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天麻及天麻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再修复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麻及天麻提取物,具体是天麻及天麻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再修复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周围神经损伤逐年增加,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效果至今不能令人满意。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是神经细胞整体的一部分损伤,属于细胞损伤的范畴。神经干断裂一方面使神经元胞体方向传来的神经冲动不能传导至靶细胞,经轴浆运输系统转运的神经介质及营养物质也不能转运至神经末梢,丧失了对靶器官的支配功能和其他作用。靶器官、靶细胞失神经支配,会发生结构上失神经改变和功能障碍,如肌肉萎缩和纤维化、运动终板变性甚至消失等。另一方面,从靶器官、靶细胞传来的,经逆行轴浆运输系统转运的,对神经元有重要营养作用的因子也不能转运至神经元胞体,直接影响着神经元的生存与功能维持。虽然近年来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重建周围神经的应用及修复水平有了很大地提高,但是患者都会遗留部分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外科手术修复的周围神经损伤只是为神经再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研究行之有效的药物促进神经再修复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公开一种天麻及天麻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再修复药物中的应用。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天麻及天麻提取物的新用途,是将天麻及天麻提取物作为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再修复的药物,用来治疗外周神经的损伤。它是将天麻及天麻提取物单独制成粉剂、片剂、胶囊剂或注射剂,或将天麻及天麻提取物与其他药物制成复合制剂使用。所述的粉剂是将天麻粉碎后过100-120目筛,制成胶囊或片剂或调成稀糊服用; 所述的注射剂分为肌注天麻素和静脉注射天麻素或天麻提取有效成分与其他药物制
成复合制剂。天麻素肌注每天2次,每次O. 1-0. 2g,静脉注射每天I次,每次O. 2-0. 4g。本发明所述的天麻提取物中天麻素市场有售,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下述现有制备工艺制备得到
取天麻药材粉碎成粗粉,20目过筛,加入7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直到不能嗅到乙醇气味,即得天麻提取物。天麻提取物经Sevage法除蛋白纯化精制后,得到天麻多糖。天麻提取物经AB-8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用水、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 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和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梯度洗脱。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洗脱部分得浸膏。经硅胶柱色谱,体积比为100 I的氯仿-甲醇洗脱得对羟基苯甲醇;体积比为100 8的氯仿-甲醇洗脱得腺苷;体积比为100 15的氯仿-甲醇洗脱得到天麻素。天麻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宋代苏颂《图经本草》对天麻有了较详实的描述。它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主要成分为天麻素(gastrodin),腺苷和天麻多糖等主要活性化学成分,其中天麻素、含量为O. 33%
0.67%。还含有香草醛、维生素A类、谷留醇、柠檬酸、抗真菌蛋白等多种成分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天麻通常生长于海拔400-3200米的林隙、林边、林中空地、灌丛边缘,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广西、贵州、湖北、湖南、安徽、河南、甘肃、吉林、台湾及西藏。可作为药用的有红天麻、绿天麻、乌天麻和黄天麻4个变种。药理研究表明,天麻及其提取物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有抗惊厥,抗焦虑,镇痛作用;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血压和增加动脉血管顺应性作用;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的作用;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抑制炎性早期渗出及抗血栓作用;增强免疫、 抗遗忘、抗衰老、抗自由基和保护细胞膜等作用。本发明人用天麻及天麻提取物天麻素来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再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为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再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这种药物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可靠。
