产品规格后,使用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面膜的工厂自动化设备而批量生产面膜,并将其供应至市场。

批量生产而提供的面膜以其相对较低的价格且具有一定的效果而得到了市场的良好反响,但是,由于批量生产系统的局限性,用户无法使用完全适合自己皮肤的面膜,因此,存在用户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感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近期正尝试为每个用户制造匹配型面膜。具体而言,已经提出了一种对用户的面部进行3d建模并使用它来生成符合用户的面部形状的面膜的技术,这种现有技术的特征是基于建模数据,将非纺织纤维或棉等片材按照用户的面部进行加工,或者考虑到用户的面部形状,在片材的特定区域涂敷用于皮肤美容的物质。

但是,上述匹配型面膜的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适用于具有片材的面膜,但无法适用于将近期需求量增加的水凝胶面膜制造为用户匹配型面膜。这是因为,水凝胶在室温下呈半固态,难以形成所需的形状,因此,为了成型需要加热水凝胶,但是在加热水凝胶时,其粘度降低,发生从吐出水凝胶的喷嘴中泄漏水凝胶的问题。即,为了制造匹配型面膜,需要精准控制水凝胶的吐出时间、吐出位置、吐出量,在现有的方法中,这种控制非常困难或实质上是无法实现的。

另外,为了防止上述问题而降低水凝胶的温度,则无法确保用于成型的充分的粘度,因此,面膜的生产率变得极低或最终产品的质量变得非常差。

与此相关,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7-0070699号(2017.06.22公开)提出了“3d-水凝胶面膜的制造方法”,这仅仅是为了优化水凝胶内容物,上述问题仍然存在,因此不能成为用于制造匹配型水凝胶面膜的实际解决方案。

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对皮肤美容的关心增加,已经上市了不仅用于脸还用于手、胳膊、脚、腿等身体各部位的皮肤美容商品,这种皮肤美容商品也具有与上述面膜相同的限制,因此对于匹配型商品及以水凝胶为原料的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以水凝胶为原料的皮肤美容膜的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另外,提供一种将水凝胶用作原料并同时快速且精致地生产皮肤美容膜的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另外,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高质量的水凝胶皮肤美容膜的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另外,提供一种利用对用户的身体特征最适化的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包括:壳体,具备用于选择性开闭用于成型皮肤美容膜的作业空间的门,并且维持制造皮肤美容膜所需的成型温度;工作台,具有由所述壳体的作业空间的底板支承的基座;成型机,包括一个以上喷嘴模块,所述喷嘴模块在所述作业空间内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提供,并且所述喷嘴模块包括接收加热的水凝胶的供应而通过喷嘴向所述工作台排出的泵和冷却所述泵的泵马达的冷却装置;以及,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喷嘴模块的移动、所述泵的工作以及所述冷却装置的工作,控制来自所述喷嘴模块的水凝胶的排出,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朝向所述泵产生气流的冷却风扇,通过在所述冷却风扇产生的气流来冷却所述泵马达,从所述冷却装置排出的气流经由所述泵马达向所述作业空间排出,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对所述冷却风扇所形成的气流进行引导的冷却壳体,所述冷却壳体包括:吸入口,吸入所述作业空间的气体;以及,排气口,将吸收所述泵马达的热量的气体向所述作业空间排出。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冷却风扇配置于所述泵马达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提供一种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包括:壳体,具备用于选择性开闭用于成型皮肤美容膜的作业空间的门,并且维持制造皮肤美容膜所需的成型温度;工作台,具有由所述壳体的作业空间的底板支承的基座;成型机,包括一个以上喷嘴模块,所述喷嘴模块在所述作业空间内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提供,并且所述喷嘴模块包括接收加热的水凝胶的供应而通过喷嘴向所述工作台排出的泵和冷却所述泵的泵马达的冷却装置;以及,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喷嘴模块的移动、所述泵的工作以及所述冷却装置的工作,控制来自所述喷嘴模块的水凝胶的排出,所述喷嘴模块包括:注射器,储存水凝胶;喷嘴,隔开配置于所述注射器的下侧;以及,主块,配置于所述喷嘴和所述注射器之间,并且成为所述喷嘴、所述注射器的支承基础,并且提供原料流动路径,并且安装有用于加热水凝胶的加热器,所述泵以所述泵贯通连接于所述主块的原料流动路径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块,并且对所述注射器的原料进行泵送而向所述喷嘴一侧供应,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风扇,配置于所述主块的一侧并朝向所述泵产生气流;以及,风扇马达,使所述冷却风扇旋转。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喷嘴模块还包括:注射器加热块,在所述主块的上板竖立结合,并且具有与所述注射器的一侧外周面相接触的第一半圆形槽部;以及,注射器盖块,以所述注射器为基准配置于所述注射器加热块的相反侧,并且具有与所述注射器的另一侧外周面相接触的第二半圆形槽部。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注射器盖块还包括裙板部,所述裙板部在所述第二半圆形槽部的底面延伸并保护所述主块。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壳体,所述冷却壳体对所述冷却风扇所形成的气流进行引导,所述冷却壳体包括:吸入口,吸入所述作业空间的气体;以及,排气口,将吸收所述泵马达的热量的气体向所述作业空间排出。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泵包括泵支架,所述泵支架为了将所述泵马达安装于所述主块而成为所述泵马达的管壳体的支承基础,并且与所述冷却壳体结合。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壳体盖,所述壳体盖设置有所述风扇马达,并且固定于所述冷却壳体,所述冷却风扇在所述冷却壳体和所述壳体盖所形成的空间产生气流。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吸入口向上方开口,所述排气口向侧方开口,所述冷却壳体和所述壳体盖中的一个包括导向壁,所述导向壁引导吸入至所述吸入口的气体经过所述冷却风扇向所述排气口排出。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导向壁包括在所述导向壁的末端以朝向所述排气口的方式倾斜的壁形状的翅翼(flap)。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导向壁的端部配置成与所述泵马达隔开,在所述冷却壳体的侧面、所述导向壁以及所述泵马达之间提供气体能够流动的空间。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泵马达容纳于所述冷却壳体的内侧空间,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泵马达相邻形成。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喷嘴模块包括将所述泵固定于所述主块的泵支架,所述泵支架包括:第一安装突起部,形成于所述泵支架的上方,并且具有紧固孔;第二安装突起部,形成于所述泵支架的下方,并且具有安装孔;以及,第三安装突起部,形成于所述泵支架的侧方,并且具有用于与所述主块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壳体盖,与所述第一安装突起部连接,并且设置有用于产生气流的风扇马达以及冷却风扇;以及,冷却壳体,容纳有所述冷却风扇并提供形成气流的空间,所述壳体盖结合于所述第一安装突起部,所述主块与所述第三安装突起部结合,所述冷却壳体结合于所述第二安装突起部。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冷却风扇容纳于所述冷却壳体的内侧。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排气口以所述泵马达为基准朝向所述主块的相反侧方向开放。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盖还包括用于与从所述控制部向所述喷嘴模块一侧延伸的电线接通的多个接通端子部,以便将所述风扇马达、加热器、泵马达以及温度传感器接通于控制部。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盖作为弯曲成直角的板材而包括:水平板部,设置有所述接通端子部;以及,垂直板部,在所述水平板部一体弯曲并设置有所述风扇马达。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部对成型皮肤美容膜的工作台与排出加热的水凝胶的成型机的相对运动,通过所述成型机提供的至少一个喷嘴模块将水凝胶向所述工作台一侧排出,从而成型所述皮肤美容膜,并且,所述喷嘴模块包括设置有加热器的主块和设置于所述主块的蠕动泵(peristalticpump),其中,所述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执行以下步骤:使得安装于所述主块的加热器工作,在与成型皮肤美容膜的加温条件相对应的温度范围内控制所述主块的温度或者经由所述主块的水凝胶的温度;控制所述工作台和所述成型机的相对运动;使所述蠕动泵正向旋转工作,使得由所述加热器加热的水凝胶从所述喷嘴模块的喷嘴排出;根据已设定的条件,使得在所述主块的一侧提供的冷却装置工作而冷却所述蠕动泵的马达;以及,完成皮肤美容膜的图案部之后,使所述工作台和所述成型机进行相对运动而使所述成型机返回至工作初始位置。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已设定的条件的所述冷却装置的驱动根据以下情况中的一个以上来进行控制:以已设定的时间间隔来驱动的情况、所述蠕动泵连续驱动的时间超出已设定的范围的情况、所述蠕动泵的马达的温度超出已设定的范围的情况、成型皮肤美容膜的作业空间的温度超出已设定的范围的情况以及所述主块的温度超出已设定的范围的情况。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风扇以及风扇马达,所述冷却风扇以及所述风扇马达用于从成型皮肤美容膜的作业空间吸入气体并朝向所述蠕动泵的马达产生气流,并且将吸收所述蠕动泵的马达的热量的气体向所述作业空间排出。

