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肝胆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474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肝胆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肝胆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系胆囊慢性病变,大多数合并胆囊结石,少数为非胆石性慢性胆囊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近年来胆石症的发病率急剧升高,本病发病率与年龄大致成正比。美国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占全国总人口的10%,德国占10% -15%,我国也已达10%,中年妇女甚至高达15% [1]。由于本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防治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普遍关注。肝胆科已普遍成为许多医院的支柱科室。目前治疗胆结石的方法有药物治疗;超声碎石;手术。碎石和手术都有严格适应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大,后遗症严重。慢性胆囊炎除了手术摘除胆囊药物是首选方法,采用服药的方法,需长期使用消炎,抗菌药,对肝肾造成一定的伤害,近年来,中医药发挥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的独特优势,从改善机体内在环境入手,调畅气机,解除胆管痉挛,促进胆汁分泌,改善胆汁成份,增加胆汁流量,抑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层次、全方位进行治疗,真可谓整体调理,标本兼治。但从这类药物的临床观察中发现,目前已上市的中成药,虽然数量不少,但有的疗效欠佳,有的剂型落后,患者不易接受,也有的价格偏高,而且由于本病不受年龄段的约束,在老、中、青各类人群中均有发病,且发病率较高,因此该病发病人数多,药物需求量大,目前已上市的治疗胶囊炎的中成药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故这类药物开发研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本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长期治疗胆囊炎的临床经验,针对湿热型胆囊炎的主要证候,进行了选题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效果好的治疗慢性肝胆炎的中药制剂。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慢性肝胆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虎杖25 45 份,茵陈20 50份,柴胡25 45份,金钱草30 50份,桅子20 40份,秦皮20 40 份,白头翁15 35份,郁金10 30份,延胡索(制)10 30份,山楂(炒)10 30份,川木香5 15份。优选的,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虎杖35g,茵陈40g,柴胡35g,金钱草40g,桅子 30g,秦皮30g,白头翁25g,郁金20g,延胡索20g,山楂20g,川木香IOg (处方量)。制备方法如下(一)药物的前处理(1)延胡索和山楂(炒)按《中国药典》药典2010年一部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进行醋制和炒黄,或直接购置炮制品。
(2)处方中其它9味药物均为药典饮片,金钱草切成小段,虎杖粉碎成小块,桅子破壁适当粉碎成小块,其它药物去除杂质后即可供投料使用。(二)制剂的提取制备工艺,步骤如下(1)按处方比例称取以上11味备用药物饮片,延胡索超微粉碎为微粉。(2)虎杖、秦皮、山楂,置同一提取罐内,加入药材8倍重量的75%乙醇,回流提取 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入6倍重量的75%乙醇,同上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 15 1.20(60°C测)的流膏,加水稀释至相对密度为1. 05 1. 10的药液,加热煮沸10分钟,趁热滤过,沉淀用适量热水洗涤2次, 合并洗液于滤液中,水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30 1. 35的稠膏,备用;(3)茵陈、柴胡、郁金、川木香4味药物置挥发油提取罐中,加入药材10倍重量的水,以水蒸汽蒸馏法蒸馏提取挥发油4小时,收集挥发油,并用糊精包结,备用;滤出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液另器收集,药渣与金钱草、桅子、白头翁合并,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 5小时,滤过,合并2次水煎液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12的药液,在充分搅拌下缓缓加入药液1. 5倍重量的95%乙醇,搅勻,静置 48小时,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30 1. 35的稠膏,备用;(4)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稠膏与步骤(3)制备得到的稠膏合并,加入延胡索微粉及糊精适量,混勻,真空干燥,粉碎,加入β -CD包结物及适量调味剂,混勻,制粒,干燥,分装,即得。所述各药物有效浸膏的提取方法具体如下1、延胡索超微粉碎按处方比例称取延胡索,于50 55°C烘干,用超微粉碎机粉碎为微粉,备用。2、醇提取药物有效浸膏的提取按处方比例称取虎杖、秦皮、山楂3味药物,加入药材质量8倍量的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药渣加入6倍75%乙醇,同上回流提取 2次,每次1. 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 15 1. 20, (60°C测)的流膏,加水稀释至1. 05 1. 10的药液,加热煮沸10分钟,趁热滤过,沉淀用适量热水洗涤2次,合并洗液于滤液中,水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30 1. 35(60°C测)的稠膏,备用。