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97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被治疗者的身体部位施疗的按摩装置,特别是涉及具有多个载置姿 势以及对应于所述各载置姿势的多个施疗机构的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向来,例如对被治疗者的脚部施疗的按摩装置,巳经提出有一台机器能够进行多 种治疗的装置(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如果采用这种按摩装置,则对脚部能够有选 择地实施搓揉治疗、滚压治疗、以及叩击治疗这些根本上互不相同的各种治疗,而且 提出了以简单的结构,低廉的成本能够实现的装置。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0 — 5254号公报发明内容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按摩装置的情况下,实施3种治疗的各施疗机构全部连 动。从而,在利用某一施疗机构(例如搓揉机构)施疗时,其他施疗机构(例如滚压 机构、叩击机构)也动作。另一方面,假如将各施疗机构做成能够独立动作的机构, 则操作各施疗机构用的开关类的构件需要很多,因此难于谋求提高操作性能。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具备与多个载置姿势对应的多个施疗机构的按摩 机中,在使用时其他施疗机构不动作,同时能够谋求提高操作性能的按摩装置。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本发明的按摩装置,具备多种载置姿势以及对 应于各载置姿势的多个施疗机构,形成在一个施疗机构动作时姿势一旦变成与其他施 疗机构对应的载置姿势,所述一施疗机构的动作就变成停止状态的结构。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在载置姿势变更时,能够使变更之前正在工作的施疗机构 处于停止状态,同时不需要为使姿势变更之前的施疗机构停止而对开关类构件进行操 作,因此能够谋求提高操作性能。而且由于不使多个施疗机构同时动作,可以谋求使 这些机构动作用的电动机等驱动手段小型化。又可以形成在一个施疗机构动作时姿势一旦变成与其他施疗机构对应的载置姿 势,全部施疗机构的动作就变成停止状态的结构。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在改变姿势 后,被治疗者想要之前(即想要进行下一治疗之前),可以使全部施疗机构为停止状 态。从而,即使是无意识地改变按摩机的载置状态,全部施疗机构也会停止,因此就不会由于施疗机构的动作而产生不合适的情况。又可以还具备控制所述施疗机构的动作的控制部、以及检测载置姿势的姿势检测 传感器,形成一旦检测出从该姿势检测传感器来的表示载置姿势的变更的信号,所述 控制部就使施疗机构的动作变成停止状态的结构。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具体地 利用姿势的变更使施疗机构停止动作。又可以还具备容纳所述施疗机构的筒状的筐体,在该筐体的周围设定利用所述施 疗机构对身体部位施疗的施疗位置。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使筒状的筐体绕其轴 心旋转,改变载置姿势,能够体验与各载置姿势对应的多种治疗。而且由于筐体形成 筒状,有被治疗者容易变更按摩装置的姿势的优点。又可以所述筐体形成为外观上看来大致为三角柱状,各施疗位置设定于所述筐体 的周围的顶部。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大致为三角柱状的筐体的3个侧面分别 处于下方载置于地板上,能够确保载置时有更高的稳定性。而且这样把3个侧面分别 配置于下方时,在筐体的周围与各侧面对应的3个顶部分别位于上方。从而,通过把 施疗位置设定于这些顶部,能够容易地将身体部位配置于施疗位置上,被治疗者容易 对该身体部位施疗。又可以形成这样的结构,即在所述筐体的轴心方向的端部,设置在各载置姿势上 将所述筐体支持于地面上的支持部,该支持部比各施疗机构更向背离所述筒状的筐体 的轴心的方向突出。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将按摩装置载置于地板上时,不管是哪一 种姿势,施疗机构都不与地板接触。又可以所述施疗机构包含搓揉治疗身体部位的搓揉机构、摩擦治疗身体部位的摩 擦机构、以及使身体部位往复运动的往复机构中的至少一个。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 利用一台按摩装置能够实现3种治疗。