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组件和具有该连接组件的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00268发布日期:2020-01-03 12:5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组件和具有该连接组件的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和具有该连接组件的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穿戴设备朝向模块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穿戴设备通常包括基座和卡合件,卡合件可拆卸地设置于基座上,以智能手环为例,基座往往设置在腕带等穿戴本体上,卡合件则设置在功能主体上,当卡合件安装在基座上之后,则功能主体和穿戴本体连接完成;其中,穿戴本体用以佩带于手腕或手臂上,功能主体可具备诸如测量心率、监测血压和显示体温等功能,由于功能主体的功能高度集中,功能主体从腕带上拆下后还可安装在心电衣等其他穿戴本体上,以满足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需求,也即实现不同的功能,可以看出,功能主体往往需要和不同的穿戴本体频繁的安装和拆卸,这就对基座和卡合件的可拆卸连接提出了较高要求。

基于此,如何提供一种方便基座和卡合件安装和拆卸的穿戴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和具有该连接组件的穿戴设备,能够方便地实现基座和卡合件的安装和拆卸,且安装后卡合件相较于基座的位置固定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设有第二通孔;

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卡合件设有和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限位孔;

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包括用以同步运动的卡止触点和按压触点,当所述按压触点受到所述卡合件的按压,且经所述第二通孔退出所述容置槽时,所述卡止触点穿设所述第一通孔之后伸入所述限位孔,以使所述卡合件锁定于所述容置槽,当所述卡止触点脱离所述限位孔时,所述按压触点伸入所述容置槽,将所述卡合件从所述容置槽中顶出。

可选地,所述槽底设有第一吸合部,所述卡合件的底部设有第二吸合部,所述第一吸合部和所述第二吸合部相互吸合。

可选地,所述锁定部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卡止触点设于所述第一支臂,所述按压触点设于所述第二支臂。

可选地,所述基座设有台阶槽,所述第一支臂或所述第二支臂具有折弯棱,所述折弯棱和所述台阶槽的高度落差处相抵,以使所述锁定部以所述折弯棱为轴运动。

可选地,还包括解锁按键,所述解锁按键的一端和所述锁定部相抵,所述解锁按键的另一端用以供按压,以使所述锁定部被按压后所述卡止触点脱离所述限位孔。

可选地,所述锁定部还包括受压支臂,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和所述受压支臂三者可同步运动,所述解锁按键和所述受压支臂相抵。

可选地,所述基座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紧邻所述容置槽,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位于所述空腔中,所述空腔的上表面设有用以供所述解锁按键穿设的通槽,当所述卡合件锁定于所述容置槽时,所述解锁按键的顶端位于所述空腔的上方,以供按压。

可选地,所述解锁按键的侧壁设有凹陷部,锁止部用以和所述凹陷部配合,以使所述解锁按键保持于按压所述锁定部的状态。

可选地,所述锁止部连接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一端和所述锁止部相抵,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抵于固定位置,以使当所述按压触点受到所述卡合件的按压退出所述容置槽时,在所述锁定部向所述解锁按键施加的作用力下,所述弹性部压缩,所述锁止部脱离所述凹陷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锁定部的个数均为两个,两个所述锁定部分别位于所述卡合件的两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穿戴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还包括穿戴本体和功能主体,所述穿戴本体设有所述基座,所述功能主体设有所述卡合件。

