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脐消疝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663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贴脐消疝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脐疗法治疗疝气的外用药剂。
背景技术
疝气又名小肠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因气机失于疏泄、筋脉不利所引发,多发于小儿。疝气常见于胯腹部,其次见于脐腹,患部有肿物突起,按之柔软,或有冲击感,有肿物卧则入腹,去则复出。一般是咳嗽、便秘、生气、重体力劳动、排尿困难等因素引起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冲破疝环腹膜所致。疝气无论位于何部位,都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影响,同时还会产生心理上不必要的负担。随着时间的推移,疝肿块可逐渐增大。
疝气的危害是很明显的,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囊颈受损,产生粘连、铅顿疝、绞窄性疝,自身免疫调节能力下降,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肠坏死、肠梗阻、腹膜炎、毒血症等,甚至会危机生命,故能有好的药予以治疗很有必要。现在市场上治疗疝气的中药主要为口服制剂,如“精华愈疝灵”胶囊,药物组成党参、当归、冬虫草、厚朴、小茴、乌药、黄芪、内金、荔枝核等;“鲸肽抗疝王”胶囊,药物组成鲸肽、肉桂、莪术、党参、当归、八角茴、昆布、内金、延胡索、乌药等。口服药难达病所,疗效慢且损伤胃肠道。属于一种疗效快、简便易行从脐部给药的中药制剂,能通过药物刺激脐部周围的神经,达到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调整脏腑功能发挥其防病治病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为疝气患者提供一种简便、经济、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的贴脐消疝散。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按下列成分的重量比配成药剂小茴香15-20克 橘核15-20克荔枝核15-20克黄皮果15-20克 母丁香12-18克 蜘蛛2-5克。
本发明的贴脐消疝散通过药物刺激神阙穴周围的神经,从而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这样药物易被迅速吸收、扩散进入血液,并随体内微循环系统到达到全身,使机体丧失产生疝气病的物质基础,恢复腹内脏器的运转,有效降低腹腔压力,从根本上解除疝气的致病隐患,并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并且,贴脐降压剂的脐穴给药,避免对肝、肾、胃的刺激作用,不但解决了口服用药病气与药气相格拒,药入胃即吐,不能纳药的弊端,还有效的克服了婴、幼儿不易服药的问题,值得推广使用。
本发明的贴脐消疝散是一味经科学组方而成的纯中药制剂,基于中医的“内病外治”理论,以脐入药快速浸入血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平衡,达到消肿止痛、行气通络、养阴柔肝、补中益气、培元固本、增强脏腑血液循环、修复疝口目的。并随体内微循环系统直达病灶,提高药物对病灶部位的治疗作用,增强疗效,从而快速消除疾病。其用药经济、无副作用、操作简便、作用迅速、疗效显著,患者易于坚持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贴脐消疝散是由小茴香、橘核、荔枝核、黄皮核、母丁香、蜘蛛科学合理配制而成的中药贴剂,它可以做成散剂,也可做成膏剂或其他剂形。
本发明还可以在上述配方的基础上添加下列成分,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川楝子15-20克 吴茱萸15-20克 灯笼草18-25克肉桂9-15克 麝香 0.1-1克。
贴脐消疝散组方科学严谨合理,成分功效明确。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川楝子除湿热,清肝火,止痛,杀虫;橘核理气,止痛;荔枝核温中,理气,止痛;黄皮果理气,消食,化痰;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灯笼草祛风,通络,消肿,止痛;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母丁香温中,散寒;蜘蛛祛风,消肿,解毒;麝香开窍,辟秽,通络,散瘀。
