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粉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27184发布日期:2021-01-12 10: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出粉容器,包括:

容器主体,用于储存蜜粉;

按钮部,位于所述容器主体的上侧而被用户施压,其一侧形成排出孔;

阀杆,随着所述按钮部被施压而上升和下降,上部内侧形成与所述排出孔连通的移动孔;

通道形成部,位于所述阀杆的内侧,形成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连通而用于蜜粉移动的蜜粉移动通道和用于空气移动的空气移动通道;以及

压缩室部,与所述阀杆及所述通道形成部的下部结合,内侧形成用于储存空气的腔室,基于所述按钮部被施压,将所述腔室内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空气移动通道喷射到所述移动孔,

其中,空气随着所述按钮部被施压而从所述腔室喷射到所述移动孔,所述容器主体内部的蜜粉将通过所述蜜粉移动通道及所述移动孔,经过所述排出孔被排出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室部包括:上部壳,与所述容器主体的上部结合,所述阀杆及所述通道形成部被插入到其内侧;

下部壳,与所述上部壳的下部结合而形成储存所述空气的所述腔室;

活塞,与所述阀杆的下部结合,随着所述按钮部被施压,贴紧所述下部壳的内侧面上升和下降,改变所述腔室内部的空气压力,使所述腔室内部的空气移动到所述空气移动通道;以及

喷嘴部,配置在所述下部壳的内侧,贯通所述活塞而与所述通道形成部的下部结合,使所述蜜粉移动通道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上贯通形成用于插入所述阀杆的下部的容纳孔,所述喷嘴部通过所述容纳孔贯通所述活塞而与所述通道形成部的下部结合,所述腔室内部的空气通过所述容纳孔内周面与所述喷嘴部之间的间隙空间而移动到所述空气移动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室部还包括:第一止回阀,与所述容纳孔的内侧结合,用于约束空气通过所述间隙空间而从所述空气移动通道流入所述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止回阀包括:与所述容纳孔内侧结合的第一结合部及从所述第一结合部向所述喷嘴部的外周面延长的第一密封部,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部贴紧所述喷嘴部的外周面而阻断空气从所述空气移动通道流入所述腔室,当所述活塞下降时,基于空气压力而从所述喷嘴部的外周面隔开而连通所述腔室与所述空气移动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部的至少一部分朝所述空气移动通道向上倾斜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上形成向所述容纳孔的内侧突出的台阶部,所述第一止回阀的所述第一结合部被放置于所述台阶部,被已插入到所述容纳孔的所述阀杆的下部施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壳的内侧底部面形成用于连通所述腔室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的至少一个空气流入孔,所述压缩室部还包括:第二止回阀,约束所述腔室的空气通过所述空气流入孔移动到所述容器主体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止回阀包括:第二结合部,与所述下部壳的内侧底部面结合;第二密封部,从所述第二结合部的一端向外侧延长形成,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部贴紧形成所述空气流入孔的所述下部壳的内侧底部面而阻断所述腔室的空气通过所述空气流入孔移动到所述容器主体内部,当所述活塞升降时,通过所述蜜粉移动通道,基于流入所述容器主体内部的压力,从所述下部壳的内侧底部面隔开而连通所述容器主体内部与所述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部壳的下部形成延长部,以既定的长度向下延长,随着所述按钮部被施压,所述喷嘴部在内侧上升和下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出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管,一端与所述延长部结合,另一端从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面延长到既定的位置,连通所述喷嘴部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

其中,所述管的另一端的外周面中至少一部分被向上切割而形成蜜粉流入口。


技术总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出粉容器。所述容器包括:容器主体,用于储存蜜粉;按钮部,位于所述容器主体的上侧而被用户施压,其一侧形成排出孔;阀杆,随着所述按钮部被施压而上升和下降,上部内侧形成与所述排出孔连通的移动孔;通道形成部,位于所述阀杆的内侧,形成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连通而用于蜜粉移动的蜜粉移动通道和用于空气移动的空气移动通道;以及压缩室部,与所述阀杆及所述通道形成部的下部结合,内侧形成用于储存空气的腔室,基于所述按钮部被施压,将所述腔室内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空气移动通道喷射到所述移动孔,其中,空气随着所述按钮部被施压而从所述腔室喷射到所述移动孔,所述容器主体内部的蜜粉将通过所述蜜粉移动通道及所述移动孔,经过所述排出孔被排出外部。

技术研发人员:咸琪泳;郑暑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衍宇
技术研发日:2019.04.03
技术公布日:2021.01.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