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的耳镜端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14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的耳镜端部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明的背景本发明涉及一种耳镜端部,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次性的耳镜端部装置。
耳镜主要被医护人员用来检查外耳道,偶尔也用于检查鼻道。一个标准的耳镜包括手柄、轴和头部。轴从手柄处延伸,头部固定在轴的顶部。手柄通常由不锈钢制成,但头部和轴可以由不锈钢或硬塑料制成。不锈钢手柄一般是银白色的,然而,轴和头部的颜色可以根据制成它们的材料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轴和头部由不锈钢制成,则它们也为银白色;如果它们由硬塑料制成,那么,它们通常为黑色。
标准耳镜的头部包括一放大镜和放大并照亮待检查的目标区域的光源,头部也可以包括被连接到内腔上的部分,该内腔在穿过耳镜头部前方的环形开口内有一出口,一具有圆锥形状的一次性端部穿过环形开口连接到耳镜头部前方处,从而将视野引导到小的目标区,一次性端部的圆锥形状便于检查外耳道或鼻道。如果耳镜的头部包括上述的一部分,那么通常空气被吹过内腔,从出口进入一次性的端部,并且越过目标区域,从而观察发丝的运动。
已经使用的两种主要形式的耳镜,占了所有耳镜的将近80%。第一种形式是诊断型或槽口型耳镜,第二种是充气式或摩擦式耳镜,两者之间显著的区别在于一次性的端部和耳镜头部的连接方式。
在诊断型或槽口型耳镜中,一次性的端部通过一键槽装置和耳镜头部连接,头部通常包括一键槽或槽口,它环绕由连接一次性端部的环形开口确定的表面设置。相似地,一次性的端部有一键或沿其外表面形成一径向向外延伸部分,以便与耳镜头部的环形开口确定的表面上的键槽配合。然后一次性的端部被转动进入耳镜头部的环形开口。一旦一次性的端部被固定在耳镜头部,在一医疗检查中,耳镜就可以用来看到耳朵里边或鼻子里边。
锥形的一次性的端部的较小端确定目标区域或观察区。一次性的端部的较小尺寸端具有两不同尺寸直径的其中之一,或者是2.5mm或者是4.0mm,使用的直径大小取决于检查的管道或通道的尺寸,这通常与被检查的个人年龄有关。婴儿和小孩一般需要使用小号的2.5mm直径的端部,而大号的4.0mm直径的端部被年龄较大的孩子或成年人使用。
但是,一次性的端部,不总是呆在和槽口式耳镜头部连接的状态。当它被固定时,如果一次性的端部不能和键槽正确配合,该键槽位于由耳镜头部环形开口确定的表面上,端部将脱开连接。另外,在检查过程中,一次性的端部也可能被扭转或转动,导致一次性端部从耳镜头部脱落。
耳镜的第二种形式,充气式或摩擦式耳镜,通过摩擦将一次性的端部装到耳镜头部,一次性的端部通过两表面间的接触,被保持在由耳镜头部环形开口确定的表面上,在检查过程中耳镜的运动倾向于松开这种连接。由于一次性的端部没被充分地固定或推到由环形开口确定的表面上,也可导致连接松开,这两种情况都可导致检查过程中一次性端部从耳镜头部脱落,这样,在一次性的端部和耳镜头部环形开口之间的摩擦式连接不能提供一种非常牢固的连接装置。用在充气式或摩擦式耳镜上的一次性端部通常也包括其小端直径为2.5mm或4.0mm的开口。
在同一机构内的医护人员可以使用槽口式和摩擦式两种耳镜。那么医疗机构就被迫储备两种形式的一次性端部,又因为每种形式的一次性端部都由观察区域决定的大开口和小开口两种,所以医疗机构就需要保存储备至少四种不同形式的一次性的端部。
通常,四种不同形式的一次性的端部被堆积在一分配器内,该分配器装在检查室内的墙壁上,分配器一般包括四列,每列对应于每一种形式和尺寸的一次性端部,一次性端部垂直地相互堆积在彼此顶端,通过在每一列底部的孔,突出分配器外面。当为了检查,需要一次性端部时,从每一列底部的孔中拔出一想要的端部,然而彼此堆积在其上端的一次性端部倾向于粘在一起。当一个端部从分配器底部的开口拔出时,可能有多个端部被粘在一起,并且和它一起从分配器中拔出。这就需要重新堆放额外的端部,对于检查医师或医护人员来讲,这是一件麻烦事,或者这些额外的端部被扔掉,这会造成浪费并增加医疗机构的整体成本。
当检查年幼的孩子时,试图使用两种标准耳镜中的其中之一时会发生另一问题,标准耳镜不能吸引并且会恐吓小孩子,年幼的小孩不熟悉并且一般会害怕耳镜,所以,年幼的孩子通常会反对医护人员用耳镜检查它们的身体,为了进行检查,这通常致使孩子的父母或其他医护人员约束孩子,当孩子有病时,比如它们可能有耳疾时,孩子的恐惧和约束它们的困难只能使病情加剧。在被检查区域,如耳朵部位,孩子的敏感性只能增加它们对异样的耳镜器具的不安和恐惧。