图I为1-12周时空白组出现的溃疡及自嗜现象的对照图2为1-24周时切开暴露神经连续性完好的对照图3为术后第12周时各组的再生神经透射电镜结果(X6000)空白组神经纤维超微结构对照图4为术后第12周时各组的再生神经透射电镜结果(X6000)肌肉组神经纤维超微结构对照图5为术后第12周时各组的再生神经透射电镜结果(X6000)静脉组神经纤维超微结构对照图6为术后第12周时各组的再生神经透射电镜结果(X6000)灌胃组神经纤维超微结构对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处理
取健康雌性大耳白兔40只,体重2. 0-2. 4kg,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对照组、天麻粉灌胃组、天麻素静脉给药组和天麻素肌肉注射组,每组10只动物。专人饲养,分笼。每只兔子用3. 0%戊巴比妥钠(I. 0ml/kg)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备皮,消毒、铺巾,纵行切开左后肢大腿后外侧皮肤,肌间隙处分离肌肉,暴露并仔细游离坐骨神经,在距梨状肌下缘约I. 5cm处用锐利刀片切断坐骨神经干。在手术显微镜下用8-0显微缝线均匀缝合4针,端端吻合。用 3-0丝线缝合切口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I. 0%的活力碘消毒,分笼饲养。造模成功后天麻粉灌胃组将天麻磨成粉,100目过筛,每天90g (提取天麻素相当O. 3g注射液)用水调成稀糊灌胃;静脉组每日定时天麻素耳缘静脉注射I次,每次O. 2g ;肌注组每日定时靶肌肉肌注天麻素2次,每次O. 2g。指标观察
(O 一般情况观察定期观察手术切口局部情况,注意足趾、足底皮肤有无溃疡,术后Sw和12w再次手术显露时肉眼观察吻合口及其附近的组织情况。观察结果表明手术切口无感染现象,愈合较好;空白组手术侧足趾溃疡面比其他三组面积较大,自嗜现象明显;灌胃组、静脉组及肌肉组兔手术侧足趾溃疡面较小,自嗜现象较空白组明显轻微,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再次暴漏手术断端时各组神经手术修复部位连续性、完整性较好,均未见神经瘤形成,表面及周围血管生长丰富。见图I、图2。(2)肌湿重测定术后8w、12w每组各取5只动物,自肌腱止点处完全切下小腿三头肌,纱布吸除表面血液后用电子天平称其湿重。两侧对比(左侧/右侧)以观察左侧三头肌肌湿重的恢复率。原始数据描述空白组43. 98± I. 44 (8W)、48. 26±0. 87 (12W),天麻素肌肉组 48. 02 ±1.36 (8W)、60. 12±1. 82 (12W),天麻素静脉组 47. 08 ±1.38 (8W)、 50. 57±2. 39 (12W),天麻粉灌胃组 48. 78±1.48 (8W)、61. 59± I. 67 (12W)。经统计学分析,8周恢复率肌肉组、静脉组及灌胃组优于空白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或极显著性意义 (P〈0. 01,P〈0. 01,P〈0. 01),肌肉组和静脉组无显著性差异(P>0. 05),肌肉组和灌胃组无显著性差异(P>0. 05),静脉组和灌胃组无显著性差异(P>0. 05) ; 12周恢复率肌肉组、静脉组及灌胃组均优于空白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或极显著性意义(P〈0. 01,P<0.01, P〈0.01),肌肉组和静脉组无显著性差异(P>0. 05),肌肉组和灌胃组无显著性差异(P>0. 05),静脉组和灌胃组无显著性差异(P>0. 05)。见表1、2。(3)术后4w、8w、12w每组每只动物在麻醉下暴露其左侧坐骨神经干,使用 Biolap98智能型生物信号系统行电生理检测,测量刺激坐骨神经时的最大潜伏期,游标卡尺测量电极之间的距离,计算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原始数据描述空白组 15. 71土 L 45 (4W)、19. 67±1. 22 (8W)、27. 71 ±2. 69 (12W),天麻素肌肉组 16. 51 ± I. 61 (4W)、24. 36±1· 49(8W)、33. 35±1· 44( 12W),天麻素静脉组 16. 13±1· 73(4W)、24. 45±1· 85 (8W)、34. 24±1· 79(12W),天麻粉灌胃组 17. 10±2· 43(4W)、27. 12±1· 28(8W)、37. 29±2· 17 (12W)。统计学分析,4周的神经传导速度,肌肉组、静脉组及灌胃组较空白组有增快的趋势,但并无显著性差异(Ρ>0. 05) ;8周丽CV肌肉组、静脉组及灌胃组优于空白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Ρ〈0.01,Ρ〈0.01,Ρ〈0.01),灌胃组传导优于静脉组和肌肉组,有显著性差异(P〈0. 05, Ρ〈0. 05),肌肉组和静脉组无显著性差异(Ρ>0. 05),肌肉组和静脉组无显著性差异(Ρ>0. 05) ; 12周MNCV肌肉组、静脉组及灌胃组均优于空白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Ρ〈0. 