又可以具备使多个所述施疗机构动作用的多个电动机,该电动机在所述筐体的两 端侧分别保持距离配置。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容纳电动机的状态下的筐体的重量平 衡良好,能够实现稳定的载置姿势。又可以所述施疗机构至少包含所述往复机构,该往复机构具有载置身体部位往复 运动的载置部,该载置部由可挠性素材形成。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将身体部位载置 于载置部进行治疗时的感觉良好。而且在如上所述具备能够将筐体支持于地面上的突 出的支持部的情况下,即使是身体部位位于该支持部与往复运动的载置部之间,由于 载置部具有可挠性,能够防止该身体部位被硬夹着。如果采用本发明,则能够实现在具备与多种载置姿势对应的多种施疗机构的按摩 装置中,使用时其他施疗机构不动作,同时能够谋求提高操作性能的按摩装置。a)是摩擦机构能够动作 的第1姿势的情况下的按摩装置,(b)是搓揉机构能够动作的第2姿势的情况下的按 摩装置,(c)是滑动机构能够动作的第3姿势的情况下的按摩装置。图3是表示摩擦机构的结构的正视图。图4是表示搓揉机构的结构的正视图。图5表示向图4所示的搓揉机构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图6是表示滑动机构的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图6所示的滑动机构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图6所示的滑动机构的另一部分的分解平面图。图9是表示按摩装置的功能的示意方框图。图IO是图9所示的遥控器的外观平面图。符号说明1按摩装置la轴心2筐体3摩擦机构(施疗机构)4搓揉机构(施疗机构)5滑动机构(施疗机构)3a 5a 施疗位置10施疗部17第1电动机20、21 施疗部22外侧按压部23内侧按压部34第2电动机40脚载置部70控制部74检测传感器76a' 76c 磁传感器77b磁体80电源开关82 遥控器 83a 83e 开关
90 支持部
91 防滑块
92 握持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按摩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按摩装置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按摩装置1为筒状, 更具体地说,具备外观上大致形成为三角柱状的中空筐体2。筐体2内容纳能够利用 按摩装置1执行的多个施疗机构,在本实施形态中,容纳对被治疗者的身体部位进行 摩擦治疗的摩擦机构3、进行搓揉治疗的搓揉机构4、以及使身体部位往复运动的滑动 机构(往复机构)5 (参照图2)。
按摩装置1可以采取多种载置姿势,具体地说,可以采取使筐体2的3个周面分 别处于下方对着地面的3种载置姿势(第1姿势 第3姿势)。而且上述3种施疗机 构3 5与各载置姿势一一对应,具体情况将在下面详细叙述,采用一种载置姿势时与 其对应的一种施疗机构能够动作。
而且在按摩机构1的一个侧面上设置巻绕用于接收外部电源来的电力供应的(绝 缘)电线(未图示)的线轴6。下面为了说明方便,在按摩机构1的整体上,把设置 线轴6的一侧作为左侧,其相反侧作为右侧进行说明。还有,本实施形态的按摩机构 1主要以被治疗者的脚部(包括大腿、小腿、脚腕以下的脚部)为治疗对象,但是不 限于此,也可以以手腕部(从肩膀到指尖为止的身体部位)为治疗对象。
图2是图1所示的按摩装置1的各种载置姿势的正视图,(a)是摩擦机构3能够 动作的第1姿势的情况下的按摩装置1, (b)是搓揉机构4能够动作的第2姿势的情 况下的按摩装置1, (c)是滑动机构5能够动作的第3姿势的情况下的按摩装置1。 如图2 (a)所示,第1姿势的情况下的按摩装置1把利用摩擦机构3对身体部位施疗 的施疗位置3a设定于筐体2的上部;如图2 (b)所示,第2姿势的情况下的按摩装 置1把利用搓揉机构4对身体部位施疗的施疗位置4a设定于筐体2的上部;如图2(c) 所示,第3姿势的情况下的按摩装置1把利用滑动机构5对身体部位施疗的施疗位置 5a设定于筐体2的上部。而且这些施疗位置3a、 4a、 5a分别设定于大致形成为三角 柱状的筐体2的周部的3个顶部(换句话说,是棱线部分)。下面对各施疗机构3 5 依序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表示摩擦机构3的结构的正视图。如图3所示,摩擦机构3具备两个具有指压球的lla、 12a的长的第l施疗部10,该两个第1施疗部10、 IO左右串联连接。