现有技术中不存在公知的一次性的端部装置,该装置防止多个端部粘在一起,并能吸引孩子以及使一次性端部和耳镜之间统一具有刚性的牢固的连接。
锥形件还包括一内部止挡,它从中空的锥形件内表面径向向内延伸,并且最好靠近第二开口端。该止挡允许将多个中空的锥形件堆积在一起,而不会引起它们粘连在一起。
附图的简要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3A是面托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图3B是图3A中沿3B-3B剖开的剖面图,图3C是面托第一实施例的后视图,图4A是面托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图,图4B是图4A中沿4B-4B剖开的剖面图,图4C是面托第二实施例的后视图,图5是锥形件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6是锥形件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图7是垂直地堆放在一起的多个锥形件,图8是包括一止挡的锥形件的剖面图,图9是包括一止挡的锥形件的后视图。
发明的详细描述图1中示出了耳镜端部装置10的优选实施例,端部装置10用于连接耳镜12,医护人员用它主要检查耳朵的外耳道,或者偶尔检查鼻子通道。耳镜12包括一手柄14,一轴16从手柄处延伸到头部18。端部装置10固定在耳镜12的头部18,头部18包括一照明的放大镜,透过它可以用一个放大的、照亮的视野来检查一待查区域,头部18也包括通过头部连接内腔的部分,该部分在靠近放大镜的出口处终止。这部分通常连接到管子上,提供直接穿过耳镜端部的空气流,越过观察区可以看见作为检查部位的发丝的运动。头部18和轴16可以由不锈钢或者硬质成形塑料制造。如果它们由不锈钢制成,那么它们一般是银色的。如果它们由硬质成形塑料制成,通常它们是黑色的。手柄14一般由不锈钢制成,颜色为银白。
端部装置10最好包括一面托20和一锥形件22,面托20安装在耳镜12的头部18上,锥形件22固定在面托20上,并且通过耳镜12头部18的放大镜确定一小的直接观察区域。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面托20被制成具有动物的面部特征,包括一张嘴24、一对耳朵26、一对眼睛28和一鼻子,当锥形件22装在面托20上时,该锥形件形成鼻子。组成面托20的面部特征如图1所示,最好为大象的面部特征,但是也可以用其他动物的面部特征。
图2是一次性的耳镜端部装置10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在图2中,锥形件22和面托20是分离的,面托20包括第一环形开口30(位于面托20的后边,图2中只画出一部分)、第二环形开口32(在面托20的前边)和一贯通的环形通道34。环形通道34的第二环形开口32包括一具有内表面38的颈部36。环绕颈部36的内表面38是一肩部40,该肩部沿径向向内凸出并且包括位于肩部40与第二环形开口32相对一侧上的斜面4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肩部40断续地环绕位于颈部36的内表面38上,而不是环绕颈部36连续形成。
面托20的第二环形开口32具有一小于第一环形开口30直径的直径,第二环形开口32的直径也小于颈部36的直径,颈部36的直径由内表面38确定。这样,第二环形开口32在第二环形开口32处的环形通道34和颈部36的内表面38之间形成一径向侧壁42,第二环形开口32最好有断续的隔断,为了便于加工,这些隔断沿着颈部36的内表面38和肩部40的断续部位对准。
锥形件22包括第一开口端44和第二开口端46。锥形件22是中空的,在第一开口端44有大于第二开口端46的直径。一唇边48最好从锥形件22的第一端44径向向外延伸。唇边48的外径设定为能配合在位于面托20第二环形开口32的颈部36处,通过肩部40固定,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唇边48的外径接近14.8mm,从锥形件22的外表面径向向外延伸了将近0.38mm。因此确定颈部36内表面38的直径稍稍大于14.8mm(例如接近15.0mm),从而允许唇边48配合在里边。径向侧壁42最好向内延伸,作为第一端44的一个止挡,并且确定第二环形开口32。第二环形开口32最好为接近12.9mm的内径。肩部40最好从颈部36的内表面38径向向内延伸近0.60mm,从而固定唇边48。锥形件22和面托20最好由非乳状液的聚合物材料制造,然而,也可以使用其它的替代材料。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锥形件22包括一基底部分50和一管嘴部分52。基底部分50最好有比管嘴部分52大的锥度。当锥形件22和面托20连接在一起时,基底部分50的锥面和面托20形成一自然过渡,管嘴部分52的锥面将视线引导到小的目标区域,帮助引导来自耳镜12的头部18的光线。
