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剂量流量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313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剂量流量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输液器流量调节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输液器微剂量流 量调节器。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传统的输液器流量调节器安装在输液导管的外部,通过压轮压迫导管, 实现对输液器流量调节。该结构的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精度低,流量不可测量,医护人员只 能凭经验数滴斗内液滴滴数来估计流量,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上述流量调节器很 难对流速进行有效控制。目前,也有微剂量流量调节器,如专利号为ZL02135801X的中国发 明专利精密镇痛输液器,其中公开了一种其微剂量流量调节器,由转动盘、上壳体、下壳体、 中心套组成。上壳体底端面设有一周环形凹槽,下壳体上端面设有一周环形凹槽。上壳体 和下壳体通过中心套连接固定,转动盘夹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可相对上壳体和下壳体 转动。转动盘与上壳体、下壳体接触的端面分别设有一周由深到浅的刻槽,刻槽最深处中设 有一通孔。使用时,通过旋转转动盘,由上壳体、下壳体通孔对应处转动盘的刻槽深浅控制 输液流量。可以精确、微量调节输液流量。但其结构组成复杂,特别是由于转动盘上存在一 周由深到浅的刻槽,导致药液残留量大。不适合一些特殊药物小流量输注的流量控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 理,操作、使用简便,可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流量调节精确、稳定,且可随意调节的微 剂量流量调节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剂量流量调节器,其包 括上壳体、下壳体,上壳体中设有进液导管接头,下壳体中设有出液导管接头,上壳体、下壳 体通过中心卡扣相互连接,可相对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说上壳体底端面径向设有一与进液 导管接头连通的细长通孔,下壳体上端面与上壳体底端面接触,下壳体上端面对应上壳体 底端面的细长通孔设有一由窄到宽的变径输液凹槽,变径输液凹槽的最宽处设有一与出液 导管接头连通的出液圆通孔,上壳体细长通孔、下壳体上端面的变径输液凹槽和出液圆通 孔形成连通的输液通道,细长通孔对应的变径输液凹槽的宽窄,是输液流量的控制点,通过 相对旋转上壳体和下壳体,调整细长通孔对应的变径输液凹槽的宽窄,实现对输液流量的 精确、微量调节。本实用新型所说的下壳体上端面上变径输液凹槽为环形变径输液凹槽。本实用新型所说的下壳体上端面上变径输液凹槽的内、外分别设有环形密封槽, 环形密封槽中安装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所说的下壳体外侧设有的竖条状凸起。方便手持转动。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组成、结构,上壳体底端面设有一细长通孔,下壳体与上壳体 接触的上端面设有一由窄到宽的变径输液凹槽,使用时,通过相对旋转上壳体、下壳体,细长通孔对应处的变径输液凹槽宽窄控制输液流量。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操 作、使用简便,可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流量调节精确、稳定,且可随意调节,药液残留 量小。特别适用于对输液流量要求控制准确、稳定的患者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壳体底端面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壳体上端面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输液通道流量调节变化原理示意图。图中1.上壳体,2.内密封圈,3.外密封圈,4.下壳体,5.进液导管接头,6.出液导 管接头,7.中心卡扣,8.外密封槽,9.内密封槽,10.变径封堵面,11.出液圆通孔,12.细长 通孔,13.变径输液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微剂量流量调节器,其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4,上壳体1 中设有进液导管接头5,下壳体4中设有出液导管接头6,上壳体1、下壳体4通过中心卡扣 7相互连接,可相对转动。微剂量流量调节器组装于输液器滴斗和过滤器之间,液体通过导 管从上壳体1的进液导管接头5进入,从下壳体4的出液导管接头6连接导管流出。中心 卡扣7的具体组成、连接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所说上壳体1底端面径向设有一与进液导管接头5连通的 细长通孔12,如