3、含挥发油药物中挥发油的提取称取茵陈、柴胡、郁金、川木香4味药物加入10 倍量的水,以水蒸汽蒸馏法蒸馏提取挥发油4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滤出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液,另器收集,药渣合并于以下水煎醇沉药物中,再进行水煎提取。4、水煎醇沉药物的提取按处方比例称取金钱草、桅子、白头翁3味药物,与提取挥发油后的4味药渣合并,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入8倍的水,煎煮1. 5小时,滤过,合并2次水煎液及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10 1. 12的药液,在充分搅拌下缓缓加入1. 5倍95%乙醇使沉淀(药液含醇为57% ), 搅勻,静置48小时,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30 1. 35(60°C测)的稠膏,备用。所述挥发油包结物的制备具体如下取提取的挥发油,用等体积的无水乙醇稀释,备用;再称取相当于挥发油8倍重量的⑶,按β-⑶水=Ig 25ml的比例加入水,微热使溶解,并保持溶液温度为35°C,在搅拌下,缓缓滴入挥发油的乙醇液,加完后继续搅拌3小时,置0 4°C,静置12h,抽滤, 滤饼置40 45 0C干燥,研细,备用。所述成型颗粒的制备具体如下将水煎醇沉膏与醇提取膏合并,加入延胡索微粉及适量糊精,混勻,真空干燥,粉碎,加入β -⑶包结物及适量调味剂,混勻,制粒,干燥,分装,即得。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功能与主治为本方具有清热除湿,疏肝利胆,理气止痛之功效;主治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症见右上腹持续性胀痛,痛引肩背,伴沉重感或发热,口苦咽干,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右上腹压痛,肌紧张,拒按,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本发明的组方中,药物所含有效成分和主要成分理化性质简述如下1.虎杖虎杖是本制剂君药,是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根含游离蒽醌及蒽醌甙。这些成分有大黄素(emodin), 大黄素-6-甲醚(physcion),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酸(rhein),蒽甙 A(anthragly-coside Α,即大黄素-6-甲醚-8-0-D-葡萄糖甙),蒽甙 B (anthraglycoside B,即大黄素-8-0-D-葡萄糖甙)。根中含白藜芦醇(resveratrol),虎杖甙(polydatin,piceid,即3,4',5-三羟基芪-8- β -D-葡萄糖甙)两种芪类化合物。虎杖含一定量的鞣质。从根中分离出下列九种酚性成分迷人醇(fallacinol), 6-羟基芦荟大黄素(citreorosein),大黄素-8-单甲醚(questin),6_羟基芦荟大黄素-8-单甲醚(questinol),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儿茶素[(+)-catechin], 2,5- 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2,5-dimethyl-7-hydroxychromone), 7-羟基-4-甲氧基-5-甲基香豆精(7-hydroxy-4-methoxy-5-methylcoumarin)和决明松-8-0-D-葡萄糖甙(torachrysone-8-O-D-glucoside),同时分离出一种新的萘醌,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古月杉匕酉昆(2—methoxy-6-acetyl_7—methyl juglone)。虎杖中还含有三个anthraquinone,1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离鉴定了槲皮素 (quercetin),槲皮素 _3_ 阿拉伯糖甙(quercetin-3-arabinoside),槲皮素 _3_ 鼠李糖试(quercetin-3-rhamnoside),搬皮素-3-鼠李糖试(quercetin-3-glucoside), 槲皮素-3-半乳糖甙(quercetin-3-galactoside),木犀草素_7_葡萄糖甙 (luteolin-7-glucoside)及芹菜黄素(apigenin)的三个衍生物。从虎杖中还分离出葡萄糖欧鼠李甙(glu-cofraangulin)。从虎杖中还分离出两个对苯醌长链萜类化合物,其中一个命名为plastoquinone。从根中分离出一种多糖,分子量约6000,含38个单糖,为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L-鼠李糖、L-阿拉伯糖,组成比例为观4 4 1 1。虎杖中含12. 99mg/g的游离氨基酸,还含Cu、Fe、Mn、Zn和K等多种无机成分。现代研究表明虎杖中的蒽醌类物质是保肝利胆和抗菌、抗病毒的有效物质,能明显增加肝胆汁分泌和松弛奥狄氏括约肌,有报道20%虎杖液对乙型肝炎抗原(HBSA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虎杖提取工艺研究表明,其所含蒽醌类物质在水煎提取中,由于受到水、 热的作用,结合蒽醌易水解生成游离蒽醌,而游离蒽醌在煎煮过程中亦易分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导致总蒽醌含量下降。根据虎杖主要含蒽醌苷类成分和这类成分在水煎中不稳定性质,故在本制剂工艺中对虎杖采用乙醇进行提取,以确保有效成分的充分提取及提取成分的稳定性。2、茵陈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或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其所含主要成分为香豆素类、包原酮类、黄酮类、绿原酸、香豆酸、有机酸、挥发油等多种成分。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茵陈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之一。香豆素类成分包括6,7_甲氧基香豆素、东莨菪内酯,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茵陈炔内酯。色原酮类成分主要包括茵陈色原酮、7-甲基茵陈色原酮、4'-甲基茵陈色原酮。