通过在它们之间施加一压力可将锥形件22固定到面托20上,锥形件22的第一端44插入面托20的颈部36,第一端44接触肩部40的斜面41直到它穿过斜面41并停在径向侧壁42处。再有,侧壁42确定环状通道34的第二环形开口32,从而使面托20和耳镜12的头部18连接起来。在这一点,在锥形件22的第一端44处的唇边48被固定在面托20的第二环形开口32处的颈36内的肩部40上。由于唇边48滑过斜面41且超越肩部40,通常发出声音或啪的一声,表明在锥形件22和面托20之间具有一个刚性的连接。
图3A是面托20的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面托20和一次性的耳镜端部装置10一起使用。图3A还清楚地画出了肩部40和从面托20的第二环形开口32处的颈部36的内表面38延伸的斜面41,肩部40和斜面41从内表面38径向向内延伸。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有三个肩部40和从颈部36的内表面38向内延伸到挡住锥形件22的唇48的斜面41,三个肩部40和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三个斜面41环绕内表面38近似等距离设置。
与颈部36内三个肩部40相对的是三个径向向内延伸的侧壁部分42,确定靠近颈部36基部的第二环形开口32。侧壁42的内径确定面托20的第二环形开口32处的环形通道34。由于与颈部36相比,侧壁42的内径较小,当锥形件压入面托20的颈部36时,侧壁42作为锥形件的止挡。侧壁42阻止锥形件22的第一端44压出面托20的颈部36。如前所述,为了便于制造的目的,侧壁42最好环绕开口与肩部40面对断续设置。或者,侧壁42和肩部40每个都能由一连续的环制成。
图3B是图3A中沿3B-3B剖开的剖面图,图3B更加清楚地画出了一装置,通过该装置面托20固定在第一实施例中的耳镜12的头部18。一个主要的工艺用来将一标准端部通过摩擦固定到耳镜12的头部18,对于摩擦式耳镜,面托20的第一实施例用作一次性耳镜端部装置10的一部分。
如图3B所示,面托20的环形通道34设在由环形壁54确定的部分中,环形壁54在面托20的第一环形开口30处结束。在第一环形开口30处切下环形壁54的一部分成为一槽口56,当面托20在轴上滑动时或者在耳镜12的头部18内进行连接时,与耳镜12的轴16配合。环形壁54以环形方向延伸一足够距离,从而保证面托20牢固地安装在耳镜12的头部18。较好地,环形壁54延伸到超过径向止挡表面58近8mm,该径向止挡表面由在环形壁54内向外凸起的表面形成。该凸起的止挡表面58与位于耳镜12的头部18的环形室的末端接触。环形壁54在耳镜12头部18的环形室中滑动,直到径向止挡58与环形室接触。槽口56允许环形壁54在环形室内进一步滑动,并且部分接触轴16的周围,从而更加牢固地将面托20固定在耳镜12的头部18。
一倒角部分60设在靠近面托20的第二环形开口32处,倒角部分60将由环形壁54确定的环形通道34的直径减小到在第二环形开口32处的侧壁42的直径。更好地,为了易于加工面托20,与侧壁42一致的倒角部分60具有比与肩部40一致的倒角部分60更大的斜度。倒角部分60最好有一与环形通道34的中心线成近似60度的角度,该倒角沿着与第二环形开口32一致的部分开始。但是倒角部分60最好也可沿着与肩部40一致的部分开始,与环形通道34的中心线成约45度的角度。
图3C是面托20第一实施例的后视图,画出了由第二环形开口32确定的断续设置的侧壁42以及断续设置的面托20的肩部40,另外,也画出了与环形开口32和肩部40一致的倒角部分60不同的斜度。如图3C所示,由侧壁42确定的位于第二环形开口32处的环形通道34的直径小于由环形壁54确定的第一环形开口30的直径。
图4A提供了面托120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图,该面托与槽口型耳镜一起使用。槽口型耳镜使用键槽工艺,通过一键将一次性端部固定到耳镜头部的前面。而非通过摩擦。为了适应这种安装工艺,一键62从环形通道134向内延伸,以便和位于槽口式耳镜头部内的环形开口中的键槽或凹槽相配合。通过将面托120的键62放入槽口式耳镜头部的键槽或凹槽内并且转动,从而将面托120的第二形式固定在耳镜的头部。