更详细地说,第1施疗部10由左右对置的支持圆盘13和架设于这些支持圆盘13、 13之间的指压棒11、 12构成。其一指压棒ll通过沿着其长边方向有规则地扩大縮小 直径构成,直径大的部分构成指压球lla。另一指压棒12也相同,形成沿着其长边方 向有规则地扩大縮小直径的构成,直径大的部分构成指压球12a。还有,在指压棒12 的情况下,每数个指压球12a设置若干直径更大的指压球12a,在本实施形态的按摩 装置1,形成3个指压球12a中有一个比其他两个直径大的一些的的结构。还有,指 压求lla、 12a中,指压球lla直径较大。
该指压棒ll、 12在相对配置的两个支持圆盘13、 13的对置面的周边部近旁其两 端部相互连接。而且指压棒ll、 12沿着支持圆盘13的圆周方向具体配置多支,在本 实施形态中分别配置4支。摩擦机构3以使中心轴与左右方向一致的状态同轴状设置 具有这样的结构的两个第1施疗部10,通过使各自具有的一个(左右方向的中央侧的) 支持圆盘13的外表面相互连接,以实现串联连接。
在支持圆盘13的中心位置上,形成朝左右方向的贯通孔(未图示),旋转轴14 插通该处,被固定于支持圆盘13。旋转轴14的左侧的端部14a贯通左侧的第1施疗 部10的支持圆盘13向外侧延伸,通过轴承部15旋转自如地支持于筐体2的左侧壁 2a。旋转轴14的右侧的端部14b贯通右侧的第l施疗部IO的支持圆盘13向外侧延伸, 通过另一轴承部15旋转自如地支持于筐体2的右侧壁2b。
左侧的第l施疗部10具有的左侧支持圆盘13与左侧的轴承部15之间配设大直径 的从动齿轮16a,该从动齿轮16a在旋转轴14上同轴固定。 一方面在筐体2内搭载第 1电动机17,该第1电动机通过未图示的托架支持于筐体2的左侧壁2a。该第1电动 机17使输出轴17a向着筐体2的左侧壁2a配设,在其端部安装小直径的驱动皮带轮 18a。该驱动皮带轮18a通过皮带18c与在筐体2的左侧壁2a上旋转自如地支持的大 直径从动皮带轮18b连接。又在从动皮带轮18b上形成同轴状地成一整体地安装比上 述从动皮带轮16a直径小的驱动齿轮16b,该驱动齿轮16b与从动齿轮16a相互啮合。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第1电动机17进行驱动,输出轴17a向一个方向旋转时, 通过皮带轮18a、 18b以及齿轮16a、 16b将该旋转传递给旋转轴14。其结果是,与旋 转轴14 一起,第1施疗部10、 10向一个方向旋转。又,第1电动机17的输出轴17a 向另一方向旋转时,与旋转轴14一起,第1施疗部10、 IO向另一方向旋转。
但是,如图2 (a)所示,在第1姿势的按摩装置1的情况下,在筐体2的上部形 成在平面上看来形成长方形形状,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开口 2c。上述摩擦结果3在被容 纳于筐体2内时,第1施疗部10、 10的上部从该开口 2c露出于外部。从而,在第1 姿势的按摩装置1的上部载置被治疗者的脚部,驱动摩擦机构3时,第1施疗部10、IO被旋转驱动,指压球lla、 12a摩擦脚部对其施疗。还有,实际上由于外部安装布罩(未图示)覆盖开口2c,所以指压球lla、 12a隔着该布罩与脚部接触。
还有,图3表示摩擦机构3具备串联连接的两个第1施疗部10、 10的结构,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形成更长尺寸的一个第1施疗部构成。也就是说,也可以省去在图3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相互连接的2个支持圆盘13、 13,采用将左右的第l施疗部10、 lO具有的指压棒ll、 12加以连结的结构。又,作为第1施疗部10,可以是只具备指压棒11、 12中的任意1根的施疗部,或者也可以具有与上面所述结构不同的指压棒。
搓揉机构
图4是表示搓揉机构4的结构的正视图,图5表示向图4所示的搓揉机构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如图4所示,搓揉机构4具备夹入左右脚部的左右第2施疗部20、21,左侧的第2施疗部20具有按压左脚外侧部的外侧按压部22和按压左脚内侧部的内侧按压部23。
外侧按压部22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筒状的中空轴24和设置于该中空轴24的左端部的圆盘状的按压圆板25。按压圆板25在其中心部与中空轴24连接成一整体,而且按压圆板25相对于中空轴24如下所述取向,即中空轴24的轴心4c与按压圆板25的中心轴(即通过圆盘状的按压圆板25的中心与该按压圆盘正交的法线)形成规定的角度(例如10度)。而且在按压圆板25上,与左脚的外侧部相对的面25a上沿着按压圆板25的圆周方向安装多个合成树脂制造的施疗突起25b。
内侧按压部23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筒状的中空轴26和设置于该中空轴26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圆盘状的按压圆板27。按压圆板27在其中心部与中空轴26连接成一整体,而且按压圆板27相对于中空轴26如下所述取向,即中空轴26的轴心4c与按压圆板27的轴心形成规定的角度(例如10度)。而且在按压圆板27上,与左脚的外侧部相对的面27a上沿着按压圆板27的圆周方向安装多个合成树脂制造的施疗突起27b。
