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多功能脊柱稳定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112477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次多功能脊柱稳定系统及方法
多层次多功能脊柱稳定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已采用各种类型的装置和系统来稳定包括脊柱的骨胳部分。脊柱稳定技术 在脊柱节段的后侧、前侧、侧向、后侧向和前侧向部分上采用板和杆。这种系 统为受损或患病椎骨、椎间盘及脊柱其它元件的修复提供了脊柱节段的刚性和 动态固定。仍然需要适合在单次脊柱过程中满足各种稳定需要的稳定系统。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多层次(multi-level)、多功能脊柱稳定系统,它 包括沿至少第一和第二脊柱层(level)定位的结构。该结构包括保持运动部分 和防止运动部分。
在一种形式中,提供一种系统,其中保持运动部分包括第一柔性细长主体, 所述第一主体与防止运动部分的第二基本刚性的细长主体柔性连接。第一主体 包括在啮合至第一椎骨层的第一和第二椎骨的锚件间延伸的一定长度,第二主 体包括在啮合至第二椎骨层的第二椎骨和第三椎骨的锚件间延伸的一定长度, 所述第一和第二主体相互间端对端接合。
根据另一方面, 一种多层次多功能脊柱稳定系统包括第一细长主体,其长 度被配置成可位于第一椎骨层的第一和第二椎骨之间。第一主体为柔性,以允 许第一椎骨层的运动。第二细长主体包括被配置成能够在邻近第一椎骨层的第 二椎骨层的第二椎骨和第三椎骨间定位的长度。所述第二主体为刚性,从而基 本防止所述第二椎骨层的运动。连接元件在第一和第二主体间延伸,使所述第 一和第二主体以端对端接合的方式相互间柔性连接。
根据又一方面, 一种稳定至少两个脊柱节段层的方法包括通过在第一和 第二主体间延伸的连接元件将第一细长主体联结至第二细长主体;将第一细长 主体啮合在第一椎骨层的第一和第二椎骨之间,所述第一主体为柔性,以允许 所述第一椎骨层的运动;和将第二细长主体啮合在邻近第一椎骨层的第二椎骨 层的第二椎骨和第三椎骨之间,所述第二细长主体为刚性,从而基本防止所述
第二椎骨层的运动。
下面将进一步讨论这些和其它方面。


图l是接合有多层次多功能稳定系统的脊柱节段的正视图。
图2是多层次多功能稳定结构和锚件的立体图。
图3是多层次多功能稳定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多层次多功能稳定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多层次多功能稳定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多层次多功能稳定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多层次多功能稳定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7中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A和9B是一实施方式的稳定结构各节段间的配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IOA和IOB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稳定结构各节段间的配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稳定结构各节段间的配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2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稳定结构各节段间的配置的部分剖面图。
图13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稳定结构各节段间的配置的部分剖面图。
图14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稳定结构各节段间的配置的部分剖面图。
图15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稳定结构各节段间的配置的部分剖面图。
图16是图14所示各节段间设置的剖面图,其中,夹具将节段相互固定。
图17是示出了固定稳定结构各节段的环形束缚件(circumferential crimp) 的立体图。
