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烧伤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55阅读:8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白芨烧伤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膏剂外用制作技术领域,可用于各种水、火、油及化学物品的烧伤、灼伤、烫伤,也可用于皮肤感染、溃疡及肛肠外科手术术后的换药。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外用膏药对烧伤只是以成品膏药用于市场,外用时先用药膏涂于创面,再以无菌纱布覆盖,操作繁琐,用药不均,影响治疗效果;或者将创面直接暴露于空气中,表面皮肤无覆盖物,患者活动不便,创面长时间暴露于外,增加水分的丢失,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同时空气中的灰尘细菌容易落在创面上,增加了感染的机率。
在目前,虽然治疗烧伤创面的方法纷繁多样,但何种治疗方法最为理想尚无法评定。寻求以生理再生修复为基础,无瘢痕的伤口愈合方式已成为现在和将来伤口愈合研究的总趋势和主导潮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治疗烧伤的白芨烧伤贴,取代传统的烧伤膏,在创面消毒后,直接将烧伤贴敷于创面上,利用烧伤贴上的无水性有油膏保护皮肤,保持皮肤润而不渍。油而不粘,贴即不痛等特点,使创面形成一层保护层,起到很好的祛腐生肌,消炎止痛,抗感染和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是这样实现的白芨烧伤贴,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成分组成的中药材白芨3.8-4.5%,地榆3.8-4.5%,黄柏2.5-3%,大黄2.5-3%,虎仗2.5-3%,五蓓子2.5-3%,紫草1.1-1.5%,冰片2-2.5%;基质花生油65-70%,凡士林8-9%;西药材利多卡因粉0.06-0.07%。
白芨、地榆具有明显的止血、消肿、生肌、愈皮和抑菌作用;黄柏、大黄、虎仗中的小檗碱、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真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五蓓子含鞣质,可使皮肤、粘膜、溃疡等部位的组织蛋白凝固,而呈收敛作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以及绿脓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紫草含乙酰紫草素、紫草红、异丁酰紫草素等多种奈醌衍生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凉血和抑菌作用。其他如冰片有清凉止痛、止痒、消炎作用;利多卡因有直接局部麻醉作用,创面换药即可使之无痛,这无疑对创面的保护预防和控制感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基质花生油、凡士林可以给烧伤创面提供一个相对湿润的环境,这对于烧伤创面的修复及加快愈合意义至深。该配方含有一定营养成分及具有活血化瘀、去腐、生肌作用的中草药,在加快伤口愈合的同时,还可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减少瘢痕增生,而达到较为理想的创面愈合效果,能明显地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病人痛苦,且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便于护理等优点。
1、本发明产品所有中药成分及制作流程为祖传秘方,经过本人临床实践,使其有效成分更趋合理,将膏药制成贴剂,方便实用,安全可靠。
2、本发明产品所有中药材品种不涉及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药材来源广泛,药材价格低廉。