具有外侧按压部22,从按压圆板25向右方向延伸的中空轴24,比内侧按压部23具有的中空轴26中从按压圆板27向左方向(搓揉机构4的外侧)延伸的部分26a内径尺寸大,在中空轴24内部嵌插中空轴26的上述部分26a。从而,内侧按压部23能够向左右方向移动,而且内侧按压部23能够接近或背离外侧按压部22。
右侧的第2施疗部21,与上述左侧的第2施疗部20形成左右对称的结构,具备外侧按压部22和内侧按压部23。但是,右侧的第2施疗部21的内侧按压部23具有的中空轴26中,比按压圆板27更靠左侧(搓揉机构4的中央侧)的部分26b,与左侧的第2施疗部21的内侧按压部23具有的中空轴26中,比按压圆板27更靠右侧(搓揉机构4的中央侧)的部分26c相比,其内径尺寸较小。而且相对地右侧的上述部分26b嵌插入左侧的上述部分26c的内部,左右的内侧按压部23、 23能够向左右方向移动以相互接近或相互背离。 而且在左右的第2施疗部20、 21具有的外侧按压部22的按压圆板25的外侧配设衬垫(spacer) 28、 28。该衬垫28是将比按压圆板25直径小一些的圆筒构件一端部斜切构成的,是用于填埋按压圆板25外侧的间隙用的。同样,在左右的第2施疗部20、 21具有的内侧按压部23的按压圆板27、 27之间配设衬垫29、 29。该衬垫29也是将比按压圆板27直径小一些的圆筒构件一端部斜切构成的,是用于填埋按压圆板27、 27之间的间隙用的。而且左侧的衬垫29的内径比右侧的衬垫29的外径尺寸稍大,右侧的衬垫29能够以一部分插通左侧的衬垫内的状态在沿着轴心4c的方向上滑动。
中空轴24、 26的内部空间设置使左右的第2施疗部20、 21旋转用的旋转轴30,该旋转轴30与各中空轴24、 26花键(spline)配合。从而,中空轴24、 26能够向沿着旋转轴30的轴心的左右方向独立于旋转轴30地运动,另一方面,向旋转轴30的圆周方向只能够与该旋转轴30成一整体旋转。还有,将外侧按压部22与内侧按压部23穿在旋转轴30上时,各按压板25、 27相对于中心轴的轴心4c的倾斜方向彼此相反。从而,相对配置的按压圆板25、 27的间隔距离操作较小的部分和较大的部分。
旋转轴30的左端部由设置于筐体2的左侧壁2a的轴承部32旋转自如地加以支持,右端部近旁也由设置于筐体2的右侧壁2b的轴承部32旋转自如地加以支持。而且在旋转轴30的右端部,从右侧壁2b比上述轴承部32更向右侧(外侧)突出的部分,与旋转轴同轴地安装大直径的从动齿轮33a (也参照图5)。
如图5所示,在筐体2的右侧隔着未图示的托架安装着第2电动机,该第2电动机34的输出轴34a贯通筐体2的右侧壁2b向外方突出。该输出轴34a的右端部安装有小直径的驱动皮带轮35a,该驱动皮带轮35a与在筐体2的右侧壁2b的大致中央部分旋转自如地被支持的大直径从动皮带轮35b和在其近旁同样在右侧壁2b被旋转自如地支持的小直径的从动皮带轮35c之间通过皮带35d连接。
在大直径从动皮带轮35b的右侧(图5中的纸面的近前一侧),与从动皮带轮35b同轴而且其间隔着未图示的离合器地设置小直径的驱动齿轮33b。而且该驱动齿轮33b与上述旋转轴30的右端部设置的大直径从动齿轮33a啮合。还有,上述离合器在从动皮带轮35b向一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将其旋转传递给驱动齿轮33b,但是在从动皮带轮35b向另一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不将其旋转传递给驱动齿轮33b。
从而,第2电动机34进行驱动,输出轴34a向一个方向旋转时,其旋转动力通过由从驱动皮带轮35a、皮带35d、从动皮带轮35b、驱动齿轮33b、以及从动齿轮33a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37向旋转轴30传递,使其旋转。旋转轴30旋转时,与其花键接合的第2施疗部20、 21成一整体旋转。又,在第2电动机34进行驱动,输出轴34a向另一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借助于上述离合器的作用,第2电动机34的旋转不向旋转轴30传递,第2施疗部20、 2l不旋转,搓揉机构不动作。
又,在第2施疗部20、 21所具有的左右按压圆板25、 27之间放置脚部的状态下驱动第2电动机34时,按压圆板25、 27在接触脚部的外侧部以及内侧部的状态下旋转。而且按压圆板25、 27的中心轴相对于轴心4c倾斜规定的角度,因此伴随着旋转,左右按压圆板25、 27对脚部反复靠近和远离,该动作形成对脚部的搓揉动作。