另外,可提供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部能够调节所述冷却风扇的旋转速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具有能够生产以水凝胶为原料的皮肤美容膜的效果。

另外,具有将水凝胶用作原料并同时能够快速且精致地生产皮肤美容膜的优点。

另外,具有能够生产高质量的水凝胶皮肤美容膜的优点。

另外,具有能够制造利用对用户的身体特征最适化的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排出单元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排出单元的喷嘴模块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喷嘴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喷嘴模块的主视图。

图7是沿着图6所示的线c-c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另外,在说明本发明时,当判断为对相关公知结构或者功能的具体说明可能使本发明的主旨模糊时,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排出单元的放大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10包括壳体100、工作台200、成型机300、控制部400。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10为用于制造将水凝胶作为原料并供用户可通过敷贴皮肤来使用的皮肤美容膜的装置,可将针对用户的脸部、手、胳膊、脚、腿等任意身体部位的建模数据作为基础制造皮肤美容膜。在本实施例以及以下说明中,作为皮肤美容膜,以用户用于贴在脸部的面膜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构思并不限于此。

壳体100可具备:作业空间101,成为排出单元h用于进行面膜成型的移动空间;及,门110,用于选择性开闭作业空间101。壳体100可构成为在门110关闭的状态下维持制造面膜所需的成型温度。

工作台200支承于壳体100的作业空间101的底板102,并且具有沿垂直方向控制移动的基座210。

成型机300可以以工作台200的上侧位置为基准配置于壳体100的作业空间101。成型机300可将用于成型面膜的原料排出至工作台200之上。例如,成型机300将原料排出至能够在工作台200的基座210上放置或分离的薄膜20之上,从而起到在薄膜20上进行成型的作用。其中,原料可以是在排出单元h的喷嘴模块310、350内加温条件状态,作为一例可以是加热到约摄氏90度程度的状态。加温条件可通过控制部400来设定,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来加以控制。为此,如下所述,在成型机300中可安装加热器以及温度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成型用户匹配型面膜,原料可以是存储于盒(cartridge,未图示)或者注射器中而通过抽吸可排出的原料或者混合原料,可以是在常温下具有半固体或者凝胶(gel)的性质一旦加热则粘性降低至一定程度以下而具有液体性质的原料。

例如,原料可以是水凝胶、凝胶状的合成树脂、聚合物中含有功能性化妆品原料的材料中的任意一个,本实施例中将水凝胶作为例子进行说明。

控制部400还可包括输入输出显示装置(例:触摸屏)、与其连接的电子电路装置以及电源供应装置。

控制部400可控制成型机300和工作台200的工作,接收成型面膜所需的设定值以及用户匹配型建模cad数据的输入,并显示工作状态,可配置于壳体100的侧部。即,控制部400能够控制工作台200和成型机300的相对运动。

其中,控制部400可计算或设定用于成型面膜的成型机300的移动路径、水凝胶的排出速度、排出量、排出时间点等。即,控制部400控制喷嘴模块310、350中的水凝胶的排出。即,用于其的基本数据可从外部通过有/无限数据通信进行传输,或者通过usb等数据存储工具进行传输。