图18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稳定结构各节段间设置和将节段相互固定的托架 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原理,现在将参考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并用具体语言 来描述这些实施方式。然而应理解,这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考虑了所示 装置的任何改变和进一歩改进以及本文所示本发明原理的任何进一步应用,如 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那样。
提供有多层次和多功能稳定系统以用于附连脊柱节段。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可沿至少两个脊柱层定位且接合脊柱的稳定结构以提供多功能稳定作用。 稳定结构包括防止运动的节段和保持运动的节段,防止运动的节段可沿至少一 个脊柱层接合以有效固定所述至少一个脊柱层,保持运动的节段可沿毗邻所述 至少一个固定层的至少一个脊柱层接合以提供动态稳定作用。
所述系统可从后侧、前侧、前侧向、侧向或在任何其它位置接合于脊柱节 段。也考虑途径和稳定的组合,例如前侧和后侧稳定结构。该系统可单独利用 或与椎间盘间隙中的一个或多个融合装置联用,使一个或多个椎骨层与骨移植 物融合。而且,该系统可单独利用或与一个或多个其它椎骨层的融合组合,人 造椎间盘或保持运动装置在一个或多个椎骨层中。融合装置和人造椎间盘可通 过与设置稳定系统所采用的相同路径定位或者通过与之不同的路径定位。
现在参考图1,显示了一个实施方式的固定于脊柱节段10的多层次多功能 稳定系统20。系统20包括沿脊柱节段10的相对侧接合的第一和第二稳定结构
22a、 22b。其它实施方式考虑采用一个结构或两个以上的结构。本文中将结构 22a和22b联合或单独称为结构22。
结构22适于沿至少两个椎骨层延伸。第一椎骨层ll包括第一椎骨12、中 间椎骨14和它们之间的椎间盘间隙13。第二椎骨层17包括中间椎骨14、第 二椎骨16和它们之间间的椎间盘间隙15。第一结构节段24沿第一椎骨层11 延伸,第二结构节段26沿第二椎骨层17延伸。其它实施方式考虑第一和第二 节段24、 26之一或两者沿多个椎骨层延伸。还考虑第一椎骨层11可位于第二 椎骨层17的头侧或尾侧。
在一种形式中,多层次多功能结构22包括由第一结构节段24限定的保持 运动部分和由第二结构节段26限定的固定部分。保持运动部分至少部分地维 持第一椎骨层11的运动能力,而固定部分则基本上防止至少一部分第二椎骨 层17的运动。在一种过程中,可将一个或多个植入物I设置在第二椎骨层17 的椎间盘间隙15内。植入物I可以是融合装置,它被设计成能够促进或便于椎 骨14、 16间的骨质融合,而第二结构节段26则防止或抵抗椎骨14、 16间的 相对运动以便于骨胳生长和在椎骨14、 16间形成骨连续性。第一结构节段24 提供第一椎骨层11的动态稳定,至少部分地防止第一椎骨层11的运动,同时 分担系统20的锚件上的负荷。结构节段24能够治疗、修复或防止毗邻待融合 的一个或多个椎骨层的一个或多个椎骨层的变性。
如图2进一步所示,系统20包括可沿脊柱节段啮合椎骨的多个锚件30,以使结构节段24、 26与椎骨联结。在图l所示实施方式中,锚件30a啮合椎骨 12,锚件30b啮合椎骨14,锚件30c啮合椎骨16。每个锚件30可包括接纳部 32和锚定部34。锚定部34可包括用于啮合一个或多个椎骨的任何合适的形式。 所考虑的锚定部34形式的例子包括多轴向或单轴向形式的骨螺钉、钩、肘钉、 系绳、椎体间装置、人造盘、融合装置和索缆。两个或多个锚件的锚定部可以 是相同形式或不同形式。接纳部32的形式可以是支柱、鞍形物、夹具、顶部 负荷连接件、侧负荷连接件、底部负荷连接件或能使结构22与各个锚定部34 啮合的任何其它合适的装置。接纳部32对每个锚件30来说可以是相同的形式, 或者不同形式。
第一结构节段24包括可与锚件30a啮合的保持运动元件40,第二结构节 段26包括可与锚件30b、 30c啮合的防止运动元件50。应理解的是,保持运动 元件40可与锚定于椎骨12、 14之一或两者或一个或多个其它椎骨的多个锚件 啮合。防止运动元件50可由一个以上的锚件啮合到椎骨14、 16的任一个上。 防止运动元件50也可与一个或多个其它椎骨啮合。在图2中,防止运动元件 50和保持运动元件40是相互间以端对端方式设置的细长杆状结构。其它实施 方式考虑其它设置,如下进一步所述。
一个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结构22包括保持运动元件40、防止运动元件 50和在它们之间延伸的连接元件60。保持运动元件40包括在外侧端44和中 间端46间延伸的通道42。防止运动元件50包括在外侧端54和中间端56间延 伸的通道52。连接元件60延伸穿过通道42、 52而使保持运动元件40与防止 运动元件50联结。元件40、 50可沿连接元件60相互靠近运动直到中间端46、 56相互毗邻或相互间毗连接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元件60是旋入或穿过通道42、 52的柔性索。可 将外侧端44、 54之一收束(crimp)以使连接元件固定在各个通道42、 52内。 然后拉紧连接元件60,将另一外侧端44、 54收束以使连接元件60相对于各个 元件40、 50固定。连接元件60在中间端46、 56处维持元件40、 50相互接触, 以便分担其间的负荷。