又,第2施疗部20、 21的内侧按压部23、 23由于能够沿着旋转轴30向左右滑动,所以与外侧按压部22的距离、即外侧按压部22的按压圆板25与内侧按压部23的按压圆板27的间隔距离能够根据被治疗者的脚部尺寸的不同改变。而且如图4所示,在中央的衬垫29、 29的内部空间,在按压圆板25、 27之间安装作为赋能手段的弹簧38。该弹簧38对左右按压圆板25、 27向左右方向外侧(即向两者背离的方向)赋能。从而能够利用弹簧38的弹力产生的合适的压力,用按压圆板25、 27按压被治疗者的脚部。
但是,如图2(b)所示,在第2姿势的按摩装置1的情况下,在筐体2的上部形成平面上看来形成为长方形形状的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开口 2d。上述搓揉机构4在被容纳于筐体2内时,第2施疗部20、 21中的大约上半部分从该开口 2d向外露出。从而,被治疗者把脚部放置于第2姿势的按摩装置1的上部, 一旦驱动搓揉机构4,第2施疗部20、 21旋转,相对配置的按压圆板25、 27从左右搓揉脚部实施治疗。而且由于在按压圆板25、 27上安装施疗突起25b、 27b,利用该施疗突起25b、 27d能够有效地搓揉脚部使其放松。而且实际上在图2 (b)所示的开口 2d部分被覆与第2施疗部20、21的露出部分的形状相应的布罩(未图示),因此按压圆板25、 27和施疗突起25a、27a隔着该布罩与脚部接触。
滑动机构
图6是表示滑动机构5的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图6所示的滑动机构5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图6所示的滑动机构5的另一部分的分解平面图。
如图6和图7所示,滑动机构5具备放置被治疗者的脚部的脚载置部40。该脚载置部40是具有可挠性的树脂制造的,大致形成沿着轴心将筒状构件切除一半的形状,沿着左右方向配设轴心。在脚载置部40的上部,左右形成支持脚部的凹部40a。
在脚载置部40的下部连接能够向左右方向滑动的滑块42。该滑块42在平面上看来大致为矩形板状,在其上表面突出设置多条纵横延伸的凸棱,在左右两处设置向上方延伸的筒状连接部42a。插入滑块42的筒状连接部42a的棒状嵌插部(未图示)从脚载置部40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该嵌插部嵌入筒状连接部42a,以将脚载置部40固定于滑块42的上部。又在滑块42的右端部树脂矩形形状的法兰42b,在该法兰42b上形成向上下方向贯通的两个螺杆孔42c。
又在脚载置部40的下方设置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两支导杆45。该导杆45以两端分别固定于筐体2的左侧壁2a和右侧壁2b的状态前后并设,上述滑块42能够沿着该导杆45左右滑动。
即如图7所示,在滑块42的后部左右(即在形成矩形形状的滑块42中沿着导杆45延伸的一方的端边的左右部分)的下部,设置支持于一方(后侧)的导杆45的导杆支持部43,在该导杆支持部43上形成向左右方向贯通的导孔43a。又在滑块42的前部左右(即在滑块42中沿着导杆45延伸的另一方的端边的左右部分)的下部,设置支持于另一方(前侧)的导杆45的导杆支持部44,在该导杆支持部44上向左右方向以及前方开口形成凹状的导向支持构件44a。从而,导孔43a中插通后侧的导杆45,用导向支持构件44a支承前侧的导杆45,以此将滑块42支持于前后导杆45。而且在这样的状态下滑块42能够沿着导杆45向左右方向滑动。
在滑块42的右侧方设置用于将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的变换构件47。该变换构件47在平面上看来大致形成为矩形板状,与滑块42 —样突出设置纵横延伸的多条凸棱。而且在变换构件47的左端部设置法兰47b,在该法兰47b上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两个螺杆孔47c。滑块42与变换构件47其法兰42b、 47b相互上下重叠,通过将螺杆(未图示)插通同心状配设的螺杆孔42c、 47c相互连接。而且在变换构件47的大约中央形成向前后方向延伸,在上下方向贯通的长孔47a。
如图8的平面图所示,在变换构件47 (图8中以二点锁线表示平面上看来该部分的结构)的下方,配设平面上看来形成圆盘状的曲柄49。在该曲柄49的周缘部的上表面设置向上方突出的轮毂部49a,该轮毂部49a从下方插通变换构件47的长孔47a。
在曲柄49的下方配设改变旋转运动的方向的齿轮单元51和容纳该齿轮单元的齿轮箱55。齿轮单元51由轴心向左右方向的蜗杆52和与该蜗杆52啮合的正齿轮53构成,巳经说明过的从动皮带轮35c (参照图5)同轴状地通过单方向离合器60连接于蜗杆52的右端部。
齿轮箱55上下分开,由上侧箱56和下侧箱57构成。上侧箱56和下侧箱57形成上下对称的结构,在相互对向的面上形成容纳蜗杆52和正齿轮53的凹部57a (上侧箱56的凹部图示省略)。而且在上侧箱56与下侧箱57连接,周围用螺杆紧固的情况下,各凹部57a形成的空间以从动皮带轮35c向外部突出的状态容纳上述齿轮单元51。而且通过上侧箱56上形成的上下方向的贯通孔56b与正齿轮53和曲柄49同轴连接。