本发明药剂的各种成分相互制约,相互中和,可以有效减毒,使其体现不出毒性。经上方分析,橘核、荔枝核、黄皮核、吴茱萸为臣药主行气止痛,温中散瘀,使气机通畅,以助主药小茴香、川楝子散寒祛湿,调节脏腑功能,使机体失调的状态趋于平衡;灯笼草、肉桂为佐药,疏经通络利于血脉通畅;母丁香、蜘蛛、麝香为使药,散瘀通络,辟秽解毒。全方共同作用,补中益气、养阴柔肝、散寒祛湿、行气止痛、温经活络、培元固本治疗各种疝气及各种合并症,作用迅速、效果显著。下面举出本发明配方实施案例1 2 3 4 5小茴香 15克16克17克18克20克川楝子 20克18克16克16克15克橘核 15克 16克 18克 19克 20克荔枝核20克 18克 17克 16克 15克黄皮果15克 20克 16克 17克 18克吴茱萸20克 15克 18克 17克 16克灯笼草25克 24克 20克 19克 18克肉桂 11克 12克 15克 10克 9克母丁香12克 14克 15克 18克 17克蜘蛛 5克 4克 3克 2克 2克麝香 0.1克 1克 0.8克 0.4克 0.5克周鑫亚健康研究所用贴脐消疝散对100例疝气患者作临床疗效观察,总结如下临床资料在100例疝气患者中,男92例,女8例;年龄最大者61岁,年龄最小者4岁半,平均年龄13岁;病史最长者6年,最短者近1个月。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贴脐消疝散进行敷脐治疗。具体治疗方法是1、清洁脐部,将脐区及脐内的污垢和汗水等消除;2、以75%酒精棉签涂搽脐部,致脐内皮肤泛红;3、将贴脐消疝散药末装入脐凹内并填满;4、肚脐上用约12×8cm大小的专用敷帖粘贴封盖。七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治疗效果100例患者中,除5例仅治1个疗程外,其余全部治完3个疗程。治疗结果如下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包块基本消除,身体恢复正常。
有效部分临床症状好转,包块变软、缩小,逐步消失。
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治疗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72例,占72%;好转15例,占15%;有效4例,占4%;无效9例,占9%。另外,少数疝气患者在经第二个疗程治疗中亦趋痊愈。
毒副反应贴脐消疝散在100例患者治疗中,未见任何毒副反应,仅有3例患者因胶布不适发生局部皮肤瘙痒,解开胶布后自然恢复。
权利要求
1.一种贴脐消疝散,其特征在于它按下列成分的重量比配成药剂小茴香 15-20克 橘核 15-20克 荔枝核 15-20克黄皮果 15-20克 母丁香 12-18克 蜘蛛2-5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脐消疝散,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列重量比的成分川楝子 15-20克 吴茱萸 15-20克 灯笼草 18-25克肉桂9-15克麝香0.1-1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贴脐消疝散,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配成药剂,小茴香 15克 川楝子 20克 橘核15克 荔枝核 20克黄皮果 15克 吴茱萸 20克 灯笼草 25克 肉桂11克母丁香 12克 蜘蛛5克 麝香0.1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贴脐消疝散,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配成药剂,小茴香 16克 川楝子 18克 橘核16克 荔枝核 18克黄皮果 20克 吴茱萸 15克 灯笼草 24克 肉桂12克母丁香 14克 蜘蛛4克 麝香1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贴脐消疝散,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配成药剂,小茴香 17克 川楝子 16克橘核18克 荔枝核 17克黄皮果 16克 吴茱萸 18克灯笼草 20克 肉桂15克母丁香 15克 蜘蛛3克 麝香0.8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贴脐消疝散,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配成药剂,小茴香 18克 川楝子 16克 橘核19克 荔枝核 16克黄皮果 17克 吴茱萸 17克 灯笼草 19克 肉桂10克母丁香 18克 蜘蛛2克 麝香0.4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贴脐消疝散,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配成药剂,小茴香 20克 川楝子 15克 橘核20克 荔枝核 15克黄皮果 18克 吴茱萸 16克 灯笼草 18克 肉桂9克母丁香 17克 蜘蛛2克 麝香0.5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脐消疝散,它使用简便、经济、无副作用、疗效显著。按下列成分的重量比配成药剂小茴香15-20克、橘核15-20克、荔枝核15-20克、黄皮果15-20克、母丁香12-18克、蜘蛛2-5克贴脐消疝散运用中医外治法激发人体内脏组织机能,从而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以达到消肿止痛、行气通络、养阴柔肝、补中益气、培元固本、增强脏腑血液循环、修复疝口目的。经临床对100例疝气患者,用贴脐消疝散治疗的结果治愈72例,占72%;好转15例,占15%;有效4例,占4%;无效9例,占9%。另外,少数疝气患者在经第二个疗程治疗中亦趋痊愈。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1049364SQ20071000892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30日
发明者周鑫 申请人:周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