除了收束元件40、 50之外或代替收束,考虑了将元件40、 50固定在围绕 连接元件60的位置的各种机构。例如,束缚件或其它元件可邻近端部44、 54 围绕连接元件60固定以维持中间端46、 56的相互接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连接元件在各个端部44、 54或144附近具结或膨大,例如图4所示的62。在
又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或其它联结装置可在连接元件60与各个保持运动和
防止运动元件40、 50间延伸并与之接合。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锚件30可以是 固定螺钉或其它啮合装置,在保持运动和防止运动元件40、 50与结构22接合 时使其相对于连接元件60收束或固定定位。
保持运动和防止运动元件40、 50被显示为具有圆形截面。其它实施方式 考虑其它截面形状,包括多边形、非圆形、正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还考虑截面 的特性、形状和/尺寸沿元件40、 50的长度变化。通道42、 52可中央对齐并穿 过元件40、 50,或者可偏离中心轴。还考虑包括多个延伸通过其中的通道的实 施方式。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通道沿元件40、 50的长度向外开放,连接元件 60通过粘合剂、紧固件或其它方式固定于元件40、 50。
图4显示了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122,该结构122具有第一保持运动元 件40和毗邻外侧端44的第二保持运动元件140。连接元件60延伸穿过防止运 动元件50和保持运动元件40、 140,以提供使细长元件40、 50相互联结的连 接方式。提供保持运动元件140,以使结构122的保持运动节段124延长到沿 脊柱一个或多个额外的层。结构122的防止运动节段126通过从防止运动元件 50的外侧端54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防止运动元件而延长。
图5显示了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稳定结构322,该稳定结构322包括保持运 动元件340和防止运动元件350。保持运动元件340包括在外侧端344和中间 端346间延伸的细长主体。通道342在端部344、 346间延伸。防止运动元件 350包括在外侧端354和中间端356间延伸的细长主体。连接元件360从中间 端356延伸,可定位在保持运动元件340的通道342内。
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连接元件360包括由防止运动元件350的尺寸较小部 分形成的刚性主体结构。连接元件360可伸縮地接纳在保持运动元件340内并 沿其一部分长度延伸。保持运动元件340可沿连接元件360挠曲、弯曲和/或压 縮以维持第一椎骨层11的运动能力。
图6显示了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稳定结构422,该稳定结构422包括保持运 动元件440和防止运动元件450。保持运动元件440包括在外侧端444和中间 端446间延伸的细长主体。连接元件460从中间末端446延伸,由保持运动元 件440的尺寸减小部分形成。防止运动元件450包括在外侧端454和中间端456 间延伸的细长主体。通道452在端部454、 456之间延伸穿过主体。连接元件 460可定位在防止运动元件450的通道452内。
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连接元件460包括由保持运动元件440尺寸较小部分 所形成的主体结构。连接元件460可弯曲和可伸縮地被接纳在防止运动元件450 的通道452内,同时维持保持运动元件440响应脊柱节段的运动而挠曲、弯曲 和/或压縮的能力。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元件460与保持运动元件440 —体成形。
图7和8显示了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稳定结构222。稳定结构222包括保持 运动元件240和防止运动元件250。防止运动元件250包括在外侧端254和中 间端256间延伸的通道252。保持运动元件240包括在外侧端244和中间端246 间延伸的细长主体。柔性连接元件260从中间端246伸出。第二连接元件部分 261可从外侧端244伸出,用于接合第二保持运动元件(未示出)。连接元件260 可定位在通道252内,并与防止运动元件250接合以维持元件240、 250相互 间的端对端接合。保持运动元件240的主体在连接元件260上方模制或与其一 体形成或接合(如果这样设置则是在部分261上),使连接元件260永久性地固 定于保持运动元件240。
