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59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
背景技术
面神经麻痹是由于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俗称面瘫。临床上以ロ眼歪斜为主要特征,多为单侧性,双侧同时发病的极少。起病急,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眉毛下垂,睑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本病为神经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 40岁最为常见。任何季节均可发病。面瘫轻者,并及时治疗,预后较好;面瘫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ロ僻”等,属“中风”范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其针对面神经麻痹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到标本兼治之效果。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白附子7-11,白僵蚕7-11,全蝎1-3,当归7-11,防风7_11,白芷9_15,白芍9_15,川芎5-7,钩藤 9-15,天麻 9-15。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白附子味辛、甘,性温,有毒。归胃、肝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止痛。白僵蚕味辛;咸;性平。归肝;肺;胃经。息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主治惊痫抽搐、中风ロ眼斜、偏正头痛、咽喉肿痛、瘰疬、痄腮、风疹、疮毒。《玉楸药解》活络通经,驱风开痹。全蝎辛,平;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ロ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王楸药解》:穿筋透骨,逐湿除风。当归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汤液本草》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明,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白芷辛,温。入肺、脾、胃三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钩藤甘苦;微寒。归肝,心经。清热平肝;熄风止痉。主治小儿惊风;夜啼;热盛动风;子痫;肝阳眩晕;肝火头胀痛。《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发斑疹。天麻甘平,归肝经。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主治急慢惊风、抽搐拘挛、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肢麻、风湿痹痛。《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癎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中医认为,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主要为“正气”相对虚于内,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所致,导致筋脉失养而致面神经麻痹。患者在劳累和体力下降的情况下,正气相对虚于内,脉络空虚,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导致经络阻滞,气血痹阻经络,筋脉失养,而见ロ眼歪斜诸症。针对风邪入络所致的面神经麻痹,中医认为正气相对不足,脉络空虚,感受风寒之邪,侵袭头面,筋脉痹阻,故面瘫乃作,ロ眼歪斜;风寒之邪外束,故头痛,苔薄白,脉浮。 方中之选者,祛风活血,和营通络,白附子祛风止痉,白僵蚕息风止痉,全蝎息风镇痉,当归补血活血,防风祛风解表,白芷祛风止痛,白芍养血和营,川芎活血祛风,钩藤熄风止痉,天麻祛风通络。全方共奏祛风活血,和营通络,平衡机体阴阳。针对风邪入络所致的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发明的中药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剤、胶囊剂、溶液剂、ロ服液、ロ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
对50名面神经麻痹患者(年龄25-55)使用本发明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持续治疗I个疗程(I个月),其中21例完全治愈,症状消失;26例症状明显缓解;无效3例,总体有效率达94%。实例
患者I :张某,男性,31岁,面瘫3天,急性起病,症见右侧闭目露睛流泪,口角歪向健侧,形寒畏冷,小溲清长,苔薄白,脉浮紫。经人介绍开始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半个疗程后,症状缓解,同时配合按摩,继续使用半个疗程,症状消失,至今无复发。患者2 :郑某,女性,26岁,面颊红肿,疼痛难忍,不能入眠,口角下垂,人中歪斜左眼不能完全闭合,额纹消失,抬眉,露齿,鼓腮有明显障碍,鼻唇沟变浅。后使用本发明的中药进行治疗,I个月后痊愈,预后良好,无复发。患者3 :袁某,男性,34岁,左侧面瘫6个月,经针灸等常规治疗未愈,患侧闭目不全,鼻唇沟,露齿,鼓腮均不对称,人中歪向患侧,形成倒错,面部绷紧,讲话或闭眼时,患侧口角联动。后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半个疗程后,便有效地减轻面部绷紧、口角联动等症状,后继续服药半个疗程,症状全部消失,预后良好,至今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I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白附子7,白僵蚕7,全蝎1,当归7,防风7,白芷9,白芍9,川芎5,钩藤9,天麻9。其制备方法为以重量份计,取白附子7,白僵蚕7,全蝎1,当归7,防风7,白芷9,白芍9,川芎5,钩藤9,天麻9 ;将上述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I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晩各服一袋,可兼用药液涂抹患部。实施例2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白附子11,白僵蚕11,全蝎3,当归11,防风11,白芷15,白芍15,川芎7,钩藤15,天麻15。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白附子11,白僵蚕11,全蝎3,当归11,防风11,白芷15,白芍15,川芎7,钩藤15,天麻15 ;洗浄,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O.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I.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剰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白附子9,白僵蚕9,全蝎2,当归9,防风9,白芷12,白芍12,川芎6,钩藤12,天麻12。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白附子9,白僵蚕9,全蝎2,当归9,防风9,白芷12,白芍12,川芎6,钩藤12,天麻12 ;洗浄,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剤。实施例4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白附子9,白僵蚕9,全蝎2,当归9,防风9,白芷12,白芍12,川芎6,钩藤12,天麻12。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白附子9,白僵蚕9,全蝎2,当归9,防风9,白芷12,白芍12,川芎6,钩藤12,天麻12 ;洗浄,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O.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I.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剰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O. 4g/粒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其特征在干,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白附子7-11,白僵蚕7-11,全蝎1-3,当归7-11,防风7_11,白芷9_15,白芍9_15,川芎5_7,钩藤9-15,天麻 9-1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干,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白附子9,白僵蚕9,全蝎2,当归9,防风9,白芷12,白芍12,川芎6,钩藤12,天麻12。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剤、胶囊齐U、溶液剂、ロ服液、ロ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优选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白附子7-11,白僵蚕7-11,全蝎1-3,当归7-11,防风7-11,白芷9-15,白芍9-15,川芎5-7,钩藤9-15,天麻9-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中药针对面神经麻痹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文档编号A61P25/02GK102670998SQ2012101388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8日
发明者刘进生 申请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