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当归注射剂新的给药途径及其制备工艺、新的适应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1217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方当归注射剂新的给药途径及其制备工艺、新的适应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剂新的给药途径及其制备工艺、新的适应症。
背景技术
痛经是月经病中的常见症状之一,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全球有80%的女人每月被痛经困扰,而且其中超过50%属于找不出原因,也无法彻底根治的原发性痛经。严重困扰患者的正常生活。
目前,治疗痛经的中西药很多,但是西药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中医中药在治疗痛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利用活血化瘀,祛瘀止痛的方法治疗痛经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是,在临床应用方面复方当归注射液采用肌内注射方法,通过组织吸收,速度较慢,剂量较小,而且既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造成注射局部硬结,甚至肿痛,继发感染,经常打针还容易导致“臀肌挛缩症”。该用药方法明显的限制其临床应用。因此,针对此问题,我们开发了静脉给药途径,复方当归注射剂是在已有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的基础上组方,提取药物活性物质制成的纯中药制剂(供静脉注射用),系当归、川芎、红花三味中草药精制提炼而成的灭菌水溶液。方中当归甘补辛散,温通而活血,行瘀消肿止痛;红花味辛行散,善走心肝二经,入血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川芎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气药,且善“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三者都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的作用,共奏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功效。促进损伤的组织细胞、血管、神经根及髓鞘的修复和再生长。因此,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腰腿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肌肉劳损、关节炎、神经根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疗效较好。静脉注射既克服了肌内注射吸收慢、起效时间长的缺点。既增加了临床有效剂量,又能够较快吸收,血药浓度较高,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增加了新的适应症,使临床应用更加方便,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关于复方当归注射液新的给药途径及其新的适应症。
本发明所涉及的复方当归注射剂主要用于静脉滴注、静脉推注、等多种静脉给药。
本发明的新适应症,指中风偏瘫、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痛、肩周炎、关节炎、神经根炎、小儿麻痹后遗症、桡骨茎突腱鞘炎、骶髂关节炎等疾病。
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剂类型,包括小容量注射剂(注射液、注射用浓溶液)、大容量注射剂(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及特殊类型注射剂(冻干粉、无菌粉末)等剂型。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可以含有赋形剂,赋形剂选自甘露醇、右旋糖苷、氯化钠、甘氨酸、乳糖等。
本发明所述的制剂类型,在制备过程中,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的增溶剂,增溶剂选自poloxamer 188(F-68)、吐温-80、EL(聚氧乙烯蓖麻油)。优选poloxamer 188。
以上所述对中药原料的提取、精制包括以下步骤a提取物的制备取当归、川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1.30(8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稠膏,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的清膏,备用;红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至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至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稠膏,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加2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普流罗尼F-68,滤液备用。
b用以上步骤得到的提取物作为注射剂用的活性原料,经过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得注射剂;其中(1)注射液的制备步骤如下将以上提取物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2)冻干粉针的制备步骤如下将以上提取物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灌装于10ml的西林瓶中,每瓶装2~3ml。而后置于冷冻干燥箱中预冻3~5小时后抽真空。冷凝温度保持不变,24小时后,开箱,制成冻干品,压盖,蜡封,贴签,即得;
(3)无菌粉末的制备步骤如下将以上提取物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滤液用无菌条件下的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制成无菌粉末,包装,贴签,即得;(4)注射用浓溶液的制备步骤如下将以上提取物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滤过,滤液在无菌条件下减压浓缩至规定量,灌封,灭菌,即得。