现在参考图9-11,显示了结构中各个相邻的保持运动元件和防止运动元件 之间各种形式的端对端毗连接合设置。图9-11中的保持运动和防止运动元件可 包括任意上文所讨论的形式,并如上所述通过连接元件相互联结。在图9A和 9B中,元件540、 550之一是保持运动元件,元件540、 550中的另一个是防止 运动元件。元件540包括凹形弯曲端部542,元件550包括凸形弯曲端部552。 端部542、 552沿纵轴线548相互接触。凹-凸曲率能够在相对于轴线548的至 少一个方向上抵抗元件540、 550相互间滑动,并使相邻元件540、 550保持对齐。
在图IOA和IOB中,元件640、 650之一是保持运动元件,元件640、 650 中的另一个是防止运动元件。元件640包括球形弯曲端部642,元件650包括 球形凹陷端部652。端部642、 652沿纵轴线648相互接触。凹-凸曲率能够在 横向于轴线648的所有方向上抵抗元件640、 650相互间滑动,并使相邻元件 640、 650的中间端642、 652保持对齐。
图11显示了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立体图,所述结构包括第一元件740 和第二元件750。元件740、 750之一是保持运动元件,元件740、 750中的另 一个是防止运动元件。元件750包括非圆形端部752,而元件740包括对应形 状的凹陷端部742。端部742、 752相互间不可旋转地接合以防止端部相互侧向
滑动,还能抵抗元件相互间的旋转。
图12-15是部分剖面图,显示了稳定结构的保持运动和防止运动元件之间 的其它连接配置。图中只显示了连接配置的一半,应理解元件和连接配置围绕 结构的纵轴线同心且对称。
图1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稳定结构第一和第二元件840、 850间的连接配置 的部分剖面图。第二元件850包括轴向凹陷部分852,第一元件840包括轴向 延伸部分842。延伸部分842被接纳在凹陷部分852内,并包括可与第二元件 850的端壁853毗连接合定位的肩部843、
图13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稳定结构第一和第二元件860、 865间的连接配 置的部分剖面图。第一元件860包括轴向凹陷部分862,第二元件865包括轴 向延伸部分866。延伸部分866被接纳在凹陷部分862内,并包括围绕凹陷部 分862延伸的可与第一元件860的锥形内壁863毗连接合定位的锥形肩部867。
图14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稳定结构第一和第二元件870、 875间的连接配 置的部分剖面图。第一元件870包括轴向凹陷部分872,第二元件875包括轴 向延伸部分876。延伸部分876被接纳在凹陷部分872内,并包括外侧圆周凹 槽877和相邻的肩部878。第一元件870包括沿其内壁伸入凹陷部分872的远 端齿件874和邻近齿件874的凹部873。齿件874被接纳在凹槽877内,肩部 878则毗邻肩部873。这种干涉接合限制了第一和第二元件870、 875的轴向相 对运动。
图15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稳定结构第一和第二元件880、 885间的连接配 置的部分剖面图。第一元件880包括轴向凹陷部分882,第二元件885包括轴 向延伸部分886。延伸部分886被接纳在凹陷部分882内,延伸部分886包括 沿其长度具有一系列凸起888的锥形肩部。第一元件880包括沿其锥形内肩延 伸的一系列凹部884。凹部和凸起884、 888相互交错啮合,使稳定结构各元件 相互之间轴向固定。凸起可以是同心凹槽和凹陷或者螺纹的形式,以实现元件 880、 885间的螺纹啮合。
在图16中,显示了图14的元件870、 875和夹具890。然而,应理解夹具 890适用于本文所述的任何连接配置实施方式。接头夹具890包括第一钳夹元 件892和第二钳夹元件894,它们可相互相对移动而在元件870、 875间的连接 处施加钳夹力。夹具890可提供轴向固定或提高结构各元件间的连接配置所提 供的轴向限制。
在图17中,显示了图12的元件840、 850和束缚件900。然而,应理解巻 边900适用于本文所述的任何连接配置实施方式。束缚件900包括环形主体904 和接纳元件840、 850通过其中的通道902。主体卯4可围绕元件840、 850间 的连接配置进行收束,从而提高轴向固定或提高结构的各元件间连接配置所提 供的轴向限制。
在图18中,显示了图12的元件840、 850和连接件910。然而,应理解连 接件910适用于本文所述的任何连接配置实施方式。连接件910包括在啮合元 件912、 914间延伸并使啮合元件912、 914相互连接的主体916。啮合元件912、 914分别啮合元件840、 850,使元件840、 850固定于主体916。在一种形式中, 主体916是在啮合元件912、 914间延伸的托架。在另一种形式中,主体916 是围绕元件840、 S50延伸的主体,啮合元件912、 914是可啮合在主体916的 螺纹通道内而与元件840、 850相接触的固定螺钉。
