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511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双花10-14克,麻黄4-8克,桂枝4-8克,桔梗7-11克,白芍10-14克,防风4-8克,杏仁4-8克,生姜1-5克,大枣7-11克,绿豆衣13-17克,炙甘草1-5克。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0002]荨麻疹是一种血管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以皮肤、黏膜的局限性、暂时性、瘙痒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药物、食物、吸入药、感染、物理刺激、昆虫叮咬等因素均可诱发。某些系统性疾病也可伴发。但多数患者无明确原因。临床常又分为急、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寒冷性荨麻疹、巨大性荨麻疹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双花10-14克,麻黄4-8克,桂枝4-8克,桔梗7-11克,白芍10-14克,防风4-8克,杏仁4-8克,生姜1-5克,大枣7-11克,绿豆衣13-17克,炙甘草1_5克。
[0005]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双花12克,麻黄6克,桂枝6克,桔梗9克,白芍12克,防风6克,杏仁6克,生姜3克,大枣9克,绿豆衣15克,炙甘草3克。
[0006]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双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0007]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治风寒表实,恶寒发热,无汗鼻塞,头身疼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实邪壅肺,咳嗽气喘,水肿,黄疸,小便不利,风湿痹痛,阴疽痰核。
[0008]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症,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
[0009]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
[0010]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0011]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治外感表症,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
[0012]杏仁:苦温宣肺,润肠通便。治疗肺病,咳嗽,降低心脏病和很多慢性病的发病危险,有美容和抗肿瘤的功效。
[0013]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受寒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0014]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0015]绿豆衣:清热解毒,利尿、消暑除烦,止渴健胃,利水消肿。治暑热烦渴,湿热泄泻,水肿腹胀,疮疡肿毒,丹毒疖 肿,痄腮,痘疹,金石砒霜草木中毒者。
[0016]炙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双花10克,麻黄4克,桂枝4克,桔梗7克,白芍10克,防风4克,杏仁4克,生姜1克,大枣7克,绿豆衣13克,炙甘草1克。
[0018]实施例2、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双花12克,麻黄6克,桂枝6克,桔梗9克,白芍12克,防风6克,杏仁6克,生姜3克,大枣9克,绿豆衣15克,炙甘草3克。
[0019]实施例3、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双花14克,麻黄8克,桂枝8克,桔梗11克,白芍14克,防风8克 ,杏仁8克,生姜5克,大枣11克,绿豆衣17克,炙甘草5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双花10-14克,麻黄4-8克,桂枝4-8克,桔梗7-11克,白芍10-14克,防风4-8克,杏仁4-8克,生姜1-5克,大枣7-11克,绿豆衣13-17克,炙甘草1-5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优选组成:双花12克,麻黄6克,桂枝6克,桔梗9克,白芍12克,防风6克,杏仁6克,生姜3克,大枣9克,绿豆衣1 5克,炙甘草3克。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3690904SQ201210368866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李顺光 申请人:青岛信立德中药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