和第一实施例相似,面托120的第二实施例也包括从颈部136的内表面138径向向内延伸的肩部140,颈部136设置在面托120的第二环形开口132处。第二环形开口132由径向向内延伸侧壁142确定,并且确定第二环形开口132处的环形通道134。径向侧壁142比肩部140更加向内延伸,成为锥形件22的第一端44的一止挡。和第一实施例相似,为了便于制造,侧壁142和肩部140以交替形式环绕环形通道134断续设置。然而,在面托120的第二实施例中,没有沿着与键62重合的环形通道134部分设置的侧壁142或肩部140。这样做是为了便于制造面托120。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面托120仅包括两个用来保持锥形件22唇边48的肩部140,为了确保锥形件22和面托120之间牢固的连接,和面托120一起使用的两个肩部140沿着颈部136的内表面138彼此相对设置,锥形件22以一种与锥形件22和面托20连接相似的方式固定到面托120上。
图4B是图4A中沿4B-4B面的剖面图,如图4B所示,面托120的第二形式相似地包括环形壁154,该环形壁确定环形通道134的部分尺寸。并且在面托120的第一环形开口130处结束。但是,如图4B所示,面托第二形式的环形壁154比第一形式的环形壁54更短。另外,面托120的第二形式也包括一倒角部分160,与第一端130处环形壁154确定的直径相比,该倒角将环形通道134的直径减小到位于第二环形开口132处的直径。还有,倒角部分160沿着与侧壁142一致的部分具有较大的斜度,沿着与肩部140一致的部分具有较小的斜度。键62最好设置在沿着与侧壁142一致的倒角部分内,侧壁142最好与槽口式耳镜耳镜头部前方的环形室接触,以这种方式放置键62更能保证键62保持在槽口式耳镜头部的键槽或凹槽内,并且更牢固地安装在面托120上。
图4C是面托120的第二实施例的后视图,如图4C所示,由环形通道134的侧壁142确定的第二环形开口132的直径小于在第一环形开口130处的环形壁154确定的直径。另外,面托120最好还设置有两个彼此相对的肩部140,和肩部140面对的是绕第二环形开口132设置的侧壁142。倒角部分160穿过面托120减小了环形通道134的直径,和与肩部140一致的部分相比较而言,倒角部分160在与侧壁142一致的部分上具有更大的斜度,与键62一致的倒角部分160的斜度等于沿着侧壁142的部分160的斜度,沿着与第二环形开口132一致部分,倒角部分160形成一与环形通道134的中心线成约60度的角,沿着与肩部140的一致部分的倒角部分形成约45度的角。
图5是锥形件22的剖面图,相比于管嘴部分52,图5画出了沿着基底部分50锥形件22更陡的斜度,较好地,锥形件22第一端44处的唇边48径向向外延伸,距离锥形件22第一端44的外径近0.38mm,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端44的内径是近13.12mm,在第一端44处的唇边48的外径是近14.8mm。
锥形件22第二端46处的内径小于第一端44处的内径。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端46的内径可以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场合,比如病人的年龄不同或者他们的外耳道尺寸不一样。在图5中,第二端46的内径是4.0mm,最好锥形件22的总长度为约26.5mm,包括基底部分50长约9.50mm,管嘴部分52长约17.0mm。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锥形件22沿着基底部分50形成约33.5度的角度,沿着管嘴52形成约12.1度的角度,在第二端46处开口直径为4.0mm,锥形件22最好具有厚度为约0.50mm的壁。
图6是锥形件122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锥形件122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端146处的开口更小,这样,沿着管嘴部分152的斜度更大,两个实施例之间的其他所有尺寸最好保持相同。
和第一实施例相似,锥形件122的第二实施例有第一端144,一唇边148从这里径向向外延伸。锥形件122也包括在第一端44处的基底部分150和在第二端146处的管嘴部分152,但是,在锥形件122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二端146开口处直径为2.5mm,代替了4.0mm,因为两个实施例之间所有其他尺寸最好一样,在第二端146处更小直径的开口导致管嘴部分152具有比管嘴部分52更大的斜度。管嘴部分152具有约16.9度的角度,稍稍陡于管嘴部分52形成的12.1度的角度,在锥形件122和22之间的所有其他尺寸保持相同,尤其是第一端144和44尺寸相同,结果使得锥形件122和22通用,它们可以互换,与面托120或20一起使用,另外,锥形件122或22也都可以使用台肩型(a shoulder type style)安装工艺直接装到耳镜上,而不用槽口式或摩擦式安装形式。