还有,如在搓揉机构4的说明中已经说明的那样,蜗轮52上连接的从动皮带轮35c通过皮带35d连接于第2电动机34的输出轴34a上安装的驱动皮带轮35a。
11这样构成的滑动机构5利用驱动搓揉机构4的第2电动机34驱动,如上所述,第 2电动机34的输出轴34a向一方向旋转时驱动搓揉机构4,而输出轴34a向另一方向 旋转时驱动滑动机构5。
更详细地说,如图5所示,第2电动机34进行驱动,输出轴34a向另一方向旋转 时,大直径的从动皮带轮35b和小直径的从动皮带轮35c旋转,从动皮带轮35b的旋 转不传递给驱动齿轮33b,搓揉机构4不动作。另一方面,从动皮带轮35c的旋转通 过蜗轮52和正齿轮53传递给曲柄49,使曲柄49旋转。 一旦曲柄49旋转,通过轮毂 部49a和长孔47a连结的变换构件47向左右方向往复移动,将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 动。
变换构件47往复移动时,与其连结的滑块42沿着导杆45向左右方向滑动,连接 于滑块42上部的脚载置部40也向左右方向滑动。从而,在用脚载置部40的凹部40a 支持脚部的状态下滑动机构5动作时,伴随脚载置部40的往复运动,被治疗者的脚部 以股关节为中心左右摇动,这样的运动对对股关节有治疗作用。
还有,该脚载置部40滑动的往复距离等于曲柄49的旋转中心到轮毂部49a的距 离的2倍。而且在第2电动机34的输出轴34a向一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由于单向离合 器60的作用,从动皮带轮35c的旋转不能够向蜗轮52传递,滑动机构5不动作。又 如图2 (c)所示,第3姿势的按摩装置1的情况下,在筐体2的上部设定利用滑动机 构5的施疗位置5a,只有脚载置部40露出于筐体2的外部。
又,迄今为止说明的施疗机构3 5中,搓揉机构4与滑动机构5利用相同的 第2 电动机34驱动,因此,与各施疗机构4、5分别用不同的电动机驱动的情况相比,能 够减少重量较大的电动机的使用数目,谋求按摩装置l的轻量化。而且按摩装置l为 了驱动施疗机构3 5总共使用两个电动机17、 34,这些电动机17、 34分开配置于筐 体2内的左右。这样,重量比较大的电动机17、 34位于两侧,因此能够确保按摩装置 l有良好的重量平衡。
但是,本实施形态的按摩装置1由于具有检测在脚载置部40与下述支持部90(参 照图1和图2)之间夹着物体的情况的接触传感器78 (参照图9),因此能够防止发 生在夹着物体的状态下滑动机构5继续动作的情况。即该接触传感器78在支持部90 适当设置于与脚载置部40相对的面等上面,如下述图9所示,连接于控制部70,形 成一旦检测出在脚载置部40与支持部90之间夹着物体的情况,就能够将该检测信号 输出到控制部的结构。然后,控制部70—旦接收到该检测信号,就使第2电动机34 停止。从而,即使是在脚载置部40与支持部90之间夹着物体,由于第2电动机34 停止,脚载置部40的动作也中止,因此能够防止在夹着物体的状态下滑动机构5继续 动作的情况发生。 有,在检测出脚载置部70与支持部90之间夹着物体的情况下,也可以脚载置部40动作直到离开支持部90规定的距离为止,在该位置使电动机34 停止,例如也可以使脚载置部40停止于左右支持部90之间的中央位置。还可以用具 有充分的可挠性的素材形成脚载置部40 (至少其左右的端部),这样即使是在与支持 部90之间存在物体的状态下,脚载置部40继续往复运动,该物体也不会给按摩装置 1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设置接触传感器78。 姿势的检测
图9是表示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按摩装置1的功能的示意方框图。如图9所示, 按摩装置1具备控制部70,该控制部70被容纳于筐体2 (参照图1)内。控制部70 通过驱动部71、 72分别连接于上述第1电动机17和第2电动机34。从而,利用控制 部70来的控制信号,驱动部71、 72输出规定的电信号,第1电动机17和第2电动机 34根据该电信号被分别驱动。于是,由于第1电动机17的驱动,搓揉机构3动作, 由于电动机34的驱动,搓揉机构4和滑动机构5有选择地动作。
又,控制部70上连接姿势检测传感器74。该姿势检测传感器74是对按摩装置1 的姿势(第1 第3姿势)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由图9中示意性例示的近接开关构成。 更详细地说,姿势检测传感器74具有安装于基板75上的三个磁传感器76a 76c以及 旋转磁片77。三个磁传感器76a 76c沿着以规定点75a为中心的同心圆等间隔(即 120°间隔)配置,各磁传感器76a 76c对应于第1 第3姿势。又,旋转磁片77由 旋转自如地支持于规定点75a的旋转构件77a以及安装于该旋转构件77a的前端(与 规定点75a保持距离的端部)的磁体77b构成,该磁体77b在旋转构件77a旋转时, 在其旋转轨道(与上述同心圆一致)的中途与三个磁传感器76a 76c对置。