另外,控制部400可具有如下温度控制算法:对成型机300的原料成型温度或加热器工作温度,或者配装于工作台200的基座210底面的工作台加热器(未图示)的工作温度,通过相应温度传感器来进行反馈控制。

本实施例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10可采用具有最佳化结构的笛卡尔(cartesian)方式3d打印驱动方式,以制造基于加温成型的水凝胶面膜。另外,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10构成为可通过基于无需另外的阀就能够防止水凝胶漏出的蠕动泵(peristalticpump)之类泵的挤压方式来排出原料。本实施例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10可包括用于迅速且正确体现匹配型面膜制造的以下说明的具体结构。

例如,壳体100具备箱式壁体结构。壳体100可以被适于化妆品制造装置的外装件所包裹,作为内装件可以具备设置于壁体内部的隔热件(未图示)。

如图2所示,壳体100包括与作业空间101的边界位置相对应地在底板102上组装或者竖立的背面壁103。在背面壁103的后侧可设置与控制部400的电源端相接通的电源连接块(未图示)。

另外,壳体100可包括连接于背面壁103的两侧并在底板102上竖立的一对侧壁104、105。另外,壳体100可包括连接于一对侧壁104、105以及背面壁103的上端的顶壁106,壳体100的正面可开放。其中,壳体100的底板102可通过利用多个螺栓来与背面壁103以及侧壁104、105的底面相结合。

另外,为了注射器更换或者面膜的排出,壳体100的正面以及作业空间101可与门110的开闭工作(例:以x轴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相对应地选择性关闭或者开放。为此,壳体100可包括在与顶壁106铰链结合的门110和侧壁104的前面之间设置的拉伸气弹簧120。拉伸气弹簧120在门110旋转开放时支承门110来维持开放状态,或者对门110的平稳开闭起到协助作用。另外,拉伸气弹簧120可减少门110关闭时的冲击。

另外,壳体100可包括一体连接于右侧的侧壁104外侧且使所述控制部400的输入输出显示装置向壳体100的正面方向露出的控制部壳体107。

控制部壳体107可以是包括电源供应装置、控制用电子电路装置等的控制箱。另外,在壳体100的右侧侧壁104可配置使得控制部壳体107的内部空间和作业空间101在空间上相互连接的缆线通路部108。

另外,壳体100可包括设置于壳体100的底板102的驱动装置保护盖130,以覆盖工作台200的线性驱动装置221的下方或者成型机300的线性驱动装置321、322、323的下方。

驱动装置保护盖130可以是局部性具有贯通区域134、135的盖结构物,能够防止原料的一部分或者异物进入线性驱动装置321、322、323的轨道或者工作区域而引起装置故障。

为此,在驱动装置保护盖130的内部空间中可安放分别位于y轴线性驱动装置321、322以及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下方的部件。相反,y轴线性驱动装置321、322以及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的各个移动部件及装载于其移动部件的有效载荷物体(例:基座210、x轴线性驱动装置323、排出单元h)可通过在驱动装置保护盖130的上面形成的贯通区域134、135配置于驱动装置保护盖130的上侧。

如此,由两轴(例:x-y轴)和一轴(例:z轴)分开构成的线性驱动装置(221、321、322、323)能够使得排出单元h的重复移动精度相对增高并稳定地制造3d皮肤美容膜或者面膜。

另外,在驱动装置保护盖130的底面可形成用于与设置于底板102的螺栓相结合的多个螺栓孔(未图示)。

另外,驱动装置保护盖130可由为了安装工作台200或者成型机300而可分解组装的前盖部131和后盖部132构成。

在前盖部131和后盖部132彼此面对的两侧盖壁部位可形成有如凹凸形状那样可相互啮合的槽部或者突起部133。其结果,前盖部131和后盖部132的结合及接触可紧密构成。

尤其,驱动装置保护盖130的前盖部131可还包括具有朝z轴方向开放的入口的残留物回收桶137,以便回收清洁成型机300的喷嘴时产生的残留物。具体地,在前盖部131的上面可形成设置孔136。残留物回收桶137可在设置孔136中以能够拆卸的方式插入或者设置。

用户可以分离及清洁残留物回收桶137,因此可以非常容易地执行维护及清洁维护。另外,可预先防止原料替换引起的喷嘴堵塞。

参照图1或图2,工作台200可包括设置于壳体100的底板102且根据控制部400所提供的控制信号驱动的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在本实施例中,以为了3d打印在工作台200提供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根据实施例在成型部提供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

另外,工作台200通过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沿z轴方向升降,所述包括工作台200设置于壳体100的作业空间101的驱动装置保护盖130上方的基座210和多个薄膜架230。

在基座210可放置多个(例:两个)薄膜20。薄膜20相对于基座210可通过能够利用磁力拆卸的多个薄膜夹具230固定或分离。

例如,当面膜以与用户的头部的上方以及下方相对应的方式由两个片段构成时,图案部也可以是两个。即,可在各薄膜20上作出图案部。即,本实施例具有能够精密地制作对应于用户的立体脸部形状分割成多个图案部的水凝胶皮肤美容膜或面膜的优点。

成型机300可包括由前面说明的控制部400以与工作台200联动的方式控制的两个y轴线性驱动装置321、322以及一个x轴线性驱动装置323。这些线性驱动装置321、322、323可以是线性马达。

例如,成型机300用两个y轴线性驱动装置321、322可并列配置在除工作台200的设置区域外的壳体100的底板102。因两个y轴线性驱动装置321、322并列配置,可稳定地支承x轴线性驱动装置323的有效载荷以及移动带来的惯性力,从而可精密地执行面膜制造。

另外,成型机300用x轴线性驱动装置323可通过y轴线性驱动装置321、322移动。

另外,相当于排出单元h的至少一个喷嘴模块310、350可基于x轴线性驱动装置323的移动板(未图示)及结合在该移动板的安装块327进行移动。

这些喷嘴模块310、350作为成型机300的排出单元h,可构成为能够满足水凝胶排出装置的条件。其中,水凝胶排出装置的条件可意指,原料的填充及更换的便利性、用于水凝胶溶融的注射器、管以及喷嘴的加热性能、定量挤压性能及维护便利性(例:清洁以及喷嘴更换)。