图7是垂直叠放在一起的多个锥形件22A、22B和22C的侧视图。锥形件22A、22B和22C具有相同的特征,但是仅仅为了标记的目的,用不同数字的参考标号来分辨,从而识别相似的特征,锥形件22A、22B和22C画的样子相似,它们都被存放在安装于检查室墙上的分配器内。该分配器通常具有垂直排列的四列,用于堆放主要种类并且具有标准尺寸的一次性的耳镜端部。
当耳镜12即将用于检查中时,合适型号、尺寸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被从分配器内每个支柱底部的开口拔出,但是,已知的一次性耳镜底部装置倾向于粘在一起,并且同时从分配器中拔出。这是因为已知的一次性耳镜底部装置垂直对准,以一种在一端部内表面和相邻的下一端部外表面之间产生足够摩擦的方式堆积在一起,比如锥形件22A和22B,分别导致一次性耳镜端部粘在一起,粘在一起的耳镜端部随后必须被分离,或者重新放回分配器或者由于卫生原因扔掉,粘在一起的耳镜端部给工作带来了不便,并且当它们不得不被扔掉时,也增加了能用的端部的单位成本。
图8提供了锥形件22一优选实施例更详细的剖面图。锥形件22最好还包括一止挡64,该止挡最好位于靠近第二端46处,止挡64通过径向向内延伸形成,锥形件22的内径在此突然减小。止挡64最好是沿着靠近第二端46的管嘴部分52。为了易于制造,锥形件22的内径最好从止挡64到第二端46保持不变。止挡64最好设有一凸台或表面,使得如图7所示,相继的锥形件22B能接触并靠在凸台上,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相继的锥形件22B的第二端46B将和止挡64接触,并且防止该相继的锥形件22B的外表面完全地、贴身地接触与第一锥形件22A内表面重叠的部分,从而致使它们粘在一起。如图7所示,在一相继的锥形件22C的第二端46C沿着锥形件22B的内表面相似地接触并靠在止挡64B上,止挡64B防止锥形件22C的外表面与锥形件22B的内表面粘在一起,那么锥形件22A、22B和22C能够堆积在分配器内而不会粘在一起。止挡64也能结合在第二端46处具有不同开口直径的锥形件而有所不同,比如用于锥形件22直径4.0mm的开口或者用于锥形件122直径2.5mm的开口,参考图7中的锥形件22A、22B和22C,仅是用作说明的目的,并非想把止挡46限制为特定尺寸的锥形件。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止挡64径向向内延伸约0.5mm到1.0mm,特别地,对于第二端46处2.5mm的开口止挡64径向向内延伸约0.9mm,对于第二端46处4.0mm的开口止挡64径向向内延伸0.8mm,这样,止挡64产生一个约0.5mm到1.0mm的凸台或径向止挡表面。止挡64最好靠近锥形件22的第二端46设置。止挡64最好距离具有2.5mm内径的第二端46约5.0mm,当内径为4.0mm时,止挡距离第二端为约6.0mm,在止挡64处锥形件22的内径最好等于在第二端46处锥形件22的内径,或者一般为2.5mm或4.0mm,为了便于制造,从止挡64到第二端46锥形件22最好有一恒定的内径。但是,止挡64也可以沿着锥形件22的内表面设置在别的位置,比如在第一端44处。止挡64也可以以一个不同的角度,径向向内延伸另外的距离,或者像手指一样断续设置形成一凸台或止挡面,相继的锥形件22接触并靠在其上。
锥形件22最好有一厚度约0.50mm的壁,如果沿着从止挡64到第二端46部分的内径保持不变,那么要排除锥形件22沿着止挡64的这部分,锥形件22的壁在止挡64处的厚度大约是1.0mm到1.5mm,如果止挡64设置在靠近第二端46处并且其内径保持不变,那么壁厚将逐渐减小,结果管嘴部分52的外斜面厚度减小到在第二端46处的约0.50mm。
图9是锥形件22的后视图,在图9中,更加清楚地画出了第一端44处的唇边48,也画出了具有逐渐减小内径的基底部分50和管嘴部分52,它们形成了锥形件22,也画出了锥形件22内径突然减小的止挡64,止挡最好沿着管嘴部分52靠近第二端46设置。止挡64设有一凸台或止挡面,如图7中所示,相继的锥形件22B的第二端46B将靠在上面,防止相继的锥形件22B的外表面完全地、贴身地和现在的锥形件22的内表面重叠部分结合,引起它们粘在一起。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当相继的锥形件22B靠在锥形件22A的止挡64A上时,在锥形件22A的内表面和相继锥形件22B的外表面之间保留一间隙。当第二端46B直径为2.5mm时,连续的锥形件22A和22B之间保留的间隙为约0.23mm,当第二端46B直径为4.0mm时,该间隙为约0.13mm,这样锥形件22A和22B可以垂直堆积在耳镜端部分配器内,却不会粘在一起,并且允许从分配器中一次拔出一个锥形件22。