这样的姿势检测传感器74在按摩装置1的左侧壁2a近旁安装得使旋转构件77a 的旋转轴心与左右方向一致。而且旋转构件77a不管按摩装置1是第1 第3姿势中 的哪一种,由于自重的关系,磁体77b相对于规定点75a处于铅直向下的位置。从而, 按摩装置1采取第1姿势时,磁传感器76a位于与磁体77b对置的位置(图9的状态), 检测出磁体77b发生的磁性,就对控制部70输出表示按摩装置1采取第1姿势的信号。
同样,在按摩装置1采取第2姿势时,磁传感器76b处于与磁体77b对置的位置, 磁传感器76b向控制部70输出表示其采取第2姿势的信号。按摩装置1采取第3姿势 时,磁传感器76c位于与磁体77b对置的位置,磁传感器76c对控制部70输出表示其 采取第3姿势的信号。
控制部70根据来自姿势检测传感器74的这些信号判断按摩装置1釆取第1 第3 姿势中的某一种姿势,同时在这些信号中断或切换为别的信号时判断为姿势变更。控 制部70判断为姿势变更时,不管是否正在动作,都控制使施疗机构3 5全部停止动 作。例如在第1姿势搓揉机构3动作时一旦向第2姿势变更,包括搓揉机构3的全部施疗机构3 5的动作就处于停止状态。
还有,在上述说明中,对姿势变更的情况下全部施疗机构3 5变成停止状态这样 的控制情况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如下所述进行控制,即在姿势变更的 情况下,变更前的施疗机构(例如搓揉机构3)采取停止状态,另一方面,与变更后 的姿势(例如第2姿势)对应的施疗机构(例如搓揉机构4)开始动作。
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在以一个姿势施疗后想要用另一姿势施疗的情况下,不需 要另行操作使一个姿势的施疗机构停止动作,能够谋求提高操作性能。而且同时能够 减少按摩装置1的开关类构件的数目,因此能够降低按摩装置1的成本。
但是,如下所述,滑动机构5配设于一对支持部90、 90之间,使脚载置部40在 该支持部90、 90之间往复运动(参照图1)。而且,在该支持部90,与脚载置部40 之间夹着某种物体的情况下,由于如上所述,脚载置部40具有可挠性,因此借助于该 脚载置部40的挠曲可以避免按摩装置1或物体的损伤等的情况的发生。
又如上面所述,本实施形态的按摩装置1具备接触传感器78。于是, 一旦该接触 传感器78检测出脚载置部40与支持部90之间夹着物体,其检测信号就向控制部70 输出。控制部70根据该检测信号向驱动部72输出控制信号,使第2电动机34停止。 从而在脚载置部40与支持部90之间夹着物体的情况下,能够检测出这种情况使第2 电动机34停止,使脚载置部40的动作中止。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控制部70上连接电源开关80,能够通过该操作开关进 行切换,以决定是否将家庭具备的市电电源通过电缆(未图示)提供的电力输入到控 制部70和驱动部71、 72。而且在控制部70连接能够接收红外线信号的接收部81,能 够接收遥控器82发来的红外线信号,将其输入控制部70。
遥控器
图IO是图9所示的遥控器82的外观平面图。遥控器82具有比较厚的圆盘状主体 部82a,在其上面配设5个开关83a 83e。通过按压这些开关83a 83e,能够从未图 示的输出部发出红外线信号,该红外线信号被按摩装置1的接收部81所接收,被输入 到控制部70。
下面对各开关83a 83e进行具体说明,在主体部82a的中央设置通断开关83a。 通过对该开关83a进行按压,能够使施疗机构3 5中对应于按摩装置1采取的姿势的 施疗机构动作或使其停止。在图9中,开关83a的右斜上方设置加速开关83b,在左 斜上方设置减速开关83c。这些开关83b、 83c是对施疗机构3 5的动作縮短进行调 整用的开关,每次按压开关83b,动作速度增加,每次按压开关83c动作速度减少。
又,在开关83a的右斜下方和左斜下方,设置决定摩擦机构3具有的第1施疗部 IO的旋转方向的第l滚轮开关83d和第2滚轮开关83e。其中一旦按压开关83d,第1
14施疗部IO就向一个方向旋转, 一旦按压开关83e,第l施疗部IO就向另一方向转动。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中,如上所述,按摩装置1形成为能够通过姿势的变更自动 使施疗机构3 5停止的结构,因此遥控器82只要具备上述5个开关83a 83e即可。 从而,能够使遥控器82的操作(按摩装置1的操作)变得简单,能够谋求该遥控器 82的小型化。该遥控器82由于施行小型化,在本实施形态中,能够在按摩装置1的 右端面上装卸。 地面支持构件