黄酮类成分主要包括茵陈黄酮、异茵陈黄酮、蓟黄素、3'-甲氧基蓟黄素、芫花黄素、异鼠李黄素、槲皮黄素、泻鼠李黄素、4'-去甲泽兰黄醇素、金丝桃甙、仙人掌甙、 芦丁等。香豆酸及其他有机酸类成分主要包括茵陈香豆酸A、B,去氧茵陈香豆酸,滨蒿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水杨酸、壬二酸、焦没食子鞣质,草酸。挥发油类成分主要包括炔类化合物如茵陈二炔、邻甲氧基茵陈二炔、茵陈二炔酮、茵陈炔醇等单萜类成分包括α-菔烯,菔烯,对聚伞花烯等,倍半萜类成分包括榄香烯、石竹烯、α-蛇麻烯等,其它挥发油类成分包括丁香酚,甲基丁香酚等。醛、酮化合物成分包括对羟基苯乙酮,甲庚酮, 香兰醛,正丁醛,糖醛。其它化合物主要包括β-谷留醇,植物雌性激素、胆碱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茵陈水煎剂、热水提取物、水浸液、挥发油、醇提取物等均具有明显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同时还具有保肝、抗炎、镇痛等多种功效,这表明茵陈所含水溶性成分及挥发油是清热利胆的主要有效成分。根据茵陈主要含水溶性有效成分绿原酸和少量挥发油的性质,在制备工艺中先提取挥发油,再水煎煮提取水溶性成分,并用乙醇沉淀法去除部分水不溶的杂质。3.柴胡柴胡主要含柴胡皂苷和与之相对应的皂苷元。三岛柴胡根含总柴胡皂苷大约2. 8%,已经分离的皂苷有a、b、c、d4种,皂苷元有7种,即柴胡皂苷元A、B、C、D、E、F、 G。据推断A、B、C、D并不是真性皂苷元,而是在反应过程中分别由柴胡皂苷元E、F、G与试剂反应而次生的产物。柴胡皂苷a、d是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另外,柴胡还含有芸香苷、挥发油(为柴胡醇bupleurmol)、脂肪油(为油酸、亚麻仁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甘油脂)、α-菠菜留醇、金盏花醇、三萜皂甙葡萄糖等。狭叶柴胡全草含异鼠李素、槲皮素、异槲皮素、芸香甙、以及水仙甙等成分,北柴胡与狭叶柴胡的茎叶所含的黄酮物质即三柰苷及山标酚-7-鼠李苷,韭叶柴胡含皂苷量为北柴胡的两倍。柴胡入药品种较多,其成分各品种间有所差异,概括起来有柴胡皂苷类为主要成分,此外有挥发油多炔类成分、香豆素、木酯素、 黄酮类成分、植物留醇类成分及其它有机酸类成分,本新药所用柴胡经鉴定为北柴胡。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皂苷及挥发油都是柴胡主要有效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镇痛、解热、降温、镇咳等多种生理活性,北柴胡皂苷及挥发油对大鼠足肿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根据柴胡所含主要有效成分为水溶性皂苷及挥发油的特点,故在制备工艺中先蒸馏提取挥发油,再水煎煮提取水溶性成分,并用乙醇沉淀法去除部分杂质,以达到既能充分提取有效成分,又能减少用量之目的。4、金钱草金钱草主含黄酮类、甙类、鞣质、挥发油、氨基酸、胆碱、固醇、氯化钾等。近几年来,从中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槲皮素-3-0-葡萄糖苷(quercetin-3-O-glucoside)、山柰素(kaempferol)、山柰素-3-0-半乳糖甙 (kaempferol-3-O-galactoside)、山柰子-3-0-珍珠三糖甙(kaempferol-3-O-lysim a-chiatroside)和 3,2 ‘,4',6'-四羟基 _4,3' -二甲氧基查耳酮(3,2',4',6' -tetrahydroxy-4,3' -dimethoxy-chalcone),同时还从中分离出 NaCl 和 KCl 等多种无机成分。江苏金钱草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1-茨酮(l-pin0Camph0ne),l-薄荷酮、α-菔烯、β-菔烯、柠檬烯、1,8_桉油精(l,8-cine0l),对伞花烃等,此外尚含水苏糖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钱草水煎液给大鼠灌胃人药治疗胆结石和非细菌性胆道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根据金钱草主要含水溶性成分的特点及水煎液对动物利胆有效,故在提取工艺中,采用水煎煮提取有效浸膏,并用醇沉淀去除部分杂质。5.桅子桅子主要含环烯醚萜苷类、有机酸类、色素及其它成分。环烯醚萜苷类主要包括去羟桅子苷(京尼平甙,geniposide),异桅子甙、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山桅子甙、 桅子酮苷、鸡屎藤次甙甲酯、脱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京尼平苷酸,10-0-乙酰京尼平糖甙, 6 “ -0-对香豆酰京尼平龙胆双糖甙、京尼平-1- β -葡萄甙,桅子苷是桅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有机酸类成分从丙酮-水提取物中分离出苯丙酸衍酸生物与奎宁酸形成的酯,它们是绿原酸、3,4- 二 -0-咖啡酰奎宁酸,3-0-咖啡酰-4-0-芥子酰奎宁酸,3,5- 二 -0-咖啡酰-4-0-(3-羟基-3-甲基)戊二酰奎宁酸、3,4_咖啡酰-5-(3-羟基-3-甲基戊二酰) 奎宁酸、桅子苷(jasminoidirOPicrocrocinic acid。色素类成分包括含黄酮类桅子素、三萜类化合物藏红花素和藏红花酸及其同系物,为自然界罕见的水溶性类胡萝卜素类,还含 α -藏红花甙元、桅子蓝色素是使桅子环烯醚萜甙(如京尼平甙)在葡萄糖酶或乳酸菌的存在下与伯胺(京氨酸、异亮氨酸、谷胱甘肽、酷蛋白等)反应产生水溶性较低的蓝色物质,最大吸收在600 625nm。其它成分包括D-甘露醇,β-谷甾醇、二十九烷。桅子水煎物和醇提取物都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根据桅子中主要含水溶性桅子苷类有效成分的性质,该成分在水、醇中都具有较好的溶解度,故在提取工艺中采用水煎醇沉淀提取有效浸膏并去除部分杂质。6、秦皮秦皮主含香豆精类化合物,有秦皮甲素(马粟树皮甙、七叶灵、七叶甙)、 秦皮乙素(马粟树皮素,七叶亭,七叶甙元)、秦皮甙(白蜡树)、秦皮素(白蜡树内酯,秦皮亭)等。苦枥白蜡树主含秦皮甲素及秦皮乙素,报告上述二成分含量为3. 3% 3.4%,另报告含秦皮甲素3. 32% 4. 63%,秦皮乙素0. 25% 0. 37%。白蜡树含秦皮甲素0. 85% 3. Μ%,秦皮乙素0.03% 0.46%。另含秦皮素。宿住白蜡树含秦皮甲、乙素共3.2%,以上文献报道表明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为秦皮的主要有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秦皮甲、乙素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秦皮乙素对大鼠肝微粒体过氧化有抑制作用。