喷嘴模块310、350可具有对称排列结构,能够发挥将面膜制造用原料即水凝胶向所述工作台200一侧排出的作用。

图4是图3所示的排出单元的喷嘴模块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的喷嘴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6是图4所示的喷嘴模块的主视图,图7是沿着图6所示的线c-c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3至图7,喷嘴模块310的角构件328可包括:附着板328a,与安装块327的正面面接触,并且具有多个安装孔;连接板328b,与喷嘴模块310的主块330的侧面面接触,并且具有多个连接孔;切口部328c,以所述连接孔的间隔为基准形成于所述连接板328b。

喷嘴模块310、350包括注射器312、喷嘴311、泵340。

由于喷嘴模块310、350可以以左右对称提供,以下的说明中为了避免重复说明,基于位于右侧的喷嘴模块310,对其细部结构进行说明。

具体地,由于喷嘴模块310具备能够对水凝胶之类原料以挤压方式进行超精密定量排出的蠕动泵即泵340,因此其构成为可满足适于水凝胶等之类原料的特性的加温条件的同时持续性排出原料,而且粘性低的原料从喷嘴311不漏出,从而能够快速且精密地执行面膜制造。

具体地,喷嘴模块310可包括存储有原料的注射器312和主块330。

首先,注射器312作为可拆装于喷嘴模块310的更换型盒,相当于原料存储工具。

另外,喷嘴模块310的喷嘴311隔开配置于注射器312的下侧。此时,喷嘴311以能够拆装的方式结合于主块330的原料排出口。当喷嘴311的孔堵塞或者需要更换时,可由用户或者维护人员从主块330的原料排出口拆装喷嘴311。

主块330配置在喷嘴311和注射器312之间,可成为喷嘴311、注射器312以及角构件328的支承基础,并提供原料流动路径331。

喷嘴模块310包括泵340,该泵340设置在主块330上以便与主块330的原料流动路径331连通,将注射器312的原料抽吸并向喷嘴311一侧提供。

其中,泵340为了将泵马达346安装于主块330,可包括泵支架349,所述泵支架349成为泵马达346的管壳体344的支承基础,并与冷却壳体510结合。

即,泵340通过泵支架349与主块330相连接,可接收主块330的热量或者加热器332的热量。

泵支架349可成为管壳体344的支承基础或安装位置。例如,管壳体344可利用多个安装螺栓(未图示)紧贴及结合在泵支架349。

为此,蠕动泵即泵340可配置于与注射器312和喷嘴311的延伸方向(例如,重力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即主块330的水平方向一侧。

另外,原料流动路径331可被加热器332加热。另外,所述控制部400可控制所述加热器332,以使下述的温度传感器333测定的主块330的温度维持在已设定的范围。

另外,可通过安装有一个加热器332的主块330,加热器332的热量传递至泵340的管341、喷嘴311、注射器加热块334。因此,原料即水凝胶的温度可稳定地维持在皮肤美容膜制造所需条件值,可极大化传热效率。

泵340可以是蠕动泵(peristalticpump),以使由加热器332加热的加温状态的原料从喷嘴311不漏出或满足前面提及的水凝胶排出装置条件。即,泵340所要排出的原料和泵340相互之间没有污染,能够进行完全自吸式(self-priming)的抽吸工作,泵340能够无损伤地空转(saferun-dry)。另外,泵340不需要阀以及密封(seal),抽吸工作柔和,因此对于变形敏感的原料即水凝胶送出会非常理想。

另外,泵340的工作停止时泵340自身执行临时停止面膜成型所需的原料流动的作用,因此泵340的工作停止时,无需另外的阀装置仍可防止原料的逆流,可预先切断原料的漏出。即,本实施例可预先防止水凝胶之类的面膜制造用原料从泵340漏出。

另外,用于生成原料加温条件的热量或者向原料提供的加热器332以及温度传感器333可安装在主块330。加热器332基本可以加热主块330以及连接于主块330的各种构成要件。例如,加热器332可以在主块330、喷嘴311、泵340的管341、注射器加热块334以及注射器312之类的挤压区间整个区域中以用于降低水凝胶之类面膜制造用原料的粘性的加温条件(例:摄氏温度70~95度)的温度执行加热工作。

作为一例,加热器332可构成为向注射器加热块334、主块330、注射器312、喷嘴311以及喷嘴接头311施加热量。由此,可以在装有原料的注射器312的后面部和原料的传送区间保存热量,并可维持最佳化的粘度。

通过加热器332若将原料加热成加温条件以下的温度,则因相对高的粘性力而无法执行用于挤压的传送作用,相反,若加热成加温条件以上的温度,则因原料的水分汽化而生成气泡,会发生挤压不良。例如,原料在摄氏70度至95度的温度下可保持120cps至2,500cps粘度,由此可实现通过喷嘴的排出。但是,当加热到100度以上时,会发生原料的构成成分中的一个即水汽化的问题,因此为了安全性,优选的是原料的温度设定在95度以下。

主块330相对于在各个方向上连接于主块330的注射器312、喷嘴311以及泵340,配置于三方向的中心位置。因此,主块330的热量可均匀地传递至注射器312、喷嘴311以及泵340。

尤其,因加热器332而注射器312的下侧形成最高温环境,容纳于注射器312并以粘度低的状态存在的水凝胶也在注射器312的下侧形成最高温环境。由此,水凝胶在注射器312内部会进行对流,进而注射器312内部的水凝胶以整体上相似的加温状态存在。因此,通过注射器312排出的水凝胶的粘性大致均匀地维持,随之还可提高面膜的成型质量以及最终产品的质量。

另外,可提供冷却装置500,所述冷却装置500是防止因传递至泵340一侧的热量导致泵马达346的过热的过热防止工具。根据本实施例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10可设置在店铺而一天可连续驱动几个小时,此时泵马达346可能会过热,随之可能会发生泵340的错误工作以及故障。为防止其,在泵340的一侧可提供冷却装置500,冷却装置500可根据已设定的算法使泵马达346工作并冷却。具有主块330和泵340的喷嘴模块310在排出水凝胶的状况下也能借助冷却装置500维持在适当的工作温度,尤其,可对泵340的泵马达346加以保护以免受热负荷影响。