3、以往制成的烧伤膏,油,酊剂是将药直接涂于创面后再以无菌纱布覆盖。本发明选用了将烧伤药直接制成烧伤贴,敷盖、于消毒创面,减少了水分蒸发和创面在空气中暴露,减少了感染的机率。
4、本发明的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燥湿收敛,,消炎止痛之功效,具有愈合时间短,愈后不留红痕。
5、本发明为无水性油膏,颜色为褐色,贴在创面上能保持皮肤润而不渍,油而不粘,贴即不痛的特点。
6、本发明选用了贴剂内含量为0.1%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药,对创面有直接麻醉作用,减少患者疼痛可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减少因疼痛引起的能量消耗,加速伤口在无痛状态下的修复,因贴内含量较小,对患者无明显影响。
7、本发明还可用于各种皮肤感染,溃疡及肛肠外科手术后换药,具有祛腐生肌,加速伤口愈合的优点。
采用本发明应注意事项1、对花生油过敏者慎用;2、对由烧伤创面引起的全身性发病者须在烧伤医生的指导下使用;3、新生儿及孕妇慎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制法1是将白芨、地榆、黄柏、大黄、虎仗、五蓓子、紫草等七种中药材按配比轻度粉碎,用花生油将中药浸泡一周,将油和中药置于一铁锅内,加热至油沸腾后,继续文火炸中药成黄黑色时(时间大约30分钟),停止加热,待油温降到100度时,将冰片、凡士林加入锅内,搅拌充分溶解,仔细过滤至油中无药渣,冷却至30度后加入1%的利多卡因粉,搅拌均匀成糊状,冷却后成白芨烧伤膏,将消毒8×10cm纱布浸入烧伤膏内即得。
制法2是将白芨、地榆、黄柏、大黄、虎仗、五蓓子、紫草中药原生药材直接浸泡于花生油中,时间为二周,余下同制法1。不适宜用利多卡因者不加利多卡因。
临床资料烧伤是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战争中较常见的损伤,其中临床最常见的为II度烧伤。本组门诊诊治的10例烧伤患者也以II度烧伤居多。采用本发明治疗,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治疗组10例,其中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27岁,I度烫伤1例,面积5%,II度烫伤7例,III度烫伤2例。烫伤时到治疗为20分钟到3天不等。
诊断标准以肉眼观察和临床症状为诊断标准,分为三度I度皮肤表面出现红斑,局部红热肿痛。II度皮肤表面出现大疱,疱皮破裂形成糜烂结痂。III度有II度的临床表现,并在皮肤表面形成浅在溃疡。
治疗标准分为好、较好、差三种。好I度烧伤3天内治愈,II烧伤以10天内治愈,III度烧伤以20天内愈合,伤口愈合后无疤痕。较好I度烧伤治愈时间为4天内愈合,II度烧伤以17天内愈合,III度烧伤30天内愈合,III度烧伤无疤痕或有轻度疤痕。差I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超过5天,II度烧伤愈合时间超过20天,III度烧伤创面时间超过30天以上,或创面有感染、溃疡经久不愈、愈合后留有斑痕。
治疗方法创面处理烧伤创面用0.1%新洁尔灭消毒清创。用药方法对于四肢、躯干,会阴部等易于包扎部位,清创后直接用白芨烧伤贴覆盖创面,白芨烧伤贴的湿度以滴贴上滴油膏为度,不宜太干燥,烧伤贴边缘大于创面2-3cm,外盖无菌纱布包扎。对于头部及有毛发部位宜剪去毛发后,清创包扎。对于颜面部烧伤特别是眼部烧伤时,应检查眼睛及眼结膜有无烧伤,有烧伤时,请眼科处理;无烧伤时用眼药水冲洗眼睛后,双眼内敷红霉素眼膏,用无菌纱布遮盖双眼部,而后再消毒清创烧伤患处,覆盖烧伤贴,保持呼吸道通畅。烧伤早期应每6小时换药一次,以后每12小时-24小时换药一次。每次换药前,须将创面残留药物及液化代谢物轻轻刮除,常规消毒后,再更换白芨烧伤贴。当创面已结痂干燥时,逐渐减少换药次数,延长换药时间,至创面完全愈合。烧伤贴与创面有粘连时不宜强行撕下,应用双氧水浸泡后,轻轻揭下来,以防出血。
治疗结果
创面在用药后渗出明显减少,I度烧伤3天内愈合,II度、III度烧伤3-4天时渗出肿胀消失。所有病例均I期愈合,无1例发生感染。住院时间为5-16天。10例随访3个月——1年,结果显示浅II度、深II度创面均无明显瘢痕增生,1例颜面部有色素沉着于4个月后消失。III度烧伤1例,留有色素沉着,经治疗后消失,其余均感满意。