图1、图2所示。下壳体4上端面与上壳体1底端面接触,下壳体4上端面 对应上壳体底端面的细长通孔12设有一由窄到宽的变径输液凹槽13,变径输液凹槽13的 最宽处设有一与出液导管接头6连通的出液圆通孔11,上壳体细长通孔12、下壳体上端面 的变径输液凹槽13和出液圆通孔11形成连通的输液通道,如
图1、图3所示。从
图1、图3中还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说的下壳体4上端面上对应上壳体底端 面的细长通孔12的变径输液凹槽13为环形变径输液凹槽。相应的,与细长通孔12接触配 合封堵的端面为环形变径封堵面10。本实用新型所说的下壳体4上端面上变径输液凹槽13的内、外分别设有环形内密 封槽9、外密封槽8、环形内密封槽9、外密封槽8中分别安装有内密封圈2和外密封圈3。这 样是相接触的端面密封更可靠。本实用新型所说的下壳体外侧设有的竖条状凸起。方便手 持转动。图4是本实用新型输液通道流量调节变化原理示意图。图4表示的是相对转动上 壳体1和下壳体4时,细长通孔12与变径输液凹槽13的若干个对应位置状态。从图4中 可以看出,相对转动上壳体1和下壳体4,变径封堵面10封堵细长通孔12的面积逐渐变大, 细长通孔12与变径输液凹槽13的连通间隙就逐渐变小,进入变径输液凹槽13的液体流量 就变少;反之,变径封堵面10封堵细长通孔12的面积逐渐变小,细长通孔12与变径输液凹 槽13的连通间隙就逐渐变大,进入变径输液凹槽13的液体流量就变多。这样,细长通孔12 对应的变径输液凹槽13的宽窄,是输液流量的控制点,通过相对旋转上壳体1和下壳体4,调整细长通孔对应的变径输液凹槽的宽窄,实现对输液流量的精确、微量调节。并且可以根 据患者的要求对流速进行任意连续调节。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其装于输液器滴斗和过滤器之间,液体首先通过上壳体1的进 液导管进入微剂量流量调节器,经过细长通孔12与下壳体3上的变径输液凹槽13的连通 间隙,进入输液通道,最后从下壳体4连接的出液导管流出。通过相对旋转上壳体1和下壳 体4,调整细长通孔对应的变径输液凹槽的宽窄,达到对流量调节的目的。在产品上相应位 置进行流量刻度标识,使用时只需转动到相应的流量刻度,便可实现对流速的精确控制。实 现对输液流量的精确、微量调节。
权利要求一种微剂量流量调节器,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上壳体中设有进液导管接头,下壳体中设有出液导管接头,上壳体、下壳体通过中心卡扣相互连接,可相对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说上壳体底端面径向设有一与进液导管接头连通的细长通孔,下壳体上端面与上壳体底端面接触,下壳体上端面对应上壳体底端面的细长通孔设有一由窄到宽的变径输液凹槽,变径输液凹槽的最宽处设有一与出液导管接头连通的出液圆通孔,上壳体细长通孔、下壳体上端面的变径输液凹槽和出液圆通孔形成连通的输液通道,通过相对旋转上壳体和下壳体,调整细长通孔对应的变径输液凹槽的宽窄,实现对输液流量的精确、微量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剂量流量调节器,其特征是所说的下壳体上端面上变径输 液凹槽为环形变径输液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剂量流量调节器,其特征是所说的下壳体上端面上变径输 液凹槽的内、外分别设有环形密封槽,环形密封槽中安装有密封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剂量流量调节器,其特征是所说的下壳体外侧设有的竖条 状凸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剂量流量调节器,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上壳体中设有进液导管接头,下壳体中设有出液导管接头,上壳体、下壳体通过中心卡扣相互连接,所说上壳体底端面径向设有一与进液导管接头连通的细长通孔,下壳体上端面与上壳体底端面接触,下壳体上端面对应上壳体底端面的细长通孔设有一由窄到宽的变径输液凹槽,变径输液凹槽的最宽处设有一与出液导管接头连通的出液圆通孔,上壳体细长通孔、下壳体上端面的变径输液凹槽和出液圆通孔形成连通的输液通道,通过相对旋转上壳体和下壳体,调整细长通孔对应的变径输液凹槽的宽窄,实现对输液流量的精确、微量调节。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使用简便。
文档编号A61M5/175GK201759934SQ201020509140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0日
发明者刘灿伟, 吴传明, 孙本涛, 宋文武 申请人:威海威高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