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狂犬病免疫血浆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58879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狂犬病免疫血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制品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注射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特异性免疫血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狂犬病毒为一类核糖核酸型弹性病毒。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患狂犬病动物咬伤、抓伤或粘膜感染引起,在特定条件下也可通过呼吸道气溶胶传染。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其典型症状为恐水症,又称“恐水病”。人狂犬病直接传染源主要是犬(超过90%),其次为猫。该病的潜伏期为10到12个月,一般为20到90天,有的潜伏期长达几年甚至一、二十年,其发病死亡率接近100%。国内狂犬病发病人数连续7年呈增长态势。近3年来,包括发生“非典”疫情的2003年,狂犬病死亡人数在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始终占据首位,表明这一古老的病毒性疾病重新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对此病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接种疫苗和使用抗狂犬病血清至今仍是预防感染狂犬病的主要方法。
临床上以注射抗狂犬病疫苗使受伤者产生相应抗体而预防发病,目前国内用于主动免疫的人用抗狂犬病疫苗有两类一类为原代地鼠肾组织培养疫苗(PHKCV),其方法是北京株固定毒组织培养适应株,接种原代鼠肾组织培养的病毒液,经灭活后加氢氧化铝而成。另一类为Vero细胞培养疫苗,其方法是狂犬病病毒固定株CTN-1V、aGV等培养适应株接种Vero细胞的病毒液,经灭活后加人血白蛋白作为稳定剂冻干制成。使用方法为一个防疫疗程中共注射5针,经10到14天后抗狂犬病抗体开始上升,待28至40天抗体水平达到高峰,能有效中和侵入伤者体内的病毒。
尽管抗狂犬病疫苗早已得到推广应用,仍有20%左右伤者使用抗狂犬病疫苗后未能避免死亡,究其原因,除了伤者体内需28至40天才能产生足够抗体而预防发病(该时期称为免疫“窗口期”)外,还因为部分患者存在主动免疫缺陷,特别是对于距中枢神经较近的严重多处咬伤病人,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和后天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免疫机能低下的肿瘤病人、结核病人、年老体弱、儿童及由于治疗其他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该类伤者在注射抗狂犬病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总量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0.5国际单位/毫升,由此造成免疫失败。对于上述特殊病人如能及时提供足量的抗狂犬病血清,将能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用于被动免疫的马抗狂犬病血清可以使伤者在“窗口期”期得到有效保护,伤者在注射了抗狂犬病血清后立即获得了抗狂犬病的抗体,该抗体可中和进入体内的狂犬病毒,使其失去致病作用。但马抗狂犬病血清属异种血清,其在人体内仅能存留7到14天,且很容易引起血清病,据统计注射马血清后血清病的发病率高达25%,此外马抗狂犬病血清易引起副反应,一般反应率为12.3-46.2%,有时出现过敏性休克,重者即刻死亡。由于副反应大,病人不易接受,临床使用风险高,该方法已逐渐淘汰。
迄今为止,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已取代马血清,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具有在人体内半衰期长(为21天)、注射前无需做皮试及不会引起血清病等诸多优势而得到推广。
作为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生产原料的狂犬病免疫血浆,尤其是高效价的免疫血浆无疑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免疫程序不尽合理、病毒灭活工艺落后加上血源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等原因,导致国内狂犬病免疫血浆大多存在效价低、安全性难以保证等诸多不足,优质狂犬病免疫血浆的生产能力十分有限,已成为了制约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产量的主要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国内现有抗破伤风免疫血浆效价低、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及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提供一种效价高、安全性好、工艺简单而成本低廉的抗破伤风免疫血浆,及该血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生产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免疫血浆抗狂犬病抗体效价≥12国际单位/毫升(IU/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赖氏法)≤25单位;狂犬病表面抗原(使用敏感度为1ng/ml以下的试剂盒检测)阴性;梅毒检查阴性;HIV-1、HIV-2抗体测定阴性;HCV抗体测定阴性;血浆蛋白含量≥6%(g/ml)。