可选地,所述穿戴设备具体为手环、手表、心电贴或者心电衣。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提供的连接组件,包括基座、卡合件和锁定部,基座设有容置槽,卡合件可拆卸地设置于容置槽中;容置槽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容置槽的底面设有第二通孔,卡合件设有限位孔;卡止触点可经第一通孔伸入和退出限位孔,按压触点可经第二通孔伸入和退出容置槽。锁定部包括卡止触点和按压触点,当需要将卡合件固定于容置槽时,可直接将卡合件放置于容置槽中,卡合件的底部和按压触点触碰,按压触点受到卡合件的按压,按压触点逐渐退出容置槽,与此同时,卡止触点穿设第一通孔并逐渐伸入限位孔,实现卡合件锁定于容置槽;当需要将卡合件从容置槽中取出时,卡止触点脱离限位孔即可,由于按压触点和卡止触点同步运动,按压触点由下自上穿设第二通孔,按压触点向上抵住卡合件,将卡合件从容置槽中顶出;如此设置,仅需要将卡合件安装于容置槽即可实现卡止触点伸入限位孔,完成卡合件和容置槽的锁定;当卡止触点脱离限位孔时,即可实现按压触点将卡合件从容置槽中顶出;可以看出,卡合件相对于容置槽的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仅仅需要卡止触点退出限位孔即可实现按压触点将卡合件从容置槽中顶出,操作过程较为方便,无需施加较大的作用力,单手即可完成装卸。与此同时,容置槽底面的下方仅设置锁定部的按压触点,无需占用较大空间,基座的厚度可较薄,空间利用率较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连接组件的穿戴设备,具备上述有益效果,此处将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安装有基座的穿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用于和图1或者图2中基座配合的设有卡合件的功能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卡合件安装于基座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卡合件和基座安装完成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穿戴设备在安装完成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穿戴设备在安装完成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穿戴设备在安装完成时的示意图。

其中:

基座1、容置槽2、卡合件3、锁定部4、解锁按键5、空腔6、锁止部7、弹性部8、穿戴本体100、功能主体200、

槽壁21、第一通孔22、槽底23、第二通孔24、第一吸合部231、限位孔31、第二吸合部32、

卡止触点41、按压触点42、受压支臂43、第一支臂44、第二支臂45、折弯棱46、

凹陷部51、

通槽61、台阶槽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组件,如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5所示,包括基座1、卡合件3和锁定部4;基座1设有容置槽2,卡合件3可拆卸地设置于容置槽2中。

显而易见地,容置槽2可设置为顶部敞口的结构,卡合件3由上自下安装在容置槽2中;容置槽2的槽壁21所围成的形状和卡合件3的外形轮廓相配,容置槽2的槽底23用以支撑卡合件3的底部,如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槽壁21设有第一通孔22,槽底23设有第二通孔24,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24的具体形状和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卡合件3设有限位孔31,限位孔31和第一通孔22的位置相对应,具体地,由于第一通孔22位于槽壁21,则限位孔31应设置在卡合件3的侧壁上,当卡合件3安装于容置槽2时,槽壁21和卡合件3中具有限位孔31的侧壁紧邻(也可以贴合),同时,第一通孔22和限位孔31之间应至少具有重合区域。

锁定部4包括卡止触点41和按压触点42,卡止触点41和按压触点42两者同步运动,两者可以为一体成型。

以说明书附图4和5所示的方位为例,卡止触点41可从左向右穿设第一通孔22,然后伸入限位孔31中,实现卡止触点41和限位孔31的卡嵌,也即卡止触点41可由容置槽2的外侧运动至容置槽2的内部;可以看出,当卡止触点41伸入限位孔31时,必然已经穿设第一通孔22,此时卡合件3则被固定于容置槽2,同时,按压触点42退出容置槽2,按压触点42不会对卡合件3的底部施加作用力。

当卡合件3未安装于容置槽2时,卡止触点41脱离限位孔31,按压触点42经第二通孔24伸入容置槽2中;在卡合件3安装于容置槽2的过程中,卡合件3的底部和位于容置槽2中的按压触点42相接触,且卡合件3的底部向按压触点42施加作用力,使得按压触点42逐渐退出容置槽2,与此同时,卡止触点41逐渐穿设第一通孔22并伸入限位孔31中,由于卡止触点41伸入限位孔31,使得卡合件3锁定于容置槽2中。