例如,冷却装置500可包括配置于主块330的一侧并朝向泵340产生气流(流动)的冷却风扇520以及使冷却风扇520旋转的风扇马达521。前面说明的控制部400可通过风扇马达521调节冷却风扇520的旋转速度。

另外,温度传感器333以与加热器332靠近的位置为基准设置于主块330,因此通过温度传感器333测定并向控制部400一侧输入的温度值能够比较精密地用在原料的加温条件的掌握上。

一方面,主块330的原料流动路径331构成为,将从上方的注射器312排出的原料向侧方转换而向泵340一侧传输,并且将从侧方的泵340排出的原料向下方转换而向喷嘴311转换,可与泵340的u字型软管341相连接。

在管341的两侧末端和原料流动路径331之间的连接点处具有管配置用快速连接块,能够容易地执行管341的更换。

管341可以以泵340的辊342、343和管壳体344之间的缝隙为基准安装到泵340,以便使管341可通过泵340的多个(例:十个)辊342、343而压接变形或复原。

这种泵340包括与主块330的原料流动路径331相连接且具有u字型区间的管341。

另外,泵340包括由管341的u字型区间包裹且与管341相接触并且具有多个辊342、343且具有辊342、343间隔相对狭窄的配置结构的泵头347。

通过狭窄的配置结构的辊342、342,水凝胶可从喷嘴311精密且迅速地排出,其结果能够在面膜制造过程中实现水凝胶的定量分配。

另外,泵340包括在泵头347结合使泵头347旋转的轴346a的泵马达346。泵马达346作为一种伺服马达或者步进马达,可由前面说明的控制部400微调节泵头347的旋转速度或者旋转角度。

另外,泵340包括用于将泵马达346安装到主块330的泵支架349。

在泵支架349的上方形成具有紧固孔的多个第一安装突起部349a,可通过这种第一安装突起部349a将冷却装置500配置到泵马达346的上方位置。其中,冷却装置500可起到预先防止泵马达346因过热烧损或者不工作的作用。

另外,在泵支架349的下方形成具有安装孔的多个第二安装突起部349b,可通过这种第二安装突起部349b搭载冷却装置500的冷却壳体510。另外,泵支架349的侧部的第三安装突起部349c具备连接孔,可通过紧固螺栓(未图示)结合到主块300一侧。

如此,泵支架349能够使得冷却装置500以及泵340的搭载以及分解变得容易,由此维护也能够容易执行。

例如,在需要对泵340进行整修或维护时,可以只更换管341,因此具有整修时间缩短以及费用降低的效果。

另外,管壳体344包括在泵340中,可具有能够支承或者引导管的c字块形状。管壳体344中朝向管341的一侧部分可以开放。管壳体344可以以管341的u字型区间为基准设置于泵支架349。此时,管壳体344内侧的导向面可配置于管341的u字型区间外侧。因此,在泵头347旋转时,管壳体344可以起到支承被辊342、343挤压的管341的作用。

其中,管壳体344可由特氟龙材质形成,由此可切断向外部的热传递而使加热器332中生成的热量不会向泵马达346传递。

这种泵340的泵头347包括以与管壳体344的导向面非接触的方式结合于泵马达346的轴346a的第一盘347a。另外,泵头347可包括在第一盘347a沿圆周方向排列并通过沿着销延伸方向层叠排列多个辊342、343而构成辊342、343的旋转基础的多个辊销347b和具有与这些辊销347b的末端部结合的多个连接孔且具有与第一盘347a相同直径的第二盘347c。

此时,各辊342、343可通过配置于辊内周部的轴承343a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辊销347b。因此,既便辊342、343与管341相接触并旋转,也可确保辊342、343的顺畅旋转,可最小化辊342、343中产生的旋转噪音。

另外,考虑到成型机300的动作速度,辊342、343的数量(例:十个)可以是最佳化的值,以便最小化在传送或者压送水凝胶之类的面膜制造用原料时可能发生的脉冲。

另外,管341的直径、管341的管壁厚度等也可与面膜制造用原料以及辊342、343的数量以及配置间隔相对应地确定。

辊342、343的自转以及空转将管341向管341的直径方向压缩,其结果,压缩的管341的内部表面之间紧贴而能够切断管341内的原料移动。泵340的泵马达346提供的泵头347的旋转力可转变成水凝胶等之类原料的吸入力以及流动力。

即,辊342、343可对应于泵头347的旋转,沿着泵头347的旋转方向移动。随着这些辊342、343的移动,压缩的管341复原成原来的形状,其结果,因管341内部中产生的负压,形成原料的吸入以及流动。

即,与辊342、343之间的空间相对应的流量的原料在管341内重复捕集,同时原料的流动可从注射器312的内部经由主块330的原料流动路径331以及管341向喷嘴311一侧构成。

在主块330的原料流动路径331的上面孔和注射器312之间可配置注射器接头380。此时,为了注射器312的更换容易性,可以是,注射器接头380的上端与注射器312以能够分解组装的方式螺纹结合,注射器接头380的下端与主块330的原料流动路径331的上面孔牢固地螺纹结合。

另外,在主块330的原料流动路径331的底面孔和喷嘴311之间可设置喷嘴接头381。此时,为了喷嘴311的更换容易性,可以是,喷嘴接头381的上端与主块330的原料流动路径331的底面孔螺纹结合,喷嘴接头381的下端与喷嘴311以单纯强插方式结合。因此,用户在需要进行喷嘴311的更换时,可从喷嘴接头381拽拉喷嘴311,通过向喷嘴接头381插入新的喷嘴(未图示)来进行更换。

