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肝隆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5888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肝隆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的口服液剂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板兰根、茵陈、郁金、五味子、甘草、当归、黄芪、刺五加浸膏8味中药为有效组分制成的口服液剂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利肝隆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改变药品剂型和制作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利肝隆中剂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对血清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c转阴有较好的效果。该冲剂已经收入中国药典,经多年临床验证,其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是临床上用于治疗上述病症的常用药物制剂。但是利肝隆冲剂作为一种冲剂,其制作工艺复杂;溶解时间长,且不容易溶解完全,不利于吸收;吸收缓慢,导致生物利用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板兰根、茵陈、郁金、五味子、甘草、当归、黄芪、刺五加浸膏8味中药为有效组分制成的利肝隆口服液剂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肝隆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药物按组份配制并加入纯水和矫味剂制成,其组份为板兰根40-160份、茵陈10-35份、郁金15-55份、五味子15-55份、甘草15-55份、当归6-27份、黄芪20-80份、刺五加浸膏1-4份。其最佳组份为板兰根80份、茵陈16.6份、郁金26.6份、五味子26.6份、甘草26.6份、当归13.3份、黄芪40份、刺五加浸膏2份。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a、计量称取板兰根、茵陈、郁金、五味子、甘草、当归、黄芪、7味中药净选,经检验合格,分别碎成细粉;b、将五味子细粉用60-80%的乙醇,进行醇提2次。醇提乙醇量第1次为药物量的4-8倍,时间2小时,第2次为4-6倍,时间1.5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和五味子药渣;滤液适当浓缩,得浓缩液A;c、取茵陈、当归、郁金3味中药,用水蒸气蒸发,收集挥发油,将水蒸液滤过,得茵陈、当归、郁金3味中药的药渣和滤液,滤液浓缩,得浓缩液B;d、将黄芪、甘草、板兰根和五味子药渣以及茵陈、当归、郁金3味中药药渣充分混合,加水煎煮3次,第1次煎煮加水量为1中药物重量的4-12倍,煎煮3小时;第2次加水量为4-10倍,煎煮2小时;第3次加水量为4-8倍,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得滤液,适当浓缩,得浓缩液C;e、将刺五加浸膏加入适量水溶解,得混悬液D;f、将浓缩液A、B、C和混悬液D充分混合均匀,加入适量水和矫味剂,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口服液。
本发明的口服液主要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作用,是一种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症状的口服液剂型药物。
本发明的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实用,降低了药物生产成本,从而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口服液剂型服用后直接进入肠胃,吸收快;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由于吸收快,使产品的有效组分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有效抑菌浓度,使产品疗效更为显著;服用方便,避免了其他剂型引起的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取板兰根800克、茵陈166克、郁金266克、五味子266克、甘草266克、当归133克、黄芪400克、刺五加浸膏20克。按照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利肝隆口服液制备方法制备浓缩液A、B、C、和混悬液D,加入适量水和矫味剂,制成2000毫升溶液。消毒,灌装成10毫升或者20毫升/瓶。
实施例2取板兰根800克、茵陈166克、郁金266克、五味子266克、甘草266克、当归133克、黄芪400克、刺五加浸膏20克。按照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利肝隆口服液制备方法制备浓缩液A、B、C、和混悬液D,加入适量水和矫味剂,制成1000毫升溶液。消毒,灌装成10毫升或者20毫升/瓶。
实施例3取板兰根800克、茵陈166克、郁金266克、五味子266克、甘草266克、当归133克、黄芪400克、刺五加浸膏20克。按照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利肝隆口服液制备方法制备浓缩液A、B、C、和混悬液D,加入适量水和矫味剂,制成4000毫升溶液。消毒,灌装成10毫升或者20毫升/瓶。
实施例4取板兰根800克、茵陈166克、郁金266克、五味子266克、甘草266克、当归133克、黄芪400克、刺五加浸膏20克。按照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利肝隆口服液制备方法制备浓缩液A、B、C、和混悬液D,加入适量水和矫味剂,制成6000毫升溶液。消毒,灌装成10毫升或者20毫升/瓶。
实施例5取板兰根800克、茵陈166克、郁金266克、五味子266克、甘草266克、当归133克、黄芪400克、刺五加浸膏20克。按照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利肝隆口服液制备方法制备浓缩液A、B、C、和混悬液D,加入适量水和矫味剂,制成5000毫升溶液。消毒,灌装成10毫升或者20毫升/瓶。
实施例6取板兰根800克、茵陈166克、郁金266克、五味子266克、甘草266克、当归133克、黄芪400克、刺五加浸膏20克。按照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利肝隆口服液制备方法制备浓缩液A、B、C、和混悬液D,加入适量水和矫味剂,制成8000毫升溶液。消毒,灌装成10毫升或者20毫升/瓶。
权利要求
1.一种利肝隆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药物按组份配制并加入纯水和矫味剂制成,其组份为板兰根40-160份、茵陈10-35份、郁金15-55份、五味子15-55份、甘草15-55份、当归6-27份、黄芪20-80份、刺五加浸膏1-4份;其最佳组份为板兰根80份、茵陈16.6份、郁金26.6份、五味子26.6份、甘草26.6份、当归13.3份、黄芪40份、刺五加浸膏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肝隆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a、计量称取板兰根、茵陈、郁金、五味子、甘草、当归、黄芪7味中药净选,经检验合格,分别碎成细粉;b、将五味子细粉用60-80%的乙醇,进行醇提2次,醇提乙醇量第1次为药物量的4-8倍,时间2小时,第2次为4-6倍,时间1.5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和五味子药渣;滤液适当浓缩,得浓缩液A;c、取茵陈、当归、郁金3味中药,用水蒸气蒸发,收集挥发油,将水蒸液滤过,得茵陈、当归、郁金3味中药的药渣和滤液,滤液浓缩,得浓缩液B;d、将黄芪、甘草、板兰根和五味子药渣以及茵陈、当归、郁金3味中药药渣充分混合,加水煎煮3次,第1次煎煮加水量为1中药物重量的4-12倍,煎煮3小时;第2次加水量为4-10倍,煎煮2小时;第3次加水量为4-8倍,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得滤液,适当浓缩,得浓缩液C;e、将刺五加浸膏加入适量水溶解,得混悬液D;f、将浓缩液A、B、C和混悬液D充分混合均匀,加入适量水和矫味剂,混合均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板蓝根、茵陈、郁金、五味子、甘草、当归、黄芪、刺五加浸膏8味中药为组份制成的利肝隆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口服液主要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作用,是一种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症状的口服液剂型药物。本发明的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实用,降低了药物生产成本,从而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口服液剂型服用后直接进入肠胃,吸收快;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由于吸收快,使产品的有效组分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有效抑菌浓度,使产品疗效更为显著;服用方便,避免了其他剂型引起的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9/10GK1751735SQ200510032069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0日
发明者杨秋生, 郭凌云, 随裕敏, 郭小波 申请人:郭小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