根据秦皮中主要含脂溶性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等香豆精类化合物和水溶性苷类的性质,在提取工艺中,采用对二类成分都具有很好溶解度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 以确保二类有效成分的充分提取。7、白头翁本品中主要含两类成分,即毛莨苷(rarumculin)及其分解产物和三萜皂苷类成分。皂甙(C45H76O2tl)含量约9%,水解产生三萜皂甙元(C3tlH48O4)、葡萄糖、鼠李糖和一未知的糖。并含白头翁素(又名银莲花素,anemonin)。除根的全草含有白头翁灵 (okinalin),白头翁因(okinalein)。最新的研究发现,白头翁含有多个新的三萜类酸性皂甙,甙元大多为白桦脑。首先是分离出23-羟基白桦酸(anemosapogenin)。随后分离鉴定了白头翁皂 ft A3 (anemoside A3),即白头翁皂试 A (pulchinenoside A),结构为 3 (S),2,3-二羟基羽扇豆-OO 09)-烯- 酸的3-0- [ α -L-吡喃鼠李糖基(1 — 2) - α -L吡喃阿拉伯糖基]单链甙,白头翁皂甙B4(anemoside B4),即白头翁皂甙C (pulchinenoside C), 结构为3(S),2,3_ 二羟基羽扇豆-20( )-烯-28酸的3_0_[ α -L-吡喃鼠李糖基 (1 — 2) - α -L吡喃阿拉伯糖基]-28-0- [ α -L-吡喃鼠李糖基(1 — 4) - β -D-吡喃葡萄糖基 (1 — 6)]-β-D-吡喃葡萄糖酯甙,3 β,2,3_ 二羟基-羽扇豆-20( )-烯-28-0-β-D-吡喃葡萄糖基(1 — 6) - β -D-吡喃葡萄糖酯甙(3 β,2,3-dihydroxylup-20 (29) -en-28 -0-β -D-glucopyranosyl(1 — 6)- β -D-glucopyranoside),3 β ,2,3- 二轻基-习习扇豆-2(Κ29)_烯-28-0-α -L-吡喃鼠李糖基(1 — 4) - β -D-glucopyranosyl-(1 — 6) - β _D_gl ucopyranside, Pulsatillic acid,结构为 3-酮基-23-羟基-羽扇豆-20 (29)-烯-28-酸, 3-0- α -L-吡喃阿拉伯糖基_3β,2,3_ 二羟基-羽扇豆-2(^29)-烯-28-酸 (3-0-α -L-arabinopyranosy1-3 β,2,3_dihydroxy_lup_20 (29)_en_28_oicacid),古月萝卜甙(daucosterol),白头翁皂甙B (pulchinenoside B),结构为3_0_ α-L-吡喃阿拉伯糖-3 β,2,3- 二羟基-羽扇豆-20 (29)-烯-28-0- α -L-吡喃鼠李糖基(1 — 4) - β -D-吡喃葡萄糖基-(1 — 6)-β-D-吡喃葡萄糖甙。现代研究表明,白头翁酸汁、水煎剂和乙醇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抗菌作用,其有效成分为原白头翁素和白头翁素,二者均具有强烈的抗菌作用,原白头翁素的MLC 对大肠杆菌为1. 2Χ 10_5 3Χ 10_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 67Χ 10_5,志驾氏痢疾杆菌为 1. 67 X 10_6,结核杆菌为2. 5 X 10_6,其它一些细菌在1. 67 X 10_5 2. 5 X 10_5之间。白头翁素对白喉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结核菌等的MLC,在8Χ 10_5 2Χ 10_6之间。8、郁金郁金块根含挥发油6. 1%。其中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化合物;以姜烯 (zingiberene)为最多,其次为α-和β -郁金烯(curcumene)。β-郁金烯与姜烯为同素异构物,而α-郁金烯则已芳香化。倍半萜烯占挥发油的65. 5% (主要为姜黄烯),倍半萜烯醇占22%;还含莰烯(camphene)O. 8%,樟脑2. 5%,姜黄素(curcumine)0. 3%,以及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酮、芳基姜黄酮、葛缕酮和水芹烯等。亦含莪术醇和莪术二酮。冬季采收者含挥发油较多。近从热水提取的高分子组分中分离得三种多糖。多糖A由L-鼠李糖L-阿拉伯糖D-木糖D-半乳糖D-葡萄糖D-半乳糖A构成,摩尔比为5 :6:2:3:2:8; 多糖B由L-阿拉伯糖D-木糖D-半乳糖D-葡萄糖D-半乳糖A构成,摩尔比为 1:6:2:6:1:2 ;多糖C由鼠李糖阿拉伯糖D木糖D-半乳糖D-葡萄糖D-半乳糖A构成,摩尔比为2 8 3 6 14 3。α-4,6分支葡聚糖部分为高活性部分,占比例较大。郁金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挥发油类具有利胆和保肝作用,能促进胆汁的生成和分泌,并有收缩胆囊,促进胆汁排出的作用,使尿内尿胆素原减少。郁金的乙醇提取物对CCl4所致的肝损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挥发油CCl4和D-半乳糖胺所致的中毒性肝炎有降低SGPT,提高血浆总蛋白,促进白蛋白合成和抑制Y-球蛋白生成的作用,并能使受损肝细胞之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恢复正常,这表明挥发油是郁金的利胆保肝的活性组分,根据郁金主要含挥发油的性质,故在本制备工艺中先提取挥发油,药渣和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液再进行水煎醇沉。9、延胡索主要含生物碱,其中属叔胺类者含量约0.65%,属季铵类者约0.3%。 已分离得到的有d-紫堇碱(延胡索甲素)、dl-甲氢巴马亭(延胡索乙素)、原鸦片碱(延胡索丙素)、L-四氢黄连碱(延胡素丁素)、dl-四氢黄连碱(延胡素戊素)、L-四氢非洲防己碱(延胡索己素)、紫堇鳞茎碱(延胡索庚素)、β-高白屈菜碱(延胡索寅索)、黄连碱、去氢紫堇碱(去氢延胡索甲素)、延胡索胺、去氢延胡索胺及非洲防己碱等近20种。其中以延胡索乙素为延胡索中的止痛和镇静作用较强的成分,去氢延胡索甲素系预防胃十二指肠溃汤的活性成分。此外,尚含有大量淀粉及少量挥发油及树脂等成分。还含有无机元素Mn、Sr、狗、Pb、Cu、Zn、Co等。另外,尚含原延胡索己素、壬素、癸素和子素。经鉴定壬素和癸素均为d-海罂粟碱;己素和子素均为L-甲氢非洲防己碱。延胡索乙素(四氢巴马亭, C21H25NO4, Tetrahydro palmatine),易溶于乙醚、氯仿,无水乙醇中溶解,在乙醇中略溶,在稀酸中易溶,在水或碱中不溶,遇狗(13成墨绿色。