一方面,喷嘴模块31可包括在主块330的上板330a竖立结合并向上延伸且具有与注射器312的一侧外周面相接触的第一半圆形槽部334a的注射器加热块334。

其中,上板330a作为u字型板构件,在上板330a的u字型空间内可配置注射器接头380。

另外,喷嘴模块310可包括以注射器312为基准配置于注射器加热块334的相反侧且具有与注射器312的另一侧外周面相接触的第二半圆形槽部335a的注射器盖块335。

另外,喷嘴模块310可包括产生弹性力以使得注射器盖块335能够以注射器312为基准向所述注射器加热块334一侧移动(例:利用弹簧弹性力的间隔调节)的弹性构件337和经由弹性构件337使得注射器盖块335和注射器加热块334相互结合的结合构件338。弹性构件337的数量以及结合构件338的数量可与注射器加热块334的角位置所形成的引导孔的数量相同。

其中,结合构件338可以是螺栓或者张紧螺丝等。另外,弹性构件337可以是弹簧垫圈或者螺旋压缩弹簧等。弹性构件337的弹性力可通过结合构件338的张紧来调节。

为了调节这种张紧引起的弹性力,结合构件338的螺栓螺纹贯通弹性构件337的弹簧孔和注射器加热块334的引导孔之后,紧固于注射器盖块335的螺纹孔。

其中,注射器盖块335的螺纹孔与注射器加热块334面对且分别形成在与引导孔相匹配的每个角部位上。

另外,注射器加热块334的引导孔在注射器加热块334的四个角中以注射器加热块334的厚度方向为基准分别形成,在其引导孔的内部形成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端突(阶梯部)。

因此,弹性构件337插入于注射器加热块334的引导孔之后可由引导孔的内部的端突支承。另外,与注射器加热块334的引导孔相比,结合构件338的螺栓头以及弹性构件337的直径相对小。因此,结合构件338以及弹性构件337可配置于引导孔的内部,以便使结合构件338以及弹性构件337沿着注射器加热块334的引导孔移动。另外,引导孔内配置的弹性构件337的左侧末端部与结合构件338的螺栓头相接触并被支承,弹性构件337的左侧末端部与所述引导孔的内部的端突相接触并被支承。

在这种状态下,当某种外力(例:用户的手指力或者注射器312的斜向插入引起的力的分力)使得注射器盖块335向远离注射器加热块334的方向作用时,螺纹结合于注射器盖块335的结合构件338也会与注射器盖块335一起移动。其结果,结合构件338的螺栓头可压缩弹性构件337而使得产生弹性反力。

如图4所示,结合构件338以及弹性构件337所要调节的间隔g可意指,以紧贴于注射器312的状态为基准的注射器盖块335和注射器加热块334之间的相隔空间。

因此,即使用户没有使注射器312的插入方向一定与z轴相一致而倾斜地安装注射器312,也可通过所述结合构件338以及弹性构件337调节所述间隔g。

例如,因注射器312的斜向插入,注射器312的外表面与注射器盖块335的第二半圆形槽部335a的内周面上侧边缘相接触,其结果,能够使得注射器盖块335向远离注射器加热块334的方向移动。此时,结合构件338引导注射器盖块335的移动,同时前面所述那样弹性构件337被压缩而可产生弹性反力。

注射器312可通过螺纹旋转安装到注射器接头380,此时,注射器312的水凝胶等原料可以处于可经由注射器接头380向原料流动路径331一侧流动的状态。

一方面,安装注射器312之后,因弹性构件337的弹性反力复原至原来状态,从而能够使得结合构件338以及注射器盖块335向靠近注射器加热块334一侧的方向返回。其结果,注射器盖块335的第二半圆形槽部335a的内周面可紧贴于注射器412的外表面。

由此,注射器312能够容易地配置或者安装到注射器加热块334的第一半圆形槽部334a和注射器盖块335的第二半圆形槽部335a之间的空间(例:注射器插入孔)中。

即,用户能够容易地更换注射器312,如此更换的注射器312同样因弹性构件337的弹性力或者弹性反力而紧贴于注射器加热块334的第一半圆形槽部334a的内周面和注射器盖块335的第二半圆形槽部335a的内周面,因此能够有效地实现从注射器加热块334到注射器312的热传递。

即,注射器盖块335和注射器加热块334在其内部形成由所述第一半圆形槽部334a、第二半圆形槽部335a构成的注射器插入孔,可通过注射器插入孔插入或者分离注射器312。其结果,能够容易且迅速地实现注射器312的更换。

尤其,注射器盖块335可还包括在第二半圆形槽部335a的底面一体延伸而以非接触状态保护主块330地正面的裙板部335b。其中,裙板部335b具有可构成泵340或者主块330的保护工具的优点。

另外,在注射器盖块335形成沿着注射器盖块335的厚度方向贯通的注射器312的原料残留量确认用狭缝336。注射器312的壳体是透明或者半透明材质,因此通过用户的肉眼可直观地确认到注射器312内的原料残留量。即,狭缝336能够向用户提供直观且优异的视认性。

其中,为了用户的安全,注射器盖块335可由导热性低的特氟龙材质形成。由此可更好地保存注射器312内侧的热量。

以下,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冷却装置500的具体结构以及作用。

前面说明的喷嘴模块310在排出水凝胶的泵340的泵马达346上方配置有冷却风扇520。可通过由冷却风扇520产生的气流来冷却泵马达346,因此能够长时间稳定地使用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10。其中,从冷却装置500排出的气流可经由泵马达346向壳体100的作业空间101排出。

冷却装置500可具有配置于注射器加热块334的旁边且与控制部400电连通并且使冷却风扇520旋转的风扇马达521。其中,风扇马达521可以是耐热性能优异的直流马达,构成为可通过冷却风扇520的旋转进行自冷却。另外,风扇马达521可以是脉冲宽度调制(pwm:pulsewidthmodulation)马达或者搭载马达速度控制用集成电路驱动芯片的变速马达。因此,冷却风扇520可与基于热交换时的温度变化的控制部400的工作信号相对应地以高速或者低速旋转或者停止。