一种抗狂犬病免疫血浆的制备方法,按单采血浆技术规程进行,选择身体健康、符合国家单采血浆献浆标准的献浆员,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再以狂犬病疫苗进行免疫,其免疫程序为首次注射狂犬病疫苗2支,隔2周后再注射2支,再隔2周后进行第三次免疫,注射1支,待被免疫献浆员体内抗狂犬病抗体达12IU/ml以上时,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单采血浆术规程”对献血员实行血浆单采术。在无菌净化室内采用改良S/D病毒灭活法对血浆进行灭菌,无菌塑料血袋分装,采集6小时内-20℃以下速冻,并在-10℃下储存。按照《2005版药典三部》中血液制品原料血浆规程对上述产品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所有指标全部合格后才在规定温度下运往生产厂家。
所使用的狂犬病疫苗的效价≥2.5IU/支。
采用本发明的抗狂犬病免疫血浆具有如下优点1、发明的免疫血浆的抗体效价高,在人体内存留时间长达21天,因而有效地增强了预防和治疗效果。
2、伤者在注射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后立即获得了抗狂犬病的抗体,该抗体可中和进入体内的狂犬病毒,使其失去致病作用。对于无免疫应答或免疫应答低下者,使用本制品后伤者可以即刻得到有效保护,阻断病毒从局部伤口扩散至临近细胞,并抑制体内病毒的繁殖速度,因此可以使伤者在“窗口期”期得到有效保护。
3、由于是人源性血制品,可以避免血清病发生的危险,并可免除皮肤试验,节约了医治时间并减轻了伤者痛苦。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抗狂犬病免疫血浆具有如下优点1、该发明生产工艺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2、与生产马抗狂犬病免疫血清相比较,由于献血员分散,可以节约大笔用于动物饲养的资金。
具体实施例方式
1、按单采血浆技术规程进行,选择身体健康、符合国家单采血浆献浆标准的献浆员,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再以狂犬病疫苗进行免疫,其免疫程序为首次注射狂犬病疫苗2支,隔2周后再注射2支,再隔2周后进行第三次免疫,注射1支,此时90%献浆员体内抗体效价达12IU/ml以上,甚至高达20IU/ml,且持续时间超过18个月,当血浆抗体滴度不合格时,隔2周后再注射狂犬病疫苗一支。
2、待被免疫献血员体内抗狂犬病抗体达12IU/ml以上时,采用美国HAEMONETICS公司的PCS全自动单采血浆机完成采浆,每次每人份采浆500-600ml,在此过程中加入4%注射用枸橼酸钠(C6H5Na3O7·2H2O)作抗凝剂,所用抗凝剂无菌无热源且不含防腐剂的,pH7.2-7.6。在10~20℃进行离心分出血浆,将红细胞还输给献浆员。由此得到抗狂犬病免疫血浆,献浆员体内狂犬病抗体的含量越高,所采集的免疫血浆质量越好。
3、在无菌净化室内采用改良S/D病毒灭活法对血浆进行灭菌采用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进行协同处理,用于灭活血浆制品中的脂包膜病毒(HIV,HBV和HCV等),结合紫外照射法以灭活血浆制品中的非脂包膜病毒(HAV,B19等)。
4、采用无菌、无热原塑料血袋分装,采集6小时内-20℃以下速冻,并在-10℃下储存。按照《2005版药典三部》对血液制品原料血浆规程对上述产品进行检测,本发明的原料血浆能达到以下指标外观淡黄色或黄色,无纤维蛋白析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赖氏法)≤25单位;狂犬病表面抗原(使用敏感度为1ng/ml以下的试剂盒检测)阴性;梅毒检查阴性;HIV-1、HIV-2抗体测定阴性;HCV抗体测定阴性。血浆蛋白含量≥6%(g/ml);抗狂犬病抗体效价≥12IU/ml,液体血浆在2-8℃运输,冰冻血浆于-15℃下运输。
权利要求
1.一种从健康献血员体内采得的抗狂犬病免疫血浆,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浆内含有12国际单位/毫升(IU/ml)以上抗狂犬病抗体。
2.一种抗狂犬病免疫血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人抗狂犬病疫苗免疫健康献血员,待被免疫献血员体内抗狂犬病抗体达到12IU/ml以上时对对献血员实行血浆单采术,血浆灭菌后进行严格检测,在无菌净化室内包装,冷冻保存待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狂犬病免疫血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抗狂犬病疫苗的免疫程序为首次注射狂犬病疫苗2支,隔2周后再注射2支,再隔2周后进行第三次免疫,注射1支,当血浆抗体滴度不合格时,隔2周后再注射狂犬病类毒素一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狂犬病免疫血浆及该免疫血浆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健康献浆员进行抗狂犬病疫苗免疫,待献浆员体内抗体达12国际单位/毫升以上时,对献浆员施行血浆单采术,采得的免疫血浆经严格检测后冻存。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免疫血浆具有高效价、高特异性、高度安全以及在人体内持续时间长等优势,延长了伤者的被保护期,增加了预防和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P31/00GK1748711SQ20051003206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9日
发明者郑程远, 周祖岳, 李少波, 周松华 申请人:湖南绿十字景达生物原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