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那霉素ⅰa晶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250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普那霉素ⅰa晶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普那霉素IA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及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所述普那霉素IA晶体的药物组合物,所述晶体在X射线衍射图谱中的下述2θ角有特征峰:3.9、9.0、14.5、14.9、16.0、16.4、16.8、18.3、20.0、24.2,并且所述晶体的熔点为276℃~285℃。本发明的普那霉素IA晶体纯度高、稳定性好,有助于提高普那霉素的生物利用度。
【专利说明】普那霉素I A晶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普那霉素IA晶体,更具体地说,涉及普那霉素IA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及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所述普那霉素IA晶体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普那霉素是由始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产生的一种链阳性菌素类抗生素,由两类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成,即属于B族链阳性菌素的普那霉素1(主要为PIA)和属于A族链阳性菌素的普那霉素11(主要为PIIA)组成,两者的组合比例大约是30: 70。两者联合使用的体外抗菌活性至少是单一组分活性的10倍,这种协同作用同时也扩大了两组分的抗菌谱,使之对细菌表现为杀菌作用,而各组分单独使用则表现为抑菌作用。同时,由于存在两种结构完全不同的组分,耐药性获得较缓慢。这是该新药区别于其他抗耐药菌药物的显著特点之一,它是唯一的口服给药抗耐药菌药物。 [0003]普那霉素主要作用于细菌核糖体,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但是由于普那霉素水溶性极差,不易制成肠外制剂,因此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天然的普那霉素IA和IIA经化学修饰可以得到水溶性衍生物RP59500解决该问题,它是由奎奴普汀与达福普汀以30: 70(ff/W)比例混合制成的。
[0004]现在上市的普那霉素是由sanofi aventis生产的,主要由普那霉素IA和普那霉素IIA组成的,商品名为PY0STACINE的口服普那霉素片。
[0005]目前普那霉素(pristinamycins)、奎奴普汀(quinupristin) /达福普汀(dalfopristin)在欧洲已经有一定的市场。普那霉素在欧洲的用量与销量分别为40吨、1.2亿美元,奎奴普汀(quinupristin)/达福普汀(dalfopristin)的用量和销量分别为3吨、约3亿美元。
[0006]作为药效优良的抗生素,对普那霉素纯化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普那霉素中的两个组分可以分别用于合成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因此有必要对两个组分分别进行纯化,得到精品,用于后期合成。其中的奎奴普汀是由本发明的普那霉素IA经化学修饰而得。
[0007]现今存在的关于普那霉素的工艺专利中,得到的普那霉素IA是无定型的,而且包括专利药在内,其纯度都比较低,如工业化生产的普那霉素经纯化后还含有20%的杂质,迄今所进行的纯化努力总是以失败而告终,常常导致各组成分中的一种降解,这是由于许多操作导致不稳定产物中环形结构的打开或A组成分的脱水。由于这一事实,多年来认为纯度提高是不可能达到的。这种局面造成的结果是普那霉素的销售被严格限制在诸如法国和比利时的一些国家中,导致某些地区人口失去了对革兰氏阳性球菌严重感染的一种治疗,特别是对其它抗生素具有耐受性的病人的治疗[2]。
[0008]普那霉素由I组分和II组分组成,它是通过连接到核糖体上从而抑制蛋白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的生长。普那霉素I和II都作用在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并在链延伸阶段抑止mRNA的转译。普那霉素II使肽基转移酶的供体和受体部位失活,从而干扰该酶的功能。它们在两处阻断了肽链的延伸:核糖体A位点的氨酰tRNA(tRNA)和肽基_tRNA在P位点形成肽键。
[0009]普那霉素I干扰肽基-tRNA在P位点的正确定位;继而抑制肽键形成,导致产生一条不完全肽链。后一过程具有模板依赖性,即选择性地影响mRNA对碱性氨基酸和脯氨酸的编码。现在已经有人提出了一种普那霉素的作用机制模型来解释普那霉素I和II的协同作用。