延胡索乙素受热易氧化成巴马汀,巴马汀无镇痛作用。延胡索总碱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40%,生物碱中以乙素的镇痛作用最强,延胡索乙素对大鼠的镇痛作用可产生耐药性,较吗啡慢且与吗啡有交叉的耐药性。延胡索及其乙素具有明显镇静催眠作用,对大鼠还有轻度降低体温的作用。文献报道,采用冷浸、渗漉、热回流三种方法提取生品和醋制品中的延胡索乙素, 并用薄层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醇热回流提取得率高于渗漉法,渗漉法高于冷浸法,醋制品高于生品。延胡索醋制,延胡索中的生物碱与醋酸结合成生物碱的醋酸盐,易溶于水及乙醇中,因此传统认为延胡索醋制后增强止痛作用是科学的。本制剂所用为醋制品,在水和乙醇中均易溶出,但由于在水煎煮中延胡素乙素受热易氧化成无镇痛作用的巴马汀,故在提取工艺中采用乙醇回流法进行提取。10、山楂山楂中主要含三萜类脂溶性成分,包括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山楂酸(crataegolic acdi),五力口酸(acantholic acid)及山楂 α-皂甙元(crataegusa-sapongenin)。还含黄酮苷类、黄酮醇及苷类、槲皮素及其苷类、山柰酚及其衍生物、五子山楂苷、双氢黄酮苷等30多种黄酮苷及其苷类化合物,尚含大量有机酸类成分,已分离的有氯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鞣质,鞣酐 (phlobaphene),表儿茶酚(L-印icatechol),胆碱,乙酰胆碱,组胺,三甲胺,异戊胺,异丁胺,乙胺及二甲胺,β-留固醇,硬脂酸,柠檬酸、棕榈酸、腺嘌呤,腺甙,果胶,蔗糖,山梨醇, 皂甙,蛋白质,脂肪,消化酶,色素,铁,锰等无机盐,卅烷,廿九醇,胡萝卜素及大量维生素C。 其所含主要有效成分熊果酸(vrsolic acid),为白色针状结晶(乙醇),m · ρ为277_8°C, [α]+65.3° (C = 0.45,甲醇),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醚、氯仿,难溶于水,其结构式见VIII。现代研究表明,山楂具有降压扩冠和强心作用,山楂自古以来用于消食要药,据称尤长于消内积,药理试验表明,口服山楂能促进胃酸分泌,增加酶的活性,炮制后的焦山楂, 消食导滞作用增强,根据山楂既含脂溶性成分,又含水溶性成分的性质,在提取工艺中采用对二类成分都具良好溶解度,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1、川木香川木香中主要含愈创木酯素、桉叶内酯类、大根香叶烷内酯类和木内酯类等内酯类化合物,及挥发油类成分。现分述如下(1)内酯类化合物愈创木酯类化合物有3 β -乙酰基-11 β H-愈创木基-4 (15),10 (14) - 二烯-12, 6 α -内酉旨(3 β -Acetoxy-Il β H-guaia-4 (15),10 (14) -diene-12,6 α -olide)、10 α,14—环氧-11 β H-愈创木基-4(15)-烯-12,16α -内酯(10 α , 14-Epoxy-ll β H-guaia-4 (15) -ene_12,6a -olide)、3 β -羟基 10 a,14-环氧 _4 β,11 β H-愈创木烷 _12,6 ‘ a -内酯(3 3-hydroxy-10a,14-Epoxy-4 3,113H-guaia-12,6a-olide)、10 3,14_ 二羟基-11 α H-愈创木基-4(15)-烯-12,6α -内酯(10 β,14-0ihydroxy-ll α H-guai_4(l 5)-ene_12,6a -olide)、3 β,11 β - 二羟基愈创木基-4(15),10(14- 二烯-12,6α -内酉旨(3 β ,11 β -Dihydroxy guaia—4(15),10(14)-diene—12,6 a-olide)、10 β,14- 二羟 基-11 a H-愈创木基-4 (15)-烯-12,6a -内酯(10 β,14-Dihydroxy-ll a H-guaia-4 (15) -ene_12,6 α -olide)、3β -乙酰基愈创木基-11 (13),4(15),10(14)-三烯-12,6 α -内酯 (3 β -Acetoxyguaia-11 (13),4 (15),10 (14) -triene-12,6 α -olide)、3 β -羟基-11 α H-愈创木基-4(15),11(14)- 二烯-12,6α-内酯(3 β -Hydroxy-11 α H-guaia-4 (15), 11(14)-diene_12,6a -olide)。桉叶内酯类主要有1β,2a-二羟基-ΙΙβΗ-桉叶素-4(15)-烯-12,6a-内酉旨(1 β ,2a-dihydroxy-11β H-eudesm-4(15)-ene_12,6a-olide)、1β ,4a - 二羟 基-11 β H-桉叶烷-12,6 a -内酯(1 β,4 a -Dihydroxy-11 β H-eudesman-12,6 α -olide)、 Ια -羟基桉叶素-4(15),11(13)- 二烯 _12,6α-内酯(1 α-Hydroxyeudesm_4 (15), 11 ( β )-diene-12,6 α -olide)。大根香叶烷内酯类有15-乙酰基-11 β H-大根香叶素-1 (10)Ε,4Ε_ 二 M -12,6α -内酉旨(15-Acetoxy-113H-germacre-l(10)E,4E-diene-12,6a-olide)、 11 β H-大根香叶素-1(10)Ε,4Ε- 二烯-12,6α-内酉旨(11 β H-Germacra-l (IO)E, 4E-diene-12,6a -0lide)、15-羟基-11 β H-大根香叶素-1 (10) Ε,4Ε- 二烯-12,6α -内酉旨(15-Hydroxy-113H-germacra-l(10)E,4E-diene-12,6a-olide)、15-乙酰基大根香叶素-1(10)Ε,4Ε,11(β)_ 三 -12,6 α -内酯(15-Aceboxygermacra-l (10)Ε,4Ε, 11 (13) -triene-12,6 α -olide),大根香叶素 _1 (10)Ε,4Ε,11 (13)-三烯-12,6α -内酯 (Germacre-1(IO)E,4E,11(13)-triene-12,6α -olide)。木香内酯类含川木香内酯(Molcko lactone),脱氢木香内酯 (Dehydrocostuslactone) >11,13 α -二氧扎卢桑宁C(ll, 13 α -Dihydrozaluzanin C)、二氧去S木香内酉旨(Dihydrodehydrocos tuslactone)。(2)挥发油川木香根中含挥发油约0.3%,油的理化常数为比重(^0.8401,折光率nfl. 5047,比旋度[ ] ""I- 80 (乙醇)。根据川木香主要挥发油及部分水溶性成分的性质,在制备工艺中先提取挥发油, 水液和药渣再进行水煎醇沉,以充分提取川木香的有效成分。