保持运动元件和防止运动元件可由具有承受人体负荷所需的适当强度特 征的任何材料构成,根据其功能可基本保持运动或基本防止运动。此外,所述 材料与人体相容。材料包括陶瓷、塑料、金属、弹性体、形状记忆材料或碳纤 维复合材料。连接元件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式,例如缝线、线、系绳、带、索、 索缆、绳、杆、链环或支柱等。连接元件也可由与人体相容的任何材料构成, 包括陶瓷、塑料、金属、弹性体、形状记忆材料或碳纤维复合材料。
上述可选构型的结构可具有根据特定患者所需具体设计进行改变的尺寸。 更具体地,尺寸和几何形状可根据患者解剖学结构、生理学性质以及结构所用 材料类型而改变。
虽然在附图和上述说明中详细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认为这些内容是示例 性而非限制性的,应理解仅显示和描述了优选的实施方式,需要保护本发明精 神范围内的所有改变和改进形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层次多功能脊柱稳定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可沿至少第一和第二脊柱层定位的结构,所述结构包括保持运动部分和防止运动部分,所述保持运动部分包括与所述防止运动部分的第二基本刚性细长主体柔性连接的第一柔性细长主体,其中,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在啮合至第一椎骨层的第一和第二椎骨的锚件之间延伸的一定长度,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在啮合至第二椎骨层的第二和第三椎骨间的锚件之间延伸的一定长度,所述第一和第二主体相互间端对端接合。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主体各自包括延伸穿过其中的纵向通道,并且还包括穿过所述通道而定位的柔性连接元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主体被收束而与所述连接元件相接合。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包括至少部分延伸穿过其中的通道,所述第二主体包括与其一体成形的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被接纳在所述第一主体的所述通道内。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为刚性。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由其伸出的连接元件,所述第二主体包括接纳所述连接元件的通道。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为柔性。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对端接合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主体的相邻端部以形式匹配接合的方式相互接纳。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端部之一为球形,所述相邻端部中的另 一个包括球形凹陷。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部端之一包括非圆形形状,所述相邻端部中的另一个包括对应形状的凹陷从而不可旋转地接纳所述非圆形端部。
11.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被构造成在偏离脊柱中心轴第一侧的位置从后路啮合第一和第二椎骨层,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结构大致相同的第二结构,所述第二结构被构造成在偏离脊柱中心轴的第二侧的位置从后路啮合第一和第二椎骨层。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可定位在第 二椎骨层的椎间盘间隙内的至少一个融合植入物。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运动部分包括在所 述第一细长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细长主体的端部处与所述第一细长主体连接 的第三细长主体,所述第三细长主体包括在啮合至第一椎骨和相对于第二椎骨 的第四椎骨的锚件之间延伸的一定长度。