[0010]普那霉素I和II两者之间协同作用与两者的比例关系无关,但由于普那霉素II A在体内较弱的吸收性,所以在小鼠体内试验时普那霉素II的量要多于普那霉素I才能使协同作用明显。一般两者联合使用时的体外抗菌活性至少是单一组分活性的10倍。而且这种协同作用也扩大了两组分的抗菌谱,如拮抗耐红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产气夹膜梭状芽抱杆菌(Clostredium perfringens)和淋病奈瑟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另外当每一组分有抑菌作用时,联合使用的协同作用表现出混合杀菌性。小鼠体内试验显示,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普那霉素I和普那霉素II联合使用CD50为50mg/kg,而单独使用时CD50分别为75~150mg/kg及300mg/kg[1]
[0011]细菌对普那霉素产生耐药性存在三种不同机制:改变靶位点结构、存在药物灭活酶和增加药物泵出。普那霉素最常见的耐药性为erm基因编码的甲基化酶催化23S rRNA甲基化,从而使大环内脂类抗生素、Iincosamides及普那霉素I组分(MLSB)与rRNA亲和力下降,表现为MLSB耐药性[3],但是这种甲基化不影响普那霉素II组分的的抗菌活性,普那霉素对组成型及诱导型MLSB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有抗菌作用[4]。普那霉素的灭活酶如普那霉素I水解酶和普那霉素II乙酰基转移酶,它们能分别灭活普那霉素I和II,但由于这两种酶同时出现在同一菌株中的几率相对较小,故普那霉素耐药性获得较缓慢[5]。此外在某些葡萄球菌中发现一种ATP结合蛋白,能将普那霉素和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泵出细胞外而产生耐药性。
[0012]普那霉素在体外对众多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杀菌作用。普那霉素对金葡球菌(MRSA,MSSA)、表葡球菌(MRSE,MSSE)、溶血葡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6’7]。体内试验中,普那霉素对于对红霉素敏感或耐药的MRSA疗效与万古霉素相当M,它还能有效地预防对红霉素敏感或耐药地链球菌引起的心膜炎[8]。另外,体外试验显示普那霉素与万古霉素有协同作用[9]。普那霉素对普通病菌的杀菌活性见表1,对其他微生物的杀菌活性见表2和表3。但普那霉素对梅毒密螺旋体和布鲁氏菌却没有杀菌作用。
[0013]表1普那霉素的抗菌活性
[0014]
【权利要求】
1.一种如式I所示的普那霉素IA晶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那霉素IA晶体,其中,所述晶体在X射线衍射图谱中的下述2 Θ 角有特征峰:3.9,9.0,14.5,14.9,16.0,16.4,16.8,18.3,20.0,24.2,并且所述晶体的熔点为276°C~285°C。
3.—种药物组合物,包括治疗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普那霉素IA晶体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选自由普那霉素IIA、普那霉素IB、普那霉素1C、普那霉素IIB、普那霉素IIC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或混悬剂。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普那霉素IA的晶体在制备用于治疗抗耐药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7.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普那霉素IA晶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普那霉素IA溶于Cl~C4的一元醇或者C3~C6的酮的溶剂中,在0°C~70°C温度下搅拌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步骤b):在步骤a)所得的滤液中加0.5~10倍滤液体积的纯化水,或者将所得的溶液在常压或减压下加热至溶剂的沸点,蒸出溶剂至剩余体积为加入纯化水体积的0.5~2倍,得到含有结晶的悬浊液; 步骤c):将步骤a)所得的滤液或步骤b)所得的悬浊液冷却到-30°C~30°C,析出结晶,过滤得到普那霉素IA晶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l~C4的一元醇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 的方法,其中,所述C3~C6的酮为丙酮、丁酮或环己酮。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3665105SQ201210347841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毛文华, 吴亚铭, 黄志明, 周苗 申请人: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