用中医理论阐述适应证病机与治则慢性胆囊炎属祖国医学“胁痛”、“黄疸”的范畴,本病病位在胆,与肝、脾、胃关系最为密切。一则肝与胆同居胁下,经脉络属互为表里,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其性升发;胆藏精汁,主决断,其性通降。二则一脏一腑,一升一降,生理上相互依存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故肝病必先及胆;二则脾胃属土为中州之地,气机升降之枢纽,肝气横逆常克犯脾土,脾土壅滞,木郁难伸,而致本病发生。正如林佩琴《类证治裁》云“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为嗳,为胀,为呕吐,为暴怒胁病,为胸满不食,飧泄,为溃疝,皆肝气横决也”。但病因不一,证型各异。本方主治之慢性胆囊炎为湿热蕴结所致。因脾主湿,肝藏火,肝脾俱病多湿热相合,或恣食肥甘厚味,致脾气壅滞,湿热内生,或肝火亢盛,克制脾土,因热而湿;或平素脾胃虚弱,阴火亢乘,因湿而热,皆可使湿热相合,胶结不解,阻遏气机,致使胆失通降, 胆汁郁滞不通而发病。正如皇甫中《明医指掌》所云“湿热盛而两胁痛”。湿热蕴结肝胆,气机不利,胁络失和,故见右上腹持续性胀痛,痛引肩背,伴沉重感,湿热内盛,则发热,胆火上乘,则口苦,咽干,湿热中阻,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热盛伤津,腑气不通,则大便秘结等。 右上腹压痛,肌紧张,拒按,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治宜清热除湿,疏肝利胆,理气止痛。按君、臣、佐、使分析处方配伍方中虎杖苦寒入肝、胆经,《中华临床中药学》载“明清以来本草逐渐总结其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活血祛瘀、解毒止痛、泻热通便等功效”。本品有类似大黄的临床功效, 但无大黄苦寒伤胃之弊。《药性论》载其能“……压一切热毒”。茵陈味苦微寒,归脾、胃、 肝、胆经,寒能清热,味苦燥湿,《本草经疏》言其“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二药合用能清热除湿、疏肝利胆、理气止痛,共为君药。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能疏肝开郁;金钱草味甘淡,微苦,性凉主入肝胆经。甘淡渗利,微苦,性凉清热,故有清热利湿退黄之功,《陕西中草药》言其“主治胆囊炎、黄疸”;桅子苦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经,能清热、泻火、除烦,与茵陈配伍其清热利湿之力更宏,并使湿热之邪由小便出。《本草通玄》曰“仲景多用桅子, 茵陈,取其利小便而蠲湿热也”。秦皮苦寒入肝胆,用于肝胆郁热,能清热燥湿,泻除胆火;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能清热解毒凉血,《本草汇言》载其能“凉血,消瘀,解湿毒”。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经,能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本草备要》言其“行气解郁;活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以上六味药金钱草、桅子、秦皮、白头翁能助君药清热利湿;柴胡、 郁金助君药疏肝利胆,共为臣药。中医认为血脉贵在流通,现肝气郁滞,气滞则常会出现血瘀,故用元胡辛散、苦降、温通,行气活血。焦山楂酸、甘、微温,归肝、脾、胃经,能消食健胃、 行气散瘀。《本草纲目》言“化饮食、消肉积、……滞血痛胀。”与郁金、元胡合用,能祛瘀生新;川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经,能行气调中止痛,兼能健脾消食。《本草纲目》言 “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元胡、山楂、木香辛温,行气化瘀止痛,健脾消导积滞, 能减轻君、臣药的苦寒之性,顾护胃气,共为佐使药。柴胡引诸药入胆经,兼使药之用。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疏肝利胆,理气止痛之功,使湿热清,气机调畅,诸证自除。经试验证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金虎胆康颗粒)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体内、体外)、抗炎作用、镇痛作用及利胆作用,且在抑菌、镇痛、利胆方面明显优于阳性药消炎利胆胶囊。给大鼠每日灌胃金虎胆康颗粒连续180天,其高剂量21. 4g/kg达临床用量的50倍, 对大鼠一般状况,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主要脏器均无毒性反应,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大剂量长期应用无明显毒性反应,临床应用其常用量是安全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的金虎胆康颗粒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商品名称。实施例1制备金虎胆康颗粒配方为虎杖35g,茵陈40g,柴胡35g,金钱草40g,桅子30g,秦皮30g,白头翁25g, 郁金20g,延胡索20g,山楂20g,川木香IOgo制备工艺为(一)药物的前处理(1)延胡索和山楂(炒)按《中国药典》药典2010年一部该品种项下炮制方法进行醋制和炒黄,或直接购置炮制品。(2)处方中其它9味药物均为药典饮片,金钱草切成小段,虎杖粉碎成小块,桅子破壁适当粉碎成小块,其它药物去除杂质后即可供投料使用。( 二 )制剂的提取制备工艺,步骤如下(1)按处方比例称取以上11味备用药物饮片,延胡索超微粉碎为微粉。(2)虎杖、秦皮、山楂混合后,用75%乙醇提取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为 1.5小时,滤过,合并3次醇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相对密度1. 15 1.20, 60°C测)的流膏,加水稀释至相对密度为1.08 1. 15的药液,加热煮沸10分钟,充分混勻, 趁热滤过,药渣用热水洗涤2次,合并洗液于滤液中,水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30 1.35(60°C测)的稠膏。(3)茵陈、柴胡、郁金、川木香混合,提取挥发油,并用糊精包结备用,滤出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液另器收集,药渣与金钱草、桅子、白头翁合并,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 第二次1. 