(5)5%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以上提取物加适量葡萄糖,并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反复滤过,至澄明,灌封、灭菌、即得。
(6)0.9%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以上提取物加适量氯化钠,并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反复滤过,至澄明,灌封、灭菌、即得。
以上配方组成中,中药原料药的重量是以生药计算的,每1份可以是1克,也可以是公斤或吨,如果用克为单位,该配方组成可制成药物制剂1000剂。所述1000剂指,制成的成品药物制剂,如注射液1000支,冻干粉针是1000瓶,每次的用量是1~3支(或瓶)。
以上组成是按重量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为单位,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毫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配比的比例不变。
本发明的复方当归制剂中的药物提取成分,其在制剂中所占重量百分比可以是0.1~99.9%,其余为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本发明的复方当归注射剂,以单位剂量形式存在,如针剂的每支,粉针的每瓶等。
本发明复方当归注射剂,制备的液体单位剂型含有本发明的活性物质和无菌载体。根据载体和浓度,可以将此化合物悬浮或者溶解。溶液的制备通常是通过将活性物质溶解在一种载体中,在将其装入一种适宜的小瓶或安瓿前过滤消毒,然后密封。辅料例如一种局部麻醉剂、防腐剂和缓冲剂也可以溶解在这种载体中。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可在装入小瓶以后将这种组合物冰冻,并在真空下将水除去。
本发明复方当归注射制剂,如注射液,在使用时可以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3支,采用肌肉注射,也可以将药物液体用0.9%生理盐水10~40ml稀释后,静脉注射,在5~8分钟内缓慢推注;也可以稀释于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入。对于冻干粉针剂,可以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采用上述方法给药。
以下通过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为了证明新的给药途径和原来该药途径的疗效是否等效,抑或是哪一种更有效,我们做了临床前的动物实验,具体方法与结果如下一、对缩宫素所致小鼠痛经反应的影响雌性小鼠,25~30g 30只,随机分三组(1)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2)复方当归注射液0.5ml·kg-1肌内注射。(3)0.5ml·kg-1尾静脉给药。各组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4次,分别于给药的第2,3d,每组小鼠均给予己烯雌酚0.5mg/kg,皮下注射,禁食10h。末次给药90min,给予缩宫素1u/kg,腹腔注射,观察由于子宫过度收缩,小鼠“痛经”样反应出现的潜伏期,t检验进行组间统计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知,肌内组与静脉组均对缩宫素所致小鼠痛经样反应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延长其反应潜伏期,以静脉组效果更明显。
表1对缩宫素致小鼠痛经样反应的影响(x±s)

二、对持续机械劳损加冰敷所致肩周炎的影响1、动物模型与分组选择4~6月的腱康家兔54只,雌雄不分,体重2.5±0.5kg。取右侧肩部外侧以Na2S脱毛,脱毛面积7×7cm2。以持续机械劳损加冰敷制成肩周炎模型。
模型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1)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2)复方当归注射液0.5ml·kg-1肌内注射。(3)0.5ml·kg-1尾静脉给药。各组每日给药1次。
2、代测标本 各组分别于治疗后3d、7d、14d处死家兔,取腱、患侧肱二头肌腱,用组织剪细心剥离其上附着的腱周组织,每条肌健均在同一部位取材2小块,称湿重后,立即放入5倍体积冰蒸馏水中孕洗12小时。一块组织用于羟脯氨酸测定,另一块用于DNA和蛋白质测定。
3、模兔肌腱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测定取出经冰蒸馏水孕洗的肌腱组织按1∶1量加入0.5ml/L乙酸制成匀浆。离心20分钟,取上清液,加入氯化钠,使其浓度达到5%,充分离心后,调节PH值,再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稀释、过滤,取滤液加入样品管中,标准管加入羟脯氨酸标准应用液,空白管加入蒸馏水。然后,每管内加入柠檬缓冲液充分氧化,再加入过氯酸混匀中止氧化。空白管调零,在721分光光度计比色,计算光密度值。
表2各组肌腱中羟脯氨酸含量(ug/mg)

注两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静脉组与肌内组比较P<0.05由表2可见,静脉给药组羟脯氨酸含量最低,在治疗的各个阶段与腱侧相比,无明显差异,肌内给药组次之,治疗后第14天趋于正常,两种给药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对照组明显高于健侧,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4、模兔肌腱组织中DNA含量测定将冰蒸馏水孕洗的肌腱组织取出,加入柠檬酸后,再调PH值,离心,加入蒸馏水洗涤,离心,取上清夜按紫外吸收法测定。选用光程为1Cm的石英比色杯,在260毫微米下测定其光密度值。结果如表3。
表3各组肌腱中DNA含量(ug/mg)

注两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静脉组与肌内组比较P<0.05由表3可以看出,静脉给药组DNA含量最低,在治疗的7天至14天与腱侧相比,无明显差异,肌内给药组次之,治疗后第14天时趋于正常,两种给药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而在治疗的各个阶段,对照组都明显高于健侧,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5、模兔肌腱组织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取DNA测定剩下的沉淀物,加入0.5的NaOH5ml,充分溶解后,根据蛋白质在280nm处为最大吸收率,标准管用结晶牛血清白蛋白溶液,比色杯选用光程为1Cm的石英杯,计算其光密度值。