临床病例报告(10例)1、黄文光、男、3岁。因开水烫伤右腿、面积4%、以II度、III度混合、于烫伤后1小时就诊、经清创覆盖白芨烧伤贴,外盖无菌纱布后,以绷带包扎,疼痛即止,。第1天,12小时换药1次,尔后每天换药1次,至渗出停止,每天换药1次,同时对症处理,12天痊愈。
2、张香元、女、48岁。颜面部及颈部开水烫伤,面积3%,II度烫伤,于烧伤后24小时就诊,初诊时双眼睑高度肿胀,颜面部及颈部可见大小不等的水疱,确诊眼球部无烫伤后,经清创后覆盖白芨烧伤贴,眼部对症处理,每日换药1次,4日痊愈。
3、王大兰、女、62岁。孝感中百仓储,洗澡时双臀部、大腿开水烫伤、II度,面积6%、于伤后36小时就诊,初诊时双臀部、大小腿高度肿胀,可见大小不等的水疱,可见轻度感染,经清创消毒后覆盖白芨烧伤贴,经抗菌消炎等对症处理,每日换药1次,8天痊愈。
4、邹怡、女,4岁。右小腿开水烫伤,面积2%,II度烧伤,于烫伤后1小时就诊、经清创覆盖白芨烧伤贴,外盖无菌纱布后,以绷带包扎,疼痛即止,小儿哭声停止。第1天,12小时换药1次,尔后每两天换药1次,至渗出停止,每天换药1次,同时对症处理,7天痊愈。
5、张慧茹,罗马街,女,33岁。I度,5%于烧伤后4小时就诊因开水烫伤右腿、经清创覆盖白芨烧伤贴,外盖无菌纱布后,以绷带包扎,疼痛即止。第1天,12小时换药1次,尔后每天换药1次,3天痊愈。
6、宋青,女,41岁。II,III度,胸,腹,大腿前部,、面积9%、于烧伤后24小时就诊,初诊时胸。腹。大腿前部可见大小不等的水疱和已破水疱皮肤,表面形成浅在溃疡,经清创后覆盖白芨烧伤贴,以无菌纱布覆盖,每日换药1次,19天痊愈。
7、刘中志,男,56岁。于烧伤后24小时就诊因开水烫伤右腿、面积4%、II度烫伤、于烫伤后1小时就诊、经清创覆盖白芨烧伤贴,外盖无菌纱布后,以绷带包扎,疼痛即止,。第1天,12小时换药1次,尔后每天换药1次,至渗出停止,尔后每天换药1次,12天痊愈。
8、杨艳霞,女,22岁。湖北孝感、右大腿开水烫伤、面积2%,II度烫伤,于烧伤后24小时就诊因开水烫伤右腿、经清创覆盖白芨烧伤贴,外盖无菌纱布后,以绷带包扎。第1天,12小时换药1次,至渗出停止,每天换药1次,同时对症处理,5天痊愈。
9、刘兵,男、3。、因开水烫伤右腿、面积4%、II度、于烫伤后1小时就诊、经清创覆盖白芨烧伤贴,外盖无菌纱布后,以绷带包扎,疼痛即止,小儿哭声停止。第1天,12小时换药1次,尔后每天换药1次,至渗出停止,每天马换药1次,同时对症处理,12天痊愈。
10、陈国东,男、战士、24岁。颜面部电焊灼伤II度,于烧伤后2小时就诊,初诊时双眼睑高度肿胀,颜面部及颈部可见大小不等的水疱,经清创后覆盖白芨烧伤贴,眼部对症处理,每日换药1次,4日痊愈。
权利要求
白芨烧伤贴,其特色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原药制成的,白芨3.8-4.5%,地榆3.8-4.5%,黄柏2.5-3%,大黄2.5-3%,虎仗2.5-3%,五蓓子2.5-3%,紫草1.1-1.5%,冰片2-2.5%,(基质)花生油65-70%,凡士林8-9%,利多卡因粉0.06-0.07%”。
全文摘要
白芨烧伤帖属于中药膏剂外用制作技术领域。白芨烧伤贴由下列配比中药材,经浸泡、炸枯、溶解、过滤而制成。其中白芨3.8-4.5%,地榆3.8-4.5%,黄柏2.5-3%,大黄2.5-3%,虎仗2.5-3%,五蓓子2.5-3%,紫草1.1-1.5%,冰片2-2.5%,(基质)花生油65-70%,凡士林8-9%,利多卡因粉0.06-0.07%。白芨烧伤贴是一种无水性油膏贴,贴在创面上能保持皮肤润而不渍,具有较强的收敛止痛、消炎、祛腐、生肌、抗感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愈合后不留疤痕,临床效果显著。白芨烧伤贴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烧伤、灼伤、烫伤以及皮肤感染溃疡等。
文档编号A61P17/02GK1723937SQ20051001905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6日
发明者孙传红 申请人:孙传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