一次性耳镜端部装置提供将锥形件刚性的、牢固的安装到耳镜头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具有固定装置的面托,该固定装置用于和槽口式或摩擦式耳镜连接,从而对于医护人员主要使用的耳镜,可使锥形件的形式统一。使锥形件统一对医疗机构也有利,它们只需要检查、维修、采购一种型号的锥形件,而不是多种型号。医疗机构从统一的锥形件还可以获得以下的好处它们能够大批量购买相同型号的锥形件,从而可以降低单位成本。另外,位于靠近锥形件第二开口端的止挡允许锥形件垂直堆积,而不会使连续的锥形件粘在一起,这样当多个锥形件同时从分配器中拔出时,将会避免不便和造成浪费。
一次性的耳镜装置还有一个好处,即面托和锥形件被制成具有动物的面部特征,因此当该装置安装到耳镜上时,会吸引小孩子。这将改进检查装置并且改善孩子、父母以及进行检查的医护人员之间相互关系,从而改善检查结果。耳镜装置较经济的结构由非乳状液的聚合材料制成。因为只需要替换锥形件,也可以给一次性的耳镜端部装置定一个具有竞争性的价格。
尽管本发明已结合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在形式和细节方面进行的一些改变,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例如面托和锥形件的尺寸可以变化,更具体地,根据需要锥形件第二端的直径可以调整,相似的,止挡的直径也可以改变,或者相对于锥形件第二端可将止挡设置在不同的位置。确定面托第二端处环形开口的侧壁和面托颈部内的肩部也可以形成连续的圆环,而不是断续的圆环。类似的,止挡也可以由一个断续的圆环或径向突出的齿形成,而不是连续的圆环。锥形件也可由一恒定角度或平滑曲线确定的单一部分形成。通过使用一次性的耳镜端部,提供了一种从分配器内一次获取一个标准的一次性耳镜端部的装置,能够将其刚性固定到吸引孩子们的耳镜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安装在耳镜上和面托一起使用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该一次性的端部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以及两端之间开口通道的锥形件,其中第一开口端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口端的直径;以及一位于第一开口端的唇边,具有大约14.8mm的外径,将锥形件固定到耳镜的面托内,从而允许穿过锥形件的第二开口端进行检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该锥形件具有一厚度为近0.5mm的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该唇边从锥形件径向向外延伸近0.38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锥形件还包括位于第一开口端的基底部分;以及位于第二开口端和基底部分相邻接的管嘴部分,其中锥形件沿着基底部分的斜度大于沿着管嘴部分的斜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锥形件沿着基底部分形成近33.5°的角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该端部具有近26.50mm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锥形件的第二开口端具有近2.5mm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锥形件的第二开口端具有近4.0mm的直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锥形件与面托合在一起包括了动物的面部特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锥形件还包括一沿着锥形件的内表面与相继的锥形件接触的止挡,相继的锥形件垂直对准堆积在锥形件的通道内,其中相继的锥形件靠在止挡上,以防止相继的锥形件外表面和锥形件的内表面粘连。