14. 一种多层次多功能脊柱稳定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细长主体,所述第一细长主体具有在第一椎骨层的第一和第二椎骨间 定位的一定长度,所述第一主体为柔性,以允许第一椎骨层的运动;第二细长主体,所述第二细长主体具有在邻近第一椎骨层的第二椎骨层的 第二和第三椎骨间定位的一定长度,所述第二细长主体为刚性,从而基本防止 第二椎骨层的运动;和在第一和第二主体间延伸的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使所述第一和第二主体 相互间以端对端方式柔性连接。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主体各自包 括延伸穿过其中的纵向通道,所述连接元件穿过所述通道而定位。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包括至少部分 地延伸穿过其中的通道,所述第二主体包括与其一体成形的连接元件,所述连 接元件被接纳在所述第一主体的所述通道内。
17.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由其伸出 的连接元件,所述第二主体包括接纳所述连接元件的通道。
18.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对端接合包括所述第 一和第二主体的相邻端部以形式匹配接合的方式相互接纳。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端部之一包括非圆 形形状,所述相邻端部中的另一个包括对应形状的凹陷从而可不旋转地接纳所 述非圆形末端。
20.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端部之一包括具有 圆周凹槽的轴向延伸部分,所述端部中的另一个包括用于接纳所述延伸部分的 凹陷部分和伸入所述凹陷部分并可定位在所述凹槽内的外周齿件。
21.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端部之一包括具有一系列外侧圆周凸起的轴向延伸部分,所述端部中的另一个包括用于接纳所述 延伸部分的凹陷部分,其内壁具有与所述凸起相互交错啮合的一系列圆周凹 部。
22.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分别啮合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元件的围绕所述形式匹配接合的元件,所述元件选自束缚件、 夹具和连接件。
23. —种稳定至少两个脊柱节段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在第一和第二主体间延伸的连接元件将第一细长主体联结至第二细长主体;使第一细长主体啮合在第一椎骨层的第一和第二椎骨之间,所述第一主体为柔性,以允许所述第一椎骨层的运动;和使第二细长主体啮合在邻近第一椎骨层的第二椎骨层的第二椎骨和第三 椎骨之间,所述第二细长主体为刚性,从而基本防止所述第二椎骨层的运动。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和第二细长主体联结 的步骤包括使第一和第二主体相互间端对端接合定位。
25.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连接元件使第三细长主体在其相对于第二细长主体的端部处联结于第一细长主体;将所述第三细长主体啮合在邻近第一椎骨层的第三椎骨层的第一椎骨和 第四椎骨间,所述第三主体为柔性,以允许第三椎骨层的运动。
26.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融合装置 放置在第二和第三椎骨间。
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细长主体形 成在偏离脊柱中心轴第一侧的位置从后路啮合第一和第二椎骨层的结构,所述 方法还包括使基本相同的第二结构在偏离脊柱中心轴的第二侧位置从后路啮 合至第一和第二椎骨层。
全文摘要
提供了用于脊柱节段多层次多功能稳定的系统和方法。系统(20)包括一个或多个结构(22、122、222、322、422),所述结构具有允许椎骨层(11、17)的至少一部分运动的保持运动部分(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860、870、880)和基本防止第二相邻椎骨层(11、17)的至少一部分运动的防止运动部分(50、250、350、450、550、650、750、850、865、875、885)。
文档编号A61B17/70GK101203189SQ200680021954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0日
发明者A·布鲁尼奥, E·C·朗格, F·J·莫兹四世, J·M·德威利, K·M·安瑟森, M·M·莫里森, T·A·卡里斯 申请人:华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