当需要将卡合件3从容置槽2中取出时,则需要向卡止触点41施加作用力,以使卡止触点41退出限位孔31,同时按压触点42伸入容置槽2,将卡合件3从容置槽2中顶出,如说明书附图4和附图5所示。

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槽底23设有第一吸合部231,卡合件3底部设有第二吸合部32,第一吸合部231和第二吸合部32能够相互吸合,以使卡合件3的底部和槽底23贴合。

显而易见地,在卡合件3安装于容置槽2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吸合部231和第二吸合部32两者之间的吸合作用,卡合件3具有朝向容置槽2的方向运动的趋势,当第一吸合部231和第二吸合部32贴合后,两者之间的吸合力最大,以确保卡合件3相较于容置槽2的稳固锁定。第一吸合部231和第二吸合部32两者可设置为磁极不同的磁铁,例如第一吸合部231可设置为n极磁铁,第二吸合部32可设置为s极磁铁,可见,基于第一吸合部231和第二吸合部32两者始终保持吸合力,能够极大提升卡合件3相较于容置槽2的稳定性,确保连接可靠。

针对卡止触点41和按压触点42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不同形状构造,只要能够确保两者实现上述功能即可,本文将给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说明书附图4和附图5,锁定部4设有第一支臂44和第二支臂45,第一支臂44和第二支臂45具有夹角,第一支臂44和第二支臂45两者均位于容置槽2的外侧,卡止触点41设于第一支臂44,按压触点42设于第二支臂45。

第一支臂44和第二支臂45均可设置为直杆,且两者可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制成,可以看出,第一支臂44和第二支臂45两者同步运动即可实现卡止触点41和按压触点42的同步运动,可以使得卡止触点41和按压触点42实现上文所述的功能。当然,根据实际需要,第一支臂44和第二支臂45还可以设置为弯曲杆,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说明书附图4和附图5所示,基座1还可设有台阶槽62,第一支臂44或第二支臂45具有折弯棱46,折弯棱46和台阶槽62的高度落差处相抵,以使锁定部4以折弯棱46为轴运动。

说明书附图4和附图5示出了折弯棱46设置在第二支臂45的情形,以说明书附图4所示的方位为例,折弯棱46在由左向右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台阶槽62同样具有高低落差,折弯棱46和台阶槽62的高度落差处相抵,这样即可实现锁定部4以折弯棱46为轴运动,以满足上述卡止触点41和按压触点42同步运动的技术效果。

为了方便向卡止触点41施加用以退出限位孔31的作用力,连接组件还可以设置解锁按键5,解锁按键5的一端和锁定部4相抵,解锁按键5的另一端用以供按压,以使锁定部4被按压后卡止触点41脱离限位孔31,如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5所示。解锁按键5可竖直设置,其顶端用以供按压,其底部可作用于锁定部4的任意位置,只要满足卡止触点41退出限位孔31即可。

为优化解锁按键5的具体设置方式,锁定部4还可设置受压支臂43,第一支臂44、第二支臂45和受压支臂43三者可同步运动,解锁按键5和受压支臂43相抵。

锁定部4可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制成,受压支臂43可位于第一支臂44和第二支臂45两者的连接处,受压支臂43最好水平设置,解锁按键5的底部和受压支臂43的上表面相抵,显然,当需要将卡合件3从容置槽2中取出时,仅需要向下按压解锁按键5,此时卡止触点41退出限位孔31,折弯棱46在台阶槽62的作用下发生运动(旋转),使得按压触点42伸入容置槽2,将卡合件3从容置槽2中顶出。

参考说明书附图5,基座1设有空腔6,空腔6紧邻容置槽2,第一支臂44、第二支臂45和受压支臂43位于空腔6中;显而易见地是,空腔6应呈封闭状,其内部具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中设有第一支臂44、第二支臂45和受压支臂43。