11.一种用于固定在耳镜头部上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装置,该一次性耳镜端部装置包括一次性端部,包括一中空的锥形件,该锥形件具有直径大于第二开口端直径的第一开口端,以及一在锥形件第一开口端径向向外延伸的唇边;和面托,具有从第一环形开口到第二环形开口贯穿的环形通道;该面托包括环绕面托第二环形开口的颈部,该颈部具有略大于面托第二环形开口处环形通道的直径,用来承接位于锥形件第一开口端的唇边;一沿着颈部内表面用来将唇边固定在颈部内的径向向内延伸的肩部;和在面托的第一环形开口处用来将面托固定在耳镜头部的固定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面托的第一环形开口处的固定装置包括一通过摩擦将面托固定在耳镜头部的环形壁。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面托的第一环形开口处的固定装置包括一键,该键沿着面托环形通道径向向内延伸,用来通过键槽装置将面托固定在耳镜的头部。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面托第二环形开口处的环形通道包括位于颈部基底的径向侧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锥形件插入并被肩部固定在面托的颈部内时,该径向侧壁作为锥形件第一开口端的止挡。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装置,其特征在于肩部还包括一沿着颈部内表面的斜面,该斜面位于和面托第二环形开口相对的肩部的一侧。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装置,其特征在于锥形件的唇边具有近14.8mm的外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装置,其特征在于颈部具有一由内表面确定的近15.0mm的内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装置,其特征在于肩部从颈部的内表面径向向内延伸近0.60mm。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面托第二端的环形开口具有一近12.9mm的直径。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唇边从锥形件径向向外延伸近0.38mm。
2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装置,其特征在于面托包括动物的面部特征。
2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装置,其特征在于锥形件还包括一沿着锥形件的内表面与相继的锥形件接触的止挡,相继的锥形件垂直对准堆积在锥形件的通道内,其中相继的锥形件靠在止挡上,以防止相继的锥形件外表面和锥形件的内表面粘连。
24.一种安装在耳镜上和面托一起使用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该一次性端部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以及两端之间通道的锥形件,其中第一开口端固定在面托上,并具有大于第二开口端直径的直径,穿过耳镜第二开口端确定检查区域;一沿着锥形件的内表面与相继的锥形件接触的止挡,相继的锥形件垂直对准堆积在锥形件的通道内,其中相继的锥形件靠在止挡上,以防止相继的锥形件外表面和锥形件的内表面粘连。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止挡沿着锥形件的内表面设在靠近第二开口端处。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止挡在锥形件的第二开口端和相继的锥形件接触。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锥形件具有从止挡到第二环形开口的恒定的内径。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止挡径向向内延伸近0.5mm到1.0mm。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锥形件还包括位于第一开口端的唇边,将锥形件固定到耳镜的面托内。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该唇边具有近14.8mm的外径。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该唇边从锥形件径向向外延伸近0.38mm。