01,Ρ〈0. 01,Ρ〈0. 01),灌胃组传导优于静脉组和肌肉组,有显著性差异(Ρ〈0. 05, Ρ〈0. 05),肌肉组和静脉组无显著性差异(Ρ>0. 05)。见表1、2。(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术后8周、12周各组动物分别取神经干吻合处远端约Icm神经组织,常规石蜡切片, 用抗兔⑶34多克隆抗体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⑶34表达情况。参照Weider法,行微血管计数(MVD)。每张切片先在低倍镜下全面观察,然后转换200倍镜下将不同区域的血管数计数,其总值为每张片的MVD,统计计算出结果。计数时凡呈现棕色单个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群者视为一个血管计数,不以是否形成明显管腔或腔内有无红细胞作为判断标准。结果数据显示8周MVD计数肌肉组、静脉组及灌胃组优于空白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Ρ〈0. 05,Ρ〈0. 05,Ρ〈0. 05),肌肉组和静脉组无显著性差异(Ρ>0. 05),肌肉组和灌胃组无显著性差异(Ρ>0. 05),静脉组和灌胃组无显著性差异(Ρ>0. 05),; 12周MVD计数肌肉组、静脉组及灌胃组均优于空白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Ρ〈0. 01,Ρ〈0.01,Ρ〈0.01),灌胃组传导有优于静脉组和肌肉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 05,P>0. 05),肌肉组和静脉组无显著性差异(Ρ>0· 05)。(5)电镜观察术后12w时,取吻合口以远约O. 2cm处,用锐利刀片切取神经干4. O mm,立即以2. 5%戊二醛固定,1.0%锇酸后固定,梯度酒精脱水,Epon包埋,超薄切片,铅铀双染,透射电镜观察再生神经超微结构如再生轴突和髓鞘的形态等恢复情况。结果显示灌胃组、静脉组及肌肉组再生神经纤维数目较多,神经纤维较粗大,髓鞘稍厚,板层致密,明暗板清晰;空白组再生髓鞘较薄,形状不规则,扭曲变形明显,板层局部点灶分离,成熟度差, 散在新生无髓纤维。表I 4组肌湿重恢复率、MNCV、MVD的数据描述('x±s)
IS '1:3.JWSff12WSVHfsnmIS, :s 一 “—I, €7IL 10 -I '""丨 ".."I -r- 二,s* ζ37.fi ...... . I I :1€.4 ; 2 X #. mIn賴IS. O T I . Γ,$0, ±ΙΛ2-r- · r* ' __ -T- I i2 |p ^ 工 *, .19SS ■ f W ” -Y --Y :L 1*125 :5ζ-βIΛ~>. + r -V- - γ- - - %Λ%静_I乙OS 二 . 2if* 5.7 : . Z Π. "· '- 一 Λ ■ - ^;L 15 r I = -2 55-I :I. .:9;i Sr I. :'δ-I I- : S. IS空白组-I:;. 9S ::1...UIS, ±0, 5Γ ---j :"I . Ι, t I 一 τ -'- ___ ^ Λ >- 4- ::ω15-, 4: ,9'Γ:9,. 4 = §*11
表2 4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的q检验(Newman — Keuls法)统计结果
€ I r.*fI. TuV!
权利要求
1.天麻在制备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再修复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将天麻粉碎后过100-120目筛,制成粉剂、 片剂、胶囊剂或注射剂剂型。
3.天麻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再修复药物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将天麻提取物制成粉剂、片剂、胶囊剂或注射剂剂型。
5.天麻及天麻提取物与其他药物制成复合制剂在制备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再修复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麻及天麻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再修复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它是将天麻或天麻提取物单独制成粉剂、胶囊、片剂或注射剂,或与其他药物制成复合制剂,应用到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再修复的药物中。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为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再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这种药物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可靠。
文档编号A61K36/8988GK102600376SQ201210098200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
发明者唐际存, 李乾, 王锐英, 胡译文, 高燕 申请人:王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