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添加牡蛎壳超微粉生产牡蛎压片的方法

文档序号:97250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添加牡蛎壳超微粉生产牡蛎压片的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添加牡蛎壳超微粉生产牡蛎压片的方法,属于水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涉及功能性食品加工。
背景技术
牡蛎是一种贝类生物,其体重的70%以上是贝壳,而壳中又有90%以上是碳酸钙,是良好的钙源。为了充分利用牡蛎壳中的钙质成分,翁珍慧等(1992)从贝壳中制取食品强化钙剂——柠檬酸钙;洪鹏志等(2000)从牡蛎壳中制备活性钙;周银龙(1994)由牡蛎壳制取离子化钙;专利CN1046442A,采用焙烧、球磨、筛选等工艺,提取出含CaO80%-90%的活性离子钙。但是,他们共同的不足之处是,牡蛎壳都经过了复杂的提取过程才得到产品,增加流程的同时也必然会损失牡蛎壳中原本存在的活性成分,且均采用一般的粉碎工艺,不利于钙质被充分吸收。
在牡蛎肉的加工方面,专利CN1024074C介绍了一种全营养牡蛎精粉的生产方法,将牡蛎肉在0~-5℃条件下冻结将细胞破碎,在一定条件下自溶,浓缩,干燥,制成粉末;专利CN1370451A介绍了牡蛎口服液的制备方法,通过酶解的方式、化学的方式、物理的方式减少牡蛎特有的腥味,制成有一定贮存稳定性的牡蛎口服液。
但对牡蛎的深加工,通常是将壳和肉分开加工,以上所列文章、专利均是如此。这些产品或者只有肉的营养和风味,或者仅有壳的钙质,均不能体现整个牡蛎的营养价值。
牡蛎本身带有浓重的海腥味,为大多数人所不能接受,为解决该问题,汪文陆等(1999)采用β-环糊精恒温脱腥;专利CN1370451A采用糖处理、酸处理脱腥,结合酶解技术辅助脱腥。不足之处是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热、过滤等过程必不可少地会损失氨基酸(如牛磺酸)等营养成分,而且,成品虽然可以降低腥味程度,但是不能完全脱除腥味,同时还有可能产生令人感官不愉悦的特殊气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添加牡蛎壳超微粉生产牡蛎压片的方法。
技术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添加牡蛎壳超微粉生产牡蛎压片的方法,其主要过程为将牡蛎进行壳肉分离,牡蛎壳先用洗涤剂浸泡洗去表面杂质,然后再用0.6%-0.8%的盐酸浸泡30-50分钟,去除有机杂质,用清水洗净凉干,再用分阶段粉碎的方法粉碎(粗粉碎至平均粒度1-2毫米,再细粉碎至平均粒度200-500微米,最后气流超微粉碎1-5分钟至平均粒度达8微米以下待用;牡蛎肉先清水漂洗干净,沥干后再用5%的盐水浸泡20-40分钟,使肉质收缩的同时去掉部分腥味成分,清水漂净后过胶体磨打浆,使平均粒度达到25微米以下;最后按壳肉质量比1∶4-1∶6将牡蛎壳超微粉和牡蛎肉浆液混合均匀,进行真空浓缩(真空压力700-850Pa,60-80℃,40-60分钟),达常规制粒要求后配入淀粉等常规填充剂湿法制粒、压片,后包糖衣得到成品。
据测试分析,牡蛎壳中铅、汞、铜等重金属含量很低,90%以上是碳酸钙。一般认为,超微粉在模拟胃液中具有分散效果好的特点。王亮等(2003)采用不同粉碎方法进行了不同粒度的牡蛎钙粉体的比较,发现超微粉碎的牡蛎钙粉体分散效果最好。而临床试验表明,微粒碳酸钙是人体易吸收的钙源之一。牡蛎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尤其含有较高含量的牛磺酸,但含钙量较低,因此,通过壳钙的补充,既可实现牡蛎的综合利用,又可克服普通牡蛎肉制品含钙量很低的不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从牡蛎壳中提取钙的技术背景相比,本发明直接以洗干净的牡蛎壳为原料,采用超微粉碎技术使牡蛎壳成为平均粒度在8微米以下的钙粉,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和易吸收性,同时还避免了复杂的提取过程,既最大限度保存了牡蛎壳中的活性成分,又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与壳肉分开加工的技术背景相比,本发明将牡蛎肉和牡蛎壳融合在同一个产品中,既保持了牡蛎肉原始的营养成分,又增加了易于吸收的牡蛎壳活性钙质成分,避免了单独由牡蛎肉或牡蛎壳加工而成的产品的营养片面性。与采用各种脱腥技术对牡蛎肉进行处理的技术背景相比,本发明采用压片并包糖衣的方法,在达到食用时没有腥味这个目的的同时没有任何专门的脱腥工序,节省了流程,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损失。