5小时,滤过,合并2次水煎液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12 (60°C测)的药液,在充分搅拌下缓缓加入1. 5倍95%乙醇(药液含醇量为 57% ),搅勻,静置48小时,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30 1. 35(60°C测) 的稠膏。(4)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稠膏与步骤(3)制备得到的稠膏合并,加入延胡索微粉,及适量糊精,混勻,真空干燥,粉碎,加入β "CD包结物及适量调味剂,混勻,制粒,干燥, 制成IOOg颗粒,按每袋IOg分装,即得。所述各药物有效浸膏的提取方法具体如下1、延胡索超微粉碎按处方比例称取延胡索,于50 55°C烘干,用超微粉碎机粉碎为微粉,备用。2、醇提取药物有效浸膏的提取按处方比例称取虎杖、秦皮、山楂3味药物,加入药材8倍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入6倍量75%乙醇,同上回流提取 2次,每次1. 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 15 1. 20, (60°C测)的流膏,加水稀释至1. 05 1. 10的药液,加热煮沸10分钟,趁热滤过,沉淀用适量热水洗涤2次,合并洗液于滤液中,水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30 1. 35(60°C测)的稠膏,备用。3、含挥发油药物中挥发油的提取称取茵陈、柴胡、郁金、川木香4味药物加入10 倍量的水,以水蒸汽蒸馏法蒸馏提取挥发油4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滤出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液,另器收集,药渣合并于以下水煎醇沉药物中,再进行水煎提取。4、水煎醇沉药物的提取按处方比例称取金钱草、桅子、白头翁3味药物,与提取挥发油后的4味药渣合并,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入8倍的水,煎煮1. 5小时,滤过,合并2次水煎液及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10 1. 12的药液,在充分搅拌下缓缓加入1. 5倍95%乙醇使沉淀(药液含醇为57% ), 加完后,继续搅拌20分钟,于0 4°C静置48小时,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30 1. 35(60°C测)的稠膏备用。所述挥发油包结物的制备具体如下取提取的挥发油,用等体积的无水乙醇稀释,备用;再称取相当于挥发油8倍量的β-⑶,按⑶水=Ig 25ml的比例加入水,微热使溶解,并保持溶液温度为35°C,在搅拌下,缓缓滴入挥发油的乙醇液,加完后继续搅拌3小时,置0 4°C,静置12h,抽滤,滤饼置40 45 0C干燥,研细,备用。所述成型颗粒的制备具体如下将水煎醇沉膏与醇提取膏合并,加入延胡索微粉,按每个处方量稠膏加入糊精 30g,混勻,真空干燥,粉碎,加入β -⑶包结物及甜叶菊苷1. 5g,混勻,制粒,干燥,制成IOOg 颗粒,按每袋IOg分装,即得。实施例2制备金虎胆康颗粒配方为虎杖30g,茵陈45g,柴胡30g,金钱草45g,桅子25g,秦皮35g,白头翁20g, 郁金25g,延胡索15g,山楂25g,川木香13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制备金虎胆康颗粒配方为虎杖40g,茵陈30g,柴胡40g,金钱草35g,桅子35g,秦皮25g,白头翁30g, 郁金15g,延胡索25g,山楂15g,川木香8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制备金虎胆康颗粒配方为虎杖25g,茵陈50g,柴胡25g,金钱草50g,桅子20g,秦皮40g,白头翁15g, 郁金30g,延胡索IOg,山楂30g,川木香5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5制备金虎胆康颗粒配方为虎杖45g,茵陈20g,柴胡45g,金钱草30g,桅子40g,秦皮20g,白头翁35g, 郁金IOg,延胡索30g,山楂10g,川木香15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验1 金虎胆康颗粒的药效学研究实验材料一、药物金虎胆康颗粒成人用量每日三次,每次1袋,IOg/袋,Ig颗粒相当于生药 3. 05g,30g/70kg = 0. 4286g/kg = 1. 307g生药/kg,以下动物实验均按颗粒量计算。由本所制剂室提供,批号20010405。消炎利胆胶囊西安恒生堂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01205。二、菌种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沈001)、大肠杆菌(4410 、粪链球菌(32221)、变形杆菌09102)、绿脓假单胞杆菌(1010 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临床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变形杆菌、绿脓假单胞杆菌,均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提供。三、试剂营养琼脂上海医学化验所试剂厂出品,批号980202 ;牛肉浸液自制。总胆红素试剂盒,北京中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批号010101。
胆红素标准液试剂盒北京中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批号010708。四、动物昆明种小鼠,购于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鲁动质字200001002号。Wi star大鼠,购于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I级动物,合格证号,鲁动质字 200001003 号。五、仪器XZC-2B型自控温度热板仪山东医学科学院设备供应维修站。YDHP-KR电恒温培养箱宁波医疗器械厂。WFZ UV-2100型分光光度计外商独资上海合利仪器有限公司。六、实验方法与结果(一)抑菌实验1.体外平皿-钢管法将培养Mh的各菌株,取1白金耳于aiil肉汤中,37°C增菌他(粪链球菌18h)然后将各菌液稀释成10_3,再取稀释液Iml放入备好的30ml琼脂管内,充分混勻后立刻倾倒至平皿,凉却后在平皿底部划分并标记各药液区域,放入灭菌的钢管(7X10mm)将药液滴入相应钢管内,盖好瓦盖,37°C培养M后,测量抑菌环大小(mm)实验重复6次,结果见表1、表2。表1 金虎胆康颗粒对5种质控菌株的抑菌作用(n = 6,mm)
