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654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石膏25-35,细辛2-6,全蝎(炙)3-7,白僵蚕8-12,生白附子4-8,石决明12-18,制南星2-6,红花8-12,天麻6-12,甘草2-4,川芎3-7。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其效果好、见效快、无副作用,复发率低、标本兼治,有效解除了患者的病痛。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血管神经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遇劳累或情绪刺激而诱发或加重,发作时一侧或双侧头部搏动性跳痛、胀痛或刺痛,伴有恶心、呕吐、失眠、烦躁等症状,其头痛具有间歇性反复发作史。西医临床上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多采用阿司匹林、麦角胺等,严重者用吗啡类止痛药;但这种方法只能缓解疼痛,不能治本,解除病因,并且长期使用有副作用。
[0003]血管神经性头痛据其证候当属中医“头痛”、“偏头痛”、“偏头风”等病证范畴。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其针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综合病因,辨证施治,其效 果好、见效快、无副作用,复发率低、标本兼治,有效解除了患者的病痛。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石膏25-35,细辛2-6,全蝎(炙)3-7,白僵蚕8_12,生白附子4-8,石决明12-18,制南星2-6,红花8_12,天麻6-12,甘草2_4,川芎3-7。
[0006]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生石膏:辛、甘,微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用于胃火亢盛,头痛,齿痛,牙龈肿痛。《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
[0007]细辛:辛,温。入肺、肾经。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本草通玄》:“主风寒湿头疼,痰歇气壅。”
全蝎(炙):辛,平;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王楸药解》:穿筋透骨,逐湿除风。
[0008]白僵蚕:辛咸,平。入肝、肺,胃经。祛风解痉,化痰散结。《玉楸药解》:活络通经,驱风开痹。
[0009]生白附子:味辛、甘,性温,有毒。归胃、肝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止痛。
[0010]石决明:咸、平、无毒。入肝经。解毒,愈伤,除协日乌素,清脑,退云翳。咸寒清热,质重潜阳。《海药本草》:主青盲内障,肝肺风热,骨蒸劳极。
[0011]制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本经》: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
[0012]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肚经。活血能经;祛瘀止痛。《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0013]天麻:甘平,归肝经。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癎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0014]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0015]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0016]血管神经性头痛,其病因多系痰热壅阻,风阳上逆,血络不和所致。故《内经》谓曰:“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先贤常日:“久病多瘀,不通则痛。”故《内经》谓日:“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先贤常曰:“久病多瘀,不通则痛。”根据本发明的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其拟用生石膏配白附子、制南星清化痰热;石决明、天麻平肝潜阳熄风;全蝎(炙)、白僵蚕属虫类灵动之品,搜风镇痉;红花、川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在上述诸药祛除风、痰、瘀等病本的基础上,配伍甘草上走清窍以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共奏,清化痰热,平肝熄风,活络止痛,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0017]本发明的中药配方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等剂型,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片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0018]使用效果
治疗组:选受试者10例,其中5例男性,5例女性,年龄25-35岁,早晚两次服用本发明的中成药,持续2个月。
[0019]对照组:选受试者10例,其中5例男性,5例女性,年龄25-35岁,用镇痛药物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持续2个月。
[0020]评判标准:
1.有效:疼痛缓解、消失,发作频率明显减少;
2.无效:无变化,症状无缓和。
[0021]持续治疗2个疗程后,结果显示,治疗组中有效人数9人;无效人数I人,总体有效率达90%,治疗组经过I个月治疗后,头痛发作明显减少,且疼痛较缓和,继续治疗I个月后,大部分症状消失。而对照组中有效人数8人;无效人数2人;总体有效率为80%,使用阿司匹林对症状有缓解,但仅能针对表面症状治疗,对发作频率无任何缓解。长期服用产生药物依赖和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
[0023]实施例1
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石膏25,细辛2,全蝎(炎)3,白僵蚕8,生白附子4,石决明12,制南星2,红花8,天麻6,甘草2,川芎3。
[0024]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生石膏25, 细辛2,全蝎(炙)3,白僵蚕8,生白附子4,石决明12,制南星2,红花8,天麻6,甘草2,川芎3 ;将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将生石膏、石决明煎煮半小时,之后放入其他中药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I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兼用药液清洗患部,I个月为一疗程。
[0025]实施例2
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石膏35,细辛6,全蝎(炙)7,白僵蚕12,生白附子8,石决明18,制南星6,红花12,天麻12,甘草4,川芎7。
[0026]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生石膏35,细辛6,全蝎(炎)7,白僵蚕12,生白附子8,石决明18,制南星6,红花12,天麻12,甘草4,川芎7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
[0027]实施例3 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石膏20,细辛4,全蝎(炙)5,白僵蚕10,生白附子6,石决明15,制南星4,红花10,天麻9,甘草3,川芎5。
[0028]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生石膏20,细辛4,全蝎(炙)5,白僵蚕10,生白附子6,石决明15,制南星4,红花10,天麻9,甘草3,川芎5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加入适当辅剂硬脂酸镁,压片机压片,包衣,即得片剂。
[0029]实施例4
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石膏20,细辛4,全蝎(炙)5,白僵蚕10,生白附子6,石决明15,制南星4,红花10,天麻9,甘草3,川芎5。
[0030]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生石膏20,细辛4,全蝎(炙)5,白僵蚕10,生白附子6,石决明15,制南星4,红花10,天麻9,甘草3,川芎5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
1.10-1.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0.4g/粒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石膏.25-35,细辛2-6,全蝎(炙)3-7,白僵蚕8_12,生白附子4_8,石决明12-18,制南星2-6,红花8-12,天麻6-12,甘草2-4,川芎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生石膏20,细辛4,全蝎(炙)5,白僵蚕10,生白附子6,石决明15,制南星4,红花10,天麻9,甘草3,川芎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采用溶液剂、片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文档编号】A61P25/06GK103751563SQ201110239309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9日
【发明者】谢培德 申请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