32.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锥形件还包括位于第一开口端的基底部分;以及位于第二开口端和基底部分相邻接的管嘴部分,其中锥形件沿着基底部分的斜度大于沿着管嘴部分的斜度。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锥形件沿着基底部分形成近33.5°的角度。
34.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该端部具有近26.50mm的长度。
3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锥形件的第二开口端具有近2.5mm的直径,止挡位于距离第二开口端近5.0mm的位置。
3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锥形件的第二开口端具有近4.0mm的直径,止挡位于距离第二开口端近6.0mm的位置。
37.一种安装在耳镜上和面托一起使用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该一次性端部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以及两端之间开口通道的锥形件,其中第一开口端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口端的直径;位于第一开口端的唇边,它将锥形件固定到耳镜的面托内,从而允许通过锥形件的第二开口端进行检查;一沿着锥形件的内表面径向向内延伸的止挡。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止挡径向向内延伸近0.5mm到1.0mm。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止挡位于靠近锥形件第二开口端处。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锥形件具有从止挡到第二开口端的恒定的内径。
41.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该唇边具有近14.8mm的外径。
42.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该唇边从锥形件径向向外延伸近0.38mm。
43.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锥形件还包括位于第一开口端的基底部分;以及位于第二开口端和基底部分相邻接的管嘴部分,其中锥形件沿着基底部分的斜度大于沿着管嘴部分的斜度。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锥形件沿着基底部分形成近33.5°的角度。
45.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该端部具有近26.50mm的长度。
46.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锥形件的第二开口端具有近2.5mm的直径,止挡位于距离第二开口端近5.0mm的位置。
47.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一次性耳镜端部,其特征在于锥形件的第二开口端具有近4.0mm的直径,止挡位于距离第二开口端近6.0mm的位置。
全文摘要
固定在耳镜(12)头部(18)的一次性耳镜端部装置(10),该装置包括一固定于耳镜(12)头部(18)的面托(20)和固定在面托上的锥形件(22),锥形件具有第一和第二开口端(44,46)以及止挡(64)。第一开口端(44)包括唇边(48)并具有大于第二开口端(46)的直径。锥形件(22)的第一开口端(44)通过一肩部和面托(20)相连接,该肩部从颈部(36)的内表面径向向内延伸,将唇边(48)固定在那儿。止挡(64)沿着锥形件的内表面径向向内延伸。
文档编号A61B1/233GK1351479SQ00807828
公开日2002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26日
发明者丹尼尔·G·库克 申请人:保健和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