但是,如图1所示,按摩装置1如上所述形成为外观上大致为三角柱状。而且在 其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在将按摩装置1放置于地面时,接触该地面支持按摩装置1 的支持部90。更详细地说,在筐体2的沿着轴心la的方向(左右方向)的端部,即 大致形成为三角柱状的筐体2的各顶部,设置比筐体2的周面更向外方(背离轴心la 的方向)突出的支持部90。从而在筐体2的一方的端部等间隔地沿着圆周方向设置3 个支持部90,在另一端部也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三个支持部90。
又,在设置于各顶部的两端部的一对支持部90之间,配设与施疗机构3 5中的 任何一个对应的一个,所述一对支持部90比位于其间的施疗机构3 5更向外方突出。 这些支持部90从侧面上看来外周形成圆弧状,在其端面粘贴有合成树脂制造的防滑块91。
这样的按摩装置1以第1 第3姿势载置于地面的状态如图2所示,在各姿势中 按摩装置l借助于左右各两个(总共四个)支持部90支持于地面上。又,这时,支持 部90由于比施疗机构更向外方突出,能够避免施疗机构3 5直接接触地面。而且, 借助于粘贴在支持部90端面上的防滑块91,能够稳定地将按摩装置1放置于地面。
又如图1所示,在按摩装置1的左右端面,在各支持部90近旁形成凹状的握持部
92。 从而,在搬运按摩装置l或改变姿势时,被治疗者能够夹着该握持部92和支持部 90拿起来。又,粘贴在支持部90端面上的防滑块91在这样拿起来的情况下能够发挥 防止其从手上滑掉的效果。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在使用中使得其他施疗机构不动作,同时能够谋求提高操作性能 的,具备与多个载置姿势相应的多个施疗机构的按摩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种载置姿势以及对应于各载置姿势的多个施疗机构,形成在一个施疗机构动作时姿势一旦变成与其他施疗机构对应的载置姿势,所述一施疗机构的动作就变成停止状态的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在一个施疗机构动作时 姿势一旦变成与其他施疗机构对应的载置姿势,全部施疗机构的动作就变成停止状态 的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控制所述施疗机 构的动作的控制部、以及检测载置姿势的姿势检测传感器,形成一旦检测出从该姿势 检测传感器来的表示载置姿势的变更的信号,所述控制部就使施疗机构的动作变成停 止状态的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容纳所 述施疗机构的筒状的筐体,在该筐体的周围设定利用所述施疗机构对身体部位施疗的 施疗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在外观上看来大致 为三角柱状,各施疗位置设定于所述筐体的周围的顶部。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筐体的轴心方向 的端部,设置在各载置姿势上将所述筐体支持于地板面上的支持部,该支持部比各施 疗机构更向背离所述筒状的筐体的轴心的方向突出。
7. 根据权利要求1 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疗机构 包含搓揉治疗身体部位的搓揉机构、摩擦治疗身体部位的摩擦机构、以及使身体部位 往复运动的往复机构中的至少一个。
8. 根据权利要求4 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使多个所 述施疗机构动作用的多个电动机,该电动机在所述筐体的两端侧分别保持距离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疗机构至少包含 所述往复机构,该往复机构具有载置身体部位往复运动的载置部,该载置部由可挠性 素材形成。
全文摘要
具备与多种载置姿势对应的多个施疗机构的按摩装置中,使用时其他施疗机构不动作,同时能够谋求提高操作性能的按摩机构。而且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按摩装置(1)具备多种载置姿势(第1~第3姿势)、以及对应于各载置姿势的多个施疗机构(3)~(5),形成在例如施疗机构(3)动作时与其他施疗机构4对应的载置姿势(第2姿势)一旦改变姿势,施疗机构(3)的动作就变成停止状态的结构。
文档编号A61H15/00GK101668505SQ20088001152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9日
发明者稻田二千武, 近藤秀志 申请人:发美利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