空腔6和容置槽2可共用槽壁21,以说明书附图5所示的方位为例,槽壁21既可以看作是空腔6的右侧壁又可以看作是容置槽2的左侧壁,空腔6的上表面设有通槽61,解锁按键5穿设通槽61,也即解锁按键5的顶部位于通槽61的上方,解锁按键5的底部位于空腔6的内部,解锁按键5可相对于通槽61沿竖直方向运动,以实现上述卡止触点41脱离和卡嵌于限位孔31。当卡合件3锁定于容置槽2时,解锁按键5的顶端位于空腔6的上方,以供按压。

参考说明书附图4和附图5,解锁按键5的侧壁设有凹陷部51,锁止部7用以和凹陷部51配合,以使解锁按键5保持于按压锁定部4的状态;当解锁按键5处于被按压的状态时,锁止部7和解锁按键5的凹陷部51配合,此时卡止触点41保持在脱离限位孔31的状态,而按压触点42处于容置槽2内部;这样一来,当需要在容置槽2中安装卡合件3时,卡合件3的底部即可按压按压触点42,以实现卡止触点41和限位孔31卡嵌,从而方便后续卡合件3的安装。

为了方便锁止部7脱离凹陷部51,锁止部7还可连接有弹性部8,弹性部8可具体设置为弹簧等部件,弹性部8的一端和锁止部7相抵,弹性部8的另一端抵于固定位置。

具体地,可以在空腔6中开设安装槽,安装槽紧邻凹陷部51,且安装槽和通槽61连通,锁止部7和弹性部8均位于安装槽中,弹性部8的一端和锁止部7相抵,弹性部8的另一端可抵于安装槽的内壁,当需要将卡合件3安装于容置槽2时,按压触点42受到卡合件3的按压后退出容置槽2,受压支臂43向上运动,带动解锁按键5向上运动,由于凹陷部51离开当前位置,不和锁止部7接触,锁止部7受到解锁按键5侧壁的挤压后压缩弹性部8,此时弹性部8保持压缩状态。

当需要将卡合件3从容置槽2中取出时,按压解锁按键5,当凹陷部51向下运动至锁止部7所处的位置时,则弹性部8释放弹性,锁止部7和凹陷部51配合,此时按压触点42将卡合件3顶起,且卡止触点41脱离限位孔31。

当然,为了避免误触发解锁按键5,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4、限位孔31和锁定部4的个数均为两个,两个锁定部4分别位于卡合件3的两侧。显然,利用两个锁定部4分别锁定卡合件3的两侧能够进一步提升锁定可靠性,确保卡合件3相较于容置槽2的位置固定,当需要将卡合件3从容置槽2中取出时,则需要两个锁定部4均执行相应动作,以确保卡合件3和容置槽2脱离,其具体过程如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穿戴设备,包括上述的连接组件,穿戴设备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其中,穿戴设备可具体为手环、手表、心电贴或者心电衣等。

如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穿戴设备包括穿戴本体100和功能主体200,基座1设置于穿戴本体100,卡合件2设置于功能主体200;其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穿戴设备,穿戴本体100可具体设置为不同部件;例如:针对智能手环,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穿戴本体100可包括腕带,基座1和腕带可为一体设置,功能主体200可设置为具有测量心率、监测血压和显示体温等功能的部件;当基座1和卡合件2安装完毕后,则穿戴本体100和功能主体200安装完成。

针对用于心电衣或者心电贴的基座1,说明书附图2所示,基座1还可以设置贯穿其厚度的安装通孔,靠近安装通孔的位置设置有触点;和基座1配合使用的功能主体200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卡合件3设有和安装通孔相配的功能件,用以实现心电检测等功能,卡合件3还设有和触点相配的电极,用以实现相关数据的收集;针对穿戴本体100和功能主体200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说明书附图6至附图8依次示出了穿戴设备具体为手环、心电衣和心电贴的示意图,其中穿戴本体100和功能主体200的安装方式如上述,此处将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组件和具有该连接组件的穿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