表4各组肌腱中蛋白质含量(ug/mg)

注两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静脉组与肌内组比较P<0.05由表4中可以看出,静脉给药组蛋白质含量与健侧比,无明显差异,肌内给药组与静脉给药组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蛋白质含量在这里的各个阶段明显高于健侧。
本实验结果表明静脉给药组中的羟脯氨酸的含量在治疗的各时相都明显低于肌内给药组和对照组,与健侧比无明显差异,提示静脉给药相比肌内给药能够明显减少乃至消除肌腱与腱周组织的粘连及退行性变。其疗效机理是这一给药途径可影响胶原粘连过程中羟脯氨酸产生原胶原的过程。
DNA和蛋白质测定结果表明,静脉给药组在治疗各时相含量持续低于肌内给药组和对照组,说明模兔患肩组织的变性和粘连趋于停止。而对照组由于劳损肌腱无菌性炎症无减轻,肌周组织持续明显与肌腱粘连。
三、毒理学研究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小鼠尾静脉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未能测出LD50;长期毒性试验小鼠分组,每日尾静脉注射一次,连注90d,结果,给药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在活动、采食、饮水、体重及实质脏器病理检查和病理组织学等多项观测指标进行检测,试验结果均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血象及肝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
本药物的血管刺激性、过敏和溶血试验均呈阴性。
综上所述,复方当归注射液是一种较好的治疗中风偏瘫、腰椎间盘突出、慢性腰腿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肌肉劳损等疾病的药物,且改变原来的肌内给药为静脉给药,能够明显增加其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等临床疗效,加之无明显的毒性,长期应用安全,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本发明注射液的的制备方法.
处方当归 100g 川芎 100g 红花 100g
普流罗尼F-68 4g制成 1000ml制备方法取当归、川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1.30(8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稠膏,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的清膏,备用;红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至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至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稠膏,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加2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普流罗尼F-68,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实施例2本发明冻干粉针的制备方法.
处方当归 200g 川芎 200g 红花 200g普流罗尼F-68 8g 甘露醇 70g制成 1000瓶制备方法取当归、川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1.30(8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稠膏,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的清膏,备用;红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至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至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稠膏,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加2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普流罗尼F-68、处方量赋型剂甘露醇,然后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灌装于10ml的西林瓶中,每瓶装2~3ml。而后置于冷冻干燥箱中预冻3~5小时后抽真空。冷凝温度保持不变,24小时后,开箱,制成冻干品,压盖,蜡封,贴签,即得;实施例3本发明无菌粉末的制备方法.
处方当归 200g 川芎 200g 红花 200g普流罗尼F-68 8g 右旋糖苷-40 80g注射用水 加至 1000支制备方法取当归、川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1.30(8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稠膏,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的清膏,备用;红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至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至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稠膏,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加2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普流罗尼F-68,处方量赋型剂右旋糖苷-40,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滤液用无菌条件下的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制成无菌粉末,包装,贴签,即得;实施例4本发明注射用浓溶液的制备方法.