0. 164g/ml 0. 082g/ml 0. 041g/ml 0. 021g/ml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肝胆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虎杖25 45份,茵陈20 50份,柴胡25 45份,金钱草30 50份,桅子20 40份,秦皮20 40份,白头翁15 35份,郁金10 30份,延胡索10 30份,山楂10 30份, 川木香5 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治疗慢性肝胆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虎杖35份,茵陈40份,柴胡35份,金钱草40份,桅子30份,秦皮30份, 白头翁25份,郁金20份,延胡索20份,山楂20份,川木香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治疗慢性肝胆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虎杖30份,茵陈45份,柴胡30份,金钱草45份,桅子25份,秦皮35份, 白头翁20份,郁金25份,延胡索15份,山楂25份,川木香1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治疗慢性肝胆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虎杖40份,茵陈30份,柴胡40份,金钱草35份,桅子35份,秦皮25份, 白头翁30份,郁金15份,延胡索25份,山楂15份,川木香8份。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治疗慢性肝胆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11味药物饮片,延胡索超微粉碎为微粉,备用;(2)虎杖、秦皮、山楂,置同一提取罐内,加入药材8倍重量的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入6倍重量的75 %乙醇,同上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 15 1. 20的流膏,加水稀释至相对密度为 1. 05 1. 10的药液,加热煮沸10分钟,趁热滤过,沉淀用热水洗涤2次,合并洗液于滤液中,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30 1. 35的稠膏,备用;(3)茵陈、柴胡、郁金、川木香4味药物置挥发油提取罐中,加入药材10倍重量的水,以水蒸汽蒸馏法蒸馏提取挥发油4小时,收集挥发油,并用糊精包结,备用;滤出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液另器收集,药渣与金钱草、桅子、白头翁合并,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 5小时,滤过,合并2次水煎液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10 1. 12的药液,在充分搅拌下缓缓加入药液1. 5倍重量的95%乙醇,搅勻,静置48小时,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30 1. 35的稠膏,备用;(4)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稠膏与步骤(3)制备得到的稠膏合并,加入延胡索微粉及糊精适量,混勻,真空干燥,粉碎,加入β -⑶包结物及适量调味剂,混勻,制粒,干燥,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延胡索超微粉碎为微粉的具体操作为取延胡索,于50 55°C烘干,用超微粉碎机粉碎为微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收集挥发油,并用 β-糊精包结”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取提取的挥发油,用等体积的无水乙醇稀释,备用;再称取相当于挥发油8倍重量的β-⑶,按β-⑶水=Ig 25ml的比例加入水,微热使溶解, 并保持溶液温度为35°C,在搅拌下,缓缓滴入挥发油的乙醇液,加完后继续搅拌3小时,置 0 4°C,静置12h,抽滤,滤饼置40 45°C干燥,研细,备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3)中,水煎醇沉药物的提取方法具体为称取金钱草、桅子、白头翁3味药物,与提取挥发油后的4味药渣合并,加入 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入8倍的水,煎煮1. 5小时,滤过,合并2次水煎液±及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12的药液,在充分搅拌下缓缓加入1. 5倍95%乙醇使沉淀,搅勻,静置48小时,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 1.35的稠膏,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肝胆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虎杖25~45份,茵陈20~50份,柴胡25~45份,金钱草30~50份,栀子20~40份,秦皮20~40份,白头翁15~35份,郁金10~30份,延胡索10~30份,山楂10~30份,川木香5~15份。经试验证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金虎胆康颗粒)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体内、体外)、抗炎作用、镇痛作用及利胆作用,且在抑菌、镇痛、利胆方面明显优于阳性药消炎利胆胶囊。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2188671SQ201110146238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日
发明者徐霞, 梁化举, 贾斌, 隋在云 申请人: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