另外,冷却装置500包括可通过螺栓等紧固工具可拆卸地与泵支架349的第一安装突起部349a相连接的壳体盖530。此时,风扇马达521可设置于壳体盖530。另外,壳体盖530可固定到冷却壳体510。另外,冷却风扇520可在由冷却壳体510和壳体盖530所形成的空间中产生气流。此时,冷却风扇520可容纳于冷却壳体510的内侧。

如上,冷却装置500可包括与第一安装突起部349a连接并设置有产生气流的风扇马达521以及冷却风扇520的壳体盖530和容纳有冷却风扇520而提供形成气流的空间的冷却壳体510,此时,壳体盖530可结合于第一安装突起部349a,主块330可与第三安装突起部349c相结合,冷却壳体510可结合于第二安装突起部349b。

如图7所示,壳体盖530具有风扇孔531和多个螺栓孔532。其中,风扇孔531可具有能够使风扇马达521的马达轴或者冷却风扇520通过的大小。另外,在风扇马达521配置于壳体盖530的外侧的状态下,螺栓孔532可用于通过螺栓(未图示)来安装或者固定风扇马达521。

如此,包括在冷却装置500的构成即风扇马达521可以以螺栓孔532为基准安装于壳体盖530,在风扇孔531的中心配置风扇马达521的马达轴。

另外,在冷却装置500可提供与风扇马达521的马达轴相结合并与泵马达346的上方相隔开配置的冷却风扇520。作为一例,冷却风扇520可以是在垂直于马达轴的方向上吸入、排出气体的离心风扇。此时,可减小冷却装置500的整体大小,从而可使喷嘴模块310以及装置整体小型化。

当通过风扇马达521使冷却风扇520旋转时,可产生压缩气体。如此,从冷却风扇520产生的压缩气体经由泵马达346的外表面的同时与泵马达346的热量或者其周边的构成件(例:主块330、注射器加热块334以及注射器盖块335)的热量进行热交换,最终起到冷却作用。

尤其,冷却装置500可包括能够平稳地引导通过压缩气体进行的热交换的冷却壳体510。即,冷却壳体510能够对由冷却装置500的冷却风扇520所形成的气流进行引导。

冷却壳体510可在朝向壳体盖530的方向上与泵支架349的第二安装突起部349b相连接。

例如,冷却壳体510能够覆盖泵马达346、冷却风扇520、主块330、注射器加热块334的局部区域以及注射器盖块335的局部区域的同时,成为压缩气体的流动区域的边界。

泵马达346可容纳于冷却壳体510的内侧空间。

冷却壳体510能够对压缩气体的流动f进行引导,以便使得从冷却风扇520产生的压缩气体向排气口511一侧排出(a/out)。即,吸收泵马达346的热量的气体可通过排气口511向壳体100的作业空间101排出。其中,排气口511可向侧方开口。另外,排气口511可与泵马达346相邻形成。

另外,除排气口511、吸入口512或者微细缝隙之外,冷却壳体510覆盖泵马达346以及冷却风扇520的周边空间,从而具有能够保护冷却风扇520的同时减少从冷却风扇520产生的片旋转噪音的优点。

冷却壳体510的排气口511可以以泵马达346为基准朝主块330的相反侧方向开放。因此,通过热交换相对加热的压缩气体能够在没有其他障碍的情况下快速且顺畅地从排气口511排出,从而可具有优异的热交换效率。

另外,壳体盖530可还包括用于与从控制部400向喷嘴模块410一侧延伸的电线401接通的多个接通端子部402,以便将风扇马达521、加热器332、泵马达346以及温度传感器333接通于控制部400。其中,接通端子部402可以是包括连接器、端口、接通销、电线接通口等的通电或者电连接装置。

接通端子部402的下端部在冷却风扇520的旋转区域以非接触方式配置,可通过冷却风扇520的压缩气体进行冷却。因此,具有还能够预先防止接通端子部402以及与其连接的电线401的连接部位的过热现象的效果。

壳体盖530作为直角弯曲的板材或者结构物,可包括设置有接通端子部402的水平板部533和在该水平板部533一体弯曲且设置有风扇马达521的垂直板部534。

壳体盖530的垂直板部534和泵支架349起到划分泵头347以及管341所处的一侧区域和泵马达346以及冷却风扇520所处的另一侧区域的切断壁作用。

因此,泵340工作所需的一侧区域的热量不会过度地向冷却风扇520以及泵马达346的另一侧区域传递。并且,冷却风扇520中产生的压缩气体能够有效地用于冷却泵马达346。

壳体盖530可以使用螺栓或者螺丝固定到冷却壳体510以及泵支架349,或者通过螺栓或者螺丝的拆卸而容易地分离。由此,能够容易实现对于接通端子部402以及风扇马达521等的维护。

参照图5,冷却壳体510包括具有支承肋条513的底面壁514,所述支承肋条513紧贴于泵支架349的第二安装突起部349b。在支承肋条513形成有与泵支架349的第二安装突起部349b的安装孔相匹配的螺栓紧固孔。

另外,冷却壳体510包括在底面壁514的一侧末端向垂直方向延伸并以与泵马达346的垂直高度相对应的位置为基准形成有排气口511的一侧壁515。在一侧壁515可还形成螺栓或者螺丝紧固部515a。其中,在螺丝紧固部515a可紧固用于使壳体盖530的垂直板部534和冷却壳体510相互紧固的螺栓或者螺丝,其结果,能够使得冷却壳体510和壳体盖530之间的结合更加稳定且牢固。

另外,冷却壳体510包括在底面壁514的另一侧末端向垂直方向延伸且在上方形成吸入口512的另一侧壁516。例如,吸入口512可向上开口。

与冷却壳体510的内部相比,位于冷却壳体510的外部并相对低温的气体可通过吸入口512向冷却壳体510的内部流入(a/in)。即,壳体100的作业空间101的气体可通过吸入口512向冷却壳体510的内部空间吸入。