处方当归 200g 川芎 200g 红花 200g普流罗尼F-68 8g制成 1000ml制备方法取当归、川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1.30(8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稠膏,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的清膏,备用;红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至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至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稠膏,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加2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普流罗尼F-68,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滤过,滤液在无菌条件下减压浓缩至规定量,灌封,灭菌,即得。
实施例5本发明5%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处方当归 100g 川芎 100g 红花 100g普流罗尼F-68 4g 葡萄糖 50g制成 1000ml制备方法取当归、川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1.30(8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稠膏,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的清膏,备用;红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至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至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稠膏,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加2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普流罗尼F-68,加适量葡萄糖,并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反复滤过,至澄明,灌封、灭菌、即得。
实施例6本发明0.9%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处方当归 100g 川芎 100g 红花 100g普流罗尼F-68 4g 氯化钠 9g制成 1000ml制备方法取当归、川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1.30(8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稠膏,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的清膏,备用;红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至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至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稠膏,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加2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普流罗尼F-68,加适量氯化钠,并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反复滤过,至澄明,灌封、灭菌、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复方当归注射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当归50~200份 川芎50~200份 红花50~200份。
2权利要求1的注射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当归100份 川芎100份 红花100份。
3权利要求2的注射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小容量注射剂(注射液、注射用浓溶液)、大容量注射剂(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及特殊类型注射剂(冻干粉、无菌粉末)等剂型。
4权利要求3所述制剂中可以含有赋形剂,赋形剂选自甘露醇、右旋糖苷、氯化钠、甘氨酸、乳糖等。
5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剂类型,在制备过程中,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的增溶剂,增溶剂选自poloxamer 188(F-68)、吐温-80、EL(聚氧乙烯蓖麻油)。优选poloxamer 188。
6权利要求2的新的给药途径,指复方当归注射剂用于静脉滴注、静脉推注、等多种静脉给药。
7权利要求2新适应症,指中风偏瘫、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根炎、小儿麻痹后遗症、桡骨茎突腱鞘炎、肩周炎、关节炎、骶髂关节炎、膝关节痛等疾病。
8权利要求1-7任何一项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以下步骤a提取物的制备取当归、川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1.30(8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稠膏,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的清膏,备用;红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至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至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稠膏,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加2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普流罗尼F-68,滤液备用。b用以上步骤得到的提取物作为注射剂用的活性原料,经过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得注射剂。
9权利要求8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i.注射液的制备步骤如下将以上提取物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滤过,灌封,灭菌,即得。ii.冻干粉针的制备步骤如下将以上提取物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用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滤液灌装于10ml的西林瓶中,每瓶装2~3ml。而后置于冷冻干燥箱中预冻3~5小时后抽真空。冷凝温度保持不变,24小时后,开箱,制成冻干品,压盖,蜡封,贴签,即得;iii.无菌粉末的制备步骤如下将以上提取物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滤液用无菌条件下的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制成无菌粉末,包装,贴签,即得;iv.注射用浓溶液的制备步骤如下将以上提取物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滤过,滤液在无菌条件下减压浓缩至规定量,灌封,灭菌,即得。v.5%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以上提取物加适量葡萄糖,并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反复滤过,至澄明,灌封、灭菌、即得。vi.0.9%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以上提取物加适量氯化钠,并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反复滤过,至澄明,灌封、灭菌、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经闭、跌打损伤、中风偏瘫、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根炎等疾病的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及其新的给药途径、新的适应症。该注射剂以当归、川芎、红花为原料;本发明注射用浓溶液、冻干粉、无菌粉末、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是将当归、川芎,加水煎煮二次,醇沉、滤过,滤液减压浓缩;红花加水煎煮二次,醇沉、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合并溶液加普流罗尼F-68及活性炭(同时可根据制剂需要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赋型剂)搅拌,滤过,滤液调pH值至7.5~8.0,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用微孔滤膜(0.22μm)滤至澄明,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新的给药途径供静脉注射用;新的适应症中风偏瘫、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根炎、肩周炎、关节炎、等疾病。
文档编号A61K36/23GK1742771SQ20051008773
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8日
发明者刘露 申请人:北京阜康仁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