综合而论,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在牡蛎肉浆体中添加牡蛎壳超微粉,真空浓缩,湿法制粒压片的方法使牡蛎肉和牡蛎壳融合在同一个产品中,既保持了牡蛎肉原始的营养成分,又增加了易于吸收的牡,同时避免了烦琐的脱腥工艺,尽可能地保存了牡蛎的营养成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牡蛎压片的制备购浙江宁海产近江牡蛎50公斤,将壳肉分离,得到牡蛎壳36.2公斤,牡蛎肉13.3公斤。牡蛎壳先用洗洁精溶液(0.1%浓度)浸泡洗去表面杂质,再用0.6%的盐酸浸泡50分钟去除有机杂质,盐酸溶液的量以能完全浸没牡蛎壳为宜,然后用清水洗净,热风烘箱90℃烘干。先将干壳粗粉碎至平均粒度约2毫米,再细粉碎至平均粒度约500微米,最后气流超微粉碎3分钟至平均粒度达8微米以下待用。牡蛎肉先浸入清水中,轻轻搅拌,并漂洗干净,沥干后再用5%的盐水浸泡30分钟,用清水漂净后过胶体磨,使平均粒度达到25微米以下。按壳肉比1∶4将牡蛎壳超微粉和牡蛎肉浆液混合均匀,在绝对压力达到约700Pa和65℃的条件下,真空浓缩1小时,此时体系成浸膏状,加入配料制软材,配方质量比如下牡蛎浓缩膏∶CMC-Na∶可压性淀粉∶蔗糖干粉∶柠檬酸=1∶0.5∶1∶1.5∶0.06,以75%的酒精溶液为润湿剂,软材过14目筛制粒,在60℃条件下烘干至水分达5-6%,整形后拌入1%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压片,包糖衣得到产品,挑选后瓶装。
权利要求
1.一种添加牡蛎壳超微粉生产牡蛎压片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牡蛎壳肉分离,壳先用洗涤剂浸泡洗去表面杂质后用0.6%-0.8%的盐酸浸泡去除有机杂质,清水洗净凉干后分阶段粉碎至平均粒度8微米以下待用;肉先清水洗净沥干后用5%的盐水清洗,清水漂净后过胶体磨打浆,使平均粒度达到25微米以下;最后按壳肉质量比1∶4-1∶6将粉和浆液混合均匀进行真空浓缩,达常规制粒要求后配入常规填充剂湿法制粒、压片,后包糖衣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牡蛎壳清洗后直接粉碎将牡蛎壳先用0.1%浓度的洗涤剂浸泡洗去表面杂质,然后再用0.6%-0.8%的盐酸浸泡30-50分钟,去除有机杂质,用清水洗净凉干,最后分阶段粉碎的方法粉碎,即粗粉碎至平均粒度1-2毫米,再细粉碎至平均粒度200-500微米,最后气流超微粉碎至平均粒度达8微米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牡蛎浆中添加牡蛎壳超微粉一起压片按壳肉质量比1∶4-1∶6将牡蛎壳超微粉和牡蛎肉浆液混合均匀,进行真空浓缩,浓缩条件为真空压力为700-850Pa,60-80℃,40-60分钟,浓缩达常规制粒要求后配入常规填充剂湿法制粒、压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湿法制粒、压片制软材配方质量比如下牡蛎浓缩膏CMC-Na可压性淀粉蔗糖干粉柠檬酸=1∶0.5∶1∶1.5∶0.06,以75%的酒精溶液为润湿剂,软材过14目筛制粒,在60℃条件下烘干至水分达5-6%,整形后拌入1%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压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压片后需要包糖衣。
全文摘要
一种添加牡蛎壳超微粉生产牡蛎压片的方法,属于水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牡蛎压片制造的主要过程为将牡蛎壳和肉分离,壳先用洗涤剂洗去表面杂质后用0.6-0.8%的盐酸浸泡去除有机杂质,清水洗净晾干后分阶段粉碎至平均粒度8微米以下待用;肉先用清水洗净沥干后用5%的盐水清洗,再清水漂净后过胶体磨打浆,使平均粒度达到25微米以下;最后按壳肉质量比1∶4-1∶6将粉和浆液混合均匀进行真空浓缩,达常规制粒要求后配入淀粉等常规填充剂湿法制粒、压片,后包糖衣得到成品。本发明以牡蛎壳作为超微粉碎的直接原料,通过壳肉混合后浓缩的方式压片,既保持了牡蛎肉原始的营养成分,又增加了易于吸收的牡蛎壳活性钙质成分。
文档编号A61K9/20GK1554285SQ20031011275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2日
发明者杜卫华, 张慜, 孙金才 申请人:浙江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