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白喉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805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白喉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白喉的药物。
背景技术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仟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神经麻痹,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明目的本发明针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相对保障以及安全,剂量成分稳定、服用方便、疗效方便的治疗白喉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按重量比)鲜生地10-20麦冬3-5连翘3_5皂荚子3_5郁金2_4白芥子1_2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更好的配方按重量比鲜生地10麦冬4连翘4皂荚子4郁金3白芥子1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连翅——连翘有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药理作用。鲜生地——苦寒清热、凉血止血,也常用于血热所引起的各种出血证;甘寒养阴、 生津止渴,又可治内热伤阴的消渴证。麦冬一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皂荚子——润燥通便,祛风消肿。治大便爆结,肠风下血,下痢里急后重,疝气,瘰疬,肿毒,疮癣郁金——行气解郁,凉血破瘀。白芥子——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中医学认为,白喉的病因为温疫疠气或疫毒燥热时邪,当素体肺肾阴虚加之干燥气候的影响,如秋冬久晴不雨,则邪易从口鼻而入,直犯肺胃,酿成阴虚阳热而发病。咽喉为肺胃之通道,外感疫病之毒,直犯肺胃,流过经络。疫毒与气血相搏,故红肿热痛,腐烂而成伪膜,以致气道不和或梗塞。热毒内陷心肾,耗阴伤气,以致酿成阴虚阳微之候。热毒流注, 阴损络伤,故致麻痹。本发明针对病灶主以苦寒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润燥通便,祛风消肿且服用方便、疗效方便的优点。病例雷秋实,男,7岁,低热乏力,咽或鼻、喉部发生灰白色假膜,服用本发明生药成分二钱,每日三次,服用14天后,临床症状消失,局部假膜脱落,血象正常,停药后病灶部位细菌培养,每日1次,连续3次阴性。
杜芳芳,女,8岁,口腔、舌上出现片状白屑,状如鹅口,白屑易拭出,不发热或发热不高,口腔色膜涂片或培养可找到白色念珠菌。服用本发明每次1钱,一日三次,服用15天后,临床症状消失,局部假膜脱落,血象正常,停药后病灶部位细菌培养,每日1次,连续3次阴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称量鲜生地20g麦冬5g连翘5g皂荚子3g郁金2g白芥子I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实施例二鲜生地IOg麦冬3g连翘3g皂荚子5g郁金4g白芥子2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实施例三鲜生地IOg麦冬4g连翘4g皂荚子4g郁金3g白芥子I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白喉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原料的重量比鲜生地10-20麦冬3-5连翘3-5皂荚子3-5郁金2_4白芥子1_2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白喉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按下列的重量比 鲜生地10麦冬4连翘4皂荚子4郁金3白芥子1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白喉的药物。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仟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神经麻痹,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本发明将鲜生地10麦冬4连翘4皂荚子4郁金3白芥子1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本发明针对病灶主以苦寒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润燥通便,祛风消肿且服用方便、疗效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2397512SQ20111037467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3日
发明者尹丽 申请人:尹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