另外,冷却壳体510包括与底面壁514、一侧壁515以及另一侧壁516的边缘一体连接的最终壁517。

另外,冷却壳体510可包括在最终壁517朝向壳体盖530的垂直板部534一体突出且引导在冷却风扇520产生的压缩气体的流动f(参照图7)的导向壁518。

导向壁518可起到引导向吸入口512吸入的气体经过冷却风扇520向排气口511排出的作用。

导向壁518包括从上面壁519的底部向底面壁514延伸且在导向壁518的末端以朝向排气口511的方式倾斜的壁形状的翅翼(flap)518a。可通过这种翅翼518a使压缩气体的流动f向排气口511顺畅地引导。

另外,导向壁518的端部可配置成与泵马达346相隔开。另外,冷却壳体510的侧面和导向壁518以及泵马达346之间可提供气体可流动的空间。

其中,将导向壁518形成在冷却壳体510的情况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可不限于此。例如,导向壁518可形成在壳体盖530上。

另外,冷却壳体510可包括使得导向壁518的上方和另一侧壁512的上方相互连接的同时在最终壁517的上方一体形成的上面壁519。

另外,冷却壳体510可包括以与上面壁519相同的水平为基准形成在一侧壁515的上方和导向壁518的上方之间而用于配置壳体盖530的水平板部533的连接空间519a。

此时,连接空间519a的宽度可形成为与壳体盖530的水平板部533的宽度相对应。因此,壳体盖530的水平板部533能够精密地结合到位于冷却壳体510的上方的连接空间519a。

在开口部519a的内部空间,冷却风扇520以非接触方式配置,导向壁518的右侧面和另一侧壁516的左侧面之间的空间与吸入口512在空间上相连接,可形成与吸入口512的截面面积相比相对大的气体储存空间。因此,与压缩气体相比相对低温的气体可从冷却壳体510的外部通过吸入口512顺畅且持续地吸入,流入冷却壳体510之后,可通过冷却风扇520变成压缩气体。如前面所述,这种压缩气体执行热交换之后,可通过排气口511顺畅地排出。其结果,冷却装置500可具有优异的热交换性能。

如此,本实施例可通过喷嘴模块310的冷却装置400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调节或者保持泵340的热负荷,从而能够持续制造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

另外,通过冷却装置500产生的气流通过冷却壳体510的排气口511向作业空间101排出,其在作业空间101内产生对流。由于水凝胶具有当达到比预定温度低的温度时快速变硬的特性,因此作业空间101的内部需要保持预定的温度,为此,尤其在工作台200可提供加热器。但是,在工作台200提供的加热器只朝向在薄膜20上成型的面膜的底面传递热量,因此面膜的上面尤其表面部有可能会轻微变硬。但是,如本实施例那样,当通过从冷却装置500排出的气流在作业空间101内产生对流时,作业空间101可在整体上保持高温环境,由此可防止水凝胶变硬的现象。尤其,从冷却装置500排出的气体是吸收泵马达346的热量的气体,因此上述那样效果可更好地实现。

一方面,可根据已设定的控制算法驱动这种冷却装置500。例如,可以以预定时间间隔驱动冷却装置500,或者当泵340连续驱动时间超出已设定水平时,驱动冷却装置500。另外,还可根据另行提供的用于测定泵马达346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测定值、另行提供的用于测定作业空间101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测定值或者在主块330提供的温度传感器333的测定值等,控制冷却装置500的驱动。

即,可根据已设定的条件来驱动冷却装置500,其中,对于根据已设定的条件可理解为,根据如下情况中的一个以上来进行控制:以已设定的时间间隔来驱动的情况、蠕动泵即泵340连续驱动的时间超出已设定的范围的情况、蠕动泵的马达即泵马达346的温度超出已设定的范围的情况、成型皮肤美容膜的作业空间101的温度超出已设定的范围的情况以及主块330的温度超出已设定的范围的情况。

如上那样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控制部能够控制如下一系列过程:使壳体盖内部的工作台的基座向z轴线性驱动装置移动或者停止,使成型机的x轴线性驱动装置以及y轴线性驱动装置移动,通过成型机的至少一个喷嘴模块向工作台一侧排出面膜制造用原料即水凝胶,从而成型面膜。对于这种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三轴移动控制过程,可理解为与一般的3d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类似。

例如,控制部400可控制成型皮肤美容膜的工作台200和排出加热的水凝胶的成型机300的相对运动。并且,可通过提供于成型机300的至少一个喷嘴模块310、350向工作台200一侧排出水凝胶。

另外,控制部400可使得安装于主块330的加热器332工作,从而在与成型皮肤美容膜的加温条件相对应的温度范围内控制所述主块330的温度或者经由所述主块330的水凝胶的温度。

另外,控制部400可控制工作台200和成型机300的相对运动。在该过程中,控制部400使蠕动泵即泵340正向旋转工作,使得由加热器332加热的水凝胶从喷嘴模块310、350的喷嘴311排出。

另外,控制部400可根据已设定的条件使提供于主块330的一侧的冷却装置500工作,冷却蠕动泵的马达即泵340的泵马达346。另外,完成皮肤美容膜的图案部之后,控制部400可使工作台200和成型机300进行相对运动,使成型机300返回至工作初始位置。

根据如上那样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生产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的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即使在用户匹配型皮肤美容膜的制造中将水凝胶作为原料使用,也能够防止水凝胶从喷嘴311漏出的问题,因此能够顺畅地生产皮肤美容膜。

另外,通过主块330的加热器332,一起加热主块330自身、注射器312、泵340以及喷嘴311,从而可排出稳定加温条件的水凝胶,进而能够将水凝胶作为原料使用的同时快速且精密地生产皮肤美容膜。

另外,能够防止水凝胶的漏出,作为泵340使用蠕动泵而能够实现定量控制,能够获得具有一定厚度且收尾处理干净的高质量的水凝胶皮肤美容膜。

另外,控制部400接收按用户匹配型建模cad数据,将其为基础排出水凝胶而生产皮肤美容膜,从而能够获得对用户的身体特性最佳化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

以上,以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但其只是例示,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应解释为具有基于本说明书公开的基本思想的最广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组合、替换公开的实施方式来实现未提示形状的图案,但其仍未超出本发明的范围。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说明书能够容易地改变或变形公开的实施方式,显然这